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导学案:8.2 明治维新的举措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导学案:8.2 明治维新的举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1-29 08: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 明治维新的举措
【情景激趣】 19世纪中期亚洲的两支考察队伍: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九、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方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目标明晰】
课标要求: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破除旧政治体制
1.纲领政策
(1)1868年,公布《 》,要求向西方学习,改革各种封建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公布《 》,整顿充实政府的组织机构。
2.建立中央集权
(1)措施
①剥夺了各藩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让其担任藩知事,成为地方官。
②实行 ,将全国划分为三府七十二县,府、县知事由中央任命。
③被罢免的藩知事到东京定居。
④组建“御亲兵”,保证措施的施行。
(2)意义
①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初步加强了 。
②使日本在政治上向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迈出了重要一步。
3.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1)措施
①旧藩主和旧公卿改称“华族”,家臣、藩士及一般武士改称“士族”。
②农、工、商和僧侣、神官改称“ ”。
③剥夺了武士垄断军职和佩带刀剑的特权,取消其俸禄制度
(2)意义: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武士阶层彻底瓦解。
4.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1)措施:1871年11月,以 为特命全权大使的使节团前往欧美考察。
(2)意义:学到了许多有用经验,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思维拓展】
1.明治政府是如何废除封建等级制度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四民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吗?
第一问:(1)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
(2)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3)明治政府用公债补偿形式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使他们的上层也可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金融业等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
第二问:不能。原因:(1)皇族和华族依然享有特权。
(2)平民在职业、居住等方面仍然受到歧视,处于事实上的不平等地位。
(3)经济上的不平等是造成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只有实现了经济上的平等,才能实现其他方面的平等。
【达标做题】
1、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猎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知识点二:殖产兴业
1.创办官营企业
(1)1870年成立工部省,后来又成立内务省,接管幕藩的企业。
(2)设立“ ”,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3)实行“劝业政策”,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
2.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1)原因:近代民营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官营企业完成历史使命。
(2)实施:1880年,颁布处理 的条例。
(3)作用:促进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化,推动日本 的发展。
【思维拓展】
1.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有何特点?
提示: (1)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表现在:
①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②利用政府力量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本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业等重工业,这是由日本军国主义传统所致,并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力量。
(3)由于日本政府的扶植,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近代大部分工业。
【达标做题】
1、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2、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进程最大的不同在于(  )
A.日本通过对外进行侵略战争,积累工业发展所需资金
B.日本发展工业的重点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方面
C.日本发展工业主要以政府力量为核心
D.日本发展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
知识点三:富国强兵
1.措施
(1)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洲模式建立常备军,灌输武士道精神和 思想。
(2)注重对本国军事人才培养,设立军事院校。
(3)形成了直接隶属于天皇的陆军省、参谋本部等军事机构。
(4)扶植 ,改进军事装备。
(5)建立“国家警察”制度。
2.影响
(1)使日本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的自立自强。
(2)日本竭力推行 ,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
【思维拓展】
1、如何评价明治政府的军队建设?
