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内容拓展(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内容拓展(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2-03 08:41:03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知识拓展】
吹尽黄沙始到金———剖析区域的特点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层次性。
区域的层次性是指区域是有等级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层次关系如下图:
?? ?
2.差异性。
区域的差异性是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区域内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性越小。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异明显,根据气候等要素的差异,又可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3.整体性。
区域的整体性是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长期的相互联系、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区域的这种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例如,“季风气候显著”是东部季风区的整体性特征,“干旱”是西北内陆地区的整体性特征,“高寒”是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如下图所示:
4.可变性。
区域的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整体性特征;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区域内部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易错明辨】
有关区域基本含义的两个误区
1.地理区位就是地理位置。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区位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绝对区位是指该事物的位置,相对区位是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由此可以看出,区位的概念是包含位置概念的。地理位置可分为下列类型:一是绝对位置,即经纬度位置;二是自然地理位置,是指某一事物与山、川、湖、海、陆、草原、海拔等有关自然地理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三是政治地理位置,主要指国家之间、政治集团或军事集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四是经济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一般所说的地理位置是指前两种。
2.区域就是区划。
区域与区划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区域是区划的结果,区划是划分区域的过程。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对区域进行划分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就是区域。划分区域的指标有多种。以一种指标来划分的区域,称为单一特征区域;综合多种指标划分的区域,称为综合区域。如根据积温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区,都属于单一区域。而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将全国划分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则是综合区域。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知识拓展】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
1.东部地带。
(1)自然因素。
①气候、地貌:东部地带基本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势低平,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②地理区位: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2)经济因素。
产业结构相对优越,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高,生产力水平较高。
(3)社会因素。
①民族心理:人们的思想观念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②历史基础: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就存在着地域差异。19世纪40年代后,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东南沿海;20世纪30年代后,一度出现向西推移的趋势;至新中国成立前,还主要集中在东部的长江三角洲、辽宁、天津、青岛、广州等沿海地区和中部的武汉、太原等地。
③开放政策:改革开放首先从沿海起步,直至开放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沿边省区的行政中心城市后,我国才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东部地带依靠有利的区位和政策优势,首先接受海外的先进技术、大量资金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2.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
(1)自然因素。
①气候、地貌: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多属于干旱区和高寒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上,海拔较高,对农业的发展不利。②地理区位: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缺少东部地带的区位优势。
(2)经济因素。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迟缓。
(3)社会因素。
①民族心理: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守旧,经济竞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差。②历史基础:资金缺乏,技术和管理方式落后,经济发展速度慢,其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速度最慢。③开放政策:地处内陆,开放政策相对较晚,受海外先进技术、大量资金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小。
三大地带的特征与发展
1.东部地带。
地位:基础设施建设最好,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最高。
特征和优势:主要的农业基地;最主要的工业区;交通便利,海运独具优势;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科技文化水平较高;城市密集。
主要问题:能源、资源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人口密集的城镇出现环境污染;大江大河下游出现洪涝灾害。
发展方向: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发展高科技产业。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革,大力拓展新兴产业。
2.中部地带。
地位:位于我国腹地,担负着承东启西的作用。
特征和优势: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林业、牧业较发达,是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工业、重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河运为主,边境贸易有优势。
主要问题:铁路运力不足;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东北森林过度砍伐;长城沿线风沙问题严重。
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成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业,建成商品粮和农林渔业生产基地;加强东西向交通运输建设,扩大对外贸易。
3.西部地带。
地位:三大地带中发展较落后的地带。
特征和优势:沿边省区较多,有70%的陆上国界,与多个国家接壤,沿边经济贸易有较大优势,资源丰富,尤其是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前景可观。
主要问题:除四川盆地、兰州、关中、乌鲁木齐等地外,工农业基础较薄弱,科技文化教育不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交通运输建设困难。
