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下第八章《平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全章共六节8个课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七年级下第八章《平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全章共六节8个课时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2-07 19:4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 第一课时 平面图形的平移(1)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2.会将一个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预习导学:请自学课本第2--3页,完成下面问题: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________,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和_______.
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______,对应线段______,对应角______.
二、探究学习
探究1. 平移的概念
1.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移动前后的图形是全等的吗?
2.下列对于平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形的平移必须指明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
B.平移对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影响
C.平移和轴对称实质是一样的
D.整个图形的平移情况与其上任意一点的平移情况是一致的
3.一个座钟钟摆的左右摆动是不是平移?为什么?
探究2. 平移的基本性质
1.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存在的平行且相等的三组线段和一组全等三角形。

如图所示,△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33°,∠ACB=70°,求△DEF各角的度数.
三、达标测试
1.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
A.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成为大气泡 B.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滑行
C.随手抛出的彩球的运动 D.随风飘动的风筝在空中的运动
在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平移过程的有( )
(1)时针运动的过程;(2)火箭升空的过程;(3)地球自转的过程;(4) 飞机从起跑到离开地面的过程.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观察下列图案,能通过第一个图平移得到的是( )

A B C D
在下面的六幅图案中,(2)(3)(4)(5)(6)中的哪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

5.如图下图,已知Rt△ABC中,∠C=90°,BC=4,AC=4,将△ABC沿CB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
(1)若平移距离为3,求△ABC与△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

(2)若平移距离为x(0≤x≤4),求△ABC与△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y,并写出y与x的关系式
.

教(学)后记
回想本节所教(学)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课后作业
1.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1)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行驶. ( )
(2)冷水受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变成大气泡. ( )
(3)人随电梯上升. ( )
(4)钟摆的摆动. ( )
(5)飞机起飞前在直线跑道上滑动. ( )
填空:
(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cm得到线段CD,如果AB=5 cm,则CD=_________cm.
(2)将∠ABC向上平移10cm得到∠EFG,如果∠ABC=52°,则∠EFG=_________°,BF=____________cm.
(3)将面积为30cm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MNP,则△MNP是_____三角形,它的面积是_____cm2.
3.如图所示,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4.将图中的小船向左平移4格
如图,将Rt△ABC沿斜边BC向右平移6cm,得到Rt△DEF.已知BC=12cm,AC=7cm,AB=6cm
∠B=60°,DE垂直平分AC.求:
(1)∠EFD的度数;
(2)四边形CFDG的周长。

白云宾馆在装修时,准备在主楼梯上铺上红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30元,主楼梯宽2m,其侧面如图所示,则购买这种地毯至少需要多少元?
7.如图是一块长方形的草地, 长为21米.宽为15米 在草地上有一条宽为1米的小道,长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长满青草. 求长草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8.1 第一课时 平面图形的平移
三、达标测试
1. B 2.B 3.D 4.(3) 5. (1)2 (2)2
四、课后作业
1.(1)(5) 2.(1)5cm(2)72 BF=10cm(3)等腰三角形 30
3. 4.略 5.(1)300 (2)9+9(cm) 6.420元 提示:由勾股定理求出NH的长,由平移的性质可知,红地毯的长为3+4=7m,由楼梯宽为2m,得地毯的面积为14m2,所以购买这种地毯为420 7.315米2
8.1 第二课时 平面图形的平移
学习目标:
1.会识别图形是以什么方式将某个基本图形平移而得.
2.会将一个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1)要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除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平移两要素:①方向;②距离.
(2)平移具有哪些最基本的特征?

