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礼记》
语言诞生之前,便有了音乐,中国音乐史远比农耕文明更为古老。那些穿越漫长时光留下的经典,就是烙印在我们骨头里的旋律和节奏。
古琴曲《平沙落雁》 琵琶曲《十面埋伏》
二胡《二泉映月》 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导入
李
凭
箜
篌
引
李贺
学习目标
1.介绍诗人李贺及其诗风,了解箜篌这种乐器;
2. 反复诵读,调动想象,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
3.结合注释,理解大意,品味诗歌语言。
4.比较《琵琶行》,鉴赏诗歌表达艺术。
唐宪宗元和年间,大明星李凭的演奏会即将拉开帷幕,请你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海报上应有什么?
情境任务
宣传语、时间、地点、主演、嘉宾
作为主持人,请你介绍一下现场“主演”和“嘉宾”的身份。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活动一
1.诵读感知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四次换韵
《认识中国人的乐器——箜篌》
2.欣赏演奏
3.理解诗意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4.情感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凭高超演奏技巧的赞美之情。还表达了作者哀怨苦闷的心情?你从哪些地方可感受到?
【明确】
1.“颓” “啼” “愁” “碎” “泣” “冷” “寒”等了冷色调的词语,既渲染了乐曲悲伤凄冷的情调,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
2.诗中的听众,或为神,或为鬼,或为物,独无现实中的人,知音难觅,油然而悲。
背景补充
这源于李贺悲惨的人生境遇。
李贺虽少年时就诗名远播,但天妒英才,27岁因病卒世。他一生不得志,他的父亲名李晋肃,“晋”字与进士的“进”同音,因避讳,李贺终身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他只能怀着一颗苦闷哀怨,甚至悲痛绝望的心成为科举考场外的“孤魂野鬼”,人间没有进仕之路,找不到施展才华之处,于是他将命运的捉弄,人生的失意,生活的痛苦,心情的苦闷一概写进诗中,形成独特的鬼诗风格。
一字生辉,
品味语言
活动二
李贺被称为“鬼才”,在炼字上呕心沥血,追新求奇,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找出你认为用得最好、最传神的一个字,说说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知识支架】
释字(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意思)
释句(把该字放入语句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的效果(内容,手法,意境,情感等)
“炼字”示例:
“空山凝云颓不流”
“颓”指下垂、堆积的样子。用“颓”这一形容词来限定“云”的停滞不动,表达其凝神谛听的音乐效果时,还产生了一种衰颓无力的消沉感。
比较阅读,
鉴赏技巧
活动三
1. 请分析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达到如此高的艺术成就?
音乐无形,摹声尤难。诗人李贺运用多种技巧来描摹听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诗成就了音乐,也可以说音乐成就了诗。
手法分析
①正面描写: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正面摹写,前句以声写声,用玉碎和凤凰鸣叫,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后句以形写声,运用拟人修辞,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描写乐声优美动听的效果。
手法分析
②侧面描写: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写周围的环境来烘托乐音之高妙,通过想象、夸张,写出动物、神话人物的反应来侧面表现乐音的美妙。
2. 试比较分析《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两首诗音乐描写的异同。
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李长吉诗集批注》)
回顾《琵琶行》中以声喻声的形象化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的声势;
小弦切切如私语——轻幽的音韵;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而和谐;
间关莺语花底滑——悠扬而明快;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而冷涩;
银瓶乍破水浆进——突发而激烈:
铁骑突出刀枪鸣——清脆而尖锐;
四弦一声如裂帛——刚劲而激越:
同:都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将不可见的音乐转化为眼前之物,极具形象。
异 表现手法 表达效果 结构顺序 内容侧重
《琵琶行》
《李凭箜篌引》
主要用正面描写和比喻
主要用侧面描写,烘托
(泣鬼)以描绘幽冷怪诞的意境取胜。
(移人)眼前景、耳中声、心头景三者结合,与人物情感融汇在一起,能移人性情。
先写琵琶女调弦动作,然后分两个阶段写她的演奏内容,最后写乐曲收束,层次分明。
先渲染乐声产生的艺术效果,再点明李凭在弹奏,然后刻画奇异怪诞的艺术境界。
主要是突出表现琵琶女这个人物形象,对音乐的精妙描写是为表现琵琶女服务。
主要突出弹奏者的弹奏技艺,描摹乐曲的艺术效果。
小结
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二诗虽同写音乐,却各有千秋,令人叹为观止,不愧为中唐诗坛上的两朵奇葩。
听颖师弹琴
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拓展阅读
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请为李凭的这次演奏会写一段宣传语,形成一份完整的演奏会海报。
课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