发展方向: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发展绿洲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旅游创汇;重点开发能源矿产,建设全国动力基地;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
综上所述,影响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因素,产业结构、民族心理、历史基础、开放政策等都是对自然因素的侧面反映。
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分界线
一、自然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1.我国三大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西起昆仑山,经祁连山向东南到横断山东缘;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地形区分界线: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分界线:大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分界线:太行山;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线:巫山;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分界线:横断山;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分界线:天山;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分界线:昆仑山;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分界线:秦岭;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分界线:祁连山;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分界线:大巴山;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古长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分界线:淮河;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分界线:雪峰山。
3.气候分界线: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分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东部;2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二、人文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农业活动分界线: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体接近400mm年等降水量线;水田区与旱作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农耕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此线东南部主要是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分布区,此线西北部主要是我国牧区畜牧业分布区;冬小麦与春小麦的分界线:长城。
3.行政区分界线:湖北省与重庆市的分界线:巫山;福建省与江西省的分界线:武夷山;广东省与湖南省的分界线:南岭;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分界线:昆仑山;甘肃省与青海省的分界线:祁连山;四川省与陕西省的分界线:大巴山;河北省与山西省的分界线:太行山。
三、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黄土高原的南界,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农业水田与旱地、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秦岭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的分界线。
3.长城:我国古代牧业文化与农业文化的分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的分界线;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知识拓展】
巧用图示记忆法———突破记忆区域的发展阶段
图示记忆法是地理学科中一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它形象直观,能化难为易。通过图示,能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事象等巧妙地表示出来,这样能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2.工业化阶段。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知识拓展】
大型调水工程常见的效益
1.经济效益。
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调水,不仅缓解了缺水地区的城市和工农业用水紧张状况,而且带来了水力发电、防洪、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1)供水效益。
有计划地建设长距离调水工程,给缺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大促进了缺水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例如,在美国加州中南部,年降水量仅200~400毫米,部分地区不足100毫米,素有“干旱荒漠”之称。中央河谷、加州调水、科罗拉多水道和洛杉矶水道等长距离调水工程的修建,为受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干旱河谷地区发展灌溉面积133.3万公顷,成为美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供水工程还保证了加州南部以洛杉矶为中心的6个城市1700多万人口的生活和工业、环保等用水需要。目前,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昔日干旱荒凉的南加州现已是一片绿洲,景色宜人。同时,由于农牧业的稳定发展,人口的增加,技术力量的移入,促进了航空航天、原子能、飞机制造、石油化工、机器制造、电影工业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西南地区和西海岸带成为美国石油、电子和军事等尖端新兴工业中心。
(2)发电效益。
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往往都有较大落差可以利用,可为调出区和调入区提供廉价电能。有的调水工程甚至就是专门为水力发电而设计修建的。例如,澳大利亚雪山工程,可利用落差760米,发电装机容量374万千瓦;加拿大魁北克工程,发电装机容量高达1019万千瓦。
2.生态效益。
调水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域,使得水圈和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水汽交换加强,有利于水循环,改善受水区的局地小气候,缓解生态缺水。调水还可以增加受水区地表水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地,有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汇集、储存水分,补偿调节江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3.地质效益。
调水灌溉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入渗、下渗和毛管上升、潜流排泄等循环,有利于保持水土和防止地面沉降。美国加州某地区从1940年起每井超采水量180万立方米,开采深度305~754米。地面下沉影响9000平方千米农田耕作。调水后有效防止了地面沉降,并起到保水固土作用。
4.防洪效益。
调水工程一般都有江河控制性综合利用,可一年调节或多年调节,有效利用过多的水资源,化害为利。所以大多数调水工程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防洪作用。例如,伊拉克的底格里斯—萨萨尔湖—幼发拉底调水工程,既能有效地控制西部沙漠沙丘推移,又具有防洪效益。
5.其他效益。
调水可以增加通航线路和里程,促进航运事业发展,降低运输成本,加强区域经济交流;调水可以把营养盐带入调水体系,有利于饵料生物和鱼类生长与繁殖,促进渔业发展;调水还可以改善水质,扩大水域,营造人工和生态景观,发展旅游、娱乐业等。
解读西气东输工程
一、西气东输工程定义。
西气东输工程本身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从广义上讲,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六大含油气盆地,包括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22.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38万亿立方米的59%。根据天然气的资源状况和目前的勘探形势,国家决定启动“西气东输”工程,加快建设天然气管道,除了建成的陕京天然气管线,还要再建设3条天然气管线,即塔里木——上海、青海涩北——西宁——甘肃兰州、重庆忠县——湖北武汉的天然气管道,以尽快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满足东部地区对天然气的迫切需要。从狭义上讲,西气东输工程就是教材重点讲述的新疆塔里木——上海及长江三角洲的输气管线。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因为在众多的管道干线中,这条线路跨距大,施工难度大,并且贯穿东西部地区,可以带动沿途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并联系其他干支线路形成一个天然气管道运输网络。