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②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探究学习
探究1 通过平移得到的复合图
观察下面的图案: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探究2 连续平移基本图案
观察图的图案: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三、达标测试
1.观察下图,它可以由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
2.如图,在正六边形硬纸片上剪去一个与其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并将其平移到左边,形成一个新的图案.用这个图案能否得到类似于8--11的图案?
3.观察右图,它可以由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
4.请将图中的“小鱼”向左平移5格.
教(学)后记
回想本节所教(学)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课后作业
1.在下面的六幅图中,(2) (3) (4) (5) (6)中的图案_________可以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的
2.如图,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梯形是梯形ABCD经过平移得到的且∠ABC=90°.那么梯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 =________.
3. 已知在△ABC中,AB=,AC=2cm,BC=3cm,若将△ABC平移5个单位得到△ABC,其中A与A,B与B是对应顶点,△ABC是什么三角形?说明你的理由.
3. 以一个三角形平移为“基本图案”,利用平移设计一个图案,并在班上展示你的作品.

8.1 第二课时
三、达标测试
1. 略 2. 略 3. 略 4. 略
课后作业
1.(4) 2. 5平方厘米 900 3. △A1B1C1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略 4. 略
8.2 第一课时 简单的平移作图
学习目标:
1. 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2. 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平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平移图形的关键条件是确定平移的________和________
自主预习
线段、角、三角形的平移是最简单的平移问题,其中关键条件是平移的______和________
平移图形的步骤:1.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2.找出确定图形形状的______;3.按平移方向和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________;4.按原图的顺序,连接各_______;5写出结论.
探究学习
探究1 平移满足的条件
经过平移,线段CD端点D移到了点B,你能作出线段CD平移后的图形吗?
探究2 平移的步骤
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请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三、达标测试
1. 经过平移,△ABC的边AB移到了EF,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你有几种作法?

2.将图中的字母N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如图,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厘米,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后记
回想本节所教(学)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课后作业
已知线段AB=5cm,向右平移3cm后得线段CD,则CD= cm,AC= cm。
2. 已知∠ABC=50°,将它向左平移10cm后得∠EFG,则∠EFG= °。

3. 已知等边△ABC边长为5cm,将它向下平移8cm后得△EFG,则△EFG是 三角形,其边长为 cm。

4. 如图,经过平移,△ABC的边AB平移到了A′B′,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你能给出几种作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请用其中一种方法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5. (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AD上一点,连结EB,将△AEB平移,使点A移至点D,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2)平移后,假设点E平移到点,点B平移到点,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求四边形的面积.
6.如图,在梯形ABCD中,已知AB∥CD,AB=7cm,BC=4cm.CD=2cm,AD=3cm,将线段AD向右平移2cm,使A点与E点对应,D点与C点对应.
(1)猜想四边形AECD的形状.
(2)△BCE是什么三角形?
(3)利用(1) ,(2)的结论计算梯形ABCD的面积.

8.2 第一课时 简单的平移作图
三、达标测试
1. 略 2. 略 3. 略 4. 略
四、课后作业
1.CD=5cm AC=3cm 2. 500 3. 等边三角形 5cm 4. 略 5. (1) 略 (2)25 6. (1)平行四边形(2)直角三角形(3)cm2
8.2 第二课时 简单的平移作图
学习目标:
1. 能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 会根据图形平移前后一对对应点的坐标及其他点的坐标,写出这些点平移后(或前)对应点的坐标.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1. 平面内一点P(x,y)平移后的坐标变化如下。

将P向右平移a个单位→P1(____,y)

将P向左平移a个单位→P2(____,y)

将P向上平移b个单位→P3(x,____)

将P向下平移b个单位→P4(x,____)
2.如图三角形ABC的三个定点坐标分别是A(-3,-1),B(-2,-3),C(-1,-2)
①??将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3,得到三角形 ,画出这个图形
②??将三角形的三个坐标顶点的纵都加2,得到三角形 ,画出图形
探究1. 坐标的变化与图形的位置的关系
将点(-2,2),(-1,6),(1,6),(2,2),(-2,2)用线段顺次连接而得到的.
如果将上图中图形上所有各点的横坐标分别加6,纵坐标保持不变,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图形?画一画.
如果再将(1)中得到的图形上所有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减4,你又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图形?画一画.
如果将原图中图形上所有各点的横坐标分别加6,纵坐标分别减4,你会得到一个怎样的图形?
比较(1)(2)中的两次变化与(3)中的一次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探究2. 探究图形的平移与其坐标的变化
1. 在图中标出△ABC各顶点的坐标.
2. △ABC向右平移_____个单位得到
△A1B1C1的,在图中标出△A1B1C1
各点的坐标,观察各点坐标都发生
怎样的变化?
3. △ABC是怎样平移到△A2B2C2的?
三、达标测试
1.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间的关系
左、右平移:
原图形上的点(,)   (___a,);
原图形上的点((,)  (___a,);
上、下平移:
原图形上的点(,)   (,___);
原图形上的点(,)   (,___).
2.①(-2,1)纵坐标减4,得到A1,它的坐标如何变化?
②的横坐标加5,得到,它的坐标如何变化?
3. 如图,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对应的三角形
A1B1C1,并写出点A1、B1、C1的坐标。


