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伶官传序
欧阳修
聚焦学习任务群 学好文言闯三关
教学目标:
一、文句方面: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夯
实文言文学习基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文章(学)方面:理清本文论证思路,了解本文的
论证方法,获得议论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启示。
三、文化方面:
1.积累古代文化常识。
2.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章的思想主题。
3.挖掘课文蕴含的历史启思。
聚焦学习任务群,学好文言闯三关
一、文句方面
二、文章方面
三、文化方面
1.文化知识:序、欧阳修、五代、伶人、伶官、契丹、少牢、太牢、《书》
作者介绍:
关于欧阳修的关键词: 醉翁、六一居士 、“唐宋八大家”、名师、通儒、以荻画字、“三上” 。
聚焦任务群,力学勇闯关
一、文句方面
1.实词:人事、原、从事、组、函、前驱、
举、抑、本、 逸豫、亡身
2.虚词:所以、其、乃(父)、方、及
3.句式:判断句、状语后置、被动句、固定句
4.翻译:课本89页 课后探究第三大题
聚焦任务群, 力学勇闯关
1.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2.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3.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4.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往往会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聚焦任务群, 解锁问题链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
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有三人及以上感染,官员自己即使没有患病,百日之内也不准入宫。
聚焦任务群, 解锁问题链
答案:
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有三人及以上感染,官员自己即使没有患病,百日之内也不准入宫。
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有三人及以上感染,官员自己即使没有患病,百日之内也不准入宫。
聚焦任务群,力学勇闯关
二、文章方面:理清本文论证思路,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获得议论文阅读和写作方法的启示。
通读课文,找出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通读课文,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伶官传序
论点
论证
结论
推论
盛衰之理,岂非人事
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
事
理
得
失
盛
衰
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
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聚焦任务群,力学勇闯关
三、文化方面
1.文化知识:序、欧阳修、五代(十国)、
伶人、伶官、契丹、少牢、太牢、《书》
2.写作目的:
3.历史启思:
2.思考写作目的和文章主旨:在一百多年后的北宋中叶,作者重新提这件史实,有何目的和意义?
明确: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毛泽东曾有一句名言:生子当如李亚子
3.历史启思
李存勖集成功者和失败者的经历于一身:官二代、天资好、起点高、忠勇、荣耀、复仇、胜利、昏庸、绝望、毁灭。半世英雄,三年昏庸,最终在历史上被定位为庸碌之主,上演一出人生的悲剧。
他的经历引发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历史启思
作者的结论: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我们的思考
3.对手的存在,往往会激发人的挑战潜能。
4.只有牢记初心和使命方能行稳致远。
5.兴趣与爱好只有正确对待,才能为进步和
成功助力。
对照任务群,反思促提高
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
一、文句方面: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夯
实文言文学习基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文章(学)方面:理清本文论证思路,了解本文的
论证方法,获得议论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启示。
三、文化方面:
1.积累古代文化常识。
2.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章的思想主题。
3.挖掘课文蕴含的历史启思。
闯过三关,更上层楼
我们的思考
1.对手的存在,往往会激发人的挑战潜能。
2.只有牢记初心和使命方能行稳致远。
3.兴趣与爱好只有正确对待,才能为进步和成功
助力。
作者观点: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6.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请任选一点,在古今历史、现实生活中举例证明。
举例证明“只有牢记初心和使命方能行稳致远”:
有些政府干部,先前艰苦奋斗,深入群众,有口皆碑,政绩显著。一旦身居高位,掌握实权,就忘记了初心和使命,变得贪图逸豫。有人因为个人嗜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拉拢腐蚀,开始少拿一点,后来多拿点,拿去了国家的财产,拿丢了自己的前途,拿掉了家庭的幸福。
闯过三关,更上层楼(2)
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有哪些像“伶人”那样的角色或事物,使人走向堕落、沉沦甚至毁灭?我们应该如何规避?
1.手机是 “伶人”,整天沉溺于其中,让学生对课堂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导致无心向学,成绩直线下降,令人唏嘘叹息。
2.游戏是“伶人”,很多同学开始的时候对它不在意,以为玩玩未尝不可,谁知一发而不可收拾,成为了它的俘虏,让它一天天模糊了原本清晰的人生目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