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4章 机体稳态的免疫调节 单元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4章 机体稳态的免疫调节 单元测试(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27 18:2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机体稳态的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50分)
1.我国古代医学家把致病因素称为“邪气”,把人体的抗病能力称为“正气”,中医的治病原则是“扶正祛邪”,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毒攻毒”等论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气”是指现代免疫学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B.“邪气”是指病原微生物或其致病产物(如外毒素、抗毒素等)
C.“扶正”是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等
D.“以毒攻毒”类似于现代免疫学的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
2.如果某人胸腺发育不全,该患者将会出现的是( )
A.B细胞的数目显著减少
B.T细胞的数目显著减少
C.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通过接受淋巴细胞输入的方法获得长期的相应的免疫能力
3.我们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即指腭扁桃体,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器官,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咽部。咽部是饮食和呼吸的必经之路,经常接触多种病菌和异物。咽部丰富的免疫细胞和扁桃体执行着机体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机体因过度疲劳、受凉等原因而使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入侵扁桃体,会使淋巴细胞增生而发生扁桃体肿大
B.病原体被清除后,扁桃体可恢复正常
C.免疫细胞指的是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
D.淋巴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成熟后,迁移到淋巴结、脾、扁桃体等周围淋巴器官并在其中发挥作用
4.如图为嗜中性粒细胞吞噬、消化细菌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嗜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重要的吞噬细胞
B.细胞质中丰富的溶酶体能将细菌吞噬分解
C.由图可知嗜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具有识别作用
D.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具有反应速度快、有免疫记忆等特点
5.人体皮肤破损时,容易感染病菌并产生局部急性炎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急性炎症时,吞噬细胞释放的溶酶体酶能溶解周围组织形成脓肿
B.这种局部急性炎症属于自身免疫病,不利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
C.炎症能促使损伤组织释放趋化因子,吸引吞噬细胞聚集,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D.皮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破损后,应及时处理伤口,防止病原体经伤口侵入体内
6.用大剂量 X 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等量注射) 抗体 免疫功能
甲 胸腺中的淋巴细胞 无 弱
乙 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少 弱
丙 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正常 正常
丁 生理盐水 无 无
A.大剂量 X 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是为了杀死 T 细胞
B.表中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与淋巴细胞有关
C.甲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
D.甲组、乙组、丙组的结果表明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共同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7.下图为抗原与MHC分子结合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过程仅存在于细胞免疫的过程中
B. 由图可知巨噬细胞对抗原进行了摄取、处理和分解
C. MHC分子与抗原结合后,从细胞内转移到了细胞表面
D. MHC的实质是基因,其表达的产物统称为MHC分子,其本质是蛋白质
8.人类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细胞能够直接识别细胞外液中“游离”的EV71
B.NK细胞能非特异性杀死被EV71等病毒感染的细胞
C.补体与感染EV71的靶细胞结合后,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
D.效应T细胞能分泌穿孔素、颗粒酶等物质,使被EV71感染的细胞坏死或凋亡
9.下图表示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及干扰素的作用机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是人体内的浆细胞
B.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直接消灭进入人体的病毒
C.图中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诱导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过程
D.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刺激相关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时不需要细胞表面受体作用
10.T细胞表面有两种特殊的蛋白质——CD28和CTLA-4,二者与癌细胞表面的B7蛋白结合后,细胞免疫或被“激活”或被“抑制”。科研人员制备接种了癌细胞的模型小鼠,并均分为三组。实验组分别注射抗CD28抗体和抗CTLA-4抗体,定时测定肿瘤面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细胞表面CD28与B7蛋白结合后可激活细胞免疫
B.T细胞表面CTLA-4与B7蛋白结合后其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C.注射抗CTLA-4抗体对抑制癌细胞增生具有积极意义
D.CD28既是抗CD28抗体的抗原,又是B7蛋白的抗体
11. 输血常常是抢救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集成团。从免疫学上,这种凝集现象的实质是一种( )
A. 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 超敏反应 D. 自身免疫病
12.病原体种类繁多,感染途径、感染方式、寄生部位等不尽相同。与此相适应,机体需要针对不同情况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同时各种应答途径之间还需要一定的协同作用,才能清除病原体,实现机体的稳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细胞对TD-Ag和TI-Ag的识别都需要T细胞的辅助
B. 活化后的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Ⅱ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需要吞噬细胞的协同作用
D. 在抗病毒过程中,体液免疫主要针对游离病毒而细胞免疫主要针对靶细胞
13.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骨髓的捐献者称为供体,接受供体骨髓的病人称为受体,受体做完移植手术后要在无菌隔离区度过一段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预防和治疗白血病最简便易行的手段是注射疫苗
B. 移植手术后,受体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类药物
C. 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或靶细胞
D. 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供体和受体细胞上MHC分子的差异大小
14.某些机体可对环境中的花粉发生超敏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组织胺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最终导致人体出现皮肤红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症状。下图表示超敏反应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该过程中花粉属于变应原,经吞噬细胞和T细胞处理呈递后激活B细胞
B.初次接触花粉时,肥大细胞膜上抗体可与花粉相结合,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C.组织胺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渗出,从而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等症状
