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专练---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专练---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28 15: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专练---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1秋 上城区期末)2021年4月,杭州市对各区范围做了规划调整,原江干区与原上城区合并为新上城区,以下两图为小金同学搜索到调整规划后的地图,根据所提供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的比例尺大于图2
B.上城区面积大于临安区
C.上城区位置在临平区以南
D.钱塘江位于上城区的西北方向
2.(2021秋 上城区期末)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许多的观察和证据逐步揭示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的球体,以下不能作为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  )
A.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B.麦哲伦经历3年完成环球航行
C.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圆形的
D.地球仪是球形的
3.(2021秋 上城区期末)遇到紧急情况,发生泥石流时需科学自救,以下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A.顺沟方向往上游逃生
B.顺沟方向往下游逃生
C.垂直沟道向两边山坡逃生
D.横渡泥石流逃生
4.(2021秋 永嘉县校级期末)根据岩石成因可将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下列有关岩浆岩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明显的的气孔或柱状结构
B.有明显的的砂粒或砾石
C.有明显的片状结构
D.有明显的层状特征或化石分布
5.(2021秋 永嘉县校级期末)温瑞平原是由瓯江和飞云江冲积形成的河口平原与海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总称,形成该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  )
A.风力 B.生物 C.流水 D.冰川
6.(2021秋 永嘉县校级期末)人们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对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B.板块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C.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板块的碰撞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7.(2021秋 莲都区期末)下列叙述中,不是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A.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B.大洋分隔的两岸都有繁华的城市
C.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D.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一直在缓慢地变化着
8.(2021秋 余姚市期末)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
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
③地震发生时快速从楼道逃生
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
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9.(2021秋 慈溪市期末)下列证据不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是(  )
A.浙江和江苏两地有相同的物种(枇杷、杨梅)
B.可以按照地理界线拼合各大洲连续的煤层矿带
C.精确测量证实大陆仍在缓慢地持续水平运动
D.大西洋两岸地形的高度拟合
10.(2021秋 余姚市期末)2019年4月,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轰动世界。黑洞照片是由全球8个射电望远镜联合“拍摄”获得的,其中大功臣可以说是智利的ALMA望远镜,该望远镜所在地全年晴夜数可达320天左右,气流稳定,空气干燥、无光污染。ALMA望远镜的地理位置(图中用黑点表示)最接近(  )
A.20°N,70°W B.20°S,70°W C.20°N,70°E D.20°S,70°E
11.(2021秋 上虞区期末)下列图示的地貌中,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不同于其他三者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 B. 海岸边的怪石
C. 喜马拉雅山脉 D. 沙漠中的石头蘑菇
12.(2021秋 滨江区期末)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在面对危险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地震时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②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③地震时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④泥石流时,设法从房屋跑出并顺沟往上游逃生。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21秋 临海市期末)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地球由内向外可分为地核、地壳、地幔三层
B.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
C.火山与地震带都位于各大板块的中央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14.(2021秋 镇海区期末)2021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三周年纪念日。十三年间,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C.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D.发生地震时,室外的同学应立即躲到室内坚固的桌椅下并保护好头部
15.(2021秋 龙泉市期末)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D.典型火山一般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
16.(2021秋 鄞州区期末)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2021年的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防灾减灾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安全出口撤离
B.地震发生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C.台风天在外面应尽量躲到广告牌下避风
D.遇到泥石流时,应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快跑
17.(2021秋 越城区期末)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内部由内向外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C.地球上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的碰撞和张裂
D.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相同的六大板块
18.(2021秋 义乌市期末)某同学画的一张校园地图中,图书馆到食堂的距离是5厘米,面两处的实际距离是100米。则该地图所用的比例尺为(  )
A.1:20 B.1:200 C.1:2000 D.1:20000
