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展示中国各地各民族的民居建筑艺术,于1986年4月至12月发行的,志号为普23的普通邮票——《民居》。
邮票全套14枚。图案分别展示了内蒙古、西藏、东北、湖南、江苏、北京、云南、上海、安徽、陕北、四川、台湾、福建、浙江民居的建筑造型。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程标准】
1.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古代的村落
集镇和城市
一、村落的产生
结合课本内容指出,村落先在哪些地方产生?
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从最初搭建临时的窝棚,演变为建造长期的住所,并逐渐形成聚落。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页
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
思考1:为什么村落会先在这些地方出现?
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
思考2:观察下图,指出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趋势。
一、村落的产生
思考3:指出两则材料关于房屋起源的认识。
材料认为古人营造宫室是受到了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仓廪
中心广场
住宅
壕沟
集体
活动
食物储备
定居
繁衍
安全
防卫
思考:据下图,指出村落里有哪些设施?具有哪些作用?
一、村落的产生
1.如图,这张原始村落复原图中能反映出的农耕时代特征是
A.种植植物,兼有饲养家畜
B.定居生活,形成农耕聚落
C.刀耕火种,形成青铜文化
D.过分开垦,造成农业危机
B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商业成为与手工业和农业并列的独立经济部门,适应手工业生产相对集中的需要和商人务商的便利,集市就演化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共同定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镇。
——据张虎林《农村经济学》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集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二、集镇的出现
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过程:
①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②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③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1.集镇的形成
北魏六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
二、集镇的出现
2.中国古代的集镇
(1)原因:
(2)发展:
两宋:
工商业者聚集的集镇兴起,市场繁荣
有些镇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元朝:
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很多工商业集镇
明清:
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为军事目的而设
思考:中国古代集镇的职能有哪些?
军事职能、经济职能、政治职能
思考: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的集镇的特点,其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特点:以经济功能为主,市场规模扩大,专业分工明显。
原因:地处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人口增加迅速。
二、集镇的出现
2.中国古代的集镇
1.奇平卡姆登镇是今天带有英伦风情的十大小镇之一,它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中世纪前后成为英国重要的羊毛贸易地,是英国早期城镇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世纪英国的贸易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货物交换
B.政府管理有效,社会秩序稳定
C.地理位置重要,便于军事防御
D.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明清时期,浙江崇德石门镇因专营榨油而发展为拥有数千家居民的雄镇,嘉善干家窑镇“民多业陶”,平望镇“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材料反映了当地( )
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
C.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已经分离
D.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
A
B
(一)城市产生的原因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买卖所之也。”
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出于防卫、商贸的需要,城市出现了。
军事防御
商品交换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什么是城市?
三、城市的产生
(二)城市的产生
三、城市的产生
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乌尔城邦大神庙遗址
苏美尔城市复原图
(三)中国古代的城市
三、城市的产生
布局
发展
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城市初具规模,统治者的
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
商朝
周朝
上述材料对城市的布局有何规定?
规模方九里,平面呈方正的形态
城的四方各开三座大门
划分不同功能区;干道宽九轨
左宗庙、右社稷;前朝后市(地位前后)
市场大小如一夫之地(管控限制)
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①布局工整;
②突出王权;
③体现礼制;
④强调等级、尊卑。
(四)西方古代的城市
三、城市的产生
古希腊
古罗马
欧洲 中古 时期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10-11世纪,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西方古代城市的特点:
①城市布局不苛求对称;
②有公共广场,呈开放式格局;
③工商业和生活、娱乐功能更突出。
思考:指出西方古代城市的特点。
古罗马的道路
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三、城市的产生
思考:西汉长安城与雅典城市在城市布局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三、城市的产生
相同点:都有行政机构,是政治中心;都有市场,有经济职能;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有宗庙和宗教祭祀;城市的布局都受到河流、山脉等地理条件的影响。
不同:古代中国城市整齐对称,有中轴线,皇权政治在城市中居于核心地位,政治功能更突出;古代雅典因地制宜,比较随意,工商业和生活、娱乐的功能更突出。
思考: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①城市产生,人口大量聚居在一个地方,从事多种多样的职业。
②人口、手工业生产、商品交换以及财富的集中,促进工商业发展。
③古代城市一般都有城墙,增强了安全防御。
④城市庇护了各种各样的非农业专业人士(包括文化精英),促进了技术、文化的发展。
⑤城市为人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群体生活创造了条件。
三、城市的产生
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城市出现了。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史料,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B.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C.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D.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
B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古印第安
黏土 、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
墙壁贴着墙壁
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
泥和木材、椰子叶
木、砖
木、石、砖
混凝土
野牛皮、木头
庭院、院落有柱廊
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希: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
罗:混凝土﹑拱券、希腊柱式
复合式公寓
圆锥形的帐篷
根据教材梳理各地民居的建筑特色。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各地民居风格不同的原因。
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木构架建筑的墙壁逐步以砖代替……从元朝起开始用砖拱建造地面上的房屋。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是受礼法约束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在住的方面,自春秋以来,史籍上就载有等级限制。
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
受自然环境影响
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受文化习俗影响
【学习聚焦】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是由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拱券建筑的集大成之作
——罗马万神殿
古罗马高层住宅因苏拉模型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特点:因地制宜,因时而变;
多是以天然材料修建的;
反映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并融汇于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各地民居呈现的特点。
思考:你如何理解唐朝房屋建造的规定?
唐朝对房屋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用法令的形式对居住的房屋建筑规格作出明确规定。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在建筑中的体现。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1. 古希腊用于支撑房顶的柱子通常雕有女性塑像,因而被称为女像柱。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希腊人对女性所持的观念,即良好的妇女应待在家庭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古代希腊
A.建筑艺术崇尚家庭观念 B.人文精神影响女像柱塑像
C.城邦体制制约社会观念 D.追求房屋柱式的装饰美观
2.《宋史·舆服》记载,只有官员的房舍才能称为“宅”,“庶民曰家”。另外还规定了:“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这些规定旨在( )
A.增强百姓的家族意识 B.强化民众的节俭观念
C.推进理学的基层渗透 D.规范社会的等级秩序
C
D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