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信息类阅读分点巩固+讲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信息类阅读分点巩固+讲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9 09:0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信息类阅读分点巩固 讲练
信息性阅读是以求知求真的态度与方式阅读文本,从而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其对象主要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
一、信息筛选——定位信息源,落实设误点
信息筛选是信息性阅读考查的重点,信息性阅读常从“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或“对材料相关说法正误的判断”角度设题。所谓“信息”,是指材料要告诉读者的内容,可以是一种认识、发现或感受,也可以是蕴含某些知识或内容的概念、句子或关系等。就信息性阅读考查的形式而言,信息要点的筛选就是对命题人归纳、概括、转述相关内容正误的判断。因此,明确命题人设置选项的手法,洞悉选项常用的设误陷阱,定位信息源,落实设误点是准确答题的关键。

二、重点讲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必须实现的重大改革成果。
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根据其公共性程度和受益范围的差异,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前者指具有完全意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的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通常由政府提供,如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防治、自然保护区设置等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项目;后者介于纯生态公共产品与生态私人产品之间,如污水处理、垃圾收集。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把握好以下原则取向:有利于推进生态产品生产,要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让生态产品的生产者切实感受到生态产品生产的社会价值;有利于推进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战略,要通过健全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使以生产良好生态产品为重点的地区获得应有受益或补偿;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基于以上原则取向,我国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程中,开展了诸多有益工作,例如,在生态产品的产权上,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产权制度,培育形成多元化的生态产品市场生产、供给主体;在生态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上,创设生态产品及其衍生品交易市场,建设有效的价格发现与形成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态产品市场体系。
但与此同时,一些因素也影响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以此为抓手,在实践中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建立价值估算体系。目前,科学评价生态产品的技术和核算体系还未形成,使得生态服务市场交易制度、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机制的建立缺乏科学依据。在实践中,一些学者曾分别对我国陆地水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藏北高寒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过测算,但这些测算还很初步,还没有形成体系,进而纳入政策制定和应用中。
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现行立法缺乏综合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以及可操作性的程序法,特别是生态产品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自然资源户权制度、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等尚未制定实施,难以以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健全市场体系。一方面,当前尚未建立产权归属清晰、开发保护权责明确、监督管理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所有者缺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还不完善,导致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大量生态产品被免费、无约束地过度使用
(摘编自陈青《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材料二:
生态产品是有别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第三类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产品,需要梳理其消费属性特征,即属于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不同属性的生态产品,公共政策选择和消费理性显然不同。以自然属性产品生物多样性为例,各类生物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也是全世界的,不仅是当代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因而必须由国家提供保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表明自然是重要的价值源泉。“两山”理论是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拓展,不仅是对自然创造价值的学理认可,也是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意味着自然也应该参与分配,人类不能占有自然的全部产出,还应留一部分给自然。而人类社会财富,也应该有一部分回馈自然。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和测度,生态产品与物质、文化产品既有关联的一面,即提升或贬损物质和文化产品的质量或成色;也有独立的一面,即与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兼容。一些生态产品的生产具有市场刚性,没有替代品,可谓“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这就要求我们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对于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民生普惠的天蓝地净水清,显然应该由纳税人共同承担。对于准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可以由消费者承担部分费用。对于具有私人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山耕、山居、野生动物狩猎配额等,源自自然或因自然而升值,应由市场调节供求关系。
(摘编自潘家华《科学梳理生态产品的消费属性》)