19.(2021秋 定海区期末)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下列有关地震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地震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
B.全球地震分布与火山分布相似
C.发生地震时,若时间许可,应迅速跑到室外
D.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能够对地震作出准确、及时的预报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0.(2021秋 丽水期末)2021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3周年纪念日,让大家铭记于心。试回答: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四川省位于板块的    ,容易发生地震。
(2)遇到紧急情况或发生灾害时需科学自救,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室外同学应立即跑到楼内躲避
B.实验室发生火灾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0,就地等待救援
C.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或低处跑
D.实验过程中被酒精灯火焰烧伤或烫伤时,用大量冷冷水冲洗受伤处
21.(2021秋 嵊州市期末)学习科学知识,让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自然界中岩石的种类很多,若岩石的纹理中有远古时代形成的动物化石,这种岩石应该属于三类基本岩石类型中的     (选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2)2020年2月3日,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1千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四川是地震多发区,它处于    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如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22.(2021秋 缙云县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北纬25.67度,东经99.87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致3人死亡,27人受伤。
(1)据甲图,此次地震是由亚欧板块与    板块碰撞引起的。
(2)如图乙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球内部结构名称)。
(3)地震是一种会给人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家中(高层)吃晚饭,你应该    。
A.立刻躲进卫生间
B.去楼道往顶楼逃生
C.马上坐电梯下楼逃生
23.(2021秋 东阳市期末)19、据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2021年10月18日8:37在四川乐山市犍为县发生4.2级左
右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震感强烈。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四川刚好位于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带上,
板块不断地发生运动,地壳极不稳定。
(2)如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
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3)为提高全民的抗震减灾意识,中小学校园每年都会进行地震模拟逃生
训练。当地震来临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若在高楼上,则应迅速乘电梯下楼逃生
B.若在房间里,可以双手护头,躲在桌子底下
C.若在操场上,则应躲到坚固楼房边的三角区
D.若在商场内,则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E.若不幸被埋在废墟下,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
(4)地震容易造成周边山坡沟谷中的地表岩石松动,有大量松散碎屑物,如果此时由于暴雨或持续性降水,将会造成另一种自然灾害是    。
24.(2021秋 婺城区期末)在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后,小科同学利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工具,制作等高线模型。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为使制作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制作过程中需注意    (填字母编号)。
A.尽可能挑选形状规则的马铃薯
B.画线时所垫每块橡皮的高度要相同
C.画线时记号笔要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D.绕土豆模型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    (填“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平坦。
(3)为了把等高线描绘在白纸上,小科接下来的操作是    。
25.(2021秋 婺城区期末)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8月6日16时11分在距台湾岛约39公里的宜兰县海域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不少网友表示福建多地有震感。另据日本气象厅发表消息,称熊本县阿苏山当地时间2021年10月20日上午发生火山喷发,这已是该地区自2000年以来的第六次火山喷发了。请回答:
(1)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    的证明。
(2)台湾多地震以及日本地震、火山多发的原因是两地均处在    处。
26.(2021秋 义乌市期末)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和了解地球并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认知。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的球体;
(2)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   和地核三层。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7.(2021秋 丽水期末)小科为了能让远方来的客人熟悉校园分布图,画了如图所示的地图,仔细观察该学校地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图是用     来判断方向的。
(2)综合楼在体育馆的    方向。
(3)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少了什么?   、图例。
(4)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31°N,120°E),由此判定它位于    半球和    半球及    (填“高”“中”“低”)纬度地带。
28.(2021秋 莲都区期末)东西岩风景区为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整个景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因东、西两岩石对峙而得名。景区内险峰绝壁、宏奇壮观。
(1)“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主要由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砂岩构成。从岩石的成因分析,砂岩属于    (填岩石种类);
(2)如图为莲都区局部地图,东西岩位于莲都区    方向;
(3)从丽水市区到东西岩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4.5厘米,它们的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4)要看懂地图,要先掌握地图的三个基本语言,本地图中还缺少的一种语言是    ;
