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太空一日 同步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太空一日 同步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7 18:3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太空一日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刹那/古刹 负荷/荷枪实弹 一片红晕/头晕目眩
B.舷窗/弓弦 拍摄/蹑手蹑脚 一叶障目/重峦叠嶂
C.炽热/停滞屏蔽/屏息凝神 三年五载/载歌载舞
D.幅度/蝙蝠 叮嘱/高瞻远瞩应付自如/随机应变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承受 赫兹 低频 叠加 瞬间
B.倒悬 诱发 模拟 遨游 烧灼
C.舷窗 眨眼 轨道 拍摄 呼啸
D.山脉 轮廓 分辩 稠密 概率
3.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飞行回来后我详细 了这种难受的过程。
②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 ,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③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 听了一年多。
A.描述 忍受 断断续续
B.描绘 忍受 陆陆续续
C.描述 承受 断断续续
D.描绘 承受 陆陆续续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拟人)
B.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后的那种小碎纹一样。(比喻)
C.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比喻)
D.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设问)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
B.一个关键的操作——抛伞,即将开始。
C.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D.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B.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
C.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D.从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状,我也基本可以判断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些国家。
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它主要承担“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任务。
②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也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
③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位于海南省文昌市。
④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低纬度发射市场的空白,为我国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竞争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A.③①④②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8.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bēng                
炽热 紧    负荷 五脏六fǔ 舷窗 轮廓
        zhǔ            
俯瞰 红晕 叮    确凿 稠密 遨游
               
严谨 拽 无虞 屏息凝神
9.结合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1)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   (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如同一次重生。
(2)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3)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的错觉。
(4)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   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10.   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年   月   日北京时间9时他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   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 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   奖。
三、问答题
11.课文《太空一日》中出现了什么意外?这种共振是正常现象吗?这种现象后来解决了吗?表现了杨利伟什么精神?
12.杨利伟在太空看到了什么?杨利伟在太空没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看不到?
13.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会出现什么错觉?这种错觉对杨利伟来说感受怎么样?他是靠什么来克服的?
14.“ 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飞船停住的时间?
15.整体感知:浏览全文,梳理课文结构,完成提纲中的空缺。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太空之旅
讲述人:杨利伟,“神舟五号”航天员,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
①2003年10月15日一早,飞船预计9时整发射,进舱时间是6时15分。时钟指向早上6时,我已经在50多米高的发射平台上,现场只剩下4个人:我、一位教员、一位工程师和一位医生。
②6时15分,我接到进舱命令。进舱之后,用了十几分钟完成接收飞船程序,并把确认单交给工程师。
③“10,9,8,7……”当指挥员倒计时口令传来时,我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右手,向祖国和人民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9时整,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火箭拔地而起,载着我飞向太空。我能感到自己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飞船逐渐加速,负荷逐步加大,当感到那种压力远不像训练中那么大,我全身的肌肉才渐渐放松下来。
