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反帝 反封建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反帝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根本区别
1949年
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
十年内战时期
(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
(1931—1945)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党的创建时期
(1919-1921)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1919.5.4
1921.7.23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
长征、遵义会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重庆谈判
刘邓挺进大别山
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党的创建时期(1919-1921年)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北京学生游行示威
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原因
五四运动
开始
扩大
1919年5-6月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阶级基础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思想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7月
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国民大革命时期
( 1924—1927 )
十年内战时期
(1927—1937)
中共三大
推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
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四一二政变
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七一五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道路
发展壮大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国民党围剿
红军长征
国共两党之间由合作转为对峙,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
1945年
1931年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侵略:
日本侵华罪行
二、反抗:
中国军民的
反侵略斗争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初步
2、正式
1、正面战场(国民党领导)
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2、敌后战场(共产党领导)
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
相互配合
: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西安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全民族抗战
中共七大:
为抗战胜利做了最后的条件准备。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1949年
1946年
人民解放战争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胜利
1947年3月,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1946年6月,
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共产党采取运动战方式、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①撤离延安,转战陕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②孟良崮战役
粉碎
粉碎
经济: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
军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
中共历次重大会议
会议 内容/意义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八七会议
古田会议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1921年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1922年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935年遵义;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23年,决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931年,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
1945年,指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确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