D.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过敏症状,其作用的机理可能是稳定肥大细胞,阻止其释放组织胺或与组织胺竞争受体结合位点等
15.预防接种是把人工处理的病菌、病毒等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医学技术。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因此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某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进行过接种或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工处理”是指将病原微生物或致病产物经杀死、减毒或脱毒处理
B. 直接注射抗体类制品也可以获得长期的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能力
C. 肺结核患者只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迅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
D. B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同时形成记忆细胞
16.接种狂犬病灭活疫苗是有效预防狂犬病的手段。接种疫苗可分为两种情况:一为咬伤后预防,二为无咬伤预防。咬伤后预防须多次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在伤口使用抗狂犬病血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狂犬病疫苗属于主动免疫
B.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抗体
C.单独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不能作为无咬伤预防的长效手段
D.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17.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可以诱导T细胞的线粒体裂解,使细胞代谢紊乱,合成过多黄嘌呤。黄嘌呤进入大脑后会过度激活焦虑相关神经元,从而导致一系列焦虑行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裂解的线粒体可通过溶酶体进一步被分解
B.压力过大既影响人体细胞免疫也影响体液免疫
C.压力过大通过免疫系统最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D.可通过减少T细胞数量治疗压力大导致的焦虑
18. 病毒性感冒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中涉及的信号分子有:细胞因子、激素和神经递质
B. 激素乙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其分泌量的多少仅受到图中激素甲的调节
C. 适度发热能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并提高人体代谢速率来提高人体的免疫水平
D. 免疫系统可通过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进而改变机体的免疫水平
19.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预防由HPV引起的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某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了如下接种实验。
第1步:接种前通过检测,确定人体是否感染HPV。根据HPV的检出情况,分为未检出HPV的A1、A2组,检出HPV的B1、B2组。
第2步:将A1、B1分别接种安慰剂(没有药物作用的针剂);A2、B2分别接种HPV疫苗。
第3步: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统计结果如表:
A1 A2 B1 B2
总人数 8000 8000 1181 1179
癌前病变人数 83 5 118 117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检测人体细胞是否感染HPV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B.由表中数据可知,感染HPV后再注射该种疫苗,依然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C.接种HPV疫苗后,机体能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获得对HPV的抵抗力
D. A1组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B1组,由此可推测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是感染HPV
20. 下图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联系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内不存在①的受体以及相应的mRNA
B. 图中②、③、⑤依次是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
C. ③和④既可以进入组织液,也可以进入血液循环
D. ⑥作用于免疫系统可以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调节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成熟等
二.非选择题(50分)
21.(14分)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细胞是指参加免疫反应的细胞或与免疫反应相关的细胞,包括 、
、 、 等。
(2)免疫细胞、 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补体、干扰素、 等)共同构成了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3)免疫细胞上有神经递质、激素的受体,还有 的受体。
(4)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以 通路相联系。从结构上,可以将内分泌腺和免疫器官视作 。
22. (24分)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HBV),是一种小型的DNA病毒。如图为乙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后,免疫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过程。
穿孔素—颗粒酶系统的胞毒作用
(1)由题中信息可推知,图中的细胞毒细胞是指 细胞,图中的靶细胞主要是指 细胞。
(2)穿孔素在酶和 的作用下,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形成 , 能够通过该通道进入细胞内,导致靶细胞大量物质降解和特定基因表达而迅速引发细胞的    (填“凋亡”或“坏死”)。
(3)乙肝病毒本身并不致病,但是却常常造成肝细胞的严重损伤。结合上图尝试分析原因。
因此对于感染性强、危害性大的疾病,应该把 工作放在首位,因此我国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免费为儿童接种 ,该过程属于 。
(4)与乙肝病毒类似,某病毒感染人体后,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体液免疫。当免疫系统释放的细胞因子未能将病原体清除时,机体会持续大量地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这个过程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馈调节,最终引起发热、水肿,甚至多器官损伤、衰竭。
23.(12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T)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抗体和T淋巴细胞会攻击和破坏自身的甲状腺。药物X能够有效治疗AT,为了验证这一作用,某研究者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思路。请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实验思路:
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小鼠模型:给正常小鼠注射甲状腺球蛋白,每周一次,共注射5次,获得EAT小鼠。
②实验分组:
组1:正常小鼠,正常饲喂。
组2:ETA小鼠,正常饲喂。
组3:ETA小鼠,饲喂含有药物X的饲料。
③将上述各组小鼠按照相应方法在适宜条件下饲养,4周后测定小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含量,记录并处理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自身免疫病是指 。
(2)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也被认为是甲状腺体形完整的特殊标志物。在该实验中建立EAT小鼠模型时,注射的甲状腺球蛋白作为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来引起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3)EAT小鼠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症状,原因是____________。除了食欲之外,还可以对三组小鼠的_____等方面做初步的诊断观察。
(4)各组小鼠甲状腺组织经过固定、切片、_______________、制片后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预期第3组小鼠甲状腺组织中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数量较第2组____________。
(5)预测实验结果 。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机体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