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06 09:5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 2000年12月31日,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罗斯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在前不久举行的一次推举“世纪风云人物”民意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这项民调显示,许多年长的俄罗斯人仍崇敬地将列宁称为“现代俄罗斯之父”。
  世态沧桑,斗转星移。在俄罗斯媒体中充斥于反共和反布尔什维克的宣传的情况下,许多俄罗斯人仍崇敬地称列宁为“现代俄罗斯之父”。这是因为列宁作为无产阶级的领袖,他的思想和他所领导的“十月革命”几乎影响了整个20世纪。他的影响绝不仅仅限于苏维埃俄国,他影响了整个世界。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人们发现,尽管一代一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不断涌出,但是列宁仍然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人物。列宁被推举为“世纪风云人物”2000年俄国十月革命83周年?
图一为群众向列宁墓敬献花圈图二为一位老人在列宁墓前以自己的方式缅怀列宁克里姆林宫红墙旁的列宁墓躺在水晶棺材中列宁的遗体普京称:“许多人将他们的生命和列宁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安葬列宁意味着他们的生活不再有意义。”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课标要求:
⑴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⑵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感受列宁的成长探究列宁活动触摸列宁思想列宁和他的妹妹感受列宁的成长列宁9岁时的全家福“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
——17岁的列宁17岁时的列宁25岁时的列宁47岁时的列宁53岁时的列宁年轻的反叛者(列宁的早期革命活动)⑴参加反对专制政府的学生运动
⑵加入马克思主义小组,发动工人运动; ⑶会晤马义团体领导人——普列汉诺夫 中学:树立革命理想进行革命活动表现:资阶民主革命者→马克思主义者大学:根本上推翻旧制度,建立平等的新社会根据下列时间找出列宁的主要活动1893189519001917、101903夏1917、41918春 1921、31924、1参加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发动工人罢工统一圣彼得堡各马克思主义小组,建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创办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报纸《火星报》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政党诞生)发表《四月提纲》领导人民保卫新生的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领导十月革命实行新经济政策继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直至逝世缔造一
个政党领导一场革命
缔造一个国家探索一
条道路 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青年总是更乐于跟革新者走的。我们是跟旧的腐朽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青年总是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
——列宁 1、列宁所说的党是什么样的党?该党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为建立这个党,列宁做了怎样的准备?一、 建 党探究列宁活动探究列宁活动 一、建 党1、准备工作组织:理论:1895,圣彼得堡,创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雏形)1900,创办《火星报》(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报纸)2、建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内容:⑴制定党纲(无产阶级专政)
⑵形成布尔什维克派(拥护列宁)意义:⑴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⑵标志列宁主义诞生 帝国主义时代, 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革命实践 相结合的产物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的召开,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
B、列宁被选入党中央领导机构
C、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D、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即时演练◆回忆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进程?原因:
(1)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矛盾尖锐、经济落后)。
(2)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3)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种矛盾。进程: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的几个关键时刻是如何指导革命斗争的?探究列宁活动 二、 领导十月革命1、理论指导⑴一战爆发后,撰写文章①指出战争性质;提出…策略②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一个资国首先获胜⑵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背景、内容、意义)⑶七月事件后,发表《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马义国家学说)意义: ①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②成为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2、实践指导(2)1917,直接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写信敦促武装起义◆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的几个关键时刻是如何指导革命斗争的?工







攻攻占冬宫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问题探究:
你认为俄国在一年内接连发生两场革命(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这两场革命的性质是否相同?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革命性质:1917年的二月革命属资产阶级革命;
十月革命属社会主义革命
判断依据:革命任务和革命成果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为
A、推翻极端专制的反动政权
B、无产阶级掌握实际权力
C、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工人群众拥有一定革命武装(2012.江苏)《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B探究列宁活动 三、巩固新生政权1、面临的问题内忧:
外患:①国内资本家、地主的反扑 ②国民经济严重破坏 ①深陷一战 ②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2、采取的措施外交上: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星期六义务劳动制度工作重心转到军事上,组建红军知识梳理这是伟大的创举!1920年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他和军事学院的学生们一切打扫克里姆林宫广场。 探究列宁活动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⑴重视现代化大生产:
提出“共产主义 =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1920)”
⑵探讨民族关系:
1922, 撰写文章阐述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
⑶强调政权政党建设:
实现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两种途径知识梳理探究列宁活动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战争结束后,列宁等领导人认为可以用来建设社会主义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农:余粮收集 工:一律国有 商:取消自由贸易.贸易国有化 分配:实物配给,劳动义务制农:粮食税 工:国家资本主义 商:自由贸易 分配:按劳取酬工资制行政命令建设经济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⑴损害农民利益  ⑵违背经济规律    ⑶不是向社义过渡的正确探索⑴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⑵为全面社义建设打下基础
⑶是向社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启示: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1、材料一中列宁认为推进社会主义的途径是什么?2、材料二中列宁认为他们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做错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余粮征集制
②全部企业没收为国有
③国内贸易国有化
④实物配给制
材料解析材料三 列宁说:我流亡国外时虽然看过一些涉及商品经济的书,只是把它当成是资本主义邪恶……实践经验表明,商业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邪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否则,我们就不能使这个小农基础的国家在经济上站稳脚跟。” 材料四 粮食税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过渡。……方法:实行粮食税,发展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发展小工业。流转就是贸易自由……3、材料四表明列宁的农业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
租让制、租赁制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质:利用商品货
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说明
A.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走资本主义道路在当时比较适合苏俄国情
C.列宁开始提出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错误的政策
D.新经济政策实践证明是社会主义走向繁荣富强的最佳政策即时演练(2012.江苏)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触摸列宁思想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列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材料二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材料一 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得不相上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我们这一时代的主要斗争。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多国胜利论一国胜利论(一)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触摸列宁思想(时代背景、俄国国情)(二)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材料二: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将来,或什么抽象的幻影,……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列宁最后一次公开演说3、根据材料分析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方面有何创新?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4、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根据材料判断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否有联系?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邓小平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拓展延伸◆概述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继承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发展“一国胜利”理论◆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列宁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爱国主义精神、探索创新精神、与时俱进精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总评列宁1、伟大的思想家: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系列探索文章)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
2)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毕生努力
3)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知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