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2011年4月29日,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
尔顿的婚礼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这是英国30年
来最隆重的喜事,也为持续低迷的英国经济带来一
丝希望。这次4 000万英镑的婚礼花费谁来买单,
也是人们相当关注此次婚礼的原因之一。
请思考:
1.英国国王能否自己收税?
2.英国历史上国王与议会曾经产生过怎样的矛盾?结局如何?一、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1.条件:
(1)地理位置: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_______航运中心线上。
(2)海外政策:16世纪,都铎王朝积极开拓_________,_________
迅速发展。
(3)国内政策: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骤增,圈地运动大
规模出现。大西洋海外贸易传统工业2.表现:
(1)工业:出现了手工工场,_________工业出现并发展。
(2)农业:农村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
(3)商贸: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_____的繁荣,海外贸易也迅速发
展起来。资本主义商业3.影响:
(1)政治领域: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和与资本主义联系密切的___
_____;13世纪,随着议会力量不断增强,他们中许多人成为议
会议员。
(2)外交领域:16世纪末,英国打败_______舰队,成为海上强
国。
(3)宗教领域: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宗教派
别——_____。
(4)思想领域:反对“_________”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不断滋
长;民主权利思想愈发强劲。 新贵族西班牙清教君权神授【合作探究】
1.何谓新贵族?其“新”在哪里?
提示:新贵族是由封建贵族转化而来的。圈地运动中一部分原来的贵族地主采用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农场和牧场,与资产阶级关系密切,即所谓新贵族,也可以理解为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它的“新”主要体现在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上。二、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
1.背景:
(1)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
①詹姆士一世的统治:
a.政治上:宣扬“_________”,推行专制统治。
b.经济上:推行由王室操纵的_____制度。
c.宗教政策上:迫害“_______”。
d.财政政策上:财政拮据,企图用_____来解决危机。
②查理一世的统治:征收新关税和赋税,恢复早已终止的税收;
强行_____,把拒绝缴纳者关入大牢;把军队驻扎在百姓家中。君权神授垄断清教徒增税借债(2)议会与国王矛盾激化。
①焦点:国王与_____的关系、国王与_____孰轻孰重的问题。
②导火索:_____问题。
③目的:抗议和约束_________的胡作非为。议会法律税收查理一世2.内容:
(1)此后不经_____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收捐税。
(2)拿不出具体罪状,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
(3)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实行_______,军队不得驻扎在民居。
3.结果:查理一世违心同意了请愿书,却没有认真履行。
【合作探究】
2.查理一世为什么接受了《权利请愿书》?
提示:当时查理一世陷入财政危机,急于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那里获得经济补助,所以暂时同意了请愿书。议会军事法三、提交《大抗议书》
1.原因:英王实行_______统治。
(1)推行反动政策,迫害人民,迫害_______。
(2)在_____问题上更加肆无忌惮。
(3)为镇压_______人民起义,召开议会讨论征税问题,国王与议
会矛盾激化。
2.内容:
(1)列举了_________滥用王权的行为,谴责封建暴政,反对_____
_____制度,揭露黑暗的政治现象。
(2)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如要求_______自由,政府对
议会负责等。无议会清教徒征税苏格兰查理一世封建专制工商业【合作探究】
3.《大抗议书》和《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何异同?
