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2.3群落的演替
时间:
1883 年 8 月 7 日
地点:
印度尼西亚
事件:
火山大爆发
火山岩上还有生命迹象吗?有种子吗?有土壤条件吗?有种子吗?有土壤条件吗?一、群落的演替
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时间 植物 动物
几年后
1909年
1919年
1934年
小草
蜘蛛
草本植物和灌木
202种动物
灌木占优势
621种动物
乔木占优势
880种动物
群落
新群落
新群落
新群落
一、群落的演替
时间 植物 动物
几年后
1909年
1919年
1934年
几种禾本科小草
草本植物和灌木
灌木占优势
乔木占优势
蜘蛛
202种动物
621种动物
880种动物
概念:
随着 的推移,一个 被另一个
代替的过程。
时间
群落
群落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
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实例1
光裸的岩石上进行的演替
阅读书本P79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圈出各个阶段的优势物种?为什么它能成为优势物种?
2.各个阶段有无土壤条件?土壤情况如何?
地 衣 阶 段
苔 藓 阶 段
草本植物阶段灌 木 阶 段森 林 阶 段
〖合作探究 〗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吗?
3.从裸岩到森林,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是怎么变化的?
演替过程中是优势物种的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4.群落的演替有无终点?
5.所有的群落都能演替成森林吗?与什么有关?
当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演替的终点。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
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实例1
裸岩上的演替
草本植物
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实例2
弃耕农田的演替
为什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没有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实例2
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
乔木
比一比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不同
经历的时间不同
速度不同
火山爆发
比一比
火灾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异同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时间
速度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的地方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缓慢
较快
分门别类
A.沙丘上的演替
B.火山岩上的演替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冰川泥上的演替
E.过量砍伐森林发生的演替
初生演替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荒漠化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正反两个方面的
有利
不利
①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②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等
③引入外来物种或外来物种入侵
①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
②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环境存在的问题:
目的:
措施:
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
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和退牧还草,颁布《退耕还林条例》
水葫芦(凤眼莲)
外来物种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1)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2)摧毁生态系统
(3)危害生物多样性
(4)影响遗传多样性
例.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演替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取代的过程
B.从裸岩阶段发展成森林阶段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D.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A
高考链接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与光裸岩石上的演替相比哪个时间短,说明原因。
次生
土壤
高考链接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2)与光裸岩石上的演替相比哪个时间短,说明原因。
常绿阔叶林。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中群落演替起始时具备该条件,而裸岩上的演替不具备该条件。
(三)、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1.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
2.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间相互关系的变化
3.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些因素处于变化的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淘汰。群落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
实例 : 阅读 资料1和资料2,完成思考讨论
2.人类活动使生物群落演替向什么方向进行?
3.人类活动对上述群落演替的速度有什么影响?
1.如果去除人类活动,这些群落又会向什么方向演替?
加快了此种演替的速度
物种丰富度降低,结构简单的方向进行
趋向于丰富度增加,结构更复杂的方向进行。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拓展延伸:生物入侵
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 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原分布于美国等国。1979年在辽宁省首次发现,之后蔓延全国。每株树上多达几百只、上千只幼虫危害,常把树木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美国白蛾的危害一点不亚于森林火灾。
五、课堂小结
【典例分析1】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B.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C.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D.沙丘、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达标检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