 
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3,-2),(-1,-3).
(1)写出点A向右平移6个单位后所得点A的坐标;
(2)写出点B向下平移3.5个单位后所得点B的坐标.
教(学)后记
回想本节所教(学)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课后作业
1.点M(-1,5)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到点N,则N点的坐标为( )
A.(1,8) B.(-3,8)
C.(1,2) D.(-3,2)
2.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1,1),(2,2)和(3,-1),那么第四个顶点是( )

A.(4,0) B.(0,4)
C.(4,0)或(4,0) D.(4,0),(0,4)或(2,-2)
如图所示,在△AOB中,AO=AB,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2),点O的坐标是(0,
,将△AOB平移得到△A’O’B’,使得点A’在y轴上,点O’,B’在x轴上,求点B’的坐标
4.△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
做出△ABC关于y轴堆成的△A1B1C1,并写出△A1B1C1各顶点的坐标;
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做出平移后的△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
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直线对称?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

8.2 第二课时 简单的平移作图
三、达标测试
1. (1) x-a , x+b,. (2) y+b, y-b 2. A1 ( -2, -3 ) A2 (3, -3) 3. A1 ( 0, 2 ) B1 ( -3, - 5 ) C1 ( 5, 0 ) 4. (1) A1 (9, -2) (2) (-1, -6.5)
课后作业
1.C 2. D 3. B1 ( 2, 0 ) 4. (1) A1 (0, 4) B1 ( 2, 2 ) C1 ( 1, 1 ) (2) A2 (6, 4) B2 ( 4, 2) C2 (5, 1) (3) 略
8.3 平面图形的旋转
学习目标:
1.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画图的操作技能.
2. 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3.能进行钟表旋转中的简单的旋转角度角度计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叫 ,转动的角度叫 .
2.旋转的性质:(1)旋转角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3)旋转不改变图形的 和 .
二、探究学习
探究1 旋转的概念
你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吗?它是由五个同样的花瓣组成的,它可以看做是一片花瓣通过怎样的旋转得到的?
2.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四边形AOBC,它绕O点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3)旋转角是什么?(用三个字母表示)
(4)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与EO呢?
(5)∠AOD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
探究2 旋转的性质
1. 如图,矩形ABCD中,AC为对角线,O为AC的中点,△ADC是否可由△CBA旋转而得到?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请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如图,四边形ABCD绕点O点旋转得到四边形EFGH,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到什么位置?
三、达标测试
1.下列现象属于旋转的是( )
A.摩托车在急刹车时向前滑动 B.空中飞舞的雪花
C.拧开自来水龙头的过程 D.飞机起飞后冲向空中的过程
2.如右图,在俄罗斯方块游戏中,已拼好的图案如图所示,
现又出现一小方格体正向下运动,为了使所有 图案消
失,你必须进行以下哪项操作,才能拼成一个完整图案,
使其自动消失(  )
A.顺时针旋转90°,向右平移 B.逆时针旋转90°,向右平移
C.顺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 D.逆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
3.在下图右侧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  )
4.正三角形ABC绕顶点C旋转 度后与原图形重合.
5.钟表走了18分钟,则分针旋转了 度.
6.如右图,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ECD
都是等边三角形,△EBC可以看作是△ 绕
点 逆时针旋转 度得到.
7. 如图,若△AEF是由△ABC旋转得到的,则旋转中心是_______,旋转角度为______或______(用三个字母表示),△AEF_____△ABC.
8. 标出下图的“基本图案”,它可以看做是“基本图案”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9.如图把Rt△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CF的位置,BD的延长线交于CF于点E,连结BC,若∠FBE=∠CBE,试确定CE与BD的关系。

