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共7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共7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28 13:1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9张PPT)
【导入导学】
【情景材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不仅山峰险峻、秀美,而且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地质、地貌、生物、大气、水等其中一项特色突出的山,就能美名远扬,而黄山松、石、云、泉俱绝。
黄山拥有四绝的神奇组合是偶然现象么? 你能对这种神奇组合做出解释吗?
【问题】
黄山“四绝美名扬”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举例说明、分析自然环境要素组成及特点。(地理实践力)
2.结合资料,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启示作用。(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精讲精评
1.自然环境的概念:
自然环境是环境的一种,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之分。
自然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而社会文化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
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
一、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是环绕生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其他物种、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精讲精评
2.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的组成。
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
一、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精讲精评
2.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的关系:
一、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础。
精讲精评
3.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实现途经: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一、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精讲精评
3.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实现途经: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一、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1)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和各种水体的“纽带”,是“调节器”,它调节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冷暖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因素。
水循环是“雕塑家”,它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传输带”,它是地表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载体。
更重要的是,通过水循环,海洋不断向陆地输送淡水,补充和更新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从而使水成为了可再生的资源。
【思维整合】——水循环过程中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该物质循环过程以水文要素为中心,水文条件以河流因素为主,对地形、土壤、气候、生物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河流多 河流少
地形 多流水侵蚀、沉积地貌 少流水侵蚀、沉积地貌
土壤 土壤水分含量大 土壤水分含量小
气候 空气湿润 空气干燥
生物 植被覆盖好 植被覆盖差
精讲精评
3.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实现途经: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一、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2)生物循环:
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间物质往返流动的过程。
营养物质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的自然环境中通过绿色植物的吸收,进入到生态系统中,在生态系统各种生物间流动,最终重新归还到环境中,完成一次循环,整个过程继续进行,归还的物质再次被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周而复始往复持续,这种物质的反复传递和转化过程就称为物质循环。
生物循环的核心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课堂拓展】——生物循环将自然环境要素联系为整体
【案例分析】——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生物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间的物质流动过程,周而复始的生物循环改变了各环境要素的性质。地球早期的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没有氧和氮。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循环的结果。陆地水中溶解的元素在相当程度上也受生物循环制约。
生物从陆地水中选择性吸收化学元素,改变了陆地水中的元素组成。生物循环改变了陆地水的循环过程。石灰岩等沉积岩以及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都是生物循环的产物。生物循环影响着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据有关资料,自地球上有生命以来,创造的生物物质已达4X10 千克,相当于对流层大气质量的一万倍、水圈质量的30倍和沉积岩质量的16倍。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已多次被生物加工。地球上生物循环的出现,讲自然环境要素联系为一个整体,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分析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①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大气中的氧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
②改变了陆地水循环过程。
③影响着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案例分析】——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该物质循环过程以生物要素为中心,其中的植被状况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对地形、土壤、气候、水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精讲精评
3.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实现途经: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一、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3)地质循环:
从35亿到36亿年前原始地壳形成至今,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该物质循环过程以地壳运动为中心,其中地形条件的影响最为显著。
地形条件会影响河流的流向、流速和水能资源分布;
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降水及气候类型方面。
精讲精评
3.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实现途经: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一、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4)大气循环:
泛指大气层物质和热量的循环性流动。
大气循环分为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局地环流等。形成大气循环的主因是阳光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能,大气循环的主要形态是大气对流。
太阳光加热了地球表面,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从高空分流向地球的两极,热空气在两极地区释放出所携带的热量而变冷变重,下降到地面之后又从两极吹回到赤道,周而复始,从而形成了大气的全球性对流即大气循环。大气对流在局部地区也会形成。
大气循环使地球表面层温度趋于热平衡状态,是气候和气象变化的导因,但是许多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氯氟烃等也会随着大气对流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地 貌、大气、水、生物、土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思考探究】——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
阅读下列材料,探讨下列问题。
图中有哪几种自然环境要素?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迁移的?