④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突然与飞船产生了强烈共振,我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五脏六腑似乎都要震碎了,这是在地面训练时从未经历过的。我只能咬紧牙关坚持着!共振似乎是太空在考验我这个来自中国的首个造访者。不适感竟很快减轻了。我感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
⑤火箭继续往大气层外飞去,速度越来越快,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火箭分离,整流罩分离……就在一瞬间,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似乎飘起来了,我意识到,飞船已经脱离地球引力,真的来到了太空。
⑥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那下边就是人类居住的美丽地球。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绕着地球高速飞行,90分钟一圈,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边缘仿佛镶了一道漂亮的金边,十分迷人。
⑦当飞船飞行到第七圈时,我在太空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美好愿望。
⑧根据飞船飞行程序的安排,可以在太空中休息6个小时,但我只睡了半个多小时。除了完成规定的飞行程序和任务,抓紧分分秒秒,尽可能多地体验在太空中的失重感受,多做一些动作,多拍一些资料,为今后的训练和任务多积累经验。我把飞行手册、摄像机皮包、笔和电池板等物品抛在空中,用手轻轻一推,它们就会飘动旋转。我还解开束缚带让自己飘在空中,一会儿倒立,一会儿旋转,做各种动作体会失重情况下身体的感受。我也把这一切都录了下来,带回了地面。
⑨当飞船飞行到第八圈时,北京指挥中心通知我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耳机里传来妻子的声音:“利伟,你怎么样?我们看到你了,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咱爸、咱妈和孩子都来了,我们期待你归来!”我回答:“感觉非常好,放心吧。谢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接着孩子问我:“爸爸,你看到什么了?”我回答说:“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我想,这个家,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个家,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
2003年10月16日4时31分,我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接到了返航的命令。6时许,飞船脱离原来的轨道,沿返回轨道向着陆场飞行。
6时23分,飞船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腹地。我向指挥部报告:“我是‘神舟五号’,我已安全着陆。”几分钟后,着陆场搜救队员就来到返回舱旁边,帮我打开舱门。开舱门的年轻士兵叫李涛,一看到他,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可见着亲人了!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17.第①②段描写了哪些细节?有什么作用?
18.本文是根据航天员杨利伟的口述整理的,直接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20.从文中可以看出“我”的哪些品质?
21.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揭秘“悟空”上天施展神通
①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
②“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侧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悟空”的观洲能段是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的10倍,能量分辨率比国际同类探侧器高3倍以上。
③“悟空”的身材比一般的卫星小巧,长宽高只有1.5米、1.5米、1.2米,像盒银白色的方形蛋糕。而它的“火眼金睛”却可以在茫茫大空中探寻暗物质的踪影
④卫星采用的是以载荷为中心的一体化结构设计。据介绍,“悟空”由四个有效载荷组成,分别是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探测器, BGO能量器和中子探测器。所有探测器及电子设备安装在1个立方米的空间内,技术难度超过了我国目前所有的上天高能探测设备。
⑤以《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名字命名的卫星“悟空”,没有携带金箍棒,却带了300多根“水晶棒”。位于卫星核心部位的BGO能量器包含了300多根纵横交错排列的晶体,每一根都有2厘米见方、60厘米长,是世界上最长的BGO晶体,研制难度非常高。整个卫星中,BGO能量器的重量就占了多半。这些漂亮的“水晶棒”能够测量入射粒子的能量,并且由于电子和质子与晶体发生相互柞用,产生类似淋浴喷水形状的簇射,而电子和质子产生的簇射形状不同,因而科学家可以区分出电子和质子。
⑥占宇宙95%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询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暗物质粒子的探测日前是国际科学前沿竞争最为激烈的研究领域。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正在筹建或实施多个暗物质探侧实验项目,其研究成果可能带来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⑦“悟空”将面朝太空,在太空中开展探侧任务,接受来自宇宙四面八方的高能电子及高能枷马射线,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研究暗物质特性与空间分布规律。由于暗物质可能存在于任何区域,它头两年将对全天扫描,探测暗物质存在的方位二两年后,根据全天区探测的分析结果,它将对暗物质最可能出现的区域开展定向观侧。
⑧寻找暗物质的过程就像与幽灵捉迷藏,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仪器越灵敏才越可能有发现。“悟空”就是通过提高能量分辨和空间分辨的本领,降低宇宙射线背景噪音,并且把探测器做得足够大等方法提高灵敏度。
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表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有望推动我国科学家在暗物质探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促进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的仓」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悟空”在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上超过国际上目前所有同类探测器。
B.科学家根据电子和质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簇射形状不同来区分电子和质子。
C.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占宇宙95%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
