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课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课时:复习课
第三单元
四步复习法
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
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生物与环境
生态系统
结
构
组成
成分
无机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物群落:⑦_____________________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功能
物质循环
特点
全球性、循环性
能量流动
特点:⑧___________________
传递效率:10%~20%
信息传递
种类
作用
稳定性
种类
抵抗力稳定性
⑨ 稳定性
原因:具有⑩_____________
调节方式: 调节(基础)
生态环境保护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全球性环境问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
层次
价值
措施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恢复力
自我调节能力
负反馈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2.图解食物链
(二)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的过程
①能量流动的模型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②“拼图法”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③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
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
在食物链A→B→C→D中,则有:
注:A.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
B.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越少。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三)碳循环的各环节之间的关联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解读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五)牢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和作用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例1:2.沙蝗的活动、迁徒有“逐水而居”的倾向。某年,沙蝗从非洲经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向中亚迁徒,直到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扩散和迁徒“戛然而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沙蝗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加剧
B.沙蝗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变化
C.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改变了沙蝗的生殖方式
D.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将呈现“J”形增长
B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联考
例2.(2020·海南,2)研究人员在调查某沙地的植物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年生草本群落在争夺阳光和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
B.与草本群落相比,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
C.多年生亚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亚灌木,其自我调节能力比多年生灌木
群落更强
D.该沙地主要植被是多年生灌木,与其根系发达,抗风和吸水能力较强
有关
C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联考
例3.(2019·海南,29节选)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对植物和动物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3.(2018·海南,29节选)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提高了植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
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
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联考
例4.(2018·海南,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D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联考
例5.(2020·海南,5)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余下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下表为4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实例。
类别 玉米地 荒地 湖泊Ⅰ 湖泊Ⅱ
太阳能利用率(初级生产量/入射太阳能) 1.6% 1.2% 0.4% 0.1%
呼吸消耗率(呼吸消耗/初级生产量) 23.4% 15.1% 22.3% 21.0%
净初级生产效率(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 76.6% 84.9% 77.7% 79.0%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联考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玉米地相比,荒地的太阳能利用率低,净初级生产效率也低
B.若入射太阳能相同,上述4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
C.两个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与玉米地的大致相等,但明显高于荒地
D.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与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损失了部分能量有关
类别 玉米地 荒地 湖泊Ⅰ 湖泊Ⅱ
太阳能利用率(初级生产量/入射太阳能) 1.6% 1.2% 0.4% 0.1%
呼吸消耗率(呼吸消耗/初级生产量) 23.4% 15.1% 22.3% 21.0%
净初级生产效率(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 76.6% 84.9% 77.7% 79.0%
A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联考
例6.(2020·全国Ⅲ,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
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
A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联考
例7.(2021·湖南,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
呈“J”型曲线
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
容纳量
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
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联考
例8.(2021·河北,12)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 典型湿地 季节性湿地 中度退化湿地 严重退化湿地
湿地特征 常年积水 季节性积水 无积水 完全干涸,鼠害严重
生物多样性指数 2.7 2.4 2.1 1.5
鸟类丰富度 25 17 12 9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联考
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
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项目 典型湿地 季节性湿地 中度退化湿地 严重退化湿地
湿地特征 常年积水 季节性积水 无积水 完全干涸,鼠害严重
生物多样性指数 2.7 2.4 2.1 1.5
鸟类丰富度 25 17 12 9
D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