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慰、藉、卜”3个生字,读3准多音字“藉、卜”,会写“慰、鹰”等11个字。掌握“慰藉、蝙蝠、猫头鹰、海滩、闪烁”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的相关知识,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慰、藉、卜”3个生字,读3准多音字“藉、卜”,会写“慰、鹰”等11个字。掌握“慰藉、蝙蝠、猫头鹰、海滩、闪烁”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的相关知识,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能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阳光照进教室,整个屋子都暖洋洋、亮堂堂的。孩子们,是什么让阳光得以照进教室,让教室如此的温暖明亮?
预设:是因为教室里有窗户。
师:是啊,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课文1—3自然段】
(1)读读这三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天窗?人们在屋顶上开天窗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天窗是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安上玻璃,因为冬天木板窗关上,屋子里黑乎乎的,没有光。
(2)你能按照位置、形状、作用这样的顺序说说什么是天窗吗?
预设:在乡下房子的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光线透过它能照亮屋子,这就是天窗。(师在黑板画出天窗的位置、形状)
(3)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著名作家茅盾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
(4)板书课题:3.天窗
(5)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茅盾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关于童年生活的一篇散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这小小的天窗为何让茅盾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出示课件】
慰藉 卜落 扫荡 威力 锐利 河滩 帐子 闪烁 奇幻 蝙蝠 霸气 复杂 猫头鹰
多种形式认读
4.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教师相机讲解“藉”、“卜”两个多音字。
5.指导书写【出示课件】
“慰”字“尉”要宽大,心字底窄、扁。
“鹰”笔画较多,注意写的扁一些,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广字头的横与竖撇稍写长。
6. 理解文中难理解的词语【出示课件】
瞥 慰藉 猛厉 扫荡 阔达
(三)梳理内容、理解大意
1.【出示合作学习】
快速浏览课文,小组合作思考:作者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1)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组汇报,师生交流总结。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天窗的由来。
第二部分(4-7自然段):天窗带给我们的慰藉。
第三部分(8自然段):感谢发明天窗的人们。
3.依循思路。练习填空:【出示课件】
《天窗》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接着写了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或(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想到应该(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4. 感知天窗带来的乐趣。
(1)布置任务:课文的第4和第6自然段,好像并没有直接写天窗,而是写了什么?组织学生快速阅读第4和第6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初步感受孩子们被关在黑乎乎的屋子里,那种孤独、无聊、苦闷的感觉。
(3)相机出示这两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四)质疑下课
教师质疑,设置悬念:“慰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在课题处打上问号。被关在屋子里的孩子是怎样借助这小小的天窗让自己获得慰藉的?我们下节课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