5.(信息筛选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产品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纯生态公共品比准生态公共品更有价值。
B.想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地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C.自然是重要的价值源泉,也应参与分配,人类应适量占有自然的产出,也要回馈自然。
D.目前,生态产品的价值估算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暂时还无法纳入政策制定和应用中。
C[A项,“纯生态公共品比准生态公共品更有价值”无中生有,文中并无比较之意。B项,“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地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分析错误,只是其中因素之一,并非最主要的因素。D项,“还不是十分完善”说法错误,从材料中的“技术和核算体系还未形成”“还没有形成体系”可知。]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B.生态产品具有完全意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
C.把握好一定的原则取向,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态产品市场体系,有利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D.一些生态产品的生产具有市场刚性,没有替代品,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B[B项,“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扩大了范围。由文中“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前者指具有完全意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的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可知,这里讲的纯生态公共品。]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的一项是()
A.茶园的茶叶  B.清新的空气
C.宜人的气候 D.清洁的水源
A[A项,联系材料一中“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茶园的茶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点,不是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茶园”的限定说明了它不具有公共属性。]
8.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生态产品”下一个简要定义。
[答案]生态产品是有别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公共产品。
9.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①首先指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②接着介绍了生态产品的特点及分类。③然后指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原则取向及探索路径。④最后论述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
◎对点题加练
10.(信息筛选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污水处理等均属于纯生态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
B.在生态产品的产权和市场体系建设上,我国力主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形成生态产品市场体系。
C.现行立法缺乏综合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难以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必要即时废止。
D.对于不同属性的生态产品,应根据不同要求确立责权关系,不应全部由市场调节供求关系。
D[A项,“污水处理”并非属于纯生态公共品,而是“准生态公共品”;B项,表述混乱,“在生态产品的产权”上,应是“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在市场体系建设上”,应是“形成生态产品市场体系”;C项,“有必要即时废止”于文无据,原文作者主要强调“完善法律制度保障”。]
三、论据判定—— 把握内涵,注重关联
论据判定考查的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论证关系。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信息性阅读中常从“(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的角度设题,选项内容均为文外信息,植根于文章本身,因文设题。这要求考生不仅要读懂文本中材料的观点,还要辨明选项材料作为论据能否证明文本材料的观点,考查更加灵活,更侧重知识的运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准确把握材料与选项的内涵,注重观点与论据之间的关联。

四、重点讲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
材料一:
艺术的发展与人类整个发展进程紧密相关,这方面,科技也是如此。科技和艺术的发展也一直如影随形,比如,达·芬奇的绘画里就涉及解剖学,他用一种美术的概念让人们对解剖学获得认知;照相机的出现导致了印象派的出现,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雷诺阿,他的很多创作都参考了照片。这也导致西方的绘画在某一段时期内,一直跟科技的东西有一种反向思维,艺术家们希望绘画艺术离照片尽可能远一些,画家在创作时更多的是从照片里找到他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但形成的绘画作品还是希望寻找艺术本体的价值。
AI的出现无疑会给人类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认知。艺术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非常明显的影响,甚至会是颠覆性的。事实上,每一次新科技的出现,都会颠覆人类原来的认知方式。今天我们探讨未来AI在艺术创作方面会不会超越人类,这也就牵涉到精神的东西能不能和人本身分离开?艺术创作和精神到底是什么关系?在我看来,艺术创作和精神是不能分离的,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目前我们了解到的AI的创作实际上都是把不同艺术家的风格进行数据输入和分析,最后呈现出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这件新的“艺术作品”其实分享的还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AI的“创作”经验和知识的更新,也必须经由人类对它们的数据更新来完成。
关于AI时代的艺术创作有没有边界?我觉得艺术跟别的领域一样,它的边界也是处于不断地被提出和不断地被打破的过程中,艺术发展的边界也一直在不断拓展。所以,今天我们关于“AI时代的艺术边界”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无限的讨论,艺术与科技的相互影响还会继续发展,我们的认知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提升。
(摘编自张子康《艺术发展的边界在不断拓展》)
材料二:
艺术与科学,都是深入现实,源于现实,超越现实,反映客观世界及其真实性、唯一性。艺术、艺术品、艺术家的概念有着本质区别,同样,科学、技术、科学家的概念也有着本质区别。
