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同步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同步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7 18:26:1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短文两篇 陋室铭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无案牍之劳形
C.春冬之时 D.观之正浓
3.下列加线词在句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名:名气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香气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D.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身体劳累
4.下面对选文《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二、填空题
5.读《陋室铭》,本文起首四句,以正衬发端,用   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点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再通过对   的描写,交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的情怀,后又以   自比,充分表现了作者   的情趣。
6.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7.找出各组中加线字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A.陋室(lòu) B.德馨(xīng) C.调素琴(tiáo)    
②A.鸿儒(hóng) B.案牍(dú) C.西蜀(shǖ)    
③A.诸葛亮(gé) B.嗫嚅(rú) C.磐石(páng)    
8.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谈笑有鸿儒   
③无案牍之劳形    
④无丝竹之乱耳    
⑤往来无白丁   
⑥可以调素琴    
三、默写
9.默写
①水不在深,   。山不在高,   。
②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③斯是陋室,   。
四、翻译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五、问答题
11.读《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12.读《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13.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有删改)
【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4.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有仙则名 名:   
②可以调素琴 调:   
③或陈于前 陈:   
④妻子不觌 妻子:   
15.选出与“乃引客就观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水陆草木之花 B.何陋之有
C.而乱书围之 D.无丝竹之乱耳
1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18.乙文中最能体现“书巢”特点的语句是“   ”。
19.两文都是以书屋为写作对象,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两个书屋的不同特点。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阴滞。⑤莳:栽种。⑥信:伸张。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就 其 地 为 轩 以 居 予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人以为陋   
②于是人之及吾轩者    
③因名之曰“何陋”    
④记之以俟来者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4)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
(5)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A、C、D三项朗读节奏停顿正确。B朗读节奏停顿有误,“苔痕上/阶绿”应划分为“苔痕/上阶绿”。
【点评】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⑤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2.【答案】B
【解析】例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A项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的“之”用于主谓之间,与例句一样;C项的“之”为结构助词,无实际意义,相当于现在的"的"字;D项的“之”是代词。
【点评】“之”是文言文中最常用的虚词,学习时要注意辨析其多种用法,归纳记忆。
3.【答案】C
【解析】“名”应为“出名,有名”;“馨”应为“品德高尚”;“劳形”应为“使……劳累身体”。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4.【答案】D
【解析】“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5.【答案】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惟吾德馨;陋室环境;诸荀、扬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
【解析】本题概括了全文的要点,按提示信息“比喻”“陋室不陋的原因”“描写”“自比”“情趣”等,回顾相关的文字内容,根据要求概括填答。
【点评】学习文言文,要注意整体把握内容,善于归纳内容要点。
6.【答案】记述生平、事业、功德或或警戒自己;形式短小,文字简洁、押韵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结合知识积累,直接解答即可。注意“唐朝”不要错填成“宋朝”。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不容易接触此类文体较少,不太了解“铭”的特点。
7.【答案】B;C;C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结合字义判断字音,注意易错点。第一题,B“馨”读xīn;第二题,C“蜀”读shǔ;第三题,C“磐”读pán
【点评】学习古文,首先要朗读,所要以注意注释中字音的标注,读准字词。
8.【答案】出名;大儒,学识渊博的人;官府的公文;使……受到扰乱;平民。文中指没有学问的人;弹奏
【解析】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出名。②“谈笑有鸿儒”鸿儒:大儒,学识渊博的人。③“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官府的公文。④“无丝竹之乱耳 ”乱耳:使……受到扰乱。⑤“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文中指没有学问的人。⑥“可以调素琴”调 :弹奏。
【点评】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9.【答案】有龙则灵;有仙则名;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惟唯德馨
【解析】根据背诵记忆直接默写即可,注意易错点,如每一题,“灵”与“名”不要错位,第二题的“鸿”和第三题的“惟”“馨”不要写错。
【点评】本题不难,都是要求熟背的名句。对于名篇名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10.【答案】(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由于)主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3)没有(嘈杂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解析】根据原文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关键字的意义,翻译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学习时要掌握翻译方法,多加练习。
11.【答案】示例:对偶拟人“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解析】首先要了解句了的内容,从写作方法上点明以动写静的方法,说明描写中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点评】赏析古文中的句子,要从写作方法、词语的生动性、表达的情感等方面来分析,并作出评价。
12.【答案】示例: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换负。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典故的内容,体会作者引用典故的意图,即可判断类比的手法地,从作者表达自己的志向来说明引用典故的作用。
【点评】古诗文中常有典故,一般都是用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志向,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13.【答案】示例: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答点提示“陋室不陋”,根据本文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再根据知识积累举例。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调动知识材料来解释问题,同时对本文的思想内容进一步的理解。
【答案】14.出名,有名;调弄;陈列;妻子儿女
15.C
16.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17.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②于是自己笑(自己)说:“这不就是我说的鸟窝吗?”