水在各要素间的转换:
①部分土壤水通过根系被植物体吸收,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进入大气;
②部分土壤水通过蒸发作用直接进入大气。
③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植物叶表被植物体吸收或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土壤水。
④被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再次进入大气。进入土壤的土壤水则继续重复上述转换过程。
图中地理要素:植物、土壤、大气、水、地貌、生物等环境要素。
【素养提升】——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与整体性功能
2020年8月21日凌晨,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富泉镇中海村6组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发生山体滑坡。原本覆盖绿色植被的山体表面露出一块斜长约880米、宽约280米的泥黄色破坏面。此次山体滑坡造成省道435线交通中断,9人被埋,其中7人遇难,2人失联。
(1)此次山体滑坡影响了哪些地理要素?
(2)植被要素的变化与山体滑坡有何关系?
地貌形态的改变(山体滑坡)导致了水文状况的改变(形成堰塞湖)进而影响了人类活动(淹没村庄,摧毁交通)。
山区植被覆盖率的减少可能会引发山体滑坡。
精讲精评
3.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实现途经: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一、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4)大气循环:
泛指大气层物质和热量的循环性流动。
大气循环分为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局地环流等。形成大气循环的主因是阳光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能,大气循环的主要形态是大气对流。
太阳光加热了地球表面,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从高空分流向地球的两极,热空气在两极地区释放出所携带的热量而变冷变重,下降到地面之后又从两极吹回到赤道,周而复始,从而形成了大气的全球性对流即大气循环。大气对流在局部地区也会形成。
大气循环使地球表面层温度趋于热平衡状态,是气候和气象变化的导因,但是许多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氯氟烃等也会随着大气对流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地 貌、大气、水、生物、土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精讲精评
1.概念
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单个自然地理要素所不具备的新功能: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生产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依赖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稳定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精讲精评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1)生产功能——指共同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2.类型:
【思维整合】——自然要素组合的差异影响生产功能的强弱
【思维整合】——坡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及地貌的组合不同,生产功能的强弱有明显差异。
相邻的坡地与平地,不仅坡度不同,其接受的太阳辐射、水分条件、土壤肥力、风化物粗细等也不同,共同影响着土地的生产功能,即使生长同种植物,生物量也有较大差别。
精讲精评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2)稳定功能:
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
2.类型:
例如:大气中CO2的含量长期保持稳定。
【思维整合】——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案例分析】——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藏羚羊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多波动,但基本稳定。
(1)推测可可西里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点。
(2)说明可可西里地区动物(如藏羚羊)的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
(3)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这种现象符合什么地理原理
【案例分析】——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藏羚羊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多波动,但基本稳定。
(1)推测可可西里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点。
①高寒气候,昼夜温差较大。
②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较为稀疏,生产力较小。
【案例分析】——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藏羚羊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多波动,但基本稳定。
(2)说明可可西里地区动物(如藏羚羊)的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
可可西里地区气候高寒,草类稀疏,食物产量有限且受环境条件影响明显,因此动物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案例分析】——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藏羚羊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多波动,但基本稳定。
(3)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这种现象符合什么地理原理
藏羚羊的数量与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
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稳定功能。
【活动探究】——坡面土壤厚度的稳定性
坡面土壤常常发生流水侵蚀。岩石不断风化,为土壤形成提供原料。流水侵蚀和岩石风化共同控制着土壤厚度。一般来说,如果流水侵蚀强烈,土壤薄,下覆岩石受到环境影响加剧,风化加速。相反,如果流水侵蚀较弱,在厚厚的土壤的保护下,岩石就不易风化。
表面上看,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很明显,一次降水过程就能观察到;而土壤的形成速度比较慢,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土壤厚度似乎应该变薄。
但事实上,在自然状态下植被生长良好的坡面,经过多年的土壤侵蚀与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厚度一般没有明显变化。通过土壤与水、土壤与岩石间的物质交换,土壤厚度及自然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1)坡面土壤表层常常发生流水侵蚀;
(2)岩石不断风化,为土壤形成提供原料;
(3)流水侵蚀和岩石风化共同控制着土壤厚度等。
通过土壤与水、土壤与岩石间的物质交换,土壤厚度及自然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精讲精评
1.特点
(1)变化性: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如下面所示的地貌侵蚀的变化为例:
精讲精评
1.特点
(2)统一性:自然环境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各要素的协调。
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
思考:
(1)黄山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特色突出的“四绝”?
