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翻
土
播种
日常管理
收割
中耕
灌溉
一、
㈠耕作工具
1.材质: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2.石器农具 :
⑴特点:质地坚硬,耐用;
⑵发展:旧石器时代(打制)和新石器时代(磨制)
⑶工序:选料、打击、抛光、钻孔,需专人;
3.青铜农具:
打制石器
磨制石斧(复合工具)
⑴发展: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
新石器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⑵特点:是珍贵的资源,硬度不够,农具数量有限;
一、
㈠耕作工具
4.铁制农具
⑴发展: ①BC15-14C,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②战国: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
③南北朝: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⑵特点: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
灌钢法:在高温下,液态生铁中的碳、硅、锰等与熟铁中的氧化物夹杂发生反应,去除杂质,纯化金属组织,提高金属品质。
例1.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汉代环首刀
唐刀
㈠耕作工具
耕作方式
刀耕:
锄耕:
犁耕:
1万年前原始农业
新石器中期
新石器晚期
石耜、石铲
铁犁牛耕:
⑴历程:
①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逐渐形成;
②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⑵影响
①春秋: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②战国:铁犁牛耕逐步推广;
③汉代:逐步成为我国古代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④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基本定型;
一、
㈡灌溉工具
3.翻车:东汉末出现、三国马钧革新;
1.原始社会末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4.筒车:唐朝;
2.古埃及、中国: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陶器
翻车(马钧改进)
桔槔
筒车
高转筒车
原始社会末期
三国时期
唐代
春秋时期
变化趋势:
①灌溉装置日益复杂; ②从人力到畜力到自然力;
一、
一、
㈢畜牧工具
1.圈厩:饲养禽畜
2.马槽:喂马
P20思考点: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发展的?
①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精耕细作;
②扩大农耕区域,加速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二、
㈠纺织工具
1.古代中国
①3万年前:山顶洞人,骨针。
②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纺轮。
③汉朝:画像石,纺车纺纱;提花机(P21历史纵横)
④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2.古代西方:也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陶纺轮
汉画像石:纺车
骨针
古代家庭纺织机
二、
㈡陶瓷工具
1.代表:坯车、匣钵、支钉等。
2.发展:
①最初:泥条盘筑制作陶器。
②新石器晚期:坯车制坯;
③南朝:匣钵防止污损;
④唐宋:支钉防止粘连。
泥条盘筑法
坯车
匣钵
支钉垫饼
二、
㈢金属冶炼工具
1.锻打(小型)
①土炉:熔化金属原料
②锤:打击金属原料
③锉:磨平金属
2.铸造(大型)
①坩锅:熔化金属原料
②范:使液态金属成型(定型)
3.水排:冶铁(水力)鼓风工具
古代陶质浇铸铜水坩埚
锉
土炉
锤
水排
③
②
①
三、
㈠集体劳作
商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王)大令众人曰,協田”
——殷墟·卜辞
㈡农业家庭式劳作(铁犁牛耕推广)
1.战国: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中国古代谚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历史纵横
2.古希腊罗马: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普及
【P23学思之窗】 思考: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⑴地位:
⑵积极:
⑶局限:
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劳作方式。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古代国家提供了赋税和徭役。
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以产生技术突破。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商君列传》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三、
㈢农业庄园式劳作
2.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
3.中古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封建)庄园中服劳役;
4.魏晋南北朝: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1.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
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
三、
㈣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式劳作
1.手工业家庭:
——自给自足;
2.作坊式劳作:
①官营:
②私营:
官府(政府)私用,不流入市场;
私人(民间)私用,流入市场;
——精致
——粗糙
3.特点:
①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
②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思考:哪一种经营方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③
②
①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