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5
路线1
路线2
在地图上,将陆地_________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一、什么是等高线
深度相等的连线:等深线
海拔高度
答疑解惑
疑问一:等高线是直线还是曲线?
疑问三:等高线图上的数值是什么?
疑问二: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会相交吗?
疑问四: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差距是相等的吗?
同线等高
闭合曲线
相互平行
等高距一致
动动手
请你画出图中的等高线
50
100
50
150
50
50
100
100
100
100
190
150
100
50
50
50
50
海拔:50米
立体的地形是如何转化为平面等高线地形图的?
二、等高线地图的绘制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闯关大行动:通关钥匙藏在了山体的5个不同部位,各家庭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出山中藏匿的宝贝,并说出宝贝藏在山体的什么部位,识别地形部位的依据是什么?
三、山体部位的判读
自主探究·认识山体部位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100
200
300
判读依据: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
山顶
100
200
300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判读依据:等高线数值四周高、中间低。
盆地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判读依据: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
鞍部
高
低
高
马鞍
鞍部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判读依据: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山脊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判读依据:等高线向高处突出。
山谷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判读依据:等高线重合。
陡崖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闯关大行动:通关钥匙藏在了山体的5个不同部位,各家庭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出山中藏匿的宝贝,并说出宝贝藏在山体的什么部位,识别地形部位的依据是什么?
山脊
山谷
陡崖
鞍部
山顶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登顶观光:从安全角度出发,各家庭请选择一条比较容易爬山的路线登顶。
判读依据: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缓坡与陡坡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登顶观光:从安全角度出发,各家庭请选择一条比较容易爬山的路线登顶。
线路1,原因: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易攀登
登顶观光:请在活动区找到一处瀑布,观赏瀑布美景,请问应该在哪里找?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陡崖落差大
瀑布一般出现在陡崖处
登顶观光:请在活动区找到一处瀑布,观赏瀑布美景,请问应该在哪里找?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瀑布出现在陡崖,即 处
4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活动结束后,各个家庭想寻找一块临近河流的地方进行休息,请问他们应该选择哪块区域呢?
脊
谷
谷易聚水成河
河流一般发源于山谷处。
三、山体地形的判读
活动结束后,各个家庭想寻找一块临近河流的地方进行休息,请问他们应该选择哪块区域呢?
河流出现在河谷,即 处
我最棒!
开心一乐
手指识别山体部位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中山峰a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 180米 B. 130米 C.150米 D.210米
A
课堂练习
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B
读图,在①②③④四点中,坡度最陡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D
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口诀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凹凸和标注;
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分布稀疏是缓坡。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定义及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山体部位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山 顶
鞍部
山脊
山谷
陡崖
密集坡陡、稀疏坡缓
瀑布出现在陡崖
河流出现在山谷
笔 记 板 书
作业: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