29.(2021秋 临海市期末)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地处北纬27°59′、东经86°55′。2020年12月8日,我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为8848.86米。
(1)据测量,珠穆朗玛峰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这是因为板块与板块之间发生了    。
(2)图中“”表示珠穆朗玛峰的位置是    (填字母)。
(3)珠穆朗玛峰顶部角峰、冰斗谷的形成与    (选填“风力”、“流水”或“冰川”)作用有关。
(4)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 8848.86米,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    (填字母)。
A.测量用的尺子
B.1米
C.8848.86米
D.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的海拔高度
期末复习--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专练---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解答】解:A.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图2比图1更详细,例尺越大,所以图1的比例尺小于图2,故A错误。
B.根据图1可知,临安区的面积大于上城区,故B错误。
C.根据“一般定向法”可知,上城区位置在临平区以南,故C正确。
D.根据“一般定向法”可知,钱塘江位于上城区东北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地球仪是人造出来的,地球仪是球形不能作为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答】解:野外遭遇泥石流,应迅速离开河谷,向山坡高处跑,应沿沟的垂直方向逃生,不能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故选:C。
4.【解答】解:岩浆岩有明显的的气孔或柱状结构;沉积岩有明显的的砂粒或砾石;变质岩有明显的片状结构;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状特征或化石分布。
故选:A。
5.【解答】解:读题干可知,温瑞平原是由瓯江和飞云江冲积形成的河口平原与海积形成的滨海平原,因此,形成该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故选:C。
6.【解答】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各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板块张裂拉伸形成裂谷和海洋。
故选:D。
7.【解答】解: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有:南美洲和非洲生活着同类动物;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调查发现,各相邻大陆的古老地层相吻合。大洋分割的两岸都有繁华的城市与大陆漂移假说是无关的。
故选:B。
8.【解答】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①正确。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不会造成破坏的,故②错误。
地震发生时要快速从楼道逃生,故③正确。
发生地震来不及跑时,可选择狭小的房间或坚固的床、桌下躲避,故④正确。
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有相同之处,就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因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故⑤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浙江和江苏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它们是邻省,有相同的气候条件,两地有相同的物种(枇杷,杨梅),这些不是大陆漂移学说证据;故A错误,符合题意。
可以按照地理界线拼合各大洲连续的煤层矿带,这个说法能证明大陆漂移学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精确测量证实大陆仍在缓慢地持续水平运动,能证明大陆漂移学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大西洋两岸陆地轮廓的高度吻合是证明大陆漂移学说内容的有利证据;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解答】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ALMA望远镜的地理位置(图中用黑点表示)最接近20°S,70°W。
故选:B。
11.【解答】解:长江三角洲、海岸边的怪石和沙漠中的石头蘑菇都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喜马拉雅山脉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综上所述,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2.【解答】解:①地震时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的做法正确。
②发生地震时,不能坐电梯,“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的做法错误。
③地震时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的做法正确。
④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设法从房屋跑出并顺沟往上游逃生”的做法错误。
故选:A。
13.【解答】解:地球由内向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A错误。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B错误。
火山与地震带都位于各大板块的交界处,C错误。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D正确。
故选:D。
14.【解答】解: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A错误;现在地震还无法准确预报,若能及时准确的做出预报,提前采取措施,会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故B错误;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故C正确;发生地震时室外的同学应迅速进逃到空旷的野外去,不能再跑到室内,故D错误。
故选:C。
15.【解答】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A正确。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慢、地核三个圈层,故B正确。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故C错误。
典型火山一般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故D正确。
故选:C。
16.【解答】解: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安全出口撤离,地震发生时应不能乘坐电梯迅速离开,台风天在外面应尽量躲开广告牌,遇到泥石流时,应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快跑。
故选:A。
17.【解答】解:地球内部由内向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故A错误;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球体,故B错误;
地球上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故C正确;
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故D错误。
故选:C。
18.【解答】解:100米=10000厘米;根据比例尺公式计算得知:比例尺。
故选:C。
19.【解答】解:地震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全球地震分布与火山分布相似,发生地震时,若时间许可,应迅速跑到室外,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不能够对地震作出准确、及时的预报。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0.【解答】解:(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四川省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地震。