18.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19.甲书屋的特点是简陋。乙书屋的特点是书多。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实词的解释。解答此题要结合平时读文言实词的积累,要注意其特殊用法: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虚词的用法。“之”是文言虚词中最为重点的词语。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3)本题考查考生划分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注意个别地方停顿,如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4)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句通顺,成分完整。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平时要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5)概括文章写作对象的特点要注意表述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常用的方法有:摘、拼、析。“摘”就是摘录法,即直接摘录文章中相关的原词、原句作答。特别要注意抓关键词、中心句和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拼,就是拼接法,即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词句有机地拼接起来。“析”就是分析法, 即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分析、提取归纳等。
(6)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乙】我的屋子里,有的书放在书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作为)枕头垫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哪里不是书的。我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和书在一起。(如果)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儿女不来看我,(即使)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的(天气)变化,我也不知道。间或我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自己笑(自己)说:“这不就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带领着客人走近观赏。客人开始不能进入屋子,已经进入了又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它确实像是个鸟窝啊!”
14.① 句意:有神仙居住山就会出名。名:出名、有名; ② 句意:可以调弄素雅的琴。调:调弄; ③ 句意:有的书陈列在前面。陈:陈列; ④ 句意:妻子儿女不相见。妻子:妻子儿女。
故答案为:1、出名,有名 2、调弄 3、陈列 4、妻子儿女
15.A.助词,的;B.宾语前置的标志;D.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的“之”与例句“乃引客就观之”中的“之”都是代词。
故答案为:C。
16.根据句意“(即使)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的(天气)变化,我也不知道”,即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1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语句的翻译。本句中要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斯”,这;“惟”,只;“馨”,指品德高尚;“辄”,就。句子都是课内的语句,需要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熟练掌握。
故答案为: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②于是自己笑(自己)说:“这不就是我说的鸟窝吗?”
1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首先注意审题,关键点在于“书巢”的特点,根据乙文中“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的意思“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可以得出。
故答案为: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甲文“斯是陋室”其目的在于突出屋舍的“简陋”;乙文“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可以看出书屋的特点是书多。
故答案为:甲书屋的特点是简陋。乙书屋的特点是书多。
20.【答案】(1)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2)简陋;到;命名;等候,等待
(3)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
(4)①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②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③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④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
(5)①居住环境优美:刘禹锡居所苔痕碧草相映;王守仁住处竹木花草相伴;②生活情趣高雅: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王守仁添置琴编图史;③交往人物不俗:刘禹锡只与鸿儒交往;王守仁与游学读书人往来。
【解析】(1)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停顿。“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中,“就”“为”是动词,所以应在“为”之前停顿,“以”相当于“而”,解释为“来”,所以“以”之前也要停顿。(2)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把握能力。解答时应联系课内文言文。比如,“陋”可以联系《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及”可以联系《郑人买履》中的“及反”,“名”可以联系《醉翁亭记》中的“名之者谁”,“俟”可以联系《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完成时要抓住句中关键字词。比如,“而”“旬”“安”。(4)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完成。根据第1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根据第2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作者期待“君子”来夷地教化百姓。根据“然此无损于其质也”,可以知道该文还赞美夷人的美好品行。作者在条件艰苦的夷地居住而忘记了居住在夷地,可知此文和《陋室铭》一样,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5)此题同时考查对课内以及课外文言文内容的把握能力。《陋室铭》是从居住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体现陋室不陋的,《何陋轩记》与其类似。
答案:
【附参考译文】
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我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伸张孔子的言论。
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如果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点评】(1)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A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B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⑤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2)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4)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完成。(5)此题同时考查对课内以及课外文言文内容的把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