(2)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主题探究】——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黄山“四绝”
材料一黄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局部地区地形对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空气湿度大、云雾多、降水多。
材料二 黄山集八亿年地质史,融峰林地貌、冰川遗迹于一体,兼有花岗岩造型石、花岗岩洞室、泉潭溪瀑等丰富而典型的地质景观。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黄山代表景观有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1)分析黄山花岗岩峰林景观的形成过程。
(2)简述地形对黄山云海形成的影响。
(3)从气候和地质两方面阐述黄山温泉的形成过程。
【主题探究】——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黄山“四绝”
材料一黄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局部地区地形对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空气湿度大、云雾多、降水多。
材料二 黄山集八亿年地质史,融峰林地貌、冰川遗迹于一体,兼有花岗岩造型石、花岗岩洞室、泉潭溪瀑等丰富而典型的地质景观。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黄山代表景观有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1)分析黄山花岗岩峰林景观的形成过程。
①地下炽热岩浆入侵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形成花岗岩;
②花岗岩体发生间歇抬升随着地壳的强烈隆升,花岗岩体受外力风化、剥蚀;
③形成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峰林景观。
【主题探究】——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黄山“四绝”
材料一黄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局部地区地形对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空气湿度大、云雾多、降水多。
材料二 黄山集八亿年地质史,融峰林地貌、冰川遗迹于一体,兼有花岗岩造型石、花岗岩洞室、泉潭溪瀑等丰富而典型的地质景观。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黄山代表景观有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简述地形对黄山云海形成的影响。
①黄山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日照时间短;
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易成云致雾;
③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山谷风明显,水分蒸发快;
④受山谷风的影响,云雾变化多端。
【主题探究】——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黄山“四绝”
材料一黄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局部地区地形对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空气湿度大、云雾多、降水多。
材料二 黄山集八亿年地质史,融峰林地貌、冰川遗迹于一体,兼有花岗岩造型石、花岗岩洞室、泉潭溪瀑等丰富而典型的地质景观。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黄山代表景观有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从气候和地质两方面阐述黄山温泉的形成过程。
①黄山岩石断裂和垂直节理发育;
②雨量充沛,地表水下渗为地下水与炽热的岩体接触,转变成地下热水;
③地下热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形成温泉。
精讲精评
1.特点
(2)统一性:自然环境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各要素的协调。
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在缺少水土的峭壁岩石缝间,发育不良的黄山松成为“怪松”
精讲精评
1.特点
(2)统一性:自然环境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各要素的协调。
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花岗岩体节理风化,造就“奇石”
精讲精评
1.特点
(2)统一性:自然环境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各要素的协调。
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山体高大陡峭,气流强烈抬升形成“云海”。
精讲精评
1.特点
(2)统一性:自然环境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各要素的协调。
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岩浆上涌加热地下水,形成“温泉”
泉水:
大气降水经森林涵养渗入地下,经玄武岩层、火山碎屑岩的长期融滤、矿化,源源不断地生成矿泉水,沿断裂带上涌出露地表。
精讲精评
1.特点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2. 意义:
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案例分析】——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
a~e的变化
湖泊面积 和深浅 面积逐渐变小,湖水越来越浅,直至湖泊消失
地貌 由湖泊变成了陆地
生物 由水生生物逐渐变成了陆地生物
气候 由湿润逐渐变得干燥
土壤 由湿变干
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地貌、气候、生物、土壤、水等要素的统一演化过程。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依次出现不同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素养提升】——湖泊的演变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生物
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开放性
1.A 解析 图中演示的是因为湖泊生物的生长、死亡沉积于湖底,导致湖泊萎缩﹐最终湖泊消失演变为陆地的过程。
2.D 解析 结合四幅图可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③④①②,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植物营养素沉积湖底(动植物枯死、腐烂)是最早发生的现象,生物的生长是在营养素的条件下发生的,并且一直持续到陆生生物的形成,故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生物。D项正确。