提示:(1)同:都强调议会掌握征税的决定权,其核心是限制王权、提高议会的地位。
(2)异:《权利请愿书》只是从一般的权力角度对国王加以限制。《大抗议书》则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政治改革,特别是提出议会的相关权力,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的要求。《大抗议书》通过后,国王拒不接受,并挑起了内战。3.影响:
(1)议会反对国王的斗争,声势日盛。
(2)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武装冲突一触即发。
【合作探究】
4.《大抗议书》的性质。
提示:《大抗议书》集中体现了议会中各种反王权力量的政治、经济要求,它是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革命联盟的政治纲领。 一、议会和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开展斗争的原因和实质
1.原因:
(1)国家的税收权是国家主权和政府行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的英国,税收是王室经济的重要来源。
(2)纳税对当时的英国人来说,也是重要的义务。按照义务与权利的关系,臣民的这一义务又是产生其权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是对王室预算和国家财政预算进行限制与干预的第一步。 (3)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数个世纪里,限制王权的首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国王的征税权进行限制,并以此昭示限制王权的利益集团和权利的存在。而历任英国国王对这一限制的反抗也几乎都是从滥用征税权上打开缺口的。
2.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有权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封建王权的运用要受到议会的制约。【名师指津】17世纪初,在议会中不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当选为下院议员,使得议会(下院)总体上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心。因此,这些斗争属于新兴资产阶级民主势力反对以国王为代表的专制统治的斗争。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特点
1.在斗争形式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同王权进行斗争和抗衡:
(1)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不经议会同意任意征税和强行借债的做法,表现出封建统治者滥用王权、凌驾一切、漠视议会和人民权利的傲慢。
(2)为抗议国王的胡作非为,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的代表结成了王权的反对派,领导议会先后通过了《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议会成为英国反封建斗争的领导机构。 2.在斗争内容上,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是斗争的焦点:
(1)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宣扬“君权神授”,反对议会对王权的任何限制,竭力压制议会,对清教徒进行宗教迫害,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引起了英国国内关于“王在法上”还是“法在王上”的争论,引起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尖锐矛盾,最终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名师指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和法律同封建专制进行斗争,其根本目的是限制国王权力,提高议会地位,确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变革英国社会和掌握政权的要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与法律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只有在实行仁政的时候才是国王,如果施行暴政蹂躏子民,就成了暴君。……在执行法律时任何人的权力都不能大于国王,但国王如果犯法就应当像最微贱的平民一样受到法律的制裁。
——13世纪英国法学家亨利·
布莱克顿《英国的法律与惯例》材料二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法律意识?
(2)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主要以什么方式同国王展开斗争?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资产阶级与国王的斗争产生了怎样的后果?【解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可依据材料并结合英国的历史传统来回答。第(2)题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归纳。第(3)题注意关键词“后果”,侧重于从资产阶级与国王矛盾激化而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重大影响方面进行归纳。
答案:(1)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
(2)以议会为阵地,以议员权利为武器,主要从批准税收等经济方面与国王进行斗争。
(3)后果:矛盾激化,最终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课件27张PPT。第2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1653年12月16日,伦敦市政厅内挤满了当
时英国社会中的头面人物。正中间的椅子上端
坐一人,这人50岁左右,红红的脸膛,身穿黑
色长袍,戴着宽金边的帽子,神态庄严。伦敦
市长站起来讲话,只听他大声说道:“先生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盛大的仪式,请奥列弗·克伦威尔将军就任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护国公。同时,还将宣布新的英国宪法《统治文件》。”原来,椅子上坐的就是英国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克伦威尔。这时,礼宾官送上国玺,伦敦市长献上了国剑,克伦威尔起身一一接受。
请思考:
1.从这段材料中你能得出关于克伦威尔哪些信息?
2.你如何评价克伦威尔?一、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1.英国内战:
(1)第一次内战:
①爆发:查理一世于1642年宣布讨伐_____,各地民兵组成_____
___进行反抗。
②经过:议会军初期屡战屡败。1645年,“_________”在_____
___战役中给国王的军队以致命一击。
③结果:_________成为阶下囚,第一次内战以_____方面的胜利
告终。议会议会军新模范军纳西比查理一世议会(2)第二次内战:
①背景:议会、军队内部出现了矛盾;国王逃跑,_________挑
起了第二次内战。
②结果:议会军再次取得胜利,再擒查理一世。保王势力【合作探究】
1.两次内战议会方面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议会军的反封建斗争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2)议会军经过改革,建立了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新模范军”,战斗力大为增强。
(3)克伦威尔等人的正确指挥。2.共和国建立:
(1)建立:1649年初,查理一世被斩首。议会通过废除_______的
决议。建立了_____________。克伦威尔等掌握了国家政权。
(2)特点:既无国王,又无上议院。上议院英吉利共和国二、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1.护国政体的建立:
(1)建立:1653年,_________用武力解散议会,改共和政体为___
___政体。
(2)特点:_______终身任职,有权指定继承人,并将立法、行政、
军事、外交等大权集于一身。
(3)政策:
①把全国分为十多个军区,实行_________。
②不断对外征服,造成财政紧张,引起政局混乱。
③_________遭到禁止,_____思想受到禁锢,社会生活中禁区重
重。克伦威尔护国护国公军事管制言论自由民主【合作探究】
2.“护国政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克伦威尔的“护国政体”是一种军事独裁统治,但不能说是封建的君主专制。因为克伦威尔自己是一个清教徒、新贵族,在他统治期间,推行的政策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护国政体”是一种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政权。2.护国政体的结束:
(1)原因:
①_________病死,军队内部的争权斗争激烈。
②政局更加混乱,大多数英国人希望结束_________,恢复旧秩
序。
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政府和军队的统治不力深表不满,宁愿恢
复_____来保护既得利益。
(2)斯图亚特王朝复辟:_____年,查理一世之子带领保王分子返
回伦敦,登上王位,称为_________,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复辟
时期。克伦威尔护国政体王权1660查理二世三、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1.查理二世的统治:
(1)表现:
①恢复英国_____,对其他教派实行迫害。
②要求国家_________按国教仪式进行宣誓。
③对参加过革命的人进行反攻倒算,用恐怖手段加以迫害。
(2)影响:
①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②反对派使议会通过了《___________》。国教公职人员人身保护法2.詹姆士二世的统治:
(1)表现:
①竭力在全国恢复_______。
②任命一批天主教徒为军官,实行_____统治。
【合作探究】
3.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为什么遭到反对?