艺术是“提炼”的“神似”,而AI“艺术品”是“模仿”的“形似”,“提炼”与“模仿”有着本质区别。“提炼”是有生命力的,而“模仿”没有生命力。
人乃万物之灵,有与生俱来的直觉、灵感、感情与智慧。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创的拥有最高智慧的艺术,因此都具有唯一性。如无唯一性,我们的“人脸识别”技术便无法应用。如此说来,AI颠覆艺术的可能性便不存在,包括生物学上的克隆人,也不是真正的人类。在我看来,凡可被AI取代者,均不能称之为艺术。如今的AI也只是技术上的应用创新,而非科学创新,如今的智能机器人科学理论仍然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提出的。诚然,智能机器人会淘汰大部分工作,其中包括大量简单重复的、高危的工作。但智能作诗机器人的出现,只会淘汰无独创性的、应制的、与时代脱节的诗作,高水平的、独创性的、蕴含诗人丰富情感的、紧跟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诗作仍然会存在,而且生命力会很强。同样,智能绘画机器人的出现,只会淘汰无独创性的、应制的、与时代脱节的画作,具有独创性的、蕴含人类创作者丰富情感的画作永远有生命力。纵观艺术史,历史对艺术作品的自然淘汰不也是如此吗?我们能读到的经典诗作、画作,必是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诗作、画作,而大部分普通的诗作、画作被历史淘汰了,当然这个淘汰的时间很长。因此,AI的出现,也可以认为是人类主动应用自己的智慧,把自然淘汰的时间缩短。
我相信,未来,艺术会借助科技的手段,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同样,艺术家的想象力也会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
(摘编自韩倚云《AI时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为代表的科技高速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同时,这些科技也逐步与艺术融合,为艺术创作、收藏、传播、展示等提供更多元的形式和手段,激发各类主体艺术创新活力,创造出更多艺术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AI时代,包括京东方在内的不少科技企业都在持续探索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更多可能性,依托各自的技术积累以及在人工智能、艺术大数据领域的应用探索,构建数字艺术物联网生态,打造了一些和传统体验完全不一样的数字艺术欣赏与交易平台,并通过与传统艺术机构和艺术创作者合作,提供优质艺术及衍生品的产品与服务,让大众能随时随地接受艺术和美学的熏陶,甚至欣赏到一些原本遥不可及的艺术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然,AI时代,数字化艺术品标准也亟待确立。数字化艺术品标准的确立,有助于使未来艺术呈现形式更加丰富,也有助于更多数字艺术馆的打造。让大众的艺术欣赏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美术馆、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可通过标准化的数字化形式呈现,借助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
(摘编自罗娇《科技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支撑》)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科技对艺术的影响一直存在并继续发展,AI时代艺术发展的边界将无限拓展。
B.材料二认为,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目前艺术借助科技手段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
C.材料三认为,科技与艺术相融合,创造更多二者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支撑。
D.三则材料都认为AI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它其实呈现的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
C[A项,“AI时代艺术发展的边界将无限拓展”与材料一末段文意不符;B项,“目前艺术借助科技手段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与材料二末段文意不符;D项,以偏概全。]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体系无疑会受到AI时代非常明显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但艺术不会被AI取代。
B.材料一提到的“反向思维”指某一时期西方绘画希望避开科技的影响,而追求艺术本体的价值。
C.艺术与科学都反映客观世界,但有着本质区别,艺术有生命力,而AI“艺术品”则没有生命力。
D.智能机器人只会淘汰无独创性、感情贫乏、脱离时代的艺术作品,不会影响艺术史的自然淘汰。
D[D项,“不会影响艺术史的自然淘汰”错,原文是“AI的出现,也可以认为是人类主动应用自己的智慧,把自然淘汰的时间缩短”。]
8.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都需要超乎寻常地去观察、去发现、去捕捉,去挖掘有价值的瞬间和现象。
B.当今的艺术早已不仅仅承载于纸上、布上或墙上,它还存在于屏幕之中、光电之中、虚拟现实之中。
C.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使得科技有了伦理考量,而且也让科技发现和创新成为无限可能。
D.如果AI艺术突破了既有的艺术边界,那也不是AI艺术的突破,而是人类运用AI的突破与延伸。
B[材料三的观点是“科技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支撑”,B项说的是科技为艺术提供了新的载体,符合此观点。而A项错误在于这句是说科学家、艺术家应该具有独具的观察视角、敏锐的洞察发现能力;C项说的是艺术对科技发展的作用;D项说的是AI艺术发展边界的问题。]
9.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①运用例证法。第一段运用达·芬奇绘画涉及解剖学,印象派代表人物雷诺阿很多创作都参考了照片的实例,论证“科技和艺术的发展也一直如影随形”的观点。②多用疑问句拓展论证思路。第二段连用两个问句,最后一段用问句开头,自问自答,既引发思考,强化了下面的论述内容,又拓展了论证思路。
★10.根据材料三的内容,简要说明“艺术供给”的内涵和主要形式。(6分)
[答案]①内涵:一是激发各类主体艺术创新活力,二是为艺术创作、收藏、传播、展示等提供多元形式和手段。②形式:构建数字艺术物联网生态,打造数字艺术欣赏与交易平台,提供优质艺术及衍生品的产品与服务;打造数字艺术馆(或美术馆、博物馆),让艺术品通过标准化的数字化形式呈现,借助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
五、归纳概括—— 检索区间,分类整合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是信息性阅读的重要考查点,既可以归纳概括单一材料的主要信息,也可以归纳概括多则材料的中心事件或传递的主要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在高考中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解答此类题目,要精读深析,确定检索区间,然后分类整合,即按照一定标准对信息进行提取、压缩、合并或者删减、替换,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简练。

六、重点讲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 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疫灾频度达32.83%,平均不到3年就有1年发生疫灾。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自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且居高不下,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近3 000年来,中国的疫灾频度总体上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
