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一)》说课稿
高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乘法(一)》。下面我对本课的设计作一简单明了地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一)教材内容分析:
《分数乘法(一)》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为本课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在此基础上,本课要学习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本课教材中,共设计三个问题:第一问题是要理解整数乘分数单位的乘法意义,初步感知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第二个问题是进一步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借助面积模型直观图理解算理,探索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是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因此,本课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等知识学习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本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分析,结合着五年级学生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数乘整数算法的探索过程,体会和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体验直观模型和“转化”思想的运用。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重点的依据是只有理解了,才能掌握和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难点的依据是较抽象,学生难以想象和理解。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学中主要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1.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认识和体验。
2.教师尽可能地激发感染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多媒体等进行直观演示,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讨论活动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非不识字之人,而是不会学习之人”,因此,学习中重视指导学生从“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所以主要采取以下方:分析归纳法、知识迁移法、讨论探究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学习活动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思路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重互动、交流,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环节:
由整数乘法的意义和问题设置导入新课。设计的依据是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为本课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展环节:
在学习、展示的环节过程中,我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实施每个环节的学习。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形象直观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在初步感知分数单位乘整数的意义时,借助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使学生明确“5个1/6”就是求“5个1/6的和”,体会到分数乘法意义和整数乘法意义是一样的。
再次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进一步理解算理时,同样结合直观图,根据讨论提纲,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使学生理解整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真正实现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练和小结环节:
练从基础除出发,紧扣重难点,以实现重难点突出、突破的目标,达到检测、巩固和提高的目标。
课堂小结是强化新知的关键,可以把新知识尽快地内化,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中,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能体现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更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五、结束语
各位评委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演示和探究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为重心,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讨论、展示交流、质疑点拨和评价中,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