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复习 课件(共21张ppt)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复习 课件(共21张ppt)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27 19:4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细胞的生命历程 复习
第6章
本章小结
图示导学
关键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一)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1.列表比较数量变化
物质 分裂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核DNA 2N→4N 4N 4N 4N 4N→2N
染色体 2N 2N 2N 4N 4N→2N
2.曲线表示数量变化
(1)a→b变化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c→d变化的原因是细胞分裂为2个子细胞。
(2)g→h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3.柱状图表示数量变化(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甲图核DNA、染色单体数量是染色体数量的两倍,可表示的时期为染色体复制后的间期、前期、中期。
乙图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量为甲时期的两倍,可表示的时期为后期、末期。
丙图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均没有加倍,可表示的时期为染色体复制前的间期。
(二)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观
1.生命是物质的,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细胞分裂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分裂间期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细胞分化中基因的表达需要物质和能量作为基础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基因表达过程中需要氨基酸、核苷酸、酶等物质的参与,同时需要ATP提供能量。
3.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基因表达需要物质和能量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需要消耗物质和能量。
4.细胞自噬
通俗地说,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三)细胞的信息观
1.细胞分裂需要遗传信息的调控
细胞分裂间期,遗传信息表达;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丝形成,并附着在着丝粒上,保证了分裂后期染色体能够同时到达细胞两极,从而保证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2.细胞分化需要信息的调控
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需要信息的调控:遗传信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表达,导致细胞分化,形成各种各样的细胞和组织。
3.细胞凋亡需要信息的调控
综合应用—形成核心价值观
请阅读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婴儿的第一个“银行户头”
近年来,许多父母会为新生儿开一个“银行户头”,并非用于传统的存款,而是储存从脐带和胎盘中收集的细胞。具体做法:婴儿出生后十分钟,医生从与胎盘相连的脐带中抽取少量血液,立即用液态氮冷冻储存。
为什么要储存脐带血呢 因为脐带血中有多种类型的干细胞,能够产生不同种类的体细胞,如骨细胞、神经细胞、肝脏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而成年人体内大多数细胞没有这种能力。脐带血干细胞具有增殖潜力强、采集方法简便等特点,少量脐带血就能满足临床移植之需。
脐带血干细胞在医学上可用于治疗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血液疾病、修复严重组织损伤等。例如,有些患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儿童,由于移植自己的脐带血干细胞而痊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移植脐带血干细胞可以促进心肌血管再生,建立侧支循环,改善心脏功能;肝硬化患者易发展为肝癌,移植脐带血干细胞可以促进肝脏的再生……
目前,我国共有七个脐带血库,脐带血存储已超过十万份。保存脐带血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每份血样可保存二十年左右。一般来说,某种遗传病风险比较大的家庭中出生的婴儿更需要储存脐带血。
(1)父母为新生儿储存脐带血的主要原因是   。
(2)脐带血干细胞分化成的各种细胞,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差异,这是不同细胞中基因     的结果。
(3)文中“使用脐带血干细胞的机会很少”的原因是   。
解析:(1)脐带血中有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能够产生不同种类的体细胞,可用于血液疾病治疗、组织损伤修复等,这是父母为新生儿储存脐带血的主要原因。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青少年患肝硬化、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概率低,基因突变的频率低,因此使用脐带血干细胞的机会很少。
答案:(1)脐带血中有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能够产生不同种类的体细胞,可用于血液疾病治疗、组织损伤修复等 (2)选择性表达 (3)青少年患肝硬化、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概率低,基因突变的频率低
重点专练
题组一 有丝分裂的过程
1.如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关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时期的细胞中有蛋白质的合成和
DNA的复制
B.②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发生
变化
C.④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最稳定
D.图示过程中,亲子代细胞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稳定、
数目清晰,④时期的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后期,C错误;
图示为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复
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每个子细
胞所含的染色体数均与亲代细胞相同,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D正确。
2.如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M为赤道板、N为核仁、P为星状射线
B.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
C.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的复制与染色体的复制是同步进行的
D.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由题意可知,图示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①为有丝分裂前期,②为有丝分裂后期,③为有丝分裂末期,④为分裂间期,⑤为有丝分裂中期。图中M为细胞板、N为核仁、P为纺锤丝,A错误;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核DNA分子的复制与染色体的复制同步进行,C正确;
细胞④对应的时期为间期,该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细胞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正确。
3.某科学家用含有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碱基T和U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已知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0 h,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b点对应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RNA
B.d点对应时刻,细胞中DNA分子含量达
到最大值
C.ce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D.在显微镜下,处于ae段的细胞数目最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在b点时刻,细胞大量利用尿嘧啶核
糖核苷酸,说明细胞正大量合成RNA,
A正确;
d点时刻,细胞大量利用胸腺嘧啶脱
氧核糖核苷酸,说明DNA分子合成
的速率最大,不能说明细胞中DNA分子含量达到最大值,B错误;
在分裂间期DNA分子数量加倍,但染色体数量不变,C正确;
在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D正确。
题组二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4.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了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中的作用。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贫血病人缺氧诱导因子基因的表达,可能会缓解贫血症状
B.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能促进肾脏中的细胞增殖、分化生成红细胞
C.体内氧含量的变化是影响缺氧诱导因子基因表达的关键因素
D.肾脏细胞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促进贫血病人缺氧诱导因子基因的表达,可以促进细胞中HIF生成,从而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可能缓解贫血症状,A正确;
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促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生成红细胞,B错误;
由题意“体内含氧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而含氧量减少时,HIF含量增多”可知体内含氧量的变化是影响缺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关键因素,C正确;
由题意“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可知,肾脏细胞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5.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①过程表明细胞识别的特异性,是通过生物膜之间直接接触的方式进
行信息传递
B.机体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的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酶的活性也都减弱

①过程中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并非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A错误;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C错误;
凋亡细胞内与凋亡有关的酶的活性升高,D错误。
6.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图3分别表示高等动物甲、高等植物乙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增殖包括__________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物质准备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过程。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图1中AD段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___________。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图2、图3分别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段(填字母)。
适度的生长
着丝粒分裂
DE
FG
因在AD段完成DNA分子的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EF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
DNA分子数由2个变成了1个,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都转变成了染色体;图2表示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1的DE段;图3表示高等植物乙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其中结构H表示细胞板,对应图1的FG段。
(3)图2细胞的下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等于________。
1∶0∶1
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其下一个时期是后期,在后期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都转变成了染色体,所以此时没有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只含1个DNA分子,即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等于1∶0∶1。
(4)图3结构H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板
由细胞的中央向四
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
胞壁
图3结构H为细胞板,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将细胞质一分为二,且最终形成新的细胞壁。
7.如图是某细胞相关生命历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①含有____条染色体,含有____个核DNA分子。细胞②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填时期)。
(2)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A过程中的行为变化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8
后期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
(3)细胞③到细胞⑤的生理过程被称为_________。
(4)细胞④经过D过程形成细胞⑥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生长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