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红楼春趣》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红楼春趣》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30 10:1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8 、红楼春趣
1.
认识“屉、讳、晦”等11个生字。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
2.
有感情地朗读《红楼春趣》,了解故事情节。
3.
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有4个别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衩》。
《红楼梦》
作者介绍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注出生字新词。
3、给自然段标好序号。
4、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字词学习
屉 嫣 讳 晦 墩 钗
雯 袭 垫 豁 喇
tì yān huì huì dūn chāi
wén xí diàn huō lǎ
生字组词
屉 嫣 讳
晦 墩 钗
我 会 组 词
忌讳
姹紫嫣红
抽屉 笼屉
晦气
土墩 胖墩
玉钗 银钗
生字组词
雯 袭 垫
豁 喇
我 会 组 词
坐垫 垫子
偷袭 袭击
青雯
豁口 豁开
豁喇喇
【窗屉子】窗户上糊冷布或钉铁纱等用的木框子。
【丫鬟】婢女。
【齐整】整齐。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形成的禁忌。
【晦气】不吉利;倒霉。
【放晦气】旧时民俗,放风筝时故意剪短扯线,让风筝飞走,认为可以放走坏运气
词语释义
【巴不得】迫切盼望。
【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的样子。
【剪子股】放风筝时,在竹竿上斜捆一根小木棍,做成剪刀形,以便挑线,称为“剪子股”
【籰子】绕丝纱线等的工具。
【顶线】风筝的系牵线,约长一二尺。
【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
词语释义
词语释义
【豁刺剌】象声词。
【咯噔】形容皮鞋踏地或物体撞击等声音。
【铰】剪。
【飘飘飖飖】随风飘动摇摆。
【展眼】比喻极短的时间。
【睃眼】斜着眼睛看。
词语释义
【荒郊野外】指远离城镇的郊外、人烟稀少的地带。
【开交】结束;解决(多用于否定式)。
【哄然】形容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
【忒】太。
【促狭】爱捉弄人。
【小器】即小气,吝啬。
多音字

xìng
高兴
xīng
兴奋
多音字

hōng
哄堂大笑
hǒng
哄骗
hòng
起哄
多音字




唿喇喇
哈喇子
喇叭
近义词
精致——精巧
寂寞——孤单
逼近——贴近
七手八脚——手足无措
各式各样——形形色色
反义词
精致——粗劣
寂寞——喧闹
逼近——离开
笑嘻嘻——凶巴巴
七手八脚——从容不迫
新知讲解
再读课文
1、读课文并思考:《红楼春趣》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试着划分课文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红楼春趣》讲了一件什么事?
新知讲解
课文写了宝玉和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了解事情的经过、起因、结果。
新知讲解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起因:发现一个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
经过:大家拿出各式各样的风筝放起来。
结果:风筝断线飞走,大家也都回去了。
新知讲解
试着划分课文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
写宝玉、黛玉和众姐妹、丫头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
第二部分(第2-3段):
看到了挂在树上的风筝,黛玉等人决定拿出风筝放晦气。
第三部分(第4-5段):
众人为放风筝做准备。
新知讲解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故事的起因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写出了风筝撞在竹子上发出的巨大响声。
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
新知讲解
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丫鬟青春烂漫、充满朝气, 表现了大观园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
新知讲解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贾宝玉认出了风筝的来历,他马上就想着要归还,表现了贾宝玉的心底善良、充满爱心。
可以看出宝玉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新知讲解
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 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我不管,我且拿起来。”
可以看出紫鹃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体现了紫鹃直爽、果断、心直口快的特点。
新知讲解
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紫鹃和探春的对话引起了黛玉放风筝的兴趣。
新知讲解
在古人看来,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游艺活动,还可以带走病毒和晦气,所以很多人在放风筝的时候,会将自己所知道的病症都写在风筝上,待风筝借助风势飞到高空时,就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走,这也表示所有的疾病、晦气远走高飞,消失得无影无踪。
放晦气
新知讲解
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
从丫头们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大家对放风筝的期待和兴奋的心情。
新知讲解
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 丫头去了,同了 几个人扛了 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 “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 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 放这一个罢。” 宝玉细看了 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
可以看出宝玉是一个性格随和,待人宽厚,易与相处的人。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新知讲解
宝玉的美人风筝放起来了吗?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 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这段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宝玉天真活泼、率直的性格特点。
新知讲解
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这句话说明黛玉非常的聪慧,善解人意。
新知讲解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速飞去直到消失的过程,作者抓住了风筝的姿态和形状,写得十分生动具体。
新知讲解
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
与课文题目相照应,点明中心。
主题归纳
本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体现了大家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
板书设计
捡风筝




自由快乐
热爱生活
放飞风筝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