教(学)后记
回想本节所教(学)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四、课后作业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______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_______(circumrotate).这个定点称为___________,转动的角称为________.旋转只改变图形的__________,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和_______.
2.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__________沿相同方向旋转了______(相同/不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成的角都__________,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

如右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和△COD
是全等三角形,那么可以将△COD看做△AOB以O为旋转中心,
旋转_______度后形成的.

4.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围成的,如图3-3-6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的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点A为中心( )
A.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C.逆时针旋转60°得到 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

5. 9点钟时,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6.如图,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DEC,AC、DE交于点F.
(1)若∠DFC=90°,求∠A的度数.
(2)若AC=3cm,求DC的长.


7.在△ACD中,∠ACD=120°,把△ACD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BCE,AD交EC于 N, BE交AC于M,连接AB,DE,MN。
(1)试判断△ABC和△CDE的形状
(2)确定MN与BD的位置关系

8.3 平面图形的旋转
三、达标测试
1. C 2. A 3.B 4.3600 5. 1080 6. △ACD 点C 60 7.A ∠FAC或∠EAB △AEF≌△ABC 8.3次 900 9.. 解:CE与BD之间的位置为CE⊥BD,
数量关系为CE=BD,
因为Rt△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Rt△ACF,
所以Rt△ABD≌Rt△ACF,所以BD=CF,∠ABD=∠FCD
又因为∠ABD+∠ADB=90°,∠EDC=∠ADB.
所以∠FCD+∠EDC=90°,所以∠DEC=90°,所以BD⊥CE,
在△FBE和△CBE中,
所以△FBE≌△CBE,所以EF=CE=CF
所以CE=CF= BD
课后作业
1. 略 2. 略 3. 180 4. D 5. D 6. 300cm2 7. (1)△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因为△ACD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BCE,且∠ACD=120°,
∠ACB=∠ACE=∠DCE=60°,AC=BC,CE=CD
所以△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B,C,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2)MN∥BD
因为△ACD≌△BCE,所以∠DAC=∠EBC,AC=BC,
又因为∠ACN=∠BCM=60°
所以△ACN≌△BCM
所以CN=CM,又因为∠MCN=60°
所以△MCN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NCD=∠CNM=60°所以,MN∥BD

8.4 简单的旋转作图
学习目标:
1.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画图等过程,掌握画图的基本技能.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确定一个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位置,除需要知道此平面图形原来的 外,还需要知道旋转 和 .
2.旋转作图的几种形式:(1)已知原图形、旋转中心和 ,求作旋转后的图形;(2)已知原图形、旋转中心和 ,求作旋转后的图形;(3)已知原图形、旋转中心和 ,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二、探究学习
探究1. 旋转作图
1.如图,在方格纸上有一面“小旗子”,它的柄端在点O处,作出“小旗子”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后的图案,并简述理由.
2.如图,△ABC 绕C点旋转后,顶点 A 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的对应位置,以及旋转 的三角形.
分析:明确旋转中心和旋转的方向和大小;假设顶点B的对应点为E,则∠BCE、∠ACD都是旋转角,
且∠BCE=∠ACD,CE=CB,CD=CA.
(1)自述作法,作出旋转后的△DEC.(方法一)
(2)你还能用其它方法作出上题中的△DEC 吗?试一试.(方法二)
探究2. 在方格纸上和直角坐标系中的旋转作图
1.在下图中,将大写字母N绕它右下侧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作出旋转后的图案
2.作出将线段OA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1800,2700,得到点B、C、D的图形
三、达标测试
1. 一个正六边形,若设它的对角线交点为旋转中心,则这个六边形可以看
做是由( )为“基本图形”旋转得到的.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三角形或四边形 D.六边形
2.下列属于旋转现象的是( )
A.空中落下的物体 B.雪橇在雪地里滑动
C.拧开水龙头的过程 D.火车在急刹车时向前滑动
3.将任意一点A(a,b)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的点坐标为: .

