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陋室铭》教学课件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 《陋室铭》教学课件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河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08 11:1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初中语文第二册 第六单元 《陋室铭》 ——刘禹锡铭,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作者作品安徽和县刘禹锡“陋室” 1、理解文言词汇的意思及用法,培养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会运用类比衬托表现主题的方法,领会作者借物喻理、托物言志的写法。
3、通过反复的朗读,体悟人物的情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魅力。学习目标德馨鸿儒苔痕案牍xīnHóng rútáidú一、读准字音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朗读断句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押ing韵)
押韵 阅读指导1、找出文章的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
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
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句(“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
4、“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最后两句。(二)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对照书下注释,六人一小组互译课文,翻译时注意一些词的特殊用法。遇到疑难,组内解决不了,做好标记,讨论结束后在班级内提出疑问。比一比,看谁译得好!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出名)(灵验,神奇)(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长到,蔓到)(使······劳累)(使······乱)(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名词作动词)(方位名词作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三)自我检测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解释: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疏通文意(四)分小组接力翻译课文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解释: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疏通文意(四)分小组接力翻译课文
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喻什么?有何作用?设喻引题山 水仙 龙喻喻陋室德馨主旨:惟吾德馨
课文分析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解释: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疏通文意(四)分小组接力翻译课文台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课文分析 解释: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绿。(四)分小组接力翻译课文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疏通文意 解释: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粗鄙的人。(四)分小组接力翻译课文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疏通文意 解释: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靡丽的)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冗繁)的官府公文拖累身心。(四)分小组接力翻译课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疏通文意 解释:(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四川扬雄的玄亭。(四)分小组接力翻译课文孔子云:
何陋之有?疏通文意 解释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分小组接力翻译课文
思考: 1、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细读品味。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3、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
4、本文结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
5、短文结尾“何陋之有”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文章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 (每个小组至少选2道题交流讨论)
精析课文(五)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思考1:
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细读品味。 精析课文台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对偶作者写 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苔痕—草色 名词阶绿—帘青 名词 上—入 动词精析课文陋室的环境是怎样呢?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这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对偶精析课文与陋室主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精析 课文 1、身居陋室的作者的生活怎样?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
2、这两组句子运用了什么写法?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正反虚实
写法正面实写反面虚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呼应呼应精析课文 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生活恬适(趣)交往高雅(友)精析课文惟吾德馨陪
衬思考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草庐、玄亭比陋室精析课文思考3:
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草庐、玄亭比陋室用意暗含志向精析课文 作者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孔子云:
何陋之有?精析课文思考4:本文结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 思考5:短文结尾“何陋之有”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孔子云:
何陋之有?精析课文隐含以“君子”之意,说明“有德之人居之,则陋室不陋”,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遥相呼应。古贤自喻,反诘点题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思考6、文章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精析课文 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追求,激励自己的学习。(也可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诗词名句) 能力提升(六)拓展创新,提升能力陋 室 铭设喻引题山 水仙 龙喻喻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生活恬适(趣)古贤自喻反诘点题交往高雅(友)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安贫乐道 高洁伟岸归纳小结背诵默写全文。
用现代汉语写两句话,描写一种花或你的居室,要求字数一样多,并且意思相对。布置作业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