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 人口迁移(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 人口迁移(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27 21:2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新课导入
为了应对2022年世界杯期间的巨大客流量,卡塔尔从2022年9月中旬开始重新启用多哈国际机场。除此之外,经过扩建的哈马德机场也在11月10日投入使用,其登机口从140个扩展到179个,年旅客吞吐量从4000万人次增加至5800万人次。
2022年世界杯的开幕,在11月20日,也就是比赛开始前一天,哈马德国际机场和多哈国际机场的航班流量达到每小时90架次,堪称世界人口大规模移动。
世界杯期间卡塔尔的航空公司航线连通欧亚美澳,成为事实上的国际航运十字路口
思考:1、这种世界杯期间球迷等人的往返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吗?2、人口迁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世界杯期间卡塔尔的航空公司航线连通欧亚美澳示意图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姓名




01
区域认知
学会分析某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04
地理实践力
根据区域的资源状况,判断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及人口合理容量。
03
人地协调观
结合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树立良好的资源观。
和环境观。
02
综合思维
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理
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核心素养
1
什么是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与条件
2
条件
我们把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1
人口迁移
(2)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1)居住地变更
(3)长期或永久性(一年以上)
前提条件
时间限度
空间移动
其中任一条件不足都称之为人口流动
(一)人口迁移与条件
3
分类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二)人口机械增长
1
概念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率=
年内迁入人口数 —
年内迁出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
x
100%
2
表达方式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为人口净迁入区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为人口净迁出区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入地
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有利影响
①加强与外界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
①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②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③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④加速城市化进程;
①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②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迁出地
人口迁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请你从下列说法中选择一条或两条,谈谈自己的看法。
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
2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一)推拉理论
+
+
+
_
_
_
_
_
迁出地
+
+
+
+
+
_
_
_
迁入地
_
推力因素
+
拉力因素
迁移障碍
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距离,语言
迫使人们迁出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
促使人们迁入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产生的拉力
(二)常见的推力和拉力因素
战争
标题
文本二
环境污染
自然灾害
贫困
城市生活
食物
教育
收入
和平
工作
医疗
推力
拉力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
自然因素
资源开发
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环境污染
近年来,我国部分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由于无法忍受大城市拥挤的生存空间和糟糕的空气,毅然逃往云南大理、海南三亚、山东威海等环境宜居的中小城市。
自然灾害
2005年,卡特里飓风席卷美国多地,新奥尔良地区受到重创,灾难中另一些城市接受了大量难民,如休斯敦和达拉斯,灾后很多逃难者没有重返家园,而是留在了当地。
2
人文因素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美国劳动力每小时收入大约是墨西哥的8倍,巨大的收入差异让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国。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深圳由一个不足2万人的小渔村,成长为千万人口的大都市。
区域经济差异
交通、通信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如近年来中国向国外移民的人口不断增加。
2
人文因素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947年,印巴分治。在随后的3年内,1000万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从巴基斯坦迁居印度,75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宗教
2011—2017年,饱受内战摧残的叙利亚,有400多万人逃离家园,约占该国总人口的1/5。
战争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在建都前荒无人烟,建都后20年就发展成为拥有8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
政治
2
人文因素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政策
为了修建三峡大坝,长江沿岸100多万人响应国家政策,背井离乡,移居到全国各地。
婚姻家庭
女方因为婚嫁迁移到男方所在地;老年人因为投靠异地工作生活的子女而迁居。
文化教育
大量北京周边地区的人们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涌入北京,居住在北京近郊的燕京等地。
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和移民潮
爱尔兰大饥荒纪念雕像
在近代历史上,爱尔兰曾经历过 “成也土豆,败也土豆”的时期。土豆于17世纪初传入爱尔兰,后被广泛种植。到18世纪末,土豆已成为爱尔兰的主要食粮,促进了人口增加。1841年,爱尔兰人口高达650多万。但是,从1845年起,爱尔兰连续数年,土豆因病害严重歉收,引发大饥荒。在短短的几年中,爱尔兰就有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
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美国本土人口迁移非常频繁,曾出现几次迁移的高潮。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向城市;20世纪 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口大量迁往北部;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油气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兴起的“阳光地带”。
美国洛杉矶城市景观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
1.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阶段 流向
南北战争时期
东→西
工业化和城市化
乡村→城市
农业危机和自然灾害
南部→北部
新兴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东北→南部、西部
2.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纬度较高,冬季严寒,工业密集,环境恶化,居住条件差,而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环境优美,阳光充足,气候适宜,新资源开发和新工业兴起,吸引了大批人口迁移到这些地区。
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一)、国际人口迁移
阅读教材p13-14图文材料完成思考,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特点以及原有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19世纪以前
