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笼”等5个生字,会写“阴、似”等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在情境中读准多音字“见”的读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 结合文中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结合文中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走近大草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到美丽的大草原去看看走走,感受一下异域风光。(播放视频、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大草原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请与我们分享。
(设计意图:学生生活在南方,没有见过草原,视频中的草原和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能帮助学生很快地走近草原,有助于在头脑中建立草原的形象,对理解《敕勒川》这首古诗有帮助。)
二、读好课题,了解敕勒族。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草原的古诗。(出示诗题)请读出诗题。
学生读诗题:敕勒歌,读准翘舌音“敕”。
2.师:读好了诗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
学生会质疑:什么是敕勒?什么是敕勒歌?
3.师简介:敕勒族,是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北朝时期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设计意图:由诗题入手,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初读《敕勒歌》,读准生字,读顺古诗。
1.学生聆听《敕勒歌》范读。
师:请聆听《敕勒歌》的范读,听一听朗诵者是怎样读好这首诗的。(播放范读)
2.学生根据要求自读《敕勒歌》。
师:听着范读,不少同学也跃跃欲试了。看来这首诗对我们很有吸引力。请大家根据自读要求,练习诵读。
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不会的字看清拼音多读两遍。
学生自由练习诵读。
3.师: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我们用来检查一下大家是否能准确读出生字,流利读出古诗。
学生以“开火车”方式读带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组”的方式读去掉拼音的生字;以“抢答”的方式读带有生字的生词。老师及时纠正字音,
4.指名学生按读通、读顺的要求诵读《敕勒歌》,师生共同聆听、指正。
预设:
学生对“见”这个多音字会读错。老师引导学生看拼音读准。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了才会有动力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古诗的范读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扫清生字障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诵读古诗。“开火车”、“分小组”、“抢答”等方式都满足了学生心理特点,让学习变得有趣而高效。)
四、根据插图,理解古诗,想象草原的高远辽阔。
1.师:(出示草原的图片)同学们,我们现在置身于大草原上,放眼望去,天宽地阔,请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你哪些词语不理解?又能理解哪些词?请大家进行分享。
预设:
学生了解的词语:
下:下面。
天:天空。
学生不了解的词语:敕勒川、阴山、穹庐、笼盖、四野。
2.老师通过地图、图片介绍:
①敕勒川: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川:平地。
②阴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省北部。
③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用毡子做成。
④笼盖:笼罩。
⑤四野:广阔的原野。
3.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理解诗句。
①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在敕勒川这片辽阔的大草原上,看,满眼都是绿色,一眼望不到边。你们的心情如何?
学生自由发言。
②师:同学们,能不能用诗句给我介绍一下你们所在的位置?
生诵读“敕勒川,阴山下”。
③师:抬头看向天空,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天空的色彩,说出天空的辽远,说出自己对天空的想象,说出自己的心情。
④师:举目四望,你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草原的色彩,说出草原的辽阔,说出自己对草原的想象,说出身处草原的感觉。
⑤师:我们在这无边无际的蓝天下,置身于一望无垠的草原上,不由地想吟诵——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学生说出自己对“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理解。分析出“天似穹庐”是:天空像圆圆的毡帐大屋顶。这是比喻修辞手法,源于丰富的想象。
4.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反复诵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情境一:如果有人问你,敕勒川在哪里?那里是什么样的?请你用诗句来介绍它。
情境二:我们今天是第一次来到这大草原,你感觉这里美吗?请读出赞美的语气。
情境三:假设这大草原就是你的家,你是否会热爱它?请读出你的热爱。
5.学生观看草原上有牛羊的图片,在老师创设的情境,诵读、理解第三、四行诗。
①师:快看,一阵风吹来,草有什么变化?你看到了草原上出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
生:一阵风吹来,草会低下头,草会弯下腰。碧绿的草原上,看见了牛,看见了羊。
②师:此刻,你最想说什么?最想读哪句诗?
学生自由发言,诵读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③师讲解“见”的读音:风吹草低,牛羊就显现出来了。这个“见”就是显现的意思。跟我们曾经学过的“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见”的意思一样,所以,读作:xiàn。请看语文书86页,在古诗下面,有注释,注释里写得也很清楚,见同“现”,显现。以后我们在学习古诗文时,也要学会看注释。注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文。
④学生在语境中选择“见”的读音。
6.师:假如你就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小牧民,而我是到草原上旅游的人,当我说:“你们的草原真是太迷人啦!你会说什么?”能不能借着古诗把草原夸赞一番?
学生四人小组进行练习。再指名与大家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部分的设计目的就在于此。)
四、观看图片,体会“苍苍”“茫茫”用于别的事物上的含义,学写“苍”“茫”两个生字。
师:“天苍苍,野茫茫”描绘出蓝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而“苍苍、茫茫”与不同的事物组合,会有不同的含义。
出示图片,引导生观察,理解字义。
1.学生观看老奶奶图片,体会“白发苍苍”是表现一头白发;观看松柏图片,明白“松柏苍苍”则是说松柏苍翠的。
(1)出示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图片 。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看到这张图片我们会说上面的老奶奶……
预设:
生:白发苍苍。
师:真聪明,那么这里的苍苍就是指头发的颜色是白的。那么根据我们的猜想再来看看这张图片。你们觉得“松柏苍苍”是什么意思呢?
(2)师出示松柏图片。
师:那么根据我们的猜想再来看看这张图片。你们觉得“松柏苍苍”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
生:松树柏树都很翠绿。
师:回答正确了!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举一反三了!
2.学生观看大海图片,感受“大海茫茫”;观看云海的图片,感受“云海茫茫”。
(1)出示大海和云海图片 。
师:那么请大家再来看看这两张图片,大家是不是很容易就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呢?
指名生作答。
预设:
生1:“大海茫茫”是大海很宽很大。
师:是的,这个词表示大海的大,那么茫茫就是指宽广,没有边际。我们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那么它的意思就是大海无边无际。
生2:“云海茫茫”的意思是云海无边无际。
师:你的学习能力真强!是的,它是指云海非常浓厚,一望无际。看来大家都能准确地理解这两个词了。
3. 学习“苍、茫”两个生字。
(1)出示苍、茫”两个生字。
师:“苍、茫”两个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字。请大家观察它们的字形结构,分析出异同。
(2)学生观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要注意在书写起先观察它们的结构。“苍”字在书写时上窄下宽,撇捺要舒展,撇低捺高;“茫”字是上下结构,上下同宽,竖折的折笔要顿笔。
(3)师示范书写“苍、茫”两个生字。
(4)学生描红、仿写,提醒学生书写姿势。
师:接下来,请拿出笔,把“苍、茫”两个生字描红、仿写一遍。书写时请注意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开始吧!
(5)学生展示,老师点评。
(6)师小结。
师:同学们都记住了书写这两个字的要点,把字写得工整又美观,真是让人赏心悦目啊!那么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剩下的三个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归类认识两个草字头的生字,能区别并将生字书写正确工整。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识字写字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地大物博,跟着诗人们留下的一首首古诗一片片古文,我们可以看遍祖国大好河山。《敕勒歌》就带我们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希望大家爱上古诗,诵读古诗,跟着古诗游历祖国。
六、作业布置。
1.向你的家人吟诵古诗《敕勒川》。
2.根据的你对古诗的理解,将你想象的画面用彩色笔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