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二中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二中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28 20:0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二中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0分)
下列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 分子、原子本身可算为“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层次
C.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 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如图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生物的模式图,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都有蛋白质和核酸
B. 甲、乙、丙中均含有核糖体
C. 乙有染色体,丙没有染色体
D. 甲、乙、丙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均得到4种化合物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的是(  )
A. 纤维素和性激素 B. 磷脂和胰岛素 C. 氨基酸和核苷酸 D. 脂肪酶和脂肪
医生常给脱水病人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因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该现象主要说明(  )
A. 水分子容易进入细胞 B. 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 红细胞容易破裂 D.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糖类和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B.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都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
C. 糖类只含C、H、O,而脂质除含C、H、O三种元素以外,有的还含有N、S
D. 人体内的一种脂质可以参与另一种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某国科学家发现用合成的蛋白质可以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关键蛋白质gp41,使其不能与宿主细胞中的蛋白质发生交互作用,从而使病毒无法顺利入侵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人的免疫系统,人体内所有艾滋病病毒可构成种群
B. 鉴定多肽和蛋白质的试剂都可以使用双缩脲试剂
C. 蛋白质合成主要在核糖体上完成
D. 有些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可调节生命活动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 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 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
D. 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
A. 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B.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 细胞膜将细胞与体内液体环境分隔开
D.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
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脂质均含C、H、O、N、P,且O比例低,H比例高
B. 脂肪的水解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且脂肪酸均为饱和脂肪酸
C. 细胞膜中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还有胆固醇
D. 与糖类相比,脂肪氧化分解时耗氧较多,产水和放能也较多,因此是主要能源物质
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基质呈胶状,由水、脂质、氨基酸、酶等小分子物质组成
B. 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C. 细胞骨架维持着细胞的特有形态和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D. 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网架结构
如图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是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下看到的结构
B. 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T
C.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D. 结构①具有双层膜结构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①~④表示其中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在质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
B. 质膜中②有运动性,④无运动性
C. ③分布于脂双层内部,能催化质膜中发生的生化反应
D. ④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
如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化学元素与相应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③④代表单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可以是氨基酸,不同氨基酸的R基不同
B. 人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有8种③
C. 若②是脂肪分子,则可用苏丹Ⅲ染液检测
D. 若④是葡萄糖分子,则⑦一定是细胞的能源物质
结合右侧四种化合物的图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结构中共有5种碱基、4种核苷酸
B. 组成人体的蛋白质中,化合物乙的R基的种类都有21种
C. 组成丙化合物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T中含有N
D. 化合物丁一般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下列选项除哪项外,均可用如图来表示(  )
A. ①表示固醇,②~④可以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
B. ①表示核糖核苷酸,②~④可以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
C. ①表示糖类,②~④可以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
D. ①表示生物类型,②~④可以分别表示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牛的成熟红细胞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某植物组织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每个细胞平均失水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50mmol L-1NaCl溶液不影响牛成熟红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B. 曲线OA段上升说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渗透压逐渐减小
C. 曲线AB段下降说明,植物细胞从第5min开始吸收K+、NO3-
D. 用100mmol L-1NaCl溶液处理牛成熟红细胞可制备纯净细胞膜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
大明湖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岸上翠柳垂荫,婀娜多姿;湖中碧波泛荡,荷花似锦;水面小舟争渡,画舫徐行;更有那楼台亭榭,隐现其间。如图是大明湖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大明湖中生活的所有生物属于 ______层次,大明湖畔的一棵垂柳属于 ______层次。
(2)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______,区别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依据是 ______。
(3)图中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个),这体现了细胞的 ______。
(4)图中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 ______,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 ______(“自养”或“异养”)生物。蓝细菌与上述两种生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共有的色素是 ______,不同的是蓝细菌还含有 ______。当淡水湖水质富营养化时会形成 ______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蓝细菌和绿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5)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衣藻结构如图所示,实际鞭毛位置应该在 ______(填“上侧”或“下侧”)。
2022年9月21日,在泸定发生地震17天后,泄洪英雄甘宇被成功营救。医护人员立马给他输送水和营养液。因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被运送的牛奶、奶粉中都添加钙、铁等元素。其中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 ______;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 ______。
(2)水在人体内有着重要作用,水在人体细胞中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 ______两种,其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有①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②______;③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3)某生物小组想要验证“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这一论题,采用了小白鼠进行试验,请完善以下试验步骤:
①选择 ______健康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小鼠饲喂适量含钙的饲料;乙组小鼠 ______;
③将甲乙小鼠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并随时观察其生理状况;
④预期实验现象: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题中[]填写图内指示结构的数字,例[13]液泡膜)
(1)图示为 ______细胞结构模式图,判断依据是 ______。