二战以后
国际人口迁移
(一)、国际人口迁移
1
19世纪以前
特点
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主要流向
主要迁出地:亚洲、非洲、欧洲。
主要迁入地:大洋洲、北美、拉丁美洲。
原因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一)、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点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
主要流向
主要迁出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迁入地:大洋洲、北美、欧洲、西亚。
原因
经济的差异。
(一)、国际人口迁移
阅读教材p13-14图文材料完成思考,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特点以及原有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19世纪以前
二战以后
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
北美、欧洲、西亚、北非
迁入地经济发展快;石油输出国招募大量外籍劳工
旧大陆
(亚、非、 欧)
新大陆
(美洲、大洋洲)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沙特阿拉伯外籍人口占比超三成
一提到沙特阿拉伯,人们想到的是“石油王国”得天独厚的油气宝藏。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极其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居全球之冠,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5。盛产石油的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快,而且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前来打工谋生。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国内劳动力短缺问题。目前,在沙特阿拉伯约有1000万名外籍劳工,他们大部分工作在石油、服务、建筑等行业。据统计,沙特阿拉伯人口数为3170万(2016年),其中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30%以上。
时期 迁移特点 流向 影响因素
古代
当代 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改革开放后)
阅读教材p14-15图文材料,思考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二)、国内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
(二)、国内人口迁移
1
古代中国
第一次: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东汉末年开始到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北方陷入胡人肆虐的境地,加之旷日持久的“八王之乱”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地位,西晋时爆发了历时16年之久的“永嘉之乱”。常年战争使中原民不聊生,中原汉族先后南下避难,史称“衣冠南渡”。
第二次:安史之乱,衣冠南渡
唐朝中期发生“安史之乱”,从755年到763年,历时八年,中原成了唐朝政府军和叛军交战的主战场,大批民众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南方。
(二)、国内人口迁移
1
古代中国
第三次:靖康之乱,衣冠南渡
靖康元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发兵南下对北宋政权发起进攻,消灭了北宋政权,这个时期北方民众跟随败退的统治者迁移到了南方。
第四次:明朝初年,移民北方
元末农民战争多年,北方人口严重损失,为了维护统治,朱元璋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先后向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移民700多万。
中国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
(二)、国内人口迁移
1
古代中国
第五次:清初移民,湖广填川
明末清初,四川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张献忠农民起义的大肆屠杀,当地豪强的乱杀无辜,三藩之乱的影响,导致四川十室九空,只剩下了十分之一的人口,康熙下令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东、广西、福建的人口大量迁到四川。
第六次:清朝后期“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关东”即东北三省,乃满足“龙兴之地”,康熙时期禁止汉族移民关东,到了咸丰时期,封禁政策开始解除,大量河北、山东的居民举家迁往关东,到民国时期,闯关东达到了高峰时期。
走西口:在“闯关东”的同一时期,山西、陕西北部的民众受困于频繁的旱灾和贫瘠的土地,被迫翻过长城到今天的内蒙古寻找生活出路。
下南洋:福建、广东一带的居民也在同一时期一批批远渡重洋,到东南亚去谋生。
中国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
(二)、国内人口迁移
特点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主要流向
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东北等地。
原因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国内人口迁移
2
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的人口迁移
(二)、国内人口迁移
2005—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分布
国内人口迁移
3
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
特点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
主要流向
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镇,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
原因
工业化和城镇化;改革开人口放政策;沿海经济发展快。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迁入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
时期 迁移特点 流向 影响因素
古代
当代 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改革开放后)
阅读教材p14-15图文材料,思考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
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
改革开放政策、
地区发展不平衡
大批迁移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流动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农村 城镇
内陆 沿海
(二)、国内人口迁移
调查家庭人口移动情况
你的祖籍在哪里 父母或是祖辈们是不是出生在目前所居住的地方 他们当中有人有过迁移的经历吗 请参考下面的步骤,完成家庭人口迁移情况的调查。
1.询问家庭中父母和祖辈每一个人的出生地和迁移经历。
2.绘制家庭人口迁移路线图。
3.比较两代人迁移的特点及原因,讨论迁移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人口迁移
什么是人口迁移
分类
人口迁移影响
自然因素
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经济因素
国内人口迁移
国内\国际人口迁移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气候、资源、环境
经济发展、交通、通信
社会因素
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战争
课堂小结
人口迁移性别比通常用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下图为1953~2020年东北三省人口净迁移性别比变动图(横轴以上为净迁入,横轴以下为净迁出)。完成下面1-2题。
1.东北三省人口净迁移有利于其重工业发展的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年龄阶段看,③时段迁移的人口主要是( )
A.青少年人口 B.青壮年男性
C.老年人口 D.青壮年女性
A
B
3.下列关于我国两个阶段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第二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B.迁入地都位于东部地区
C.迁入地都为特大城市
D.迁出地都位于西部地区
4.下列关于我国第二阶段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错误的是( )
A.迁出地区人才流失较多
B.农村产生留守儿童、留守老人
C.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D.有利于人口资源的优化配置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两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