4.如图,在△ABC中,∠BAC=90°,AB=AC=5cm,△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后,成为△ACD,则图中的旋转中心是_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__.
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和△COD是全等三角形,那么可以将△COD看做△AOB以O为旋转中心,旋转_______度后形成的.
6.将正三角形ABC绕顶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分别作出旋转下列角度后的图形.
(1) 30° (1) 60° (3) 90° (4) 120°


7.如图,在图中,将大写字母A绕着它右下侧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请作出旋转后的图案.

8.点A的坐标为(-3,1),一原点O为直角顶点,以OA为一条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OB,求点B的坐标.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四、课后作业
将一个正三角形绕其一个顶点按同一个方向连续旋转五次,每次转过的角度为600,旋转前后所有的图形共同组成的图形是 .
2.如图△AEF 是由△ABC旋转得到的,则旋转中心是_______,旋转角度为______或______(用三个字母表示),△AEF_____△ABC.
3.任意画一个Rt△ABC,其中∠B=900,分别作出△ABC按如下条件旋转或平移后的图形:
(1)以点B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0;
(2)以点B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0;
(3)取三角形外一点P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0;
(4)将△ABC平移,使得点B的对应点为点A.

4.如图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DEC,AC、DE交于点F.
(1)若∠DFC=90°,求∠A的度数.
(2)若AC=3cm,求DC的长.
8.4 简单的旋转作图
三、达标测试
1. C 2. C 3. ( -a, b ) 4. 点A, 旋转角是900 5. 180 6. 略 7. 略 8. B(3,1)
四、课后作业
1. 正六边形 2. 点A ∠FAC或∠EAB △AEF≌△ABC 3. 略 4. (1)∠A=550 (2) 5cm
8.5 平面图形的全等变换
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的过程.发展对一般图形的分析能力,化归意识.
2. 提高综合运用变换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的基本类型有: 、 、 .
2.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区别是:(1)变换的 不同;(2)对应点连线的 不同;(3)三种变换所需的 不同.
3.三种变换的联系是:三种变换都是平面内的变换,都是不改变图形的 和 ,只改变图形的 .
二、探究学习
探究1. 图形之间的三种基本变换
如图是由四部分组成的,每部分都包括两个小“十字”.
找出图中的“基本图案”,并说明该“基本图案”可以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8--31.
如果把右边两个作为“基本图案”,他它能经过适当的旋转得到其他部分吗?经过平移呢?
右边的两个能通过作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吗?
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通过图中的“基本图案”得到图吗?
探究2. 轴对称、平移、旋转三种变换的组合变换
1.怎样将图中的甲图案通过变换与乙图案重合?

三、达标测试
1.下列哪组字母可以通过旋转得到? ( )
A.bd B.bq C.bp D.pq
2.在下图中,既不是平移也不是旋转的是( )
3.以下甲、乙两图中的A如何变成B?
4.怎样将右边的图案变成左边的图案?
5.下面是由三个正三角形拼成的,它可以看做由其中一个三角形经过怎样的变化而得到的?
教(学)后记
回想本节所教(学)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课后作业
把△ABC旋转1800得到△A1B1C1,再把△A1B1C1作轴对称变换得到△A2B2C2,则
△ABC和△A1B1C1之间( )
有全等关系 B.无全等关系
C.可能有全等关系 D.以上都不对
2. 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这样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1).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2)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
A.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B.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
C.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D.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

3.已知如图1所示的四张牌,若将其中一张牌旋转后得到图2,则旋转的牌是( )
4.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AB,再以AB的 中点O为顶点把平角∠AOB三等分,沿平角的三等分线折叠,将折叠后的图形剪出一个以O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那么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全部展开铺平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5. 在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F是BA延长线上的一点,AF=AB.
(1)问△ABE≌△ADF吗?并说明理由.
(2)可以通过平移、翻折、旋转中的哪一种方法,使△ABE变到△ADF的位置?
(3)指出图中线段BE与DF之间的关系.
6.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将△ABP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后,能与△ACP′重合,已知,求PP′的长.

