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最苦与最乐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分(fèn) 赔礼(péi) 监督(dū)
B.卸却(yù) 循环(xún) 悯人(mǐn)
C.契约(qiè) 排解(jiě) 孟轲(kē)
D.中庸(yōng) 恩惠(huì) 离娄(lòu)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失意 主意 苦痛 如是重负
B.达观 责任 圣贤 海阔天空
C.毫杰 趣味 责备 悲天悯人
D.得罪 解除 坟暮 任重道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建设共产主义的事业,是任重道远的责任,我们青年要立志为此奋斗终生。
B.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终于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了。
C.这个人海阔天空地谈了半天,主题内容至今令人摸不着边。
D.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因为他们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的书咋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①③②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④③②①⑤ D.③②①⑤④
二、填空题
5.文学常识填空。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 ,广东新会人, 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 。
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 死吗 都不是。( )
(2)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3)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 )
(4)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
7.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其意义。
①如( )重负: 。
②任重( )远: 。
③悲天( )人: 。
④心安( )得: 。
三、语言表达
8.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①解除:
②卸了:
9.指出下列句子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②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③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 目然责任完厂,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④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
10.阅读课文《最苦与最乐》的第4、5段(“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至“永远不能解除了”),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两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4)文中“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5)你认为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做难事必有所得
徐长才
①金一南说:“做难事必有所得。”诚哉斯言!这也是金一南的亲身体验与成功之道。金一南年轻时,在一家制造玻璃瓶的工厂当工人,他开始吹拉的玻璃瓶都是奇形怪状的,没有一个成形的。他下定决心,刻苦钻研,三个手指头的肉都烫坏了,最后制作玻璃瓶子又好又快又多。后来,金一南考取了军事院校,以顽强的毅力学习英语,毕业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他常常废寝忘食地搜集与研读大量红军资料,不畏劳累地写出了多部有关红军研究的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敬重。
②多年前,画家、航海家翟墨明知一人驾着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行,是无比艰难的,更有生命危险,但他觉得这样的航海可以为祖国争光,可以在征服海洋的同时征服自己、超越自我。于是,在缺乏航海经验的情况下,他还是买了条旧帆船,毅然决然地从山东日照出发,进行远航。途中,他经历了千难万险,在穿越印度洋时,遇上狂风暴雨,浪高七米,随时都有被大海吞没的危险。那时,他把自己绑在船的甲板上,小腿上绑着水手刀,任凭风吹浪打,随时做着死亡的准备。经历了七天七夜,他才脱离了险境。在经过海上美军某基地时,被美军关押。美军在搞清他的真实身份后,又帮他修好了船,友好地送他继续航行。在大西洋的一片海域,虽然风平浪静,长久的寂寞又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恐惧,但他挺了过来。有一条巨鲨,尾随在他的船后很多天,他也没有被吓倒。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土著人待他很友好,酋长的女儿还想嫁给他,但为了完成环球航行的大业,他毅然地“逃”了。经过好望角时,那里的人们被他的勇敢行为感动,举办宴会邀请他。当他继续航行时,停在那里的所有船舶都鸣笛为他壮行。经过两年多的拼搏,翟墨终于又回到了日照。翟墨实践了“做难事必有所得”。
③达尔文年轻时就在学习和钻研动植物学上下功夫,能细心地对一些动植物进行反复观察,有时连吃饭也忘掉了。他大量采集植物和昆虫,把它们制成标本。后来,他好不容易在英国乘上了一艘到南美洲去的邮轮,孤身一人到南美洲进行动植物考察和收集样品。在那里,他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经历了很多风险和磨难。通过多年考察、搜集和研究,达尔文撰写了巨著《物种起源》,表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推动了世界生物学的进步。可以说,达尔文的卓越成就是他不畏艰苦和敢于做难事而取得的。
④常言道:“ , 。”一个人要想做出令人惊羡的成就,不想做难事是不行的。有些人贪图安逸,做事拈轻怕重,生怕吃苦受累,生怕多费了心血多动了脑筋。这样想这样做,怎么能做出更大的成就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难事不难,只要肯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妨敢于、乐于多做点难事大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
(选自《做人与处世》)