二、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1.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优点: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用管道运输天然气,气体不挥发,损耗小;连续性强,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2.组成部分: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东部用户管网建设。
3.主干道起止点: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至上海,全程4167千米。
4.沿线概况。
(1)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9个。
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4个:新疆、甘肃、宁夏、陕西。
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有3个:山西、河南、安徽。
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有2个:江苏、上海。
(2)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郑州、南京、上海。
(3)地形:经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贺兰山、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太行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跨第二、三级阶梯。
(4)土壤:荒漠土壤、草原土壤、森林土壤(棕壤、黄棕壤)。
(5)河流:3跨黄河、1渡长江和淮河(分别交汇于郑州、南京、淮南)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6)气候: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7)自然带:经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8)交通:跨兰新线、包兰线、陇海线、京广线(交汇于郑州)、京九线、京沪线(交汇于南京、上海)。
(9)资源:经新疆、陕甘宁等气区。
(10)工业:经陇海兰新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区。
(11)农业:粮食作物(冬小麦、水稻)、熟制(两年三熟至一年两到三熟)、耕作方式(旱田、水田)及商品粮基地(江淮地区、太湖平原)、商品棉基地(南疆、江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绿洲农业(天山、祁连山山麓绿洲)。
(12)市场:途经哈密、嘉峪关、武威、中宁、郑州、南京、上海、长江三角洲等城市和地区。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分析。
(1)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2)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从具体意义分析。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稳定可靠,从而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②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西气东输则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4)对环境的影响。
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要求。
③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问题。
产业转移知识归纳
一、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
范围
转移的规律
区域产业转移
国内
方向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先转移轻工业,进而转移重工业
国际产业转移
跨国界
方向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先转移轻工业,进而转移重工业
二、产业发生转移的原因。
产业转移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下面列举产业转移的三种情况:(1)因为当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如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这样的产业转移,对迁出区来说,可能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他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2)因为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的转移。如我国台湾产业向祖国大陆转移。台商的机电等企业转移至大陆,对于迁入区的大陆来说,可以增加就业。(3)为了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的战略,并期望通过这次产业转移,使广东省的产业布局逐步实现“均衡分布,平衡发展”。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原因。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或少数国家最先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某个区域发生。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典例。
由日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逐级、分阶段的产业转移,推动东亚地区保持了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3.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①对发达国家或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每次工业结构调整,一般都会发生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的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例如,韩国从1973年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至20世纪80年代初,已基本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比发达国家同样工业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无论是产业的发展阶段还是产品的生产环节,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区域或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有些产业处于开发期或增长期,如信息产业;有些产业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如纺织工业。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①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例如,产业转移使东亚的出口加工区由原来的乡村地区变成高度工业化地区。
②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例如,重化工业生产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还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环境。自20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并且危害长久。这些环境污染事件是重化工业污染严重爆发的结果。日本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就是把环境污染向国外转移。在日本国内,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为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理想的环境条件。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伴随产业转移,大量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图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