提示: (1)明治政府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改进军事装备 ;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这些措施推动了日本军事的近代化,增强了军队战斗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日本军队地位特殊,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日本军队要接受武士道教育,必须效忠天皇,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达标做题】
1、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主要“新”在(  )
A.实行义务兵役制 B.仿照欧洲建立近代化常备军
C.保留了深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知识点四:文明开化
1.含义: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传统文化习俗,建立 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
2.措施
(1)教育改革
①整顿旧的教育机构,设文部省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
②1872年,颁布《学制》,宣布普及初等国民教育的方针。
③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合格师资。同时创立各种专业技术学校。
④1890年,下达《教育敕语》,树立以天皇神权为中心的皇权主义和
(2)传播启蒙思想:1873年,成立“明六社”。
(3)改变风俗习惯:废除一些中世纪习俗,宣传、奖励、移植西方的生活方式。
3.影响
(1)日本走上了发展 的道路。
(2)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
【思维拓展】
1、日本明治政府是如何进行教育改革的?有何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提示: (1)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小学、
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合格师资。还创立各种专业技术学校,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
(2)教育改革推动了日本教育的近代化,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程,但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的思想,封建色彩十分浓厚。
(3)重视国民素质教育;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广泛发动社会办学;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和利用外国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2、明治维新的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较为全面。
(2)从改革方式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
(3)从西化的具体方式上看,不仅仅是简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是注重加以更新改造。
(4)从措施的推进方式上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5)从改革内容的特点来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达标做题】
1、日本明治维新大力发展近代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A.培养资本主义人才 B.用资本主义文化改造封建文化
C.传播近代科学知识 D.发展资本主义
2、日本明治政府进行教育改革,改革后发生变化的是(  )
①教育目的 ②教育体制 ③教育对象 ④教育内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的重心是(  )
A.派遣留学生     B.翻译西方著作
C.改革教育     D.社会生活习俗“西化”
【交流释疑】
1、讨论: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日本的明治维新经历过准备阶段、革命阶段和改革阶段等三个阶段后,使日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同样是为寻求救国图强的改革之路,中国的戊戌变法却未能成功。因此,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下列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提示:国际因素、国内因素、主观因素等
日本的明治维新经历过准备阶段、革命阶段和改革阶段等三个阶段后,使日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同样是为寻求救国图强的改革之路,中国的戊戌变法却未能成功。因此,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下列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时代和国际环境因素
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国内条件因素
(1)政治体制:日本的封建领主制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以大阪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技术在日本传播快、普及早,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对维新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改革的主观因素
(1)领袖人物: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2)国家政权: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基本国策和政府的一致行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3)人民群众:明治维新重视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终于推翻了幕府统治。
2、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异同
1).相同点
(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2)性质:都是统治者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影响
①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②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③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2).不同点
(1)领导者: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2)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的方式进行。
3、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反思回忆】 【目标回忆】
1)、简述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
2)、探讨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构建体系】
【总结规律】 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认识
1.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具化表现为
(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
(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等。
2.近代化方式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法国、美国等。
(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
(3)通过资产阶级改革的道路,如日本、俄国等。
3.对不同道路的理解
(1)不同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
(2)决定不同道路的选择的因素是本国国情,国情不一样,选择的道路也必然不同。
(3)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可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选择,和谐共存。
二、明治维新的举措导学案答案
【达标做题】 知识点一 B
知识点二 DC
知识点三 B
知识点四 DDC
【交流释疑】
1、讨论: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日本的明治维新经历过准备阶段、革命阶段和改革阶段等三个阶段后,使日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同样是为寻求救国图强的改革之路,中国的戊戌变法却未能成功。因此,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下列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时代和国际环境因素
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国内条件因素
(1)政治体制:日本的封建领主制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以大阪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技术在日本传播快、普及早,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对维新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改革的主观因素
(1)领袖人物: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2)国家政权: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基本国策和政府的一致行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3)人民群众:明治维新重视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终于推翻了幕府统治。
2、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
1).相同点
(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2)性质:都是统治者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影响
①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②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③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2).不同点
(1)领导者: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2)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的方式进行。
3、解析: 本题围绕明治维新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创办官立事业”可知殖产兴业的方式应为官营;再材料中“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可归纳殖产兴业的原因。第(2)问中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日本人民……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可推断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再从材料二中“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可断定原因之一是官营企业的弊端,从材料三中“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可断定官营企业的阻碍也应为原因之一,
从材料三中“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断定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是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从材料三中“何须政府自身为之”可判断,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也属原因之一。第(3)问应从政府干预经济的角度考虑。
 答案要点:
(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记录天地】
【完善空间】
【记录天地】
【完善空间】
【记录天地】
【完善空间】
【记录天地】
【完善空间】
【记录天地】
【完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