11.阅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2.本文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3.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请结合文意,在第④段的横线处补写两句诗词。
15.《最苦与最乐》中说:“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最苦与最乐”的理解。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做难事必有所得
徐长才
①金一南说:“做难事必有所得。”诚哉斯言!这也是金一南的亲身体验与成功之道。金一南年轻时,在一家制造玻璃瓶的工厂当工人,他开始吹拉的玻璃瓶都是奇形怪状的,没有一个成形的。他下定决心,刻苦钻研,三个手指头的肉都烫坏了,终于制作玻璃瓶子又好又快又多。后来,金一南考取了军事院校,以顽强的毅力学习英语,毕业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他常常废寝忘食地研读与搜集大量红军资料,不畏劳累地写出了多部有关红军研究的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敬重。
②多年前,画家、航海家翟墨明知一人驾着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行,是无比艰难的,更有生命危险,但他觉得这样的航海可以为祖国争光,可以在征服海洋的同时征服自己、超越自我。于是,在缺乏航海经验的情况下,他还是买了条旧帆船,毅然决然地从山东日照出发,进行远航。途中,他经历了千难万险,在穿越印度洋时,遇上狂风暴雨,浪高七米,随时都有被大海吞没的危险。那时,他把自己绑在船的甲板上,小腿上绑着水手刀,任凭风吹浪打,随时做着死亡的准备。经历了七天七夜,他才脱离了险境。在经过海上美军某基地时,被美军关押。美军在搞清他的真实身份后,又帮他修好了船,友好地送他继续航行。在大西洋的一个海域,虽然风平浪静,长久的寂寞又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恐惧,但他挺了过来。有一条巨鲨,尾随在他的船后很多天,他也没有被吓倒。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土著人待他很友好,酋长的女儿还想嫁给他,但为了完成环球航行的大业,他毅然地“逃”了。经过好望角时,那里的人们被他的勇敢行为所感动,举办宴会邀请他。当他继续航行时,停在那里的所有船舶都鸣笛为他壮行。经过两年多的拼搏,翟墨终于又回到了日照。翟墨实践了“做难事必有所得”。
③达尔文年轻时就在学习和钻研动植物学上下功夫,能细心地对一些动植物进行反复观察,有时连吃饭也忘掉了。他大量采集植物和昆虫,把它们制成标本。后来,他大胆地好不容易在英国乘上了一艘到南美洲去的邮轮,孤身一人到南美洲进行动植物考察和收集样品。在那里,他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经历了很多风险和磨难。通过多年考察、搜集和研究,达尔文撰写了巨著《物种起源》,表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推动了世界生物学的进步。可以说,达尔文的卓越成就是他不畏艰苦和敢于做难事而取得的。
④常言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要想做出令人惊羡的成就,不想做难事是不行的。有些人贪图安逸,做事拈轻怕重,生怕吃苦受累,生怕多费了心血多动了脑筋。这样想这样做,怎么能做出更大的成就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难事不难,只要肯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妨敢于、乐于多做点难事大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
(选自《做人与处世》)
(1)【概括中心论点】阅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本文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文章的结构】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补充论据】请结合文意在第④段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诗句。
(5)【拓展延伸】《最苦与最乐》中说“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最苦与最乐”的理解。
1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焦国成
①我们活在世上,免不了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朋,大至对国家、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种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世间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也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还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树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可能由此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有这种爱,所以尽责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一个不爱自己人生的人怎会爱他人、爱事业?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这样的人常常把尽责任看作是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也就无法弄清他对这个世界负什么责任。现实中,某些人虽然正承担着一些责任,但却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他们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他们一发现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觉得自己应该紧紧地跟上去;他们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活着。他们由于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一个人如果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持一种负责的态度。一个社会如果由这些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那么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作者为什么认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种根本的责任”?
