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1-29 15:2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1、了解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第三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清朝皇帝世系表(12帝)入关之前: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入关之后: (1) 清世祖 顺治 (1644-1661)
(2) 清圣祖 康熙 (1662-1722)
(3) 清世宗 雍正 (1723-1735)
(4) 清高宗 乾隆 (1736-1795)
(5) 清仁宗 嘉庆 (1796-1820)
(6) 清宣宗 道光 (1821-1850)
(7) 清文宗 咸丰 (1850-1861)
(8) 清穆宗 同治 (1861-1875)
(9) 清德宗 光绪 (1875-1908)
(10) 溥 仪 宣统 (1908-1912)三种血统、三种文化、三种品格满洲人——
蒙古人——
汉族——勇武与奋进高远与大度仁爱与韬略康熙简介清圣祖仁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
8岁登基
14岁亲政
69岁驾崩
在位61年
年号 康熙一、少年皇帝的烦恼
(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思考:康熙帝即位时,在巩固统治上面临什么问题?三藩叛乱台湾割据准噶尔叛乱沙俄入侵鳌拜专权二、康熙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从上述材料对郑氏集团收复和经营台湾进行简要评价。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是民族英雄。一方面有利于台湾早期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衡,形成分裂状态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郑成功
材料二: 郑成功及其子郑经在收复台湾后,仍然用南明永历年号,以明朝遗臣身份继续与清廷对抗。“三藩”之乱爆发后,郑经乘机率军进攻福建等地……郑氏所部数年煽乱于东南沿海……
——《中国通史全编》(下)材料: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1、1683年,派施琅领兵收复台湾, 迫使郑氏降清;
2、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了统一。  康熙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 自从噶尔丹(1644—1697)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 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 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 府保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 十分骄横,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 大举进犯漠南。平定准噶尔部 乌兰布通古战场雅克萨之战示意图雅克萨尼布楚 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岭北河西属俄国,岭南河东属中国。 《尼布楚条约》意义: 1.双方平等协商下签署的平等条约; 2.肯定了“两江一岛”属中国。 (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三、评价康熙通过以上史实,你如何评价康熙?
(一评康熙帝)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基本上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
2、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符合人民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发展
3、是康乾盛世的重要表现之一。康熙——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
罗马教皇出于宗教禁止中国基督教徒祭拜祖先,康熙作出了禁教的批示:“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传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康熙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印行的《康熙字典》,是奉旨编纂的,以康熙年号命名。有个叫王锡侯的学者,说它收字太多,难以贯穿,于是编刻了一部《宇贯》,把零散的字贯穿起来,弥补《康熙字典》不足。
康熙大怒,处以斩首,其诸子留待秋季大刑期间执行死刑。
还连累了两江总督,因查办不力受到降级的处分,江西的布政使按察使,受株连被革职治罪。 (二评康熙帝)
政治:专制
经济:自然经济(重农抑商、农本)
科技文化:传统总结(文字狱、传统文化)
康乾盛世和世界发展趋势比较已经落后于世界。合作探究比较康熙在位时的东西方(1661-1722)
政治﹑经济﹑对外政策﹑思想文化17—18世纪东方(中国)与西方(英法)对比表说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中国古代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简单定位
秦始皇——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创立者
唐太宗——封建社会全面繁荣时期的奠基者
康熙帝——中国封建王朝落日辉煌的实践者
但对于中国古代帝王,一方面考虑其超越前人之处,但另一方面不能否认其带有专制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