(2)地震发生时,容易发生建筑物倒塌,因此要远离建筑物,故A错误;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时,必须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故B错误;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高处跑,故C错误;实验过程中被酒精灯火焰烧伤或烫伤时,应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故D正确。
故答案为:
(1)交界处;
(2)D。
21.【解答】解:(1)该岩石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沉积物一层层堆积而形成,岩层中常常能找到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所以含始祖鸟化石的岩石属于沉积岩。
(2)2020年2月3日,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1千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四川是地震多发区,它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如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位置,A处位于地幔,因为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壳深部或地幔物质部分熔融。
故答案为:
(1)沉积岩;
(2)印度洋;地幔。
22.【解答】解:(1)读图可知,此次地震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引起的。
(2)如图乙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地壳层。
(3)地震是一种会给人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家中(高层)吃晚饭,你应该立刻躲进卫生间,故选A。
故答案为:
(1)印度洋;
(2)地壳层;
(3)A。
23.【解答】解:(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四川刚好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带上,板块不断地发生运动,地壳极不稳定,容易发生地震。
(2)如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地壳层。
(3)为提高全民的抗震减灾意识,中小学校园每年都会进行地震模拟逃生训练。当地震来临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若在高楼上,不能乘电梯下楼逃生,若在房间里,可以双手护头,躲在桌子底下,若在操场上,应到开阔的地方,若在商场内,则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若不幸被埋在废墟下,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故选BDE。
(4)地震容易造成周边山坡沟谷中的地表岩石松动,有大量松散碎屑物,如果此时由于暴雨或持续性降水,将会造成另一种自然灾害是泥石流。
故答案为:
(1)亚欧;
(2)地壳层;
(3)BDE;
(4)泥石流。
24.【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为使制作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制作过程中需注意是尽可能挑选形状规则的马铃薯、画线时记号笔要水平放置在橡皮上、画线时所垫每块橡皮的高度要相同、绕土豆模型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大罗山主峰,小组同学分别从路线甲和乙爬到山顶,乙路线比较容易,其原因是:该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若要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步骤为:取一张白纸,将画好线的土豆放在上面;沿着土豆上的线,用虚线垂直画出,固定于纸上;沿着虚线所固定的点,连接并且描绘出来,即为等高线图。
故答案为:
(1)ACBD;
(2)乙;
(3)取一张白纸,将画好线的土豆放在上面;沿着土豆上的线,用虚线垂直画出,固定于纸上;沿着虚线所固定的点,连接并且描绘出来,即为等高线图。
25.【解答】解:(1)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台湾多地震以及日本地震、火山多发的原因是两地均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故答案为:
(1)板块运动;
(2)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
26.【解答】解:(1)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故答案为:(1)赤道略鼓;(2)地幔。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7.【解答】解:读图可知,(1)此地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的。
(2)观察发现,综合楼在体育馆的西南方向。
(3)地图的三要素有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此地图少了比例尺、有图例,方向可以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4)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31°N,120°E),由此判定它位于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北为北半球);120°E经线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位于东半球;31°N位于30°N~60°N之间,位于中纬度地区。
故答案为: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西南;
(3)比例尺;
(4)北;东;中。
28.【解答】(1)岩石按其成因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浆岩是存在于地壳下面高温、高压的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具有构造和冷凝特征。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等疏松沉积物团结而成的岩石,层理构造显著,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丹霞地貌主要由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砂岩构成。从岩石的成因分析,砂岩属于沉积岩;
(2)如图为莲都区局部地图,东西岩位于莲都区西北方向;
(3)根据地图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可得:4.5厘米×420000=1890000厘米=18.9千米;
(4)地图的基本语言有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本地图中还缺少的一种语言是图例。
故答案为:
(1)沉积岩;
(2)西北;
(3)18.9千米;
(4)图例。
29.【解答】解:(1)据测量,珠穆朗玛峰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这是因为板块与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挤压,该山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2)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图中“”表示珠穆朗玛峰的位置是A,该地的经纬度大约是88°E,28°N。
(3)珠穆朗玛峰顶部角峰、冰斗谷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有关。
(4)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86米,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1米。
故答案为:(1)碰撞挤压;(2)A;(3)冰川;(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