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导学案:8.3迅速崛起的日本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导学案:8.3迅速崛起的日本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1-29 08:0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迅速崛起的日本导学案
【情景激趣】
明治政权成立之初,天皇就宣称“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明治维新后更是制定了“征韩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0年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这被认为是日本确立“大陆政策”的标志。
1875年8月21日,日本军舰侵入朝鲜江华岛附近领海,朝鲜炮台开炮示警,日舰便攻毁炮台,日军登陆,屠杀朝鲜居民。
【目标明晰】
课标要求: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重点: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
难点:日本被称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资本主义的发展
1.表现
(1)19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出现高潮,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2)以重工业企业为代表的日本财阀资本和 迅速发展。
(3)政府扶植大资本家发展为财阀,垄断组织产生了。
2.特点
(1)主要靠 的扶植和保护,其“自由”与垄断的阶段性很不明显。
(2)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形成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
(3)经济发展水平和 集中程度远不及西方列强。
3.缺陷
(1)自然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保留大量 。
(2)整体实力不及西方列强。
4.影响:使日本采用 为国内的垄断资本获取市场和原料产地。
【思维拓展】
1、日本垄断财阀的特点
提示: 
(1)具有较强的封建性——在政府的保护下较早产生,大多由旧式的封建特权商人转化而来。
(2)具有野蛮的军事性——主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所致,财阀和军阀相勾结。
2、日本工业化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 (1)主导力量属于政府主导型的近代化模式。
(2)推进步骤
①国营企业示范作用:引进西方技术,兴办国营企业;兴建近代交通、通信业;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政府扶植和保护。
②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速度较快。
(3)企业归属:得到政府扶持的大资本家控制了大部分近代工业。
【达标做题】
1、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2、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知识点二:君主立宪政体
1.背景
(1)明治政府仿照德国制定宪法,实行 统治。
(2)国内自由民权运动呼吁制定民主宪法,推动社会发展。
(3)制定一部保护天皇政体的宪法成为明治政府的任务。
2.颁布:1889年2月11日,以天皇“御赐”的形式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3.内容
(1)天皇: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集产品 、立法、司法和军事统帅权于一身。
(2)民权:臣民有一定的权利和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和不违背臣民义务的前提下方可享有。
(3)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
①贵族院:议员主要是皇族、华族及天皇任命的高额纳税人和有特殊功勋的人。
②众议院:众议员根据选举法 产生,任期为四年。
(4)内阁和法官:内阁只对天皇负责,法官由天皇任免。
4.性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 性质的宪法。
5.评价
(1)局限性:带有保守和浓厚的封建色彩。
①天皇被赋于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②议会、内阁、法院是辅佐天皇行使权力的机构。
(2)进步性:承认人民享有 等一些权利和自由。
【思维拓展】
1、《大日本帝国宪法》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 (1)从颁布背景来看:以天皇名义颁布,是钦定的方式。
(2)从内容上看: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3)从性质上看: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4)从影响来看:它确立了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
最突出特点是:天皇权力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带有神权色彩。
2、日本与英国政体比较
君主权力 议会与君主关系 内阁与君主关系 掌握实权者
英国 统而不治 议会权力大于君主 内阁对议会负责 资产阶级
日本 至高无上 天皇可以解散议会 内阁对天皇负责 天皇为代表的官僚军阀集团
性质:它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想一想天皇在日本国家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
提示: 天皇作为国家的元首,其职位世袭。大体上仍保持着封建时代专制君主所享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集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统帅等大权于一身,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天皇也受到宪法中相关条款的制约,并不直接行使统治权,而是通过国务大臣来统治。
【达标做题】
1、“我要对诸位说,你们都拥有相同的意见法宝,那就是自由权。”这是19世纪70年代一位日本思想
A.贵族院享有立法权  B.众议院享有立法权
C.天皇享有立法权  D.内阁享有立法权
知识点三: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
1.外交:废除 ,争取民族独立
(1)原因
①明治维新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实力大增。
②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对日政策出现多元化趋势。
③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取胜。
(2)废约:1910年7月,日本通知欧美着手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互惠条约。
2.军事:向邻国 ,争取建立殖民帝国。
(1)表现
①侵略朝鲜:明治维新后不久,武装入侵朝鲜,取得一系列特权。1910年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
②侵略中国:甲午战争后通过《马关条约》,获得大量赔款和强占大片领土。
③日俄战争:通过日俄战争签订《朴次茅斯和约》。
(2)影响
①树立了日本在 的强国地位。
②外交和军事上一系列的成功,表明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区域霸权国家,并走上了 道路。
【思维拓展】
1.日本是如何“挤进帝国主义俱乐部”的?