D.降低宇宙射线背景噪音能有效地提高“悟空”的灵敏度。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悟空”
(3)简要说明第⑤⑥段加下划线文字的语言特点。
(4)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
(5)结合《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谈谈为什么把这颗卫星命名为“悟空”。
22.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在太空中,我可以准确i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口因为飞船有预定的飞行轨道,可以实时标示飞船走到哪个位置,投影到地球上是哪一点,由图可依,一目了然。
即使不借助仪器和地图,以我们航天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从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状,我也基本可以判断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些国家。
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分辨大概到哪个省,正从哪个地区上空飞过。
飞船的飞行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
我曾俯嗽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飞船绕地飞行14圈,前13圈飞的是不同的轨道,是不重复的,只有第14圈又回到第一圈的位置上,准备返回。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大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拉,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楚那到底是些什么。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2)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 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利伟在太空能准确地判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r
B.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人工建筑就是长城。
C.飞船绕地飞行的轨道是不重复的。
D.在太空,祖国的各个省份杨利伟大都看到了。
(4)为什么杨利伟对“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不下结论 突出他的什么精神
五、写作题
23.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为大家描述下你遨游太空的经历。(要求:想象合理,不少于2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A项,chà/chà,hè/hè,yùn/yūn;
B项,xián/xián,shè/niè,zhàng/zhàng;
C项,chì/zhì,píng/bǐng,zǎi/zài;
D项,fú/fú,zhǔ/zhǔ,yìng/yìng。
故答案为:D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母、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答案】D
【解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D 辩→辨。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C
【解析】①“描绘”指外形刻域,主要是造型,对象多是景象、场面、图景、物体等。“描述”指用语言文字描写叙述,对象多是事件、活动等。难受的过程只能描述,不能描绘。②“承受”指接受,禁受(重量或压力)。“忍受”是“把痛苦、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的意思,不足以体现宇航员顽强的毅力,故应填“承受”,据此就可选择C项。
故答案为:C
【点评】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结合语境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
4.【答案】B
【解析】考查修辞方法。B该项只是两种纹路的比较,不是比喻。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A项有疑问词,但不是疑问句,故句末不用问号,用句号;B恰当 C项中“百分之八九十”是概数,中间不用顿号;D项句末句号应放在下引号里面。
故答案为:B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6.【答案】A
【解析】此体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A项中“神舟五号”应用单引号标注:‘神舟五号’。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由句子的意思和语气来确定使用哪种标点符号。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7.【答案】A
【解析】阅读这几句话,首先明确这个语段介绍的是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因为①④句开头有代词“它”,所以①④句不能作为首句,由此排除B、D两项;①句介绍的是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基本功能,④句则介绍了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价值、意义,由此可知先①句后④句,由此排除C项。故选A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8.【答案】chì;绷;hè;腑;xián;kuò;kàn;yùn;嘱;záo;chóu;áo;jǐn;zhuài;yú;bǐng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注意此题中的“叮嘱”的“嘱”的正确书写。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9.【答案】(1)如释重负
(2)耐人寻味
(3)本末倒置
(4)屏息凝神
【解析】“如释重负”不要写作“如适重负”;“耐人寻味”不要写作“耐人徇味”;“本末倒置”不要写作“本未倒置”;“屏息凝神”不要写作“屏息疑神”。
故答案为:(1)如释重负
(2)耐人寻味
(3)本末倒置
(4)屏息凝神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书写和意思,解答时只要回顾以前所学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对成语的中可能遇到的形近字要注意辨析。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10.【答案】杨利伟;2003;10;15;五;列昂诺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根据课文填空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1.【答案】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这种共振并非正常现象。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表现了杨利伟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