材料二:
“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地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
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
材料三:
2019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
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
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
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
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疫灾的发生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既有人类社会原因,也有自然生态原因。
B.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疫灾大多发生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区和自然疫源地地区。
C.从自然规律看,疫灾流行受气候变化的制约,同时,有些类型的疫灾具有地方性特征。
D.近3 000年来,中国疫灾频度总体呈现增高的趋势,平均3年左右的时间就发生1次。
B[疫灾大多发生在“自然疫源地地区”,这一点应属于“受自然规律制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科学角度看,古代部分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些结果会适得其反,使疫病流行速度更快。
B.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社会能动性不强,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C.广大民众不断丰富疫情的相关知识,提升判断力,主动辟谣,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
D.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
A[A项,“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行巫道术,驱逐厉鬼”的防疫措施说明“古代部分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抬神巡游,求神保佑”的做法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更容易引发疫情广泛传播;B项,“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只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不能理解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C项,“完全阻止”表述绝对;D项,需要转变的是“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分析了民众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运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分别从民众和国家角度展开论述。
C.材料三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指出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施作了对比,体现了国家疫情防控能力的大幅提升。
D[“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施作了对比”表述有误,只有材料一运用了对比。]
4.在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①积极主动参与社区防控。②高度配合政府。③辨别谣言的能力提高,能够主动辟谣。④认识上更加理性和包容。
5.材料三指出“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政府在哪些方面尚需改进和完善?(6分)
[答案]①应更加重视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弥补和管理;加强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协调统一。②弥补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制度盲点和漏洞;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制度的权威性。③提升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七、论证分析—— 关注结构思路,辨明论证手法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分析题作为热点题型,一般采用主观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文本中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把握能力和对文本说理逻辑的把握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从论述文的文体角度对文章进行细心解读,明确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运用了哪些论据材料,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过程怎样,论证结构如何,等等。论证有一个由“此”及“彼”的逻辑过程和方式,考生要关注的,就是它的由“此”及“彼”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的方式方法。

八、重点讲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材料一:
讲好中国故事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国家间的语言障碍和经验障碍等一定程度上堵塞了中国故事的传播渠道,造成传播路径不畅。将本土表达与精准送达相结合,是拓展中国故事传播路径的有效手段。
本土表达就是在了解国际受众思维方式、接受习惯和理解框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适时适地地调整传播路径,通过采取针对不同国家的本土化表达,构建起中国故事的国内外对话体系,增强传播的针对性。一方面,要深入目标传播国的文化背景,准确把握其接受特点,以寻求中国故事传播的突破点,为调整传播路径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针对国别差异,用目标国听得懂、易理解的故事话语和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双方在互通的基础上开展互动交流。
精准送达就是运用以数据为核心的算法技术,将中国故事融入高效的传播载体和平台,分析受众的个性需要、喜好和习惯,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推送和个性化传播,以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准度。一方面,要开发运用国内外受众使用率高、表现力强的载体,以高效的载体助推中国故事的精准送达;另一方面,用适宜的表达方式推送故事内容,以个性推送实现精准送达,满足个体的差异性需求。
(摘编自吴倩倩、张一《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大国精彩的三大着力点》)