(2)该细胞的边界是[______]______,其成分是 ______。
(3)若该细胞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如果是植物根尖成熟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4)[6]是 ______,它的作用是 ______。
(5)图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 ______(填数字),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 ______(填数字)。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
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仔细分析图像,回答相关问题:
(1)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
(2)据图可知,小肠上皮细胞膜上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是膜蛋白 ______(填字母)。膜蛋白A是一种同向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进入细胞的同时,将葡萄糖以 ______运输方式、逆浓度梯度转运进细胞中。这个过程中没有ATP直接提供能量,请推测葡萄糖可以逆浓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原因为 ______。
(3)膜蛋白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图示中四种膜蛋白功能的差异是由结构差异造成的,导致结构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根本原因是 ______。
(4)由细胞组成的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 ______,核酸的初步水解产物是 ______。
小蚌兰叶片正面呈绿色.背面呈紫红色,常用作盆栽观赏。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气孔开闭与细胞吸水、失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②制作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③用显微镜观察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及气孔张开程度;④将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中的清水换成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如下表(“一”表示不能发生,“十”表示能发生.“+”越多表示程度越大)。回答下列问题:
蔗糖浓度(g/Ml)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质壁分离程度 - - - - + ++ +++ +++
气孔张开程度 +++ +++ +++ ++ + - - -
(1)选用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______。
(2)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液浓度与浓度在 ______之间的蔗糖溶液相当。
(3)结果表明,细胞 ______(填“吸水”或“失水”)导致气孔关闭。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对植物体生存的意义是 ______。
(4)小蚌兰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质基质的浓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泡中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 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细胞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A正确;
B、分子、原子属于“系统”,但它们本身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B错误;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不仅代表一定自然区域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还包括这些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C错误;
D、单细胞生物和植物没有“系统”层次,D错误。
故选:A。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要求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掌握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答案】B
【解析】解: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图中甲、乙、丙都有蛋白质和核酸,A正确;
B、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即图中的乙和丙都有核糖体,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B错误;
C、乙为真核细胞,其具有染色体,丙为原核细胞,其不具有染色体,C正确;
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乙、丙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无论DNA还是RNA初步水解的产物都为四种,分别是4种脱氧核苷酸或4种核糖核苷酸,D正确。
故选:B。
分析题图:甲没有细胞结构,为病毒;乙有细胞核、中心体、线粒体、内质网等,属于真核细胞;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能正确分析题图,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同时能结合病毒的相关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答案】A
【解析】解:A、纤维素属于多糖,性激素属于固醇类,它们的组成元素都是C、H、O,A正确;
B、磷脂的组成元素均是C、H、O、N、P,胰岛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S,B错误;
C、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C错误;
D、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是C、H、O、N等,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D错误。
故选:A。
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
(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涉及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4.【答案】D
【解析】解: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而注入0.9%的生理盐水能够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这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故选:D。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本题考查无机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无机盐存在的形式和作用,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5.【答案】C
【解析】解:A、葡萄糖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A正确;
B、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都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B正确;
C、糖类一般含C、H、O,而几丁质还含有N,脂质除含C、H、O三种元素以外,有的还含有N、P,C错误;
D、人体内的一种脂质如胆固醇可以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D正确。
故选:C。
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一般是C、H、O;脂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主要是C、H、O;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植物中的纤维素属于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中的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蝓。
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答案】A
【解析】解:A、病毒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
B、多肽和蛋白质均有肽键,鉴定多肽和蛋白质时都可以使用双缩脲试剂,B正确;
C、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主要在核糖体是合成,C正确;
D、有些蛋白质类的激素,如胰岛素,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进而调节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A。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本题考查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要求考生掌握对病毒结构特征、蛋白质功能和蛋白质检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7.【答案】C
【解析】解:A、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为,由于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将R基代入,可得甲硫氨酸的分子式是C5H11O2NS,A正确;
B、酪氨酸与精氨酸的性质不同,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氨基酸,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是由于R基的不同引起的,B正确;
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侧链基团上的氨基数目是(m-n)个,因此它们缩合成的一条多肽链中的氨基数为m-n+1,C错误;
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含有2个N原子,最多只能由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因此只能是一种二肽,D正确。
故选:C。
1、氨基酸的通式: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8.【答案】C
【解析】解:A、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被靶细胞细胞膜受体结合,传递信息,A错误;
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依赖细胞膜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B错误;
C、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但这不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本题考查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两种:①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②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9.【答案】C