【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信息的提炼能力。要根据表明高度的词找准事件,然后抓住主要要素概括答案。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这种共振并非正常现象。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表现了杨利伟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情况。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2.【答案】看到了:①地球只是一段弧;②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③中国上空仔细辨别大概到哪个省了,正从哪个地区的上空 飞过,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④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⑤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
没看到:长城
因为“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解析】(1)此题考查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与加以概括能力。细读文章,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概括即可。看到了:①地球只是一段弧;②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③中国上空仔细辨别大概到哪个省了,正从哪个地区的上空 飞过,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④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⑤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
没看到:长城因为“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分析概括能力。
13.【答案】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
【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信息的提炼能力。要根据表明时间的词找准事件,然后概括答案。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
【点评】此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时,先从文章的第31—33三段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概括。
14.【答案】表明飞船安全着落,“神舟五号”出征成功归来,表现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解析】依据作品内容不难回答,杨利伟强调飞船停住的时间,表明飞船安全着落,“神舟五号”出征成功归来,表现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情况。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15.【答案】①飞行;②中国各省;③首都北京;④神秘敲击
【解析】依据课文内容不难填出提纲中的空缺,①飞行;②中国各省;③首都北京;④神秘敲击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及梳理课文结构,完成提纲的能力。
【答案】16.本文详尽地叙述了“我”从来到发射平台,到进舱后的准备、发射升空时的感受、遨游太空的情状以及返回地面的经过,表现了一个航天员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祖国、对航天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17.①“我”提前到达发射平台,等候进舱;②“我”完成接收飞船程序,并把确认单交给工程师。渲染了飞船发射前紧张的氛围;引出下文,为下文写飞船发射做铺垫。
18.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一方面使文章内容更加真实可信,另一方面也使情感的抒发显得更加真切自然。
19.运用景物描写,真切地写出了“我”在太空所看到的地球的美丽情状,同时也烘托了“我”来到太空时无比兴奋的心情。
20.顽强的毅力,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忘我的工作热情,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无比热情。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
(2)本道题考查文章细节的理解。通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主题等分析理解。
(3)本道题考查以第一人称来行文的作用。第一人称方便主观心理描写,替代感强,易抒情。从第一人称叙事的角度来看,我眼睛和脑子里写的东西可以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更加真实。在阅读的时候,似乎不仅作者是“我”,读者也成为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优势在于,小说的语境更真实,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更小。
(4)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答题时找到句子所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语境和文章内容,主题思想来作答。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的品质。解答时,注意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进行分析。
16.本道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在细读文章的基础上,以“我”为线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飞船发射、返回的经过和“我”的感受及精神品质即可。
故答案为:本文详尽地叙述了“我”从来到发射平台,到进舱后的准备、发射升空时的感受、遨游太空的情状以及返回地面的经过,表现了一个航天员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祖国、对航天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17.第①段“飞船预计9时整发射,进舱时间是6时15分。时钟指向早上6时,我已经在50多米高的发射平台上”写了“我”提前到达发射平台,等候进舱;第②段“进舱之后,用了十几分钟完成接收飞船程序,并把确认单交给工程师”写了“我”完成接收飞船程序,并把确认单交给工程师。这两个细节渲染了飞船发射前紧张的氛围;引出下文,为下文写飞船发射做铺垫。
故答案为:①“我”提前到达发射平台,等候进舱;②“我”完成接收飞船程序,并把确认单交给工程师。渲染了飞船发射前紧张的氛围;引出下文,为下文写飞船发射做铺垫。
