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程门立雪
一、情境导入
《宋史-杨时传》: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论述有关教师的不朽之作。
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上册
第10课
二、知人论世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故称作“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它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散文文法。
二、知人论世
古文运动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
“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
二、知人论世——写作背景
“师说”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师”不是狭义上的“老师”,而是社会上学有所成的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韩愈《马说》
周敦颐的《爱莲说》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句读 ( ) 或不焉 ( ) 经传( )
近谀 ( ) 老聃 ( ) 传道( )
李蟠 ( ) 苌弘 ( ) 无少( )
择师而教之 ( ) 不耻相师( )
dòu
fǒu
zhuàn
yú
dān
chuán
pán
cháng
shào
jiāo
xiāng
四、诵读感悟—自读正音
正字音
四、诵读感悟——文言知识积累
1、一词多义
01、作名词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老师”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作“专门技艺人”讲
十年春,齐师伐我——作“军队”
吾师道也——作“学习、效法”讲(“师道”,动宾关系)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作“从师”讲
02、作动词
03、意动用法
师
以+宾+为+动
四、诵读感悟——文言知识积累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动
+
宾
名/形
译作
名/形
四、诵读感悟——文言知识积累
1、一词多义
01、作名词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名词
作七十列传——传记,一种文体,名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达,传授,动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动词
02、作动词
传
四、诵读感悟——文言知识积累
1、一词多义
01、作名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津津乐道——动词,谈论
02、作动词
道
四、诵读感悟——文言知识积累
2、通假字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古之学者必有师
道
3、古今异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和成就的人。
古义:用来……的,……的凭借。
今义:表结果。
四、诵读感悟——文言知识积累
道
3、古今异义
小学而大遗
今之众人
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今义:许多的人。
四、诵读感悟——文言知识积累
3、古今异义
师不必贤于弟子
圣人无常师
古义:不一定。
古义:固定的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今义:平常;一般;普通。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惑而不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小学而大遗
位卑而足羞,官盛则近谀
吾未见其明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学习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作动词,有了困惑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形容词作名词,地位低的人、官职高的人
形容词作名词,明智之处
四、诵读感悟——文言知识积累
4、词类活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四、诵读感悟——文言知识积累
5、特殊句式
判断句
其可怪也欤。(直接表示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否定判断)
被动句
不拘于时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句读之不知。“不知句读”(宾语前置)
四、诵读感悟——文言知识积累
5、特殊句式
倒装句
惑之不解。“不解惑”(宾语前置)
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不必贤于弟子。“不必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五、文本研读——第一段
学者:求学的人
所以:用来……的
受:同“授”,传授
之:指知识和道理。
而: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
闻:知道,懂得。
乎:相当于“于”,
师之:(以之为师,意动用法)
庸:表现反问语气
是故:因此,所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古之学者
必有师
五、文本研读——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
教师的职能
从师的原因
从师的标准
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五、文本研读——第二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道:从师的风尚。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
出:超出。
犹且:尚且,还。
众人:一般人
下:低于。
圣益圣:圣人更加圣明。益,更加、越发。
身:自己。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惑:糊涂。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五、文本研读——第二段
句读(dòu):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句,应是“不知句读”,“之”是其标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
或……或……:译为“有的……有的……”。
不(fǒu):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遗:放弃。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五、文本研读——第二段
百工:各种工匠
相师:互相学习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称“老师”称“弟子”等等。云者,有“如此之类”的意思
相若:差不多
官盛:官职高,此处用作名词,指官职高的人
谀(yú):阿谀奉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乃:竟
欤(yú):语气助词,这里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对象 从师态度 结果 对比方式 对比作用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于其子
于其身
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从师而问
耻学于师
择师而教之
耻师
不耻相师
耻师
圣益圣
愚益愚
小学大遗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纵向对比
横向对比
自身对比
论证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五、文本研读——第二段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解析:提出分论点1
巩固联系:
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的恶劣习气。
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D
目的在于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五、文本研读——第二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五、文本研读——第三段
师:以……为师,意动
徒:类,辈
贤:道德、学问、才能
术业:学问和技艺
攻:研究
如:动词,像
是:代词,这样子
而已:代词,这样子
五、文本研读——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
解析:提出分论点2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学者必有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五、文本研读——第四段
好:喜爱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通:普遍
于:前一个是介词,表被动,被
嘉:赞许
行:做
贻:赠送
交代写作的缘由
委婉发出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文章脉络
教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
从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之圣人,圣愈圣 ;今之众人,愚益愚;
于其子,于其身,小学而大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批判当今耻学于师
孔子从师的行为;
孔子从师的言论。
圣人无常师
写作目的
贻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行古道
六、思考探究——文章脉络
立
破
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一段正面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B.第二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其子”习句读从师与“其身”惑而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分别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D.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起,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C
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六、思考探究——文章脉络
《师说》是一篇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卓越见解的议论文。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
七、明晰主旨
八、艺术特色
结构严谨,论说层次清晰。
运用对比、反复进行论证,增强表达效果。
文章气势雄壮,语言错综往复,变化无穷。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八、艺术特色
对
比
论
证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顶真的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八、艺术特色
顶
真
(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的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韩愈在《师说》中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从师的态度进行了对比,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疑问,来批评不愿从师的士大夫们。
(4)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九、高考衔接——理解性名句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