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榆、聒”等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并背诵这三首诗,默写《枫桥夜泊》。
3.体会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词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语言应用: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边读边想象诗词描绘的美景。默写《枫桥夜泊》。
思维能力: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感知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审美创造:赏析诗词语言,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会认“榆、聒”等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
2.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
难点:体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掌握这首诗的意思。
2.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3.认识王维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与生活,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语言应用:掌握“言—象—意”的诗歌阅读方法,品读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思维能力: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诗句化为画面,把握诗歌的意境,领会诗人的情感。
审美创造: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认识王维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
一、导入,你会背诵哪些写景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 《春晓》
二、初读课文
山居秋暝
[唐]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简介,王维 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其作品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传世有《王右丞集》。
2.写作背景,这首诗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此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期了。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后,他在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3.解诗题
山居秋暝
山居: 指山中居所。
秋暝:秋天的傍晚。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诗人在山林的居所看到秋天傍晚的景色。
4.学习一首古诗,你一般会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呢?
结合注释理解 结合插图展开想象
5.一起解诗意
空山不见人 ——《鹿柴》
1)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空山:指空旷的山林。
晚来秋:秋天的傍晚天气凉爽。
诗意: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
2)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诗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
竹喧归浣女
竹喧:竹林里传来喧笑声。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归浣女:浣女洗衣归来。
莲动下渔舟。
莲动:莲叶晃动。 下鱼粥:渔船顺流而下。
诗意: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4)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春芳:春天的花草。
王孙:指诗人自己。
诗意: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5)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 自由读诗的首联、颔联,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雨后初晴图 明月松林图 明月清泉图
空山新雨(新近下雨之意,清新如洗。),天气晚来秋。(呼应诗题)
明月松间照(静态描写),清泉石上流(动态描写)。
7.朗读颈联,说说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动态描写)
展现的是山中的人们悠闲自在的生活、劳动场面。
8.朗读指导
第一联要读得轻缓一些,犹如“空山”的静态画面展现在眼前。
第二联“一照一流”由静到动,语调由轻缓变得活泼些,声音相对响亮明快。
第三联描写人的活动,要读得活泼些,声音相对响亮明快,让人感受到动态场景。
9.先看下面的资料,然后品读尾联,想一想:此时诗人心中生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中年的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10.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中的生活悠闲自在,生机勃勃。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美景的喜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