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太阳》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太阳》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8 15:5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太阳》,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有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它与人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作者所运用的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非常典型,也使抽象复杂的关于太阳的知识变的通俗易懂,突出了太阳的特点。同时也肩负着开启本单元习作方法指导的重要任务。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梳理以及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提取、整合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习写说明性文章,之前学过《蟋蟀的住宅》《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说明性课文,这些课文的学习基本不涉及说明方法的学习,因此,说明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是新知。
教学目标: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寸草不生”等9个词语,指导书写“殖”。
2.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4.结合生活实际,尝试恰当的迁移说明方法来说明一个事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
1.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
2.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
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结合生活实际,尝试恰当地迁移说明方法来说明一个事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梳理信息,了解文体特点
1.揭示课题,出示单元导语页,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2.阅读本单元“交流平台”的内容,清楚说明性文章特点。相机板书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引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是本单元学习任务。以“单元导语页”开启新课,使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将“交流平台”前置,清楚说明性文章的特点,这样便于更好发挥教材功能和聚焦单元目标,让学有方向,学有目标,学有所得。)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自学提示: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读了课文,你对太阳有了哪些认识?
2.认读词语。①开火车认读。②相机理解“摄氏度”。③齐读。
3.指导书写“殖”。
4.知识抢答,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针对太阳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所展示出来的特点,搭建问题链条支架,问题设计关注了学生对文本主要知识和关键信息的提取情况,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与人类关系密切自然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太阳》的知识内核。)
三、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效果
1.默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介绍太阳“远”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法指导:读课文 划句子 标方法 说体会
2.学习“距离地球远”。
(1)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米远。(由数字之大感受太阳之远。)
①出示句子,指名读数字,这么大的数字,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吗?
②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有什么好处?(让我们一下就知道了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列数字最大的好处就是直观地告诉我们事物的特点)
③朗读表现“远”。
(2)到太阳上去……也要飞二十几年。
①关注数字“3500年”和“二十几年”,体会太阳远。
②除此之外,作者在说明太阳“远”这个特点时,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要举例子呢?同桌交流你的想法。(作者选用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我们有了想象空间,有了鲜明的感受,让不同的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太阳的遥远。)
③读出感受。
(设计意图:“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的好处”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本单元精读课文的重要作用。在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时,我遵循新“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精讲太阳远的特点,教给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从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入手,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对太阳的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方式都有了深入地理解和把握。)
3.合作探究太阳“大”“远”的特点。
(1)出示“学习提示”:
①小组合作学习2、3自然段,探究太阳“大”“热”的特点。
②与同学交流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说明白的。
(2)全班交流汇报。
①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A.为什么与地球作比较 (出示太阳系图片)作者把太阳和地球作比较,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确实很大。
B.出示:
约一千个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约两千三百万个水星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约四百万个火星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思考:为什么作者要选地球去和太阳作比较呢?
C.小结: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地球很熟悉,而火星和水星我们不太熟悉,这样比较,我们还是感受不到太阳大的特点。作比较时,一般我们都会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才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D.带着深刻地印象读第二段。
②太阳会发光、会发热,像个大火球。
形象地说明了太阳发光、发热的特点,把太阳写的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
A.出示资料:生活中开水的温度是100C,钢铁的熔点在1500C左右……
B.计算倍数,改写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大胆地放开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大和热的特点,汇报时教师做好引导点拨,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比较、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好处。学生合作寻找说明方法,自述说明方法的好处,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积极参与,并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内化,既了解了说明方法和好处,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感受模糊中的精确
1.出示句子,指名读,这3句中“约”“差不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②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上一个太阳。
③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2.小结:太阳离我们太远、太大了,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我们无法精确测量,作者实事求是的用上“约”“差不多”这些约数词,反而使说明的语言更严谨准确。
(设计意图:科学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通俗易懂,既恰如其分地反应事物的本来面貌,又便于理解。在此环节中,搭建关键词删减支架,帮助学生体会说明性文章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
五、对比表达,体会组合运用说明方法
1.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改写前三段:
①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米远。
②太阳很大,体积为14120万亿立方米。
③太阳很热,表面温度有五千摄氏度。
2.讨论:如果用这样的三句话来说明,合适吗?
3.小结:要以把事物特征“说明白”了为最终目标,当一种方法说不明白的时候,我们可以灵活、恰当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组合起来进行说明,这样就说明白了。
(设计意图:灵活、恰当的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可以把事物介绍清楚。通过改写课文,学生在对比中思辨、发现,发现说明文语用的规律。)
六、读写联动,迁移运用
1.出示“初试身手”第1题:观察图片,阅读文字示例,想一想这座塔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把它的特点介绍清楚的?
2.当堂练笔
①出示实验小学操场图片。
②同学们在这里留下来欢笑和汗水,你对它一定特别熟悉,请你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操场吧。
(设计意图:以读促写,是统编版教材习作单元的基本编排设计思路。精读课文主要是学习说明方法,了解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习作单元的“初试身手”就是要让学生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即是热身活动,也是对前期教学的一次实践操练和检查诊断。在教学远大热三大特点之后,将“初试身手”前置,了解运用了哪些些说明方法说明白了上海明珠电视塔的哪些特点。再选择学生熟悉的操场,模仿课文的语言表达,尝试与生活相联结,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七、布置作业
阅读习作例文《鲸》和《语文阅读书》中的文章,完成实践作业单。
(设计意图:作业单的设计兼顾全面与个体,基础与拓展,既有
习作例文的篇目,也有与教材同步配发的课外阅读书中的篇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再次巩固所学,扎实基础,提升能力。)
八、总结全课
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希望同学们也能够掌握说明方法,把一样事物说明白了。
板书设计:
太阳
远 列数字 直观
大 举例子 易懂
热 作比较 突出
打比方 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