材料二: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其对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作用日益显现。
内容融合是媒体融合中最直观的层面。在国际传播中,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对内容进行充分挖掘,从多角度满足国际受众的分众化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改变以往单一媒体、单一形态的传播局限,利用新技术加强与国际公众的互动,增加趣味性。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传播交互,提升国际舆论场的活跃度。在新技术助力下,国际传播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播,能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国际受众在接触网上信息时,拥有跟帖、留言等表达的机会,可获得更多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这能增强国际舆论场上相关议题的活跃度。
在国际传播中,不仅需要有优秀的作品和丰富的内容,还需要有完善的信息传播载体或渠道,才能将我们精心烹饪的“精神大餐”送达国际公众手中。多样化的终端连接增加了国际传播的途径。这些终端设备能适用于多样化的情景,发挥其独特作用,各司其职又融为一体。国际受众在不同的生活场景,甚至是碎片化的时间里,也都全天候、全方位地被纳入国际传播的网络。在此意义上,渠道融合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国际传播的空间和规模。
平台融合是渠道融合的升级阶段,一个成熟的平台往往运营多个渠道。在国际传播中,可以建设自己的平台“造船出海”,也可与成熟的平台合作“借船出海”,通过吸引多种传播主体的广泛参与,进行模式创新,将中国的故事和声音传得更远更深。当前,要加强国际传播,除了传统的官方对外媒体,还要强调其他行为主体的积极作用,如政府部门、高校、企业、非政府组织、公众等。平台融合为多元主体参与、形成矩阵化传播提供了可能。如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不仅自建平台,还在全球十多个社交平台上运营了20多个官方账号,其在脸书上的账号拥有7 000多万粉丝。
当今,“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传播逆差”拥有不断缩小的可能,中国面临赢得国际传播战略主动的历史机遇。未来,我国的国际传播体系必然与媒体融合的大势相适应,无论在内容、渠道和平台方面,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都拥有极大的提升潜能。
(摘编自张明新、文子玉《媒体融合促进我国国际传播的功能探析》)
材料三:
讲好中国故事,在当前西方话语霸权语境下,必须寻求并获得在国际场域的传播力。要想国际社会了解和接受我们,就要主动把我们的想法说清楚,让真实的声音先入为主。中国故事内容上丰富多彩,但在精神内涵和价值立场上,我们必须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地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为世界带来的丰富历史智慧和历史贡献;必须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向世界讲好中国人民砥砺奋进、自强不息建设新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故事。
如果说中国故事是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形象化表述,那么,修辞手法就是对中国故事表述系统的加工和装饰。修辞手法包括语言修辞和视觉修辞。语言修辞强调使用语言符号及对比、隐喻、象征等修辞策略,以讲述真实感人的个案、生动有趣的故事等。视觉修辞则是用图像化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要求必须了解目标受众的视觉文化心理。运用视觉修辞,不能停留在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输出上,而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价值内嵌于视觉图像中,以有效的视觉修辞策略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
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情感认同往往是达成意义认同的有效手段,当我们被一个故事所感动时,往往也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故事所承载的价值观。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必须能够塑造唤起国外受众情感认同的叙事语境。一方面,个人了解他人的独特经历,并设身处地地体会和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寻求在特定议题上的共同见解,秉持“求同存异”的精神,寻找中外共同的情感认同点。当然,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经由故事引人入“道”。入“道”就是经由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向世界提供全球公共事务和公共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价值、中国智慧。
(摘编自连子强《中国故事对外传播叙事的体系性规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土表达需要针对我国现实,寻找与不同文化间的契合点,进而开展互动交流。
B.精准送达主要针对个体受众,既离不开高效的载体,又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C.单一媒体不能够表现一个好故事的诸多要素,因而需要借助全媒体、融媒体等。
D.修辞手法诉诸文化符号,从而能让外国人更好地听得懂、听得进中国故事。
B[A项,“针对我国现实”表述错误,原文信息“针对不同国家的本土化表达”;C项,“不能够表现”表述错误,原文信息“还可以改变以往单一媒体、单一形态的传播局限”;D项,“诉诸文化符号”表述错误,原文信息“不能停留在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输出上”。]
6.(观点推断题)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实客观、积极主动地对外传播中国故事是对抗西方话语霸权的有力手段之一。
B.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讲好中国故事。
C.增进理解、寻求共识,能唤起国外受众情感认同,提升我国对外话语感召力。
D.情感认同是达成意义认同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最终落脚点。
D[D项,“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最终落脚点”表述错误,文中只是说“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必须能够塑造唤起国外受众情感认同的叙事语境”。]
7.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国日报网推出系列视频,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需求的公众推出分众化账号,实现精准传播。
B.“这里是海南”系列活动聘请多种语言的运营人员与不同国家的粉丝进行线上互动,及时回复各国粉丝的提问。
C.“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题影像展,善用隐喻、映衬、双关等修辞叙事,设计出“一带一路”动漫、吉祥物、表情包等。
D.中国国际电视台在移动客户端上打造了聚合新闻、社交、直播、视频等多渠道的平台,吸引了海外数百万用户的参与。
C[C项,侧重“修辞叙事”不属于材料二的观点。]