3.B解析图中演示的是生物生长对水文的影响,属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0届柳州一模】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青海湖是内陆咸水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首批列人国际湿地名录的七大湿地之一。青海湖从2005年起,水位连续14年呈上升态势,共上升2.55米。图11为青海湖及周边流域示意图。
简述湖面上升对青海湖及周边环境的积极影响。
【素养提升】——青海湖湖面扩大对及周边环境的积极影响
①湖面上升,水量增加,水质改善,盐度下降;
②湖面扩大,湿地面积增长,环境自净能力增强;
③鱼类更丰富了,迁走的鸟类回归,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
④水源涵养能力显著增强,平均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周边地区气候出现暖湿化的特征;
⑤抑制沙漠化在青海湖流域蔓延的趋势。
【高考真题】——里海的演化之湖水咸淡的变化
【2019 全国卷Ⅰ】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答案:
①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
②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③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高考真题】——里海的演化之湖水咸淡的变化
【2019 全国卷Ⅰ】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答案:
①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
②受冰雪融水补给;
③补给大于蒸发。
【高考真题】——里海的演化之湖水咸淡的变化
【2019 全国卷Ⅰ】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3)答案
①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
②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
③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主题探究】——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
地质时期,非洲板块不断与亚欧板块碰撞,直到约560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海洋唯一通道中断。在地中海被阻隔的几十万年里,最终使地中海成为一个深达3000多米的巨大盆地,这就是地质时期发生在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直到约533万年前,直布罗陀地区大面积断裂,直布罗陀海峡完全被打开,海水重新注入地中海,地中海水位和大西洋水位持平,图3为地中海地区示意图。
(1)分析地质时期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对地中海水文特征的影响。
①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水交换阻断,由于地中海地区夏季高温少雨,海水被大量蒸发;
②导致海面不断下降,盐度不断上升。
【主题探究】——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
地质时期,非洲板块不断与亚欧板块碰撞,直到约560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海洋唯一通道中断。在地中海被阻隔的几十万年里,最终使地中海成为一个深达3000多米的巨大盆地,这就是地质时期发生在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直到约533万年前,直布罗陀地区大面积断裂,直布罗陀海峡完全被打开,海水重新注入地中海,地中海水位和大西洋水位持平,图3为地中海地区示意图。
(2)地质勘探发现地中海海底留存有河流侵蚀地貌以及海底岩层下方有盐矿层,解释其形成原因。
①由于地中海的海面不断下降,盐度不断上升,大量盐分在底部结晶,并沉积形成盐矿层。
②同时,由于海底露出,在海盆上发育出河流,形成了河流侵蚀地貌。
【主题探究】——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
地质时期,非洲板块不断与亚欧板块碰撞,直到约560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海洋唯一通道中断。在地中海被阻隔的几十万年里,最终使地中海成为一个深达3000多米的巨大盆地,这就是地质时期发生在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直到约533万年前,直布罗陀地区大面积断裂,直布罗陀海峡完全被打开,海水重新注入地中海,地中海水位和大西洋水位持平,图3为地中海地区示意图。
(3)简述“墨西拿盐度危机”期间世界大洋的海平面和盐度变化。
海平面上升; 海水盐度下降。
【主题探究】——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
地质时期,非洲板块不断与亚欧板块碰撞,直到约560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海洋唯一通道中断。在地中海被阻隔的几十万年里,最终使地中海成为一个深达3000多米的巨大盆地,这就是地质时期发生在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直到约533万年前,直布罗陀地区大面积断裂,直布罗陀海峡完全被打开,海水重新注入地中海,地中海水位和大西洋水位持平,图3为地中海地区示意图。
(4)分析533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重新打开对当时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
直布陀罗海峡重新打开后,大西洋海水重新流入地中海,蒸发量增大,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增多,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减小。
精讲精评
1.特点
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1.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陡峭山地
外力侵蚀
浑圆丘陵
灌木草地
植被演化
森林
正常演化:需要上千万年
地形
植被
同步
遭受火灾(被干扰):需要几十年
灌木草地
植被演化
森林
植被
2、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
【案例分析】——森林过度采伐导致东北自然环境的整体变化
东北林区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南部为针阔叶混交林(图a)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经过100多年的大规模采伐(图b),森林面积锐减,一方面造成土壤缺乏枯枝落叶的补给,且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另一方面降低了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易形成洪水(图c),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水土流失加剧使地面沟谷纵横(图d),土层变薄,岩石裸露,岩石的风化速度加快。自20世纪末,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林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森林逐渐恢复。
