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东汉马踏飞燕
汉王朝缔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辉煌,久享赞誉。提及汉朝,映入脑海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之功、武帝刘彻的文韬武略。对于东汉历史,却比较陌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东汉的历史。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8-14号字,1.3倍字间距。
东汉建立
东汉的兴衰
衰
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光武中兴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 谷永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说明西汉后期百姓生活状况怎样?
2.材料中提及,导致上述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民不聊生,饥寒交迫,大量人民死亡
赋税徭役沉重
面对如此情形,各地纷纷起来反抗!!
东汉的建立的背景
①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
③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政权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
东汉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光武帝)
洛阳
东汉建立背景
②王莽施政激起农民起义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人口减少,政府机构人员较多。大量的官员需要政府发放薪水。
北方少数民族和我们关系不好,我们刚刚建国,是战还是和?
长期的战乱人口由6000万锐减到1200万人,农民因为交不起田租而卖身为奴婢,受到随意虐待。
少人!
缺钱!
边境战乱!
①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有人!
有钱!
有安宁!
光武帝为了稳定政局采取的措施:
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的措施在东汉社会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东汉初年 1000多万
光武帝时 2100多万
人口大幅度增加
百姓生活富足
光武帝措施的影响: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
事件 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时间 西汉初期 东汉初期
原因 ①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措施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鼓励农业生产。 ④轻徭薄赋。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轻徭薄赋,三十税一。 ③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 ①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②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结果 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文景之治” 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启示 ①以农为本、以民为本;②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相同点 ①原因相同;②措施(农业、赋税)相同;②结果相同 看表格说一说,这些皇帝年龄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呢?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即位均比较年幼,且很多“早逝”
下表列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与寿命
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东汉的外戚,一般都是功臣宿将,名门大族。
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帝家族的男子。东汉中后期的宦官往往因帮助皇帝除掉外戚、夺回政权有功而被封侯赐爵,成为可能专权的另一种政治力量。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根本原因: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时间:
原因:
根本原因:
结果:
东汉中期以后
继位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
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①政治腐朽
②人民苦难深重
阅读材料你能感受到东汉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
材料一: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黄巾起义背景
译文:大意是说,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奸佞之徒,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
原因:
时间:
领导者:
特点:
口号:
结果:
影响:
①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②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84年
张角
①利用宗教太平道 宣传发动
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太吉。
黄巾起义
起义失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东汉王朝
黄巾起义军
184年
东汉的兴衰
兴
衰
1.时间、建立者、都城:
2.光武帝
措施:
3.结果: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184年
公元25年
刘秀(光武帝)
洛阳
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
(根本原因)
黄巾起义
(直接原因)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走向灭亡
背景:
爆发时间:
领 导 人:
特点:
影响: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败
②自然灾害频繁
张角
利用宗教太平道宣传,有组织有准备
虽失败,但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时间:
根本原因:
结果:
东汉中期以后
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
本课小结
1.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纪》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该皇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u),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蜀(juan)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
A.释放奴婢,缓和矛盾 B.监督官吏,惩处贪官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废除酷法,减轻刑罚
2.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3.有学者认为,黄巾起义失败后,东汉天下分崩,民不聊生,纲纪既衰,儒道尤甚据材料可知,黄巾起义( )
A.冲击了东汉的封建统治 B.消除了社会矛盾
C.造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D.使儒家思想消亡
D
A
A
4."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A.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B.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C.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D.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5.东汉历经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前后相传14帝,延续195年。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
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B.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
6.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如下知识线索图,据此判断,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A.秦统一中国
B.秦朝的灭亡
C.西汉的建立和发展
D.东汉的兴衰
B
D
D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南宋]陈亮《酌古论》
史料二: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后汉书·光武帝纪》
史料三: 诏曰:“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税。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后汉书·光武帝纪》
史料四: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光武帝纪》
1、史料一陈亮称赞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结合史料二、三、四分析,光武帝实现“中兴”的措施有哪些?
光武中兴
措施:①下令释放奴婢为平民;②与民休息,减轻赋税负担;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