8.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论证层次清晰。采用总—分—总结构,从内容、渠道和平台三个方面,论证了媒体融合对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作用。②论证方法多样。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了渠道融合、平台融合的发展不断深入的特点。
9.请依据三则材料中的观点,对下列两则国际传播案例进行简要点评。
案例一:动画片《雪人奇缘》在全球46个国家上映。影片中雪人大毛的冒险之旅途经千峰竞秀的黄山、波光潋滟的千岛湖、临江危坐的乐山大佛……让海外观众足不出户游遍大美中华;片中大毛对家的渴盼与期待,奶奶的操心与唠叨,伙伴们的团结与勇气,都让观众倍感温暖。
案例二:《国际广告》杂志刊登了一则某品牌油漆平面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凉亭,凉亭有两根立柱,未涂油漆的左立柱色彩黯淡,柱面粗糙,一条龙紧紧攀附在柱子上;涂了油漆的右立柱色彩鲜艳,柱面光滑,一条龙跌落到地面上。
[答案]①案例一呈现了中国自然风光,增强了观众对中国风景名胜的兴趣;中国式亲情、友情等元素,唤起了中外观众的情感共鸣;通过视觉图像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价值,是国际传播的优秀案例。
②案例二立足于传统文化,将两幅画面对比,形象地表现了产品特点;但“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跌落到地面”这一设计既不美观,也忽略了其象征意义,从国际传播的角度看,有不妥之处。
◎对点题加练
10.(观点推断题)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只有将本土表达与精准送达相结合,才能拓宽中国故事的传播途径,收到预期效果。
B.国际受众在接触网上信息时,拥有跟帖、留言等表达的机会,这为在新技术助力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C.加强国际传播,既要依靠传统的官方对外媒体,又要重视诸如政府部门、高校、企业、非政府组织、公众等行为主体的积极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D.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必须能够塑造唤起国外受众情感认同的叙事语境,以此向世界提供全球公共事务和公共议题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B[B项,强加关系,原文中只是说国际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播局限,实现了与受众的互动,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为在新技术助力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九、观点评价—— 立足文本,有理有据
观点评价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个性化解读的能力,体现了考查考生创新能力的意图。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是一种自由性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观点评价题一般采用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可以是整体理解、评价材料中的观点态度,可以是分析评价材料局部的主张或言论,也可以是联系实际谈看法、谈意义。解答此类题目,要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更要立足文本,在不同的文本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分析深入。
十、重点讲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开”,就是开拓、开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节选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它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B. 中华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历史悠久的共同体想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
C. “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
D.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B[A项,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分析可知,将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的是“家国天下”,不只是“国”,选项缩小了范围。C项,结合材料二第三段分析可知,作者只是说他们的愿望“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但这些愿望并非空想,不可践行,选项太过绝对。D项,结合材料三第一段分析可知,文中并没有要求“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选项于文无据。故选B。]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
B.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C.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
D.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同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A[A项,“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说法错误。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是为了证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的观点。]
3.(分析论点论据关系题)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B.“大河无水小河干”
C.“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D.“治大国若烹小鲜”
D[D项,“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分析的是如何治理国家的道理,故不能证明“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的观点。]
4.(分析论证特点题)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
[答案]①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分别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析论证;②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古今对比,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
5.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②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③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于担当。
◎对点题加练