a—东北林区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南部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它平衡大气成分,净化空气、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d—森林面积下降,一方面造成土壤缺乏枯枝落叶的补给,腐殖质减少,另一方面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岩石裸露,岩石的风化速度加快。
【案例分析】——森林过度采伐导致东北自然环境的整体变化
东北林区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南部为针阔叶混交林(图a)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经过100多年的大规模采伐(图b),森林面积锐减,一方面造成土壤缺乏枯枝落叶的补给,且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另一方面降低了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易形成洪水(图c),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水土流失加剧使地面沟谷纵横(图d),土层变薄,岩石裸露,岩石的风化速度加快。自20世纪末,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林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森林逐渐恢复。
c—森林面积下降和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增多,降低了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b—但是,经过20世纪的大规模采伐,目前,东北林海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森林面积锐减,现存森林多为天然次生林或人工林。
【案例分析】——森林过度采伐导致东北自然环境的整体变化
【案例分析】——森林过度采伐导致东北自然环境的整体变化
表现: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环境整体的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物、水容易受到影响,岩石受人类直接影响较小。
精讲精评
3.现状:
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环境变化加快,不利于人类的对环境的适应。
【主题探究】——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
楼兰古国原本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西部,如图所示,它是西域的枢纽,但在公元630年突然神秘消失。这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干旱缺水,生态恶化,楼兰地区土地沙化严重,慢慢不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人口大量外迁,最终楼兰古国失去了往日的繁华,逐渐深埋沙漠腹地。据此,回答第1~3题。
1.C 解析
由材料可知,由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楼兰地区土地沙化严重,已经不再适宜人们生活居住,即水资源短缺导致楼兰古城消失。正确答案为C。
1.导致楼兰古国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荒漠化 B.土壤侵蚀
C.水资源短缺 D.植被破坏
2.环境安全问题对楼兰国家安全影响的主要途径是( )
A.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B.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
C.加剧水土流失和草场退化
D.加快各类疾病的传播速度
【主题探究】——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
楼兰古国原本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西部,如图所示,它是西域的枢纽,但在公元630年突然神秘消失。这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干旱缺水,生态恶化,楼兰地区土地沙化严重,慢慢不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人口大量外迁,最终楼兰古国失去了往日的繁华,逐渐深埋沙漠腹地。据此,回答第1~3题。
2.A 解析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水资源短缺使得当地无法满足人类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进而导致楼兰古城消失,可见当地的环境服务功能受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导致楼兰古国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荒漠化 B.土壤侵蚀
C.水资源短缺 D.植被破坏
2.环境安全问题对楼兰国家安全影响的主要途径是( )
A.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B.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
C.加剧水土流失和草场退化
D.加快各类疾病的传播速度
【主题探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表现1:地理环境具有统一演化的的过程。
探究一: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
思考:黄土高原各地理要素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
【主题探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表现2:“ 牵一发而动全身 ”(指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探究二:(1)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思考:全球气候变暖后,地理环境各要素有何变化?
1.气候变暖 海水升温,海水热膨胀,极地增温 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被淹没,改变海岸线
2.气候变暖 蒸发加大 改变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格局,降水极端事件增加
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 水资源不稳定。
【案例分析】——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原因:
据材料分析全球变暖产生的严峻后果有哪些 ?
