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28 12:2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甲海拔为1500米
乙海拔为500米
甲乙相对高度为1000米
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是8844米,
泸州某处的海拔约是500米,
珠穆朗玛峰与泸州此处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②珠峰的海拔约是8844米,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是-155米,
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8344米
8999米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相同各点的连线
单位:米
天然的“等高线”
如何实现立体地形到平面地图的转化?如下图,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将某个区域的某种地形上的各点用等高线的方法绘制在同一个平面图上,就形成了等高线地形图。
0
100
200
300
等高距
100米
100
200
300
等高线(米)
切口
0
教学活动二
A
B
C
D
1. 图中A点海拔是_____米, B点海拔是_____米;
2.A点和C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C点和D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100
200
300
400
单位:米
400
400
100
100
陡坡
缓坡


缓坡——等高线稀疏。
A
B
陡坡——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同;
②同一幅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
的垂直距离相同,叫做等高距;
③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峭,
反之越稀疏坡度越和缓
山顶
山顶
鞍部
陡崖
山顶
山谷
山谷
山脊
鞍部
认识山体不同的部位
教学活动四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合作互助,共同探究:
每一种形态它的等高线图又有什么特征?
(注意:看等高线的弯曲方向、数值变化)
等高线闭合,数值中心高,四周低
等高线弯曲,凸向数值低的(低脊)
等高线弯曲,凸向数值高的 (高谷)
鞍部
两座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
等高线有重叠的部分
共同点:
不同点:
都在等高线弯曲处
山脊——凸向低海拔
山谷—— 凸向高海拔
山顶
300
200
400
山脊
200
300
400
400
300
200
山谷
鞍部
陡崖
A
B
C
D
E
M路线较容易. 原因是: M处等高线分布稀疏, 山体坡度缓.
800
400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1. 图中A点海拔是_____米, B点海拔是_____米;它们之间相对高度是_____米.
2. 从地形部位看, 甲是_____; 乙是_____; 丙是_____;丁是_____.
3. 若某游客打算从M、N两条路线登山, 哪条路线更容易 为什么
4. 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可能有河流(小溪)经过的是? 为什么?
丙地。 原因是位于山谷,属于集水区域。
1000
800
400
B
A
M
N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