【解析】解:A、脂质都含C、H、O,部分有的含N、P,如磷脂,A错误;
B、脂肪水解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但脂肪酸有的是饱和脂肪酸,有的是不饱和脂肪酸,B错误;
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还含有胆固醇,C正确;
D、脂质和糖类相比,O比例低,C、H比例高,因此氧化分解时耗氧多,产水多,放能多,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但不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D错误。
故选:C。
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功能分类 化学本质分类 功 能
储藏脂类 脂 肪 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
结构脂类 磷 脂 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
调节脂类 固醇 胆固醇 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
维生素D 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
本题考查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组成元素、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答案】C
【解析】解:A、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细胞质基质,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有小分子,也有大分子,A错误;
B、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而控制细胞代谢的中心在细胞核,B错误;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的功能,C正确;
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不是纤维素构成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D错误。
故选:C。
1、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质中半透明的胶体部分,充填于其它有形结构之间。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是:为各种细胞器维持其正常结构提供所需要的离子环境,为各类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活动供给所需的一切底物,同时也是进行某些生化活动的场所。提供细胞器的稳定微环境。
2、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题考查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质基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识记细胞骨架的成分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1.【答案】D
【解析】解:A、该图表示的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A错误;
B、①表示线粒体,其中含有少量的DNA,因此含有碱基T,而④为核糖体,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不含碱基T,B错误;
C、原核细胞中除具有核糖体外,不具备其他细胞器,该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C错误;
D、①表示线粒体,其具有双层膜结构,D正确。
故选:D。
分析题图:图中①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②为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③为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④为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答案】D
【解析】解:A、①表示糖蛋白,其只存在细胞膜的外侧,A错误;
B、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B错误;
C、③是胆固醇,不具有催化作用,C错误;
D、④蛋白质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使得其在脂双层中存在的方式不同,有些蛋白质具有载体的功能,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D正确。
故选:D。
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①表示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②是磷脂分子,其构成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③是胆固醇;④是蛋白质,其种类和含量与细胞膜的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
本题结合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型示意图,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掌握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答案】D
【解析】解:A、根据试题分析,①可以是氨基酸,不同氨基酸的R基不同,A正确;
B、根据试题分析,③可以是核苷酸,人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中有DNA和RNA两种核酸,8种核苷酸,B正确;
C、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若②是脂肪分子,则可用苏丹Ⅲ染液检测,C正确;
D、若④是葡萄糖分子,则⑦多糖不一定是细胞的能源物质,如纤维素,D错误。
故选:D。
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最可能是氨基酸,则⑤是蛋白质;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则②可能是脂肪或固醇;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核苷酸,则⑥是核酸;④是单糖,且它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单糖,则⑦可能是多糖。
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和组成,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14.【答案】C
【解析】解:A、图中共5种碱基(A、T、C、G、U),8种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
B、组成人体的蛋白质中,化合物乙的R基的种类不一定都有21种,B错误;
C、丙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所以组成丙化合物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T中含有N,C正确;
D、化合物丁是二糖,二糖需要被水解为单糖后才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D错误。
故选:C。
分析图示:甲图是DNA与RNA杂交的片段,乙是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丙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丁是二糖(乳糖)。
本题考查细胞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A
【解析】解:A、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A错误;
B、核糖核苷酸由含氮碱基、核糖、磷酸组成,B正确;
C、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C正确;
D、生物包括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正确。
故选:A。
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组成、分类及主要生理功能:
化合物 分 类 元素组成 主要生理功能
糖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C、H、O ①供能(淀粉、糖原、葡萄糖等)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质 脂肪
磷脂(类脂)
固醇 C、H、O
C、H、O、N、P
C、H、O 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
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
④保护和保温
蛋白质 单纯蛋白(如胰岛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C、H、O、N、S
(Fe、Cu、P、Mo…)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②调节代谢(激素)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核酸 DNA
RNA C、H、O、N、P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②控制生物性状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类酶)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脂质的种类;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6.【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图中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越来越小,当NaCl溶液浓度低于100mmol L-1,红细胞会吸水涨破;当NaCl溶液浓度等于150mmol L-1,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是1,该溶液浓度与细胞内液浓度的渗透压相等。
乙图中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失水量先增加后减少。
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动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难度不大。
【解答】
A、图甲中,250mmol L-1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小于1,说明红细胞失水皱缩,会影响红细胞的代谢,A错误;
B、图乙中OA段,细胞的失水量增加,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中液泡的渗透压逐渐增大,B错误;
C、从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开始,植物细胞一直在吸收K+、NO3-,C错误;
D、图甲中显示可用小于100mmol L-1NaCl溶液处理人红细胞,细胞吸水涨破,由于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可制备纯净细胞膜,D正确。
故选:D。
17.【答案】群落 个体 大肠杆菌 是否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或核糖体) 统一性 衣藻 自养 叶绿素 藻蓝素 水华 下侧