①极地和山地冰川融化加快;
②陆地上蒸发量大,径流量减少,水源短缺;
③世界粮食产量减少,出现“粮荒”;
④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
⑤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
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减少植被破坏
植树造林
适应气候变化
调整农业结构
培育新品种
加强立法与管理
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技术手段
提高固碳技术
加强国际合作
【主题探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表现3: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地区。
探究三:
(1)说明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亚、东亚及南亚的气候的影响。
①改变了大气环流,使东亚、南亚季风得以加强,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②使中亚和我国西北气候更加干旱,其东部和南部成为多雨中心。
③西北干旱,使风力作用加强,形成荒漠景观,促使黄土高原的形成,同时也使黄河得以形成发育,河口向东延伸,冲积形成华北平原。
【主题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周边的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面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有强大的热力差异,这对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热力作用。
夏季:
高原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炉,空气受热上升,拉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前来补充,带来丰沛的季风降雨。
冬季:
高原就像一个巨大的冰块,空气冷却下沉,并由高原涌向印度洋这就加剧北方冷空气南下的势力,从而使得冬季风强大。
冬季由于高原地区海拔3-4Km高度形成一个冷高压,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成反气旋环流,这必然加强临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从而加强有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
夏季形成热低压,邻近地区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地区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季风环流。
【主题探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表现3: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地区。
探究三:
(2)说明黄土高原与黄河三角洲、华北平原的关系
由于黄土高原环境的变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黄河下游含沙量增加,在河口堆积形成黄河三角洲,在下游冲积形成华北平原。
自然环境的整体表现及意义
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要素组合及对干扰的整体响应,均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具体分析见下表: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思维整合】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活动探究】——认识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修建大坝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请根据下图提供的线索讨论这些影响,并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空白处。
增加:地下水水位上升
陆生植物被淹没,生物多样性增加
湿度增大温差减小
三角洲萎缩
减轻
【活动探究】——认识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修建大坝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请根据下图提供的线索讨论这些影响,并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空白处。
鲟龙鱼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平时,鲟龙鱼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中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便成群接队向长江洄游,到达长江上游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主题探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表现3: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地区。
探究三:
(2)说明黄土高原与黄河三角洲、华北平原的关系
由于黄土高原环境的变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黄河下游含沙量增加,在河口堆积形成黄河三角洲,在下游冲积形成华北平原。
精讲精评
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整体性的积极意义: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
理论依据:如图示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单项资源及其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因素构成整体系统
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相互影响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人类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依据
【案例分析】——分析区域自然环境要素与整体性的关系
1.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导致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有限的原因。
2.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苏门答腊岛缺少天然良港的原因。
3.导致苏门答腊岛降水空间差异的主导地理因素是什么?
就苏门答腊岛的地理位置来看,当地应属于热带雨林景观。而由于海拔等因素的影响,该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较少。该岛西海岸经常遭受“印度洋拍岸浪”的袭击。这是一种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海岸推进,冲击力量甚大,可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该岛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仅1500-1700毫米。
【案例分析】——分析区域自然环境要素与整体性的关系
①苏门答腊岛西海岸极其狭窄,热带雨林景观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西部山区。
②山区土壤较为贫瘠,加上人类的砍伐,雨林景观破坏严重。
③东部山坡至沿海平原,由于发展农业生产,雨林景观分布有限。岛的南北两端降水较少,也较少分布热带雨林。
就苏门答腊岛的地理位置来看,当地应属于热带雨林景观。而由于海拔等因素的影响,该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较少。该岛西海岸经常遭受“印度洋拍岸浪”的袭击。这是一种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海岸推进,冲击力量甚大,可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该岛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仅1500-1700毫米。
1.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导致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有限的原因。
【案例分析】——分析区域自然环境要素与整体性的关系
①岛屿西岸经常遭受拍岸浪,且海岸线较为平直,很难停泊船只;
②岛屿东岸海域面积狭小,(泥沙淤积严重,板块作用抬升)海水较浅,且多珊瑚礁,港口水深不够且航道极少。
就苏门答腊岛的地理位置来看,当地应属于热带雨林景观。而由于海拔等因素的影响,该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较少。该岛西海岸经常遭受“印度洋拍岸浪”的袭击。这是一种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海岸推进,冲击力量甚大,可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该岛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仅1500-1700毫米。
2.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苏门答腊岛缺少天然良港的原因。
【案例分析】——分析区域自然环境要素与整体性的关系
3.大气环流、地形。
就苏门答腊岛的地理位置来看,当地应属于热带雨林景观。而由于海拔等因素的影响,该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较少。该岛西海岸经常遭受“印度洋拍岸浪”的袭击。这是一种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海岸推进,冲击力量甚大,可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该岛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仅1500-1700毫米。
3.导致苏门答腊岛降水空间差异的主导地理因素是什么?
【素养提升】——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1.A 解析: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长短、含沙量大小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
松花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而珠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两条河流由于流经地区气候不同,而水文特征差异很大。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B.②   C.③    D.④
【素养提升】——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
1.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2.B 解析:
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⑥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故选B。
(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素养提升】——光合作用
2.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读图回答(1)~(2)题。
A 解析:图示过程反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了生产功能。
(1)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生产功能 B.呼吸作用 C.分解功能 D.化合作用
【素养提升】——光合作用
2.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读图回答(1)~(2)题。
2.B 解析:
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森林的砍伐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