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3.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4 16:03:05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3.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寒食节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dàn)君(割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烧死了。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韩翃《寒食》。
韩翃(719-788)
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等。
走近作者
新知讲解
读古诗 有韵味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新知讲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点明暮春季节
皇城里的柳树
这两句诗写春天京都长安城的寒食节景色。暮色临近,京城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里,东风吹过,皇城里的柳树随风飘拂。
对比
新知讲解
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飞”字动态感极强,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飞花”明写柳絮和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
从“飞”字你能想到什么?
新知讲解
白天的长安无处不飞花,那夜晚的长安是怎样的情景呢?
新知讲解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皇帝赐予的荣耀
本来寒食节禁火,可是权贵豪门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这是诗人对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新知讲解
诗意: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新知讲解
说一说:《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传统习俗?
(课后选做题)
寒食节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
新知讲解
板书设计
《寒食》这首诗表面上描写的是寒食节长安城内的景象,实际上借古讽今,暗含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讽刺之情。
课堂小结
《牛郎织女》连环画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为标题。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新知导入
听朗读,注意诗歌朗读节奏。试着读几遍,疏通字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新知讲解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tiáo
zhá
zhù

zhuó
zhānɡ
yínɡ


mò( )
mài( )
脉脉含情
脉络
新知讲解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乃”字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画要出头,“又”字最后一笔要变点,书写时要小一些。

新知讲解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诗意: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
新知讲解
开篇先描绘了仰望星空所见之景,进而联想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迢迢”形容路途很遥远,表现了牛郎和织女相隔很远很远,“皎皎”表现出织女星洁白明亮的样子。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擢:伸出。
素:白皙。
诗意: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发出“札札”的响声。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杼,梭子。
新知讲解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擢素手”写女子白皙修长的手,极富美感。
弄:动态尽出。
纤纤擢素手

这两句诗动静结合,表现出织女的娇柔、勤苦。
新知讲解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章:花纹。
零:落下。
诗意:但是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
新知讲解
这两句诗,诗人沉浸在对织女的想象中,想象她是如何的忧伤难过。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新知讲解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清澈的样子。
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诗意: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新知讲解
“盈盈”让人仿佛看到了织女在银河中的婀娜的倒影、优美的身姿;“脉脉”写出了织女无言中的浓浓的离愁。最后四句,诗人进而发出感慨:牛郎与织女虽只一水之隔,却只能含情凝望,不得相会,更无法对话。从“不成章”到“不得语”,隐忍、静默中蕴蓄着强烈的情感,含而不露,反而更增加了其感染力。
新知讲解
再读读《迢迢牵牛星》,说说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我想象到了织女面向银河的另一边,望眼欲穿的画面,仿佛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响,能听到织女因悲伤而哽咽的声音,还能感受到织女心中无尽的思念。
新知讲解
诗中大量运用叠词,有什么妙处?
这些叠词的运用,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种种情态,让人浮想联翩;同时,叠词都用在句首,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舒缓,也使诗歌表达的感情更加动人。
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脉脉
新知讲解


相隔之状
分离之苦
写神话故事
喻现实生活
迢迢牵牛星
相思之情
板书设计
《迢迢牵牛星》借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会的神话传说,表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或是一种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绪。
课堂小结
王建(767-830):
唐代诗人,字仲初。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 “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
主要作品:《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等。
走近作者
新知讲解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农历八月十六,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新知讲解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读古诗 有韵味
新知讲解
【十五夜】
【中庭】
【地白】
【冷露】
【尽】
【秋思】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即庭中,庭院中。
秋天的露水。
都。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新知讲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作者看到的
听到的
作者感受到的
“树栖鸦”应该是作者听到的,它衬托了什么?
衬托夜的宁静。
译文: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是“鸦栖树”的倒装
用作动词,体现了桂花的莹润
新知讲解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上的鸦雀停止了活动,进入了梦乡。
夜已经很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作者将感情寄托于 ,表达了作者
之情。
月亮
思念故乡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译文: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知秋思在谁家。
不知秋思到谁家。
对比读一读,体会“落”字用法的精妙之处。
新知讲解
说一说:“落”字的用法精妙之处在哪里?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诗的前两句:“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新知讲解
诗的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新知讲解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新知讲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寒食》这首诗写寒食节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传统习俗;《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村居》写了春季放风筝的习俗;《元日》则写了春节饮屠苏酒,插桃符的习俗……
新知讲解
如何在作文中巧妙引用经典诗词名句?
巧妙引用经典诗词名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还会使你的文章文采飞扬,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1.开头引名句,起点高远。
2.穿插文中,诗意盎然。
3.充当论据,支撑观点。
4.置于结尾,升华主题。
新知讲解
练一练:
请你尝试着选一句古诗文融入文章中,恰当的表达自己的一种想法。
新知讲解
举例:
每当吟诵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妈妈,妈妈养育我长大,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送我上学、接我放学。妈妈好比是一支蜡烛,总是燃烧自己,照亮我,使我一直向前走;妈妈好比是明亮的太阳,总是温暖着我,使我茁壮成长;妈妈好比是纤夫,而我是纤绳另一头紧紧系着的小船,她总是牵引着我,使我勇往直前。
新知讲解
板书设计
《十五夜望月》一诗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描绘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
A
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 )。
A.韩翃(xǔ) 皎洁(jiǎo) 脉脉(mài)
B.札札(zhá)盈盈(yínɡ) 迢迢(tiáo)
C.栖息(qī) 机杼(zhù) 纤纤(xiān)
·
·
·
·
·
·
·
·
·
课堂作业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你还能说出类似
的词语吗?
______牵牛星,______河汉女。
______擢素手,______弄机杼。
______一水间,______不得语。
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脉脉
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我们还学过哪些写传统习俗的古诗呢?和同学交流。
课后读一读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有哪些诗是写他们的呢?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