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华盛顿会议
巴黎和会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 响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一、从繁荣到危机
1.繁荣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1929年初,第31任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
灿烂,充满希望……”
“每个美国家庭里每天都有两只鸡吃,
每家都有一辆汽车……”
——胡佛
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汽车成为大众产品
美国的繁荣
美国工业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1913年为38%,1929年为48.5%。
192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0%以上。
1929年,美国的汽年产量为将近540万辆,平均每6人一辆汽车。
加州的汽车长队
纽约酒店宴会
高尔夫球
爵士乐队
动画
纽约街道
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一、从繁荣到危机
2.繁荣下的危机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
①生产力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工人工资增长缓慢
材料二: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生产太多了,卖不出去。
②购买力严重不足,生产过剩
材料三:
当时美国流行:“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消费。到1929年,美国60%的汽车、大型电器和钢琴都是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消费的。
材料四:
“假使一个人每周拿15美元用来购买优质普通股,那么,按每月400美元的投资收益来计算,20年后他将至少坐拥80000美元,这种收益会让他富起来。我坚信,任何人都能富起来,而且也应该富起来。”
③(分期付款造成虚假繁荣)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黑色星期四”
新闻记者描写道:“灾难笼罩着交易市场。每个人都想要在价格更下跌之前把股票立即
抛售出去。但是没有人想买,这
就使价格更加下跌。”
股票价格下跌的速度之快
甚至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出
最新价格。一天之内就有数万投资者破产。
一、从繁荣到危机
3.经济大危机
①时间:
1929—1933
②开始:
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黑色星期四” )
③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④范围:
美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⑤特点:
持续时间长
涉及范围广
破坏性大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 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40%
外贸 缩减 70% 69.1% 50% 48% 50% 66%
失业 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⑤特点:
持续时间长
涉及范围广
破坏性大
股市暴跌
银行倒闭
遮遮掩掩等待救济的人们
棚户区——“胡佛村”
美国失业者等待救济
无家可归的民众
失业工人激增
“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
有人全家走进垃圾堆捡骨头和西瓜皮来啃。因为蛆虫多,捡东西吃时总是先把眼镜摘掉,眼不见为净。
资本家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
抗议失业的示威游行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标语
胡佛:自由放任
罗斯福:国家干预
1575万票
2280万票
谁来拯救美国
?
×
√
二、罗斯福新政
1.开始:
1933年
2.人物:
富兰克林·罗斯福
3.特点:
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根本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5.实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调整(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措施:
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 、社会福利
6.措施:
①整顿金融体系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会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3月13日人们开始排起长龙到银行存钱,4月银行存款额超过了提取额。大约13500多家银行复业,纽约股票交易所也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6.措施: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指导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工业产值1935年比1933年几乎翻了一番。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6.措施:
③调整农业政策
1933年,制定《农业调整法》并据此成立农业调整署,其措施为: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农民的现金收入从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美元。
6.措施:
④推行“以工代赈”
田纳西水利工程先后雇佣了500万人;提供周边7个州的用电;为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提供用电。
新建了全国10%的公路、35%的医院、65%的学校,修建了50万公里的二级公路,近500个机场……
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扩大内需;改善了国家的基础设施;不伤救济者的自尊心。
6.措施:
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1935的《社会保障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生产恢复图
7.影响:
失业率下降图
7.影响:
7.影响:
①积极:经济复苏,工业恢复,就业增加,人民生活改善;
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推翻资本主义)。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罗斯福
7.影响:
②局限: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罗斯福新政
背景
措施
①整顿金融体系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③调整农业政策
④推行“以工代赈”
⑤社会福利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影响
积极: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课堂练习
1.“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材料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指的是( )
A.巴黎公社成立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慕尼黑阴谋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特点不包括:( )
A.波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各国法西斯上台
C
D
课堂练习
3.经济大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为维持利润而采取的手段是( )
A.降价抛售 B.销毁商品 C.囤积商品 D.运销海外
4.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 )
A.用改良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经济大危机
B.采取国有化的道路
C.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D.兴修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B
C
课堂练习
5.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A
比较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 人物 解决的主要问题 重大事件 主要影响
华盛顿
林肯
罗斯福
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独立战争
取得民族独立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南北战争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摆脱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度过了危机。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