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春》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9 21:0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朱自清
飞花令 ——春
字词学习
朗润( ) 涨起来( ) 嫩绿( )
宛转( ) 应和( ) 撑伞( )
酝酿( ) 窠巢( ) 披蓑( )
戴笠( ) 抖擞( ) 黄晕( )
嗡(wēng)
rùn
yùn niànɡ

yùn
sǒu
wǎn
zhǎnɡ
suō

kē cháo
nèn
chēnɡ






● ●
● ●




◆多音字
( )日晕
( )晕倒
( )涨水
( )头昏脑涨
( )薄烟
( )单薄
( )薄荷
( )应和
( )和平
( )和牌
( )和面
( )和稀泥


yùn
yūn
zhǎnɡ
zhànɡ


báo





huó
huò
知人论世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匆匆》《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此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边任教边研究学问,工作顺利、家庭生活和谐,他的心境较为平淡恬静,满目的春光把他带入了江南美好的境地,因此,写下了这篇广为传诵的散文名篇。

盼春(1)
绘春(2-6)
迎春(7)
赞春(8-10)
朗读文段,体会作者情感
课文解读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在于使事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喜春的感情。
运用反复手法,生动地表达出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朗读第2文段,把握轻重音及节奏
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
说一说?
云开雾散
冰融水涨
红日初升
绘春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总写:春回大地
分写
迎春图
春草图
想一想,作者是从什么方面描写的?使用了哪些修辞?
质感:嫩嫩的。写出了小草柔嫩的特点。
颜色:绿绿的。用绿色来象征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
视觉
这一段景象描写中的春草有着怎样的特点?
拟人
诵读第4段,同学们认为对于春花的描绘有什么特点?
花品种多
花开绚丽
花朵可爱
花香醉人
春花图
①拟人,写春花报春的气势。
②比喻,视觉,写春花色彩的艳丽。
③通感,写春花气味的甜香。
④想象,写春花数量的巨大。
⑤比喻,写春花种类的繁多。
写作手法
修辞
其它
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
常见举例
感官描写:视、触、嗅、听、味觉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虚实相生:实写花开,虚写结果,表现春季的热闹喜悦
······开满了花赶趟儿······树上仿佛已经满是······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遍地是······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大到小、远到近、移步换景)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正/侧描写:正面直接描绘与借用蜜蜂蝴蝶的侧面描写
春风图
特点:
柔和、温暖、柔情
引用:
比喻:
嗅觉、触觉:
“吹面不寒杨柳风”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花的香
春雨图
特点:
细密、轻盈
比喻:
空间顺序:
动静结合: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树叶儿······小草儿······一点点黄晕的光······小路上······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迎春图
迎春图
叠字:
特点:
人多、热闹、活跃
引用:
······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一年之计在于春”
思一思
作者如此细腻描绘的《春》,让大家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作者如此书写是否只为表达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赞春
用几个字或词概括最后赞春部分的三个比喻句,它们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春?




课堂总结
《春》
朗读技巧:轻重音区分
文本解读
修辞手法的作用与表达效果
写作手法的概念与判断
作品中心主旨的剖析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