(2)根据第④段的内容,说说怎样做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3)第③段与第④段比较,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
(4)根据要求,品析语言。
①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②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结合语境,理解加点短语的意思。)
五、写作题
18.作者在文章结尾说“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其实,每个人都因所处的立场和价值观不同,对什么是苦,什么是乐都有着自己的认识。请你以“生活中的乐”为话题,谈谈你对“乐”的看法。(200字左右)
19.【写法借鉴】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是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如,用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的事例论证了论点;引用了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使全文论证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
【片段仿写】请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名言的论证方法,围绕“希望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这个主题写一段话。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
A.正确
B项,“卸”应读“xiè”;
C项,“契”应读“qì”;
D项,“娄”应读“lóu”。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2.【答案】B
【解析】A项,“如是重负”应为“如释重负”;B.正确;C项,“毫杰”应为“豪杰”;D项,“坟暮”应为“坟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答案】A
【解析】A项,“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本身包含“责任”的意思,与后面的“责任”语意重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答案】D
【解析】选D。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
【点评】做好此题关键在于熟读句子,在认真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包括课文脉络,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排序。
5.【答案】梁启超;饮冰室主人;思想;《饮冰室合集》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故答案为:梁启超;饮冰室主人;思想;《饮冰室合集》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6.【答案】(1)设问、排比
(2)引用
(3)反问
(4)对比
【解析】(1)这句话先提出“贫是最苦的吗”“失意是最苦的吗”“老是最苦的吗”“死是最苦的吗”这几个问题,然后自己做出回答,“这些都不是”,属于设问的修辞手法。“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 死吗 都不是”这几个句子把句式相同内容相关的几个句子排在一起,构成排比的修辞手法。
(2)这句话引用孔子的名言,属于引用的修辞手法。
(3)“如何能躲 ”意思是不能躲,属于反问的修辞手法。
(4)这句话把“尽得大的责任”和“尽得小的责任”获得的快乐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手法。
故答案为:⑴ 设问、排比;⑵引用;⑶反问;⑷对比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
7.【答案】释;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道;比喻责任重大;悯;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理;自认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根据平时的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词语的含义、对象、程度、范围、感彩等方面加以积累。如释重负: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悲天悯人: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心安理得:自认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8.【答案】尽了责任,已无负担;逃避责任,被动推卸。
【解析】结合语境分析,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由此可以看出“解除责任”和“尽责任”是相反的,尽责任就是尽到了自己应该尽到的责任和职责,谢却责任就是不尽责任,逃避责任。“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解除责任和卸了责任也是相反的,既然谢却责任就是不尽责任,逃避责任,那么解除责任就是尽了责任,自己的责任尽了,就没有负担了。据此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①尽了责任,已无负担;②逃避责任,被动推卸。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词义的理解方法有:查字典据词定义;;分解词素;以旧带新法;词义引申法;想象描述法;看图(画图、实物))理解法;联系上下文解词;联系生活实际解词法;找反义词比较理解法;做动作理解法;换词(找近义词)解词法;运用解词法。
9.【答案】①比喻;②排比;③设问;④引用
【解析】①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②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③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 目然责任完厂,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④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使用了引用修辞手法。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比喻、排比、设问、引用等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10.【答案】(1)人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躲。
(2)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
(3)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起强调作用,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增强语言的论证力。
(4)“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5)①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②认真对待学业,学习知识。③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对失败。
【解析】 (1)论点要简明正确,是两段文字的核心。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2)常用的论证方法主要包括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根据选文内容“对号入座”。(3)“岂不是”在句中表反问语气,从反问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角度作答。(4)“卸却”有“丢开不管”之意;“解除”有“完成”之意。(5)开放性试题,联系学生生活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此题考查对论点的概括能力。(2)此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掌握程度。(3)考查修辞手法反问以及它的作用。(4)此题考查对词义辨析的能力。(5)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答案】11.做难事必有所得。
12.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大量例子,生动有力地证明了“做难事必有所得”的观点。
13.D
14.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15.示例:一个人为了心中的追求,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这份所得除了物质上的所得,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所有的磨难在成功的喜悦面前,都会显得无足轻重。“最苦与最乐”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经历过的苦难最难忘,历经苦难后的快乐最令人陶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总结。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能力及作用的分析。首先要了解4中论证方法特点,根据特点找语言标志或特征标志词来辨别;然后结合观点来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使用规范的答题术语。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以及对结构层次的把握。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段落内容,然后划分文章的层次。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
(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答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 语言通顺、有条理。
1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 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 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故答案为:做难事必有所得
