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青蛙卖泥塘 (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青蛙卖泥塘 (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8 11:5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含反思
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统编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改变”,重点落实“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语文素养。
《青蛙卖泥塘》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只青蛙想卖掉居住的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他听从了其他动物的建议,逐步改善泥塘的环境。最后,烂泥塘变成了一个好地方,青蛙也决定不再卖泥塘的故事。这个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环境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最后为什么不卖泥塘了。
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3.分角色表演故事,从中感悟美好的生活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
教学重点:
1.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最后为什么不卖泥塘了。
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难点:分角色表演故事,从中感悟美好的生活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导入新课
1.出示本课第一课时学过的生字词,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复习巩固生字词。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巩固字词,一方面复习旧知,一方面为本节课课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由朗读 勾勾画画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青蛙的吆喝声都引来了哪些动物伙伴?并用横线标出动物伙伴们说的话,用波浪线标出青蛙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句子。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互动交流。
(设计意图: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勾勾画画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回答问题熟悉课文的过程,更是掌握读书方法和技能的过程。)
三、全班交流 重点讲解
1.学生自由发言。
2.根据学生发言老师适时点拨:老牛和野鸭的话,都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池塘的优点,第二层意思是说池塘的缺点。这两层意思分别用“不过”“就是”联系起来。
3.指导学生抓住“就能”,读出青蛙迫切想把池塘卖出去的心理。并让学生用“要是……就是……”说一句话,进行语言的训练。
4.引导学生自己总结青蛙为卖泥塘还做了哪些事情。
(设计意图:集体交流是一个生生互动的过程,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学生养成倾听他人发言和学会陈述自己想法的好习惯。)
四、指导朗读 角色扮演
1.根据角色特点,指导学生读出对话的语气。如,老牛的说话语气应该是慢条斯理的,野鸭说话简洁,读得时候可以稍快一些。
2.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教师巡回适时指导。
3.学生上台带头饰表演,其他小组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演一演,活化了阅读内容,动化了阅读过程,趣化了阅读形式,使学生在充满情趣,充满形象、充满情感的活动中,获得语言情境的深切感受,得到语言情感的深刻感悟,从而唤醒言语的生命力。)
五、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说一说这动物伙伴说了些什么话?
2.指导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形式说一说:如果你是小动物里的一员,你会给青蛙提出什么建议?青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3.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六、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给身边的人完整地讲一讲《青蛙卖泥塘》这个故事。
2.准备一件东西,想一想推荐词,下节课推荐给班里的同学。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汇合点,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与内化。)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表现欲较强,并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和合作的能力。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符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四个教学环节从“读、悟、演、想”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律,鼓励探究式学习,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激发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