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7 13: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喧嚣  一拍既合  修润(rùn)  哺育(fǔ)
B.恳切 无遐及此 炽痛(zhì) 草率(shuài)
C.仰幕 锋芒毕露 污秽(huì) 亘古(gèng)
D.拖沓 迥乎不同 斑斓(lán) 譬如(pì)
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着重写了叶先生的语文主张,下列选项中符合文中其主张的一项是(  )
A.简洁 B.幽默 C.严谨 D.平和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先生人品好,待人厚,律己严,诲人不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七年级4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著名作家张中行笔下的叶圣陶先生具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D.无论是个人技术方面,还是团队协作方面,他都能做到以身作则。
4.班级开展以“诵读儒家经典,涵养君子之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莫 以 善 小 而 不 为,一 言 一 行 俱 是 君 子 风 度
下联:    ,  尽 显 文 明 新 风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____)又别(____)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费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tà 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竞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kǎi 系之了。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累赘     别扭     拖tà     感kǎi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   和   ,正确的写法分别是   和   。
6.太爷爷的百岁寿辰将至,家人要为他举办寿宴。你结合太爷爷的“小档案”,完成了几件事。
小档案 姓名:陈新民 性别:男 籍贯:江苏省南京市 1922.6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41.6 投笔从戎,北上加入八路军 1949.4 随军南下,参加渡江战役 1951.2 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归国后在部队工作 1982.6 光荣退休,其后积极为中小学生普及国防知识 2002年至今 居家休养。每天打扫自己的房间,写写毛笔字,每周游泳一次
(1)爷爷拟写了邀请函的正文,你推敲后发现加点词不妥,换成了 (  )
喜逢父亲百岁寿辰,兹于6月22日18:00,在星舟大酒店万华厅举办寿宴。敬请前往!
A.家父  光临 B.乃翁  莅临 C.令尊  驾临 D.我爸  到来
(2)爸爸、妈妈布置宴会厅,你去帮忙。
①宴会厅要挂一副寿联。爸爸拟了上联,你对出下联。
上联:四 世 同 堂,福 如 东 海 长 流 水
下联:
②妈妈看到主席台区域只有一副寿联,觉得不够喜庆,寿星的风采也体现不足,想再添加一些布置。你按照方位顺序,向妈妈说明了自己的设计。(不超过80字)
阅读与理解
(一)课内阅读
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1)选段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长者风貌?塑造了什么样的长者形象?
(3)概括本选段的写作特点。
(二)课外阅读
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拾一下包吗 ”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 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口”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 ”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不要钱。”我答道。
“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阅读第⑧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
(3)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我”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
(4)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
(5)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 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 2.A 3.B
4.莫以恶小而为之;千家万户
5.(1)zhuì;biè;沓;慨 (2)费;竞;废;竟
6.(1)A
(2)①示例:五福临门,寿比南山不老松 ②示例:墙面以松鹤为背景,取“松鹤延年”之意,并用最亮眼的中国红去装饰;在展示台的寿联中间贴一个“寿”字,以表喜庆之意。主席台上可以放一些寿桃和点心,符合贺寿传统。
二、阅读与理解
(一)课内阅读(1)内容:第一段运用一些名言来概述叶圣陶先生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作用: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2)看到了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塑造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长者形象。
(3)在感情表达方面:善用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叙述平实,语言朴素。
(二)课外阅读(1)“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或:送她到她想去的任何地方),最后到达目的地,不收她的出租车费,还给JT她一个拥抱,她感到很快乐,“我”也很温暖。或:“我”送一个即将告别人生的孤寡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并不收费,使她感受到了生命最后时刻的温暖。
(2)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对生命的不舍。
(3)作者对老太太的外貌(肖像)、神态做了细致描写,写老太太穿戴过时花哨,以及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回忆的神态(或“默默凝视”的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太太热爱生活(或爱美),对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眷念《或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怜悯、欣赏和爱心。
(4)暖心:菲奥娜太太在生命结束前得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关怀和帮助,她感到快乐和温暖;“我”帮助了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老太太,“我”感到温暖。
(5)示例:①对待弱势群体要友善、有耐心;②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帮助人的小事”,也许会给别人带去很大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