18.本道题考查以第一人称来行文的作用。第一人称方便主观心理描写,替代感强,易抒情。从第一人称叙事的角度来看,我眼睛和脑子里写的东西可以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更加真实。在阅读的时候,似乎不仅作者是“我”,读者也成为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优势在于,小说的语境更真实,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更小。本文是根据航天员杨利伟的口述整理的,直接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一方面使文章内容更加真实可信,另一方面也使情感的抒发显得更加真切自然。
故答案为: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一方面使文章内容更加真实可信,另一方面也使情感的抒发显得更加真切自然。
19.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答题时找到句子所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语境和文章内容,主题思想来作答。“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那下边就是人类居住的美丽地球。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该句运用景物描写,真切地写出了“我”在太空所看到的地球的美丽情状,同时也烘托了“我”来到太空时无比兴奋的心情。
故答案为:运用景物描写,真切地写出了“我”在太空所看到的地球的美丽情状,同时也烘托了“我”来到太空时无比兴奋的心情。
20.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的品质。解答时,注意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进行分析。 如“我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五脏六腑似乎都要震碎了,这是在地面训练时从未经历过的。我只能咬紧牙关坚持着”表现了“我”具有顽强的意志;“除了完成规定的飞行程序和任务,抓紧分分秒秒,尽可能多地体验在太空中的失重感受,多做一些动作,多拍一些资料,为今后的训练和任务多积累经验”表现出“我”忘我的工作热情等等。
故答案为:顽强的毅力,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忘我的工作热情,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无比热情。
21.【答案】(1)B
(2)外形、结构、功能、意义
(3)“水晶棒”生动形象地说明BGO晶体的形状,给读者更加直观的感受;“可能”表推测,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暗物质探测实验项目的成果与基础科学领域重大突破之间的联系。
(4)作比较,用一般卫星和“悟空”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悟空”的身材优势。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悟空”身材小的特点。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悟空”的外形特点。
(5)《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火眼金睛,神通广大这颗卫星取名为“悟空”即领悟太空之意,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测器犹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探寻暗物质的踪影。
【解析】(1)选B。依据第⑤自然段,这些漂亮的“水晶棒”能够测量入射粒子的能量,并且由于电子和质子与晶体发生相互柞用,产生类似淋浴喷水形状的簇射,而电子和质子产生的簇射形状不同,因而科学家可以区分出电子和质子。(2)本文从外形、结构、功能、意义等方面说明“悟空”(3)⑤⑥段加下划线文字的语言特点“水晶棒”生动形象地说明BGO晶体的形状,给读者更加直观的感受;“可能”表推测,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暗物质探测实验项目的成果与基础科学领域重大突破之间的联系。(4)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用一般卫星和“悟空”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悟空”的身材优势。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悟空”身材小的特点。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悟空”的外形特点。(5)《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火眼金睛,神通广大这颗卫星取名为“悟空”即领悟太空之意,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测器犹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探寻暗物质的踪影。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22.【答案】(1)在太空看到的景物。
(2)特别强调“中国上空”,表现了对祖国的亲和力,表达了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3)B
(4)“认为……也可能……”不十分肯定,说明只是个人猜测,不是结论,表现他不知道就不轻易下结论,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的理解和运用,在熟悉和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回答此题不难。(1)选文的主要内容是在太空看到的景物。(2)杨利伟特别强调“中国上空”,表现了对祖国的亲和力,表达了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3)选B。(4)杨利伟对“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不下结论,用“认为……也可能……”不十分肯定,说明只是个人猜测,不是结论,表现他不知道就不轻易下结论,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23.【答案】示例:我乘坐飞船到了火星。原本泥沙一片的火星现在已经是人类的金库。整个火星被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储藏金子、银子、钻石和稀有矿物,最后一个是智能区,里面由一百个智能机器人进行全程监控,一有情况,立即出动。最后,我们来到了水星。这个没有任何生命体的星球是用来储藏基因的。这里拥有全宇宙最大的基因库,包括四亿种植物,一花亿种动物以及人类的基因。如果一种植物灭绝了,那还可以利用基因库里的基因使植物“复活”。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为大家描述一下你遨游太空的经历。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合理即可。示例:我乘坐飞船到了火星。原本泥沙一片的火星现在已经是人类的金库。整个火星被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储藏金子、银子、钻石和稀有矿物,最后一个是智能区,里面由一百个智能机器人进行全程监控,一有情况,立即出动。最后,我们来到了水星。这个没有任何生命体的星球是用来储藏基因的。这里拥有全宇宙最大的基因库,包括四亿种植物,一花亿种动物以及人类的基因。如果一种植物灭绝了,那还可以利用基因库里的基因使植物“复活”。
【点评】选定内容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想象合理,结构清晰,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