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8 09: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机密★启用前
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
历史试题
2022.7
本试题卷由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探究题三部分,共4页。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后期,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2.为削弱诸侯王势力,汉武帝采取的举措是
A.推崇黄老思想 B.颁布“推恩令”
C.开辟丝绸之路 D.设置西域都护
3.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是
A.东汉 B.东晋 C.北魏 D.南宋
4.唐朝实行的“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5.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
A.科举制的完善 B.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C.察举制的发展 D.八股取士制度形成
6.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应正确的是
A.契丹——“四等人制” B.西夏——南、北面官制
C.金朝——猛安谋克制 D.蒙古——八旗制度
7.下列著作中,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知识的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8.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的订立 B.《天津条约》的订立
C.《马关条约》的订立 D.《辛丑条约》的订立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的是
A.武昌起义 B.“宁汉合流” C.南昌起义 D.“东北易帜”
1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按其孕育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C.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12.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制造了一系列侵华暴行,其中包括
①制造南京大屠杀 ②组建731细菌部队
③制造“皖南事变” ④推行“慰安妇”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解放战争中基本上摧毁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基础的是
A.孟良崮战役胜利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战略决战的胜利 D.百万雄师过大江
14.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主要措施的是
①土地改革 ②稳定物价 ③抗美援朝 ④开国大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其内涵是
A.海峡两岸扩大交往,广泛开展经贸合作
B.国共两党对等谈判,进行第三次合作
C.双方践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6.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B.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7.“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9世纪西欧的这一誓词反映的制度是
A.种姓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教会等级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1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当地
A.自然环境日益改善 B.粮食作物对外传播
C.原住居民大量死亡 D.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19.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君主立宪制的代表,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是
A.议会 B.国王 C.法院 D.内阁
20.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革新了动力技术、催生了交通工具革命的技术发明是
A.骡机 B.珍妮机 C.蒸汽机 D.内燃机
21.创立唯物史观,鲜明地提出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起巨大作用的思想家是
A.哥白尼、牛顿 B.伏尔泰、卢梭
C.圣西门、傅立叶 D.马克思、恩格斯
22.战后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第一次柏林危机 D.“北约”的成立
23.下表反映了战后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济部门 年份 就业人口占比
农业 1950 12.2%
1990 2.8%
工业 1950 34.7%
1990 25.8%
服务业 1950 48.9%
1990 71.4%
A.农业经济的大衰退 B.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D.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24.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是因为这一年有17个非洲国家
A.赢得国家独立 B.彻底摆脱绝对贫困
C.组建政治联盟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5.为了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2001年中国加入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26小题18分,27小题17分,共35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
元朝形势图
材料二
康乾盛世时期,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使版图在前代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请回答:
(1)根据《秦朝形势图》,列举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举措。(6分)
(2)观察《元朝形势图》,指出元朝疆域的特点,并说元朝为此进行的制度创新。(6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前期经略边疆的重要意义。(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3分)
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
……
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主要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重大突破的表现。(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的动荡变革局面。(5分)
三、探究题(15分)。
28.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思想运动 重要代表 思想主张或成就
① 文学三杰、美术三杰、莎士比亚等 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 ② 、加尔文等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等
启蒙运动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 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处的内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恰当主题。(3分)
(3)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阐释启蒙运动是如何推动社会变革的。(6分)
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
历史试题
202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A C A D B B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A D C B C A C
题目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D A 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26小题18分,27小题17分,共35分)。
26.(1)举措:推广郡县制;兴修万里长城;北击匈奴;南伐越族等。
(2)特点:空前辽阔。
创新:实行行省制度;驿站制度;设直属中央的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等。
(3)意义: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为后世巩固多民族国家提供了借鉴等。
(4)认识:自古以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或制度要不断创新;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
27.(1)目的: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结束旧中国屈辱外交;巩固新兴政权;为国内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等。
(2)表现:迎来建交高潮;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3)应对: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多边主义;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
三、探究题(15分)。
28.(1)①文艺复兴;②马丁·路德。
(2)主题: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思想解放与科学革命相互影响(思想解放推动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3)阐释:解放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理论准备和舆论准备;推动美国独立战争;推动法国大革命;推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等。
1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