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陋室铭》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陋室铭》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9 21:4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古文阅读《陋室铭》
——刘禹锡
目录
1. 知人论世



2. 咬文嚼字
3. 问题探究
知人论世

刘禹锡(772年-842年)
字梦得,祖籍洛阳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与柳宗元并称为“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与白居易,韦应物合称为“三杰”。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
我不止有才华,
请叫我
“打不死的小强”
我活了72,被贬23年,秘诀在于想得开,请叫我“乐天派”
都是嘴硬惹的祸,但是我绝不后悔……
一个精神富有的大文豪
与柳宗元一起搞事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在安徽和州县被知县欺压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咬文嚼字

《陋室铭》
铭,是一种文体,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读来铿锵有力;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陋 室 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句读划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灵:灵验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代词
惟:表原因,只
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要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德馨:品德高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类比



德馨

陋室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铺上
鸿儒:知识渊博的人
苔藓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入:映入
白丁:平民
居室环境:清幽
交往之人:不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
无/案牍/之 劳形。
调:弹琴
案牍:官府公文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心劳累。
素琴:没有任何装饰的琴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丝竹:本指管弦乐器这里指音乐
劳:使···劳累
生活情趣:高雅
居室环境-----清幽
交往之人-----不俗
生活情趣-----高雅
惟吾德馨
(陋室不陋)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 陋/之有?
何:什么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 陋/之有?
以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提并论,表明自己也有先贤的志趣和抱负。
作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惟吾德馨”相呼应,表现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节操。
陋室铭
古贤自喻



陋室




环境清幽(景)
交往不俗(人)
情趣高雅(情)
高洁傲岸品质
安贫乐道精神
反问点题
类比

引出陋室


陋室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写法
托物言志
定义:借助某种事物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探究陋室
猜一猜
投桃报李
调虎离山
冤家路窄
问题探究

1. 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2. 你能具体说说本文是从那几个方面具体写陋室的吗
3. “何陋之有”这句话照应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4. 作者借陋室表达自己什么生活情趣和道德节操?
1. 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陋室的
巧记:景人情
居室环境、交往之人、生活情趣
3. “何陋之有”这句话照应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照应“惟吾德馨”----甘居陋室,不以为陋。
作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
4. 作者借陋室表达自己什么样的生活情趣和道德节操?
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高洁傲岸的道德节操。
猜一猜
如日中天
恨之入骨
物以类聚
猜一猜
化零为整
平分秋色
白日做梦
真题链接

(1)解释画线的词。
①陋室铭:
②有仙则名: ③谈笑有鸿儒: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出名,有名
通“洪”,大
儒:有学问的人
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要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心劳累。
(3)对文章简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唐朝文学家,著名诗人。从他的诗歌《秋词(其一)》和《陋室铭》一文,我们可以感悟到刘禹锡豪迈的气质。
B.文章短小精悍,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C.文章运用了起兴、白描、夸张和用典等表现手法,凸显“陋室不陋”;但句式不够整齐,韵律感不强,削弱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陋室铭》是中国古典散文的精品,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使得文章生动形象、观点鲜明、感情真挚。
C
文章的文体是“铭”,为骈体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韵律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4)作者心目中的“陋室不陋”,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5)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画线句子表达效果。
①环境清幽:“苔痕”蔓延到台阶,绿意满眼;草色映入珠帘,室内生机盎然;
②交往不俗:来往朋友都是博学鸿儒,没有一个文盲野夫;
③情趣高雅:朋友们一起弹琴吟唱、诵经修行;没有公文案牍劳神伤情,非常惬意。
这一句描写了“苔痕”“草色”青绿、鲜艳的特点,渲染了陋室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衬托了作者高洁傲岸、超凡脱俗的思想情怀,烘托了“惟吾德馨”“陋室不陋”的主题。
1.完成本节课后练习题
2。熟读并背诵全文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