【解析】解:(1)大明湖中生活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大明湖畔的一棵垂柳属于个体层次。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大肠杆菌;区别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为是否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图中细胞中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4)图中衣藻和眼虫含有叶绿体,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最相似,因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与上述两种生物(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共有的色素是叶绿素,不同的是蓝细菌还含有蓝藻素,当淡水湖水质富营养化时会形成水华现象。
(5)显微镜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衣藻鞭毛位置在上侧,实际鞭毛位置在下侧。
故答案为:
(1)群落 个体
(2)大肠杆菌 是否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细胞膜 细胞质(或核糖体) 统一性
(4)衣藻 自养 叶绿素 藻蓝素 水华
(5)下侧
分析题图:图中变形虫、衣藻、眼虫、草履虫和酵母菌都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都属于真核细胞;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图中各种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8.【答案】参与物质组成或构成某些复杂的化合物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结合水 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只 饲喂等量的不含钙的饲料 甲组小鼠表现正常,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现象 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
【解析】解:(1)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参与物质组成或构成某些复杂的化合物;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这说明无机盐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2)水在人体细胞中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其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有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许多生化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3)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和单因素变量原则,同时保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故要验证“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这一论题,采用了小白鼠进行试验。
①选择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小鼠饲喂适量含钙的饲料;乙组小鼠饲喂等量的不含钙的饲料;
④预期实验现象:甲组小鼠表现正常,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现象;
实验结论: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
故答案为:
(1)参与物质组成或构成某些复杂的化合物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结合水 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3)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只 饲喂等量的不含钙的饲料 甲组小鼠表现正常,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现象 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
无机盐的生物功能: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镁离子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本题比较基础,考查水和无机盐,要求考生识记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识记无机盐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9.【答案】高等植物 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没有中心体 2 细胞膜 脂质(磷脂)和蛋白质,少量糖类 12 液泡(细胞液) 4 叶绿体 核仁 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9 4、9、7 细胞质基质
【解析】解:(1)图示细胞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没有中心体,为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该细胞的边界是2细胞膜,其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3)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12细胞液中;植物根部细胞不含4叶绿体。
(4)6是核仁,其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5)图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4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9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4叶绿体、9线粒体、7核膜。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故答案为:
(1)高等植物 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没有中心体
(2)2细胞膜 脂质(磷脂)和蛋白质,少量糖类
(3)12液泡(细胞液) 4叶绿体
(4)核仁 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5)4、9 4、9、7 细胞质基质
分析图解:图中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细胞质基质,4是叶绿体,5是高尔基体,6是核仁,7是核膜,8是核孔,9是线粒体,10是内质网,11是核糖体,12是细胞液,13是液泡。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像,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及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0.【答案】磷脂双分子层 D 主动 Na+顺浓度进入细胞的势能为葡萄糖逆浓度运输提供了动力 ① 核糖体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控制四种膜蛋白合成的基因(或DNA)不同 DNA 核苷酸
【解析】解:(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图中膜蛋白D可催化二糖水解形成单糖,说明其有催化功能;膜蛋白A是一种同向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进入细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进细胞中,Na+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葡萄糖逆浓度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但这个过程中没有ATP提供能量,据此推测葡萄糖可以逆浓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原因是Na+顺浓度进入细胞的势能为葡萄糖逆浓度运输提供了动力。
(3)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①]核糖体。蛋白质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各种蛋白质功能的差异是由结构差异造成的,导致结构差异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控制四种膜蛋白合成的基因(或DNA)不同。
(4)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其初步水解产物是核苷酸。
故答案为:
(1)磷脂双分子层
(2)D 主动 Na+顺浓度进入细胞的势能为葡萄糖逆浓度运输提供了动力
(3)①核糖体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控制四种膜蛋白合成的基因(或DNA)不同
(4)DNA 核苷酸
分析题图:图中①是核糖体,②是高尔基体,③是内质网,④是细胞膜,⑤是细胞核,⑥是线粒体。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跨膜方式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及实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
21.【答案】其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呈紫红色便于观察 0.35~0.40g/mL 失水 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 大于 增强
【解析】解:(1)小蚌兰下表皮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呈紫红色便于观察,可以作为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好材料。
(2)分析表格可知,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在0.35~0.40g/mL之间的蔗糖溶液中开始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0.35-0.40g/mL之间。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在高浓度的蔗糖浓度下,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导致气孔关闭,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
(4)小蚌兰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由于细胞液中的水经细胞质基质渗出到外界溶液,细胞质基质的浓度大于液泡中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
故答案为:
(1)其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呈紫红色便于观察
(2)0.35~0.40 g/mL
(3)失水 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
(4)大于 增强
据表格分析,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质壁分离程度越来越大,而气孔张开程度越来越小;且蔗糖浓度为0.40g/mL时才开始出现质壁分离,蔗糖浓度为0.45g/mL时气孔不再张开。
本题考查了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考生要能够结合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