8.5 平面图形的全等变换
三、达标测试
1. B 2. C 3. 略 4. 略 5. 略
四、课后作业
1.A 2. B 3. B 4. D 5.(1)△ABE和△ADF中
AB=AD(正方形)
∠BAE=∠DAF=90°
AE=AF(E是AD的中点,AF=1/2*AB)
所以:△ABE≌△ADF(边角边)
(2)通过绕点A逆时针旋转90°,使△ABE变到△ADF的位置。
(3)BE=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6. 由于旋转之后重合
那么△ABP△ACP`是全等的
那么∠PAB=∠P`AC PA=P`A=
∠BAC=∠BAP`+∠P`AC=∠BAP`+∠PAB=∠PAP`
所以△P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那么PP`=
8.6利用变换设计图案
学习目标:
1. 经历对生活中的常见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的过程.
2. 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图案的设计.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图案设计一般应用的变换类型是 、 、 .
2.图案设计的一般步骤是:(1)分析设计图案需要表达的 ;(2)分析设计图案所给定的 ;(3)根据设计要求,对基本图形综合运用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和 变换,力求使设计的图案形式灵活,寓意清晰、明确.
二、探究学习
探究1 分析、欣赏图案的形式
1.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下列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你是怎样分析的?

2.欣赏图中的图案,并分析这个图案的形成过程.

探究2 简单图案设计的一般方法
观察图3和图4,分别说出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运用了哪些图形变换?
三、达标测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园里的“海盗船”运动是一种平移现象
B.等边三角形绕其中心至少旋转600可与自身重合
C.站在镜子前面向镜子靠近时,镜子里的像在做平移运动
D.正方形绕其中心至少旋转450,可与自身重合
2.如图所示的图案可以看作________(基本图案),通过_______得到的.( )
A.图形的三分之一,平移 B.图形的四分之一,平移
C.图形的三分之一,旋转 D.图形的四分之一,旋转
3.观察下图中的图案,想一想它们是怎样设计而成的,你也能设计出类似三幅图案来吗?
4.如图请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分析图案形成的过程.
5.在四边行ABCD中,AC=40cm,BD=30cm;AC⊥BD于E,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教(学)后记
回想本节所教(学)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四、课后作业
1.如图,国际奥委会会旗上的五环旗可以看作一个“基本图案”______经过______得到.
2.如图所示,右边的图形可以看作由左边“基本图形”经过旋转______度得到的.
3.如图是瓷砖图案,分析每个图形是由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变化得来的?
4.如图,用四块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瓷砖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使拼成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请你在图(2)、图(3)、图(4)中各画一种拼法.
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BAD上各有一点P、Q,若∠PCQ=450,求△APQ的周长.
6.现有如下图所示的6种瓷砖,请用其中的4块瓷砖(允许有相同的),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然后利用你设计的图案,通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设计出更加美丽、更加大型的图案.
8.6 利用变换设计图案
三、达标测试
1. C 2. D 3. 略 4. 略
四、课后作业
1. 一个圆 旋转 2. 180 3. 略 4. 略 5. 如图,将△CDQ绕C点旋转90度到△CBE 则,CQ⊥CE,BE=DQ=1-AQ ,因为AE=AB+BE=1+1-AQ=2-AQ,所以AE+AQ=2,AQ+AP+PQ=2,所以AE=AP+PQAE=AP+PE,所以AP+PE=AP+PQ, 所以PE=PQ,CQ=CE,CP=CP 所以△PCQ≌△PCE,所以∠PCQ=∠PCE, 所以∠PCQ=∠QCE=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