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二)
七 年 级 历 史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他在位二十多年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使得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史称“开皇之治”。这里所说的他就是
A.隋炀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大运河是我国自隋朝以来的贯通南北的一条重要的水上通道,历史上分四段,位于我们苏州的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3.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A.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唐玄宗
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汉时期,发明了一项独特的制度,就是通过全国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职人员……当考试这种形式后来获得充分发展时,考试分三种级别(乡试、会试、殿试)举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上述论述
A.误解了科举制的起源 B.揭示了科举制的实质
C.肯定了汉朝选官制度的客观公正 D.从制度沿革的角度正确叙述了科举制的发展
5.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 张 旭、顾恺之、李白 D. 张 旭、顾恺之、杜甫
6.右图印章是我国古代某朝代中央政府对某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见证,这个边疆地区是
A.台湾 B.海南 C.新疆 D.西藏
7.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①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②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③“苏湖熟,天下足”
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A. 建立元朝 B. 统一蒙古 C. 修筑长城 D. 开发江南
9.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10.澶渊之盟是下列哪两个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11.2011年6月1日,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分别珍藏海峡两岸多年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展览。下列画家及作品与黄公望同一时代的是
A. 顾恺之《洛神赋图》 B.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C.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D.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12.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六部 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13.“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14.“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15.《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16.李约瑟认为“对于科学史家来说,……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较重于科学技术方面,明清时期则是科技集大成时期,而且这一时期有些研究成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下列成就中能反映“明清时期则是科技集大成时期”的是
A.敦煌莫高窟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天工开物》
17.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 契丹、党项、匈奴 B. 契丹、党项、女真 C. 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18.值得注意的是,盛唐气象本来是歌诗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来,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根基是
A.专制与跋扈 B.颓废与反抗 C.开明与开放 D.任性与狂妄
19.右图是一幅描绘矿工在井下采煤情景的插图。这幅插图收录在被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一部书中。这部
书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梦溪笔谈》
20. 明清小说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巨著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二、判断题 (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21.从唐朝中后期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北宋最后完成,其标志是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吐蕃和亲和玄奘西游是唐太宗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3. 618年,李世民(即唐太宗)建立唐朝,其在位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产生活安定,国力逐步强盛。
2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根据诗歌内容,据此判断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应是南宋与辽、西夏对峙的时期。
25.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6.清朝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最盛。清朝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阻碍了社会进步。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7.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走出去的开放心态。唐代高僧 不畏艰险,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明朝前期,明成祖派 一七下西洋。
28. 7世纪前期,唐太宗将_______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到了8世纪初,唐朝又将_______公主嫁到吐蕃,使得唐蕃“和同为一家”。
29.为了加强对新疆和西藏的有效管辖,清朝政府先后在两地设置 和 两个重要的官职。
四、材料与问答 (共18分)
30.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唐朝的海陆并举,到宋代以海路为主。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往路线图
(1)仔细观察上图,材料一图中数字①②③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其中②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那么①和③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分别列举这两个国家与中国(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各一例。
两个国家分别是① ③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先后在广州、杭州设市舶机构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2)材料二反映出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宋代闻名的大商港是 和 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你推测一下唐宋出口到国外的主要货物有哪些?
31.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地位重要,影响深远。
材料一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图
材料三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南北朝时期,中国长期分裂,战乱不断,时间长达近200年之久。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谁?(1分)589年,隋灭陈的意义何在?(1分)
(2)据材料二,隋大运河的中心是什么地方?(1分)据材料三,从这一中心地区到涿郡和到江都分别要经过哪几条渠道?(2分)据材料三分析大运河开通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1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结合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同答:
(1)材料一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惊人的远征”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材料三中面对倭寇的骚扰,明政府派谁进行抗倭?(2分)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10 BDCAA DCBBB
11-20 DAABB DBCAC
二、判断
21-26 BBBBAB
三、填空
27.玄奘 郑和
28.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
29.伊犁将军 驻藏大臣
四、材料
30.(1)①印度 ③日本
①天竺:玄奘西游“取经”。
③日本: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或: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等)。
(2)广州、泉州
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为海外贸易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宋朝政府的鼓励支持
(3)陶瓷,丝绸 纸张、稻米等
31.(1)杨坚 南北重归统一
(2)洛阳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32.(1)指南针的发明 市舶司
(2)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戚继光
(3)闭关锁国政策,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