1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能力及作用的分析。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即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文章列举了金一南、翟 墨、达尔文的事例,具体生动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做难事必有所得”,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故答案为: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大量例子,生动有力地证明了“做难事必有所得”的观点。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以及对结构层次的把握。仔细阅读原文可知,这篇文章采用了“分——总”的结构方式,条理十分清楚。文章依次列举了金一南、翟墨、达尔文迎难而上,最终取得巨大成就的事例,最后一段进行了总结,得出“不妨敢于、乐于 多做点难事大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的结论。
所以答案为:D
1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从下文的“有些人贪图安逸,做事拈轻怕重,生怕吃苦受累,生怕多费了心血多动了脑筋”可知补写的内容应该围绕“必须克服困难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故答案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答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 语言通顺、有条理。此题应该围绕做难事带给人的精神上的收获和愉悦来回答,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故答案为:
示例:一个人为了心中的追求,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这份所得除了物质上的所得,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所有的磨难在成功的喜悦面前,都会显得无足轻重。“最苦与最乐”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经历过的苦难最难忘,历经苦难后的快乐最令人陶醉。
16.【答案】(1)做难事必有所得。
(2)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做难事必有所得”的观点。
(3)D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一个人为了心中的追求,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这份所得除了物质上的所得,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超然与享受,所有的磨难在成功的喜悦面前,都会显得一文不值。“最苦与最乐”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经历过的苦难最难忘,历经苦难后的快乐最令人陶醉。
【解析】(1)可从论点提出的位置来判定中心论点。如:文章标题;文章正文开头第一句话;文章正文开头的最后一句话;文章主体部分的开头;文章主体部分,先做一定的论述,再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结尾。本文题目即中心论点。
(2)“金一南年轻时,在一家制造玻璃瓶的工厂当工人”“画家、航海家翟墨明知一人驾着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行”“达尔文年轻时就在学习和钻研动植物学上下功夫”通过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做难事必有所得”的观点。
(3)前三段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做难事必有所得”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故选D。
(4)所补充的论据能够证明论点“难事不难,只要肯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妨敢于、乐于多做点难事大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个性化解读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论证思路,把握文章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全文,理解“苦乐”的含义。题目具有开放性,不设统一答案,大意对即可。
【点评】选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7.【答案】(1)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还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第③段中“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第④段中“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也就无法弄清他对这个世界负什么责任”。
(2)①一个人要有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不盲目地赶潮流、追时尚,不为别人的评价所动摇,自主选择职业和事业,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②能够尝试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对社会上流行的事情,有自己清醒的判断;不因为别人的看法而轻易改变做事的目标。
(3)第③段使用了对比论证;第④段使用了举例论证;第③段是正面论证;第④段是反面论证。
(4)①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自己的人生要有责任心。(或:运用反问,强调了对自己人生具有强烈责任心的重要性,语气强烈,引人思考。)|②没有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盲目随从。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第二段“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第三段“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还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概况解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细读第四段,根据这段阐述的反面现象“他们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他们一发现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觉得自己应该紧紧跟上去;他们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活着”,总结出应该怎么做: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不追赶流行,不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3)本题考查了对论证方法的判断,细读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三段引用了歌德的名言,属于道理论证,“相反”又说明运用了对比论证;第四段“譬如”可见运用了举例论证,而且是从反面举例;据此解答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议论文的语言,第一问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语句,这句话运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作用在于加强语气,强调某些内容;第二问考查加点词语的理解,“随波逐流”就是说经常会没有坚定立场,缺乏判断是非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
【点评】解答议论文阅读,我们要熟练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要有具体的事例,道理论证要运用定律、公式、名言警句等论证论点;对比论证要用正反两方面地事实或道理进行论证,比喻论证是用人人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18.【答案】示例: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的“乐之者”,他们从自己喜欢做的事中,获得户决乐。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那样,乐在自己喜欢做的事物中,那我们的生活该多么美好!大家对清洁工一定不陌生吧。他们每天早早起床,认真地打扫街道二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冬腊月,他们都坚持打扫街道。虽然每天做清洁很芳、很累,但是他们却以此为乐,没有一丝怨言。正因为他们乐在其中,所以清洁工作才做得那么好,我们的城市才一那么美丽!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文章结尾说“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其实,每个人都因所处的立场和价值观不同,对什么是苦,什么是乐都有着自己的认识。请你以“生活中的乐”为话题,谈谈你对“乐”的看法。比如: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的“乐之者”,他们从自己喜欢做的事中,获得户决乐。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那样,乐在自己喜欢做的事物中,那我们的生活该多么美好!大家对清洁工一定不陌生吧。他们每天早早起床,认真地打扫街道二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冬腊月,他们都坚持打扫街道。虽然每天做清洁很芳、很累,但是他们却以此为乐,没有一丝怨言。正因为他们乐在其中,所以清洁工作才做得那么好,我们的城市才一那么美丽!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9.【答案】翻开绵长的历史卷轴,一位位名人志士,几乎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并由此取得了令人仰止的卓越功绩。诗仙李白面对自己的人生曾有过迷茫与困惑,但他能重新树立对自己前途的希望,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绝唱;越王勾践心怀复兴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卧薪尝胆,最终凭国人的力量和“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强信念,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
【解析】选取能证明“希望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这个主题的实例来写一段话,并使用引用的论证方法。
【点评】考查对论据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