6.(分析论证特点题)分析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案]①选文采用逐层深入、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②先分析家国情怀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再探讨家国天下与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最后指出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课后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文学批评在当下确实面临着尴尬的生存处境,一方面文学批评失去了学界的认同,另一方面文学批评也面临作家和读者的质疑,就是文学批评家本身也对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产生了怀疑。究竟我们该如何应对现实的问题,该如何走出文学批评的尴尬处境,我们呼唤着文学批评的实与真。
导致文学批评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批评家自身的问题,如批评家缺乏对作品的真正的感悟能力,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解读;批评家缺乏责任感和艺术良知,自愿堕落为商业写作和消费主义写作的吹鼓手;批评家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修养,无法准确估价和判断文学创作的各种现象;还有的批评家甚至缺乏跟踪与熟悉文学创作现象的热情,不了解文学的基本态势。一句话,文学批评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批评家作风浮躁,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
批评家坚持批评要落实到“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在批评中坚守文学的精神是一个关键,只有落实到了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批评家才能与作家进行平等对话,批评家才能和作家一道展开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通向真理与道德的对话,文学批评才能引导文学创作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
批评家要开阔视野,丰富理论资源,建构全新的批评话语空间。有些批评家不但没有真正领会和吸收中国文论的精髓,而且对西方的文论还抱有成见甚至充满敌意。对西方思潮在吸收其合理成分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警惕和怀疑是必要的,批评家也应该有这种文化的自觉和自律,但我们应该避免在倒掉洗澡水的时候连婴儿都抛掉,应该尽量使西方学术资源本土化,新的批评话语空间不能建构,文学批评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谭旭东《文学批评的实与真》)
材料二:
如何重建文学批评与读者的联系,使其获得一般读者的认可,从而实现文学批评引领审美潮流的使命 这就要使文学批评克服各种“寄生”的缺陷,重塑文学批评的公信力,同时要从尚未消化的艰涩理论中摆脱出来,消除理论依赖症,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通过鲜活、生动、有情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让读者从中引发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说:“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观察青草的生长,聆听风的声音,在微风中接住海面的泡沫,再把它揉碎。它增加存在的符号,而不是去评判;它召唤这些存在的符号,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有时候也把它们创造出来。下判决的那种批评令我昏昏欲睡,我喜欢批评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可以说,他梦想中的文学批评,就包含着批评的素养、观念与语言。这就说明,对令人“感动”的文学批评的追求具有共通性,无论中西。
文学批评应该着力于人心、人情、人性的深切体察,着力于文学人文魅力的感性体认,用通俗、清新又灵动的语言,传递阅读感受,以真诚的态度、对话的方式,建立批评家与作家、读者、作品、世界之间的联系,用贴近生活的文艺观念和逻辑方法进行阐释,推动作家去探索和追求,同时给读者以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让其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
(摘编自明飞龙、王园园《从“人的文学”到“人的文学批评”》)
材料三:
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灵魂,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也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诱使一代又一代杰出头脑投身其中的理由。
那么,思想又是什么呢 思想是对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不断重新定义与发现。身为一个文学批评家,他必须时刻警觉,同时代文学在技艺上有哪些精进,又有哪些新的开创,这一风格与传统有怎样的关系,对未来写作又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文学批评家所必有的意识,也是他必须要在文章和谈话中反复回答的问题。思想还包括认识生活的能力,辨别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关联与差别的能力以及将知识、情感与智慧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由是,文学批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获得了与他所评论的对象携手前行的资格,共同在这广袤的人世间探险,共同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
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思想从何而来 思想需要广博的知识,需要披荆斩棘认识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也需要理解言词的智慧,特别是,它需要理论视野。一度,艰涩理论让文学批评的读者望而生畏,于是,一些批评家将理论视为批评的敌人,认为庞杂的中外文艺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学“水土不服”,滥用理论使得中国文学成为理论家跑马圈地的训练营。滥用固然是错误的,但如果完全放弃理论训练、丢掉理论透镜,文学批评可能沦为仅仅抒发个人情感的读后感。
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批评应该作为写作而存在。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对阅读怀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热忱。各种各样的书包围着他,他不知疲倦、专心致志地阅读,并不断为这个世界引入新的意义。
(摘编自岳雯《文学批评一样需要思想创新》)
问题:文学批评应该“以思想为中心”还是“以读者为中心”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满分答案]
示例一:以思想为中心。①有思想的文学批评能与作家平等对话,引导文学创作。②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灵魂,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让批评家投身其中的理由。③思想能够让文学批评实现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
示例二:以读者为中心。①文学批评应让读者“看得懂、信得过”,引发情感共鸣。②文学批评应体察人心、人情、人性,着力于对文学人文魅力的感性体认。③文学批评要给读者以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让其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