1)与西方列强进行谈判,逐渐废除了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掠夺和奴役亚洲弱小民族:
①侵略朝鲜,强迫朝鲜签订1876年《江华条约》、1910年的《日韩合并条约》。
②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③日俄战争后,签订《朴次茅斯条约》。日本通过这次战争加入了世界帝国主义的行列。
2、扩张之路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日本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使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凭借。
(2)日本历史上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
(3)日本曾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所以通过发动对外侵略扩张来弥补经济发展的缺陷,如国内市场狭小,国内资源不够充足等。
【达标做题】
1、日本能够废除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内运动呼声高涨 B.西方列强看到日本逐渐强大而自动放弃
C.日本综合国力的提高 D.明治政府外交的努力
2、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交流释疑】
1、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1)结果: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2)性质:明治政府实行的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影响
①作用:
a.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1889年宪法)。
b.经济上: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c.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d.国际地位: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
②局限:
(1)政治上:虽然宣布废除封建特权,实行“四民平等”,但却实行华族制度,本质上是把幕藩体制下的封建等级身份制转化为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近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这意味着新的不平等。
(2)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在引进西方模式的过程中较为盲目,出现了新的经济问题。
(3)体制上:日本明治维新在家族制度、官僚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因此,最终为日本向近代天皇制的过渡和形成创造了条件。
(4)意识形态上:既有所谓“全盘西化”的极端化倾向,又有大量封建因素被保留或发展下来。明治维新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日本军国主义是封建军国主义和资产阶级军国主义的结合体,以封建皇国观和武士道精神为核心理念。
2、从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结局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要有高水平的领导集团
明治维新的领导集团注意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并联合了一切反幕府的力量。
戊戌变法的领导集团却没有掌握实权,缺乏斗争斗争经验,没有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2)要掌握领导改革的实权
日本改革的领导者大多是从旧大名、武士中分化出来的,他们掌握着改革的领导权;
中国主要是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所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国内的顽固势力很大。
3)要重视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日本明治维新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改革,建立完备的学校体制,提高国民素质,注重培养人才。
中国的戊戌变法虽进行教育改革,但仍未充分接受西方先进的技术,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人才。
4)要乐于接受和消化外来先进文明。
日本非常重视并接受消化外来先进文明,充分利用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中国却固守自己的传统,自大、保守,漠视外来先进文明。
5)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日本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民族独立。
中国正值列强在中国的争夺白热化,各国进行联合,扶植反动政权,维新派失去有利时机。
6)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
材料二 1890年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这一演说被认为是日本“大陆政策”确立的标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攻策。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利益线”论对“大陆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日本出现“脱亚入欧论”和提出“大陆政策”的社会经济原因。
【反思回忆】
【目标回忆】
1)、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内容及相关认识
2)、日本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原因及表现。
【构建体系】
【总结规律】
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了向帝国主义过渡,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并踏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通过三次侵略战争的胜利,树立了在东亚的强国地位,踏上了军国主义的不归路。
【完善存疑】
8.3
附1: 迅速崛起的日本导学案答案
【达标做题】 知识点一 CB
知识点二 C
知识点三 CA
【交流释疑】
1、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1)结果: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2)性质:明治政府实行的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影响
①作用:
a.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1889年宪法)。
b.经济上: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c.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d.国际地位: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
②局限:
(1)政治上:虽然宣布废除封建特权,实行“四民平等”,但却实行华族制度,本质上是把幕藩
体制下的封建等级身份制转化为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近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这意味着新的不平等。
(2)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在引进西方模式的过程中较为盲目,出现了新的经济问题。
(3)体制上:日本明治维新在家族制度、官僚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因此,最终为日本向近代天皇制的过渡和形成创造了条件。
(4)意识形态上:既有所谓“全盘西化”的极端化倾向,又有大量封建因素被保留或发展下来。明治维新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日本军国主义是封建军国主义和资产阶级军国主义的结合体,以封建皇国观和武士道精神为核心理念。
2、从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结局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要有高水平的领导集团
明治维新的领导集团注意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并联合了一切反幕府的力量。
戊戌变法的领导集团却没有掌握实权,缺乏斗争斗争经验,没有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2)要掌握领导改革的实权
日本改革的领导者大多是从旧大名、武士中分化出来的,他们掌握着改革的领导权;
中国主要是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所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国内的顽固势力很大。
3)要重视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日本明治维新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改革,建立完备的学校体制,提高国民素质,注重培养人才。
中国的戊戌变法虽进行教育改革,但仍未充分接受西方先进的技术,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人才。
4)要乐于接受和消化外来先进文明。
日本非常重视并接受消化外来先进文明,充分利用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中国却固守自己的传统,自大、保守,漠视外来先进文明。
5)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日本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民族独立。
中国正值列强在中国的争夺白热化,各国进行联合,扶植反动政权,维新派失去有利时机。
6)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3、答案: (1)对亚洲邻国持轻蔑态度。主张模仿欧美列强侵略亚洲邻国。
(2)以侵略中国为中心,把侵略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为侵略提供了借口。
(3)日本帝国主义发展需要扩大国内外市场,由于国内封建残余严重等原因,更需要国外市场,这一目的难以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更多依靠军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