提示:天主教在16世纪就已经成为英国宗教改革的对象,恢复天
主教,实际上是要恢复英国16世纪的旧秩序。这不但使资产阶级
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损害,也使一部分旧贵族的利益受到损害,
必将招致更大的反对。天主教专制(2)结果:1688年,“_________”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
朝,建立了___________。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 一、对护国政体和克伦威尔的评价
1.护国政体建立的原因:
(1)英吉利共和国建立后,政局动荡,革命阵营内部出现分歧。
(2)克伦威尔个人在革命期间树立了威信。
(3)长期的专制统治的习惯,封建专制思想依然存在。
(4)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议会民主制度尚不健全。 2.护国政体的性质:
护国政体是一种军事独裁的政治体制。但它本质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属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其专政的对象是王党分子和下层人民。 3.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
首先,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杰出人物。他领导议会军与王党军队进行斗争,彻底击溃了其主力,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共和国建立后,克伦威尔采取了许多措施捍卫和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部分成果,满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方面的利益要求。
其次,在他身上也暴露出一些缺点与局限。但这些问题正是那个时代资产阶级不成熟的体现,并非仅是其个人原因所造成的。【名师指津】政体只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它并不能反映一个政权的性质。对一个政权的定性,应以它所代表和维护的阶级利益为主要依据。护国政体在形式上是军事独裁,但它所代表的却是当时革命阵营的利益。对人物的评价,应该用历史和辩证的思维方法。所谓“历史”,就是要将这个人物放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分析评价;所谓“辩证”就是要全面、一分为二。 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
1.特点及成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盟 (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济利益一致
(2)资产阶级自身力量薄弱
(3)新贵族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革命过程呈现曲折性、反复性 (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并非十分强大,体现了其软弱性和妥协性
(2)封建专制统治和宗教势力比较强大,不甘心失败,反扑革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以清教为旗帜 (1)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2)宗教改革后清教代表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政治、经济主张和利益要求 2.影响:
(1)对英国来讲,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证,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对世界的影响,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名师指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反复和曲折反映的是专制与民主的斗争,说明了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的社会制度必然经过多次斗争才能战胜旧的社会制度。 英国近代历史上王权的变化
(2012·西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统治者的意志决定何为理性,以及理性要求什么。……君主可以像上帝一样独裁。
——詹姆士一世《自由君主制的真正法律》
材料二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材料三 根据英国宪法性文件,英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是政府首脑,负责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由议会中的下议院的多数党组成,首相是多数党的代表,由英王任命。
——中国人权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思想有什么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涉及的主要问题。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首相在议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主要侧重于对材料信息的归纳,并依据所学知识对两种思想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第(2)题需综合三则材料的主旨进行高度地概括,并依据材料三的信息提炼出英国首相在议会中的地位。答案:(1)材料一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君主的专制权力,结果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这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的思想是限制王权,为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主要问题:集中阐述了英国国王的权力问题。
地位:首相是政府首脑,行使行政权。内阁由议会中下议院的多数党组成,首相是多数党的代表,是最高的决策者、领导者,是国家实际的控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