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30 07:1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全球航路的开辟
走向整体的世界
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成功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进驻核心舱,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顺利着陆
尊敬的国王陛下:
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认为我们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是迫切而有必要的,因为……
而且现在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因为……
恳请国王陛下恩准并给予我们大力支持。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1492年3月15日
思考:为什么说“我们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是迫切而有必要的” ?
梦寐以求—— 为何开辟全球航路
《死神的胜利》彼得·勃鲁盖尔 1561
梦寐以求—— 为何开辟全球航路
没有天庭的闪电,没有地狱的烈火,没有战争或任何可见的杀戮,但死亡弥漫。有谁见过如此可怕之事吗?
——彼德拉克
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使人口减少 1/3—1/2……佛罗伦萨经过黑死病的肆虐后,人口减少了约 2/3。
——王乃耀《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之考察》
梦寐以求—— 为何开辟全球航路
人口数量多少是决定市场需求量的必要条件,西欧人口数量不断下降,但是活下来的人无偿占有了死者的财富,具备了购买能力,一夜暴富,导致社会上很多人产生了独享、占有、自豪与贪婪的社会动机和相应的享受、短见、炫耀与奢侈消费动机,特别是对东方香料和奢侈品的高档需求增加,这些动机增强了当时人们对市场需求的强大动力。
——《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口数量多少是决定市场需求量的必要条件,西欧人口数量不断下降,但是活下来的人无偿占有了死者的财富,具备了购买能力,一夜暴富,导致社会上很多人产生了独享、占有、自豪与贪婪的社会动机和相应的享受、短见、炫耀与奢侈消费动机,特别是对东方香料和奢侈品的高档需求增加,这些动机增强了当时人们对市场需求的强大动力。
——《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口数量多少是决定市场需求量的必要条件,西欧人口数量不断下降,但是活下来的人无偿占有了死者的财富,具备了购买能力,一夜暴富,导致社会上很多人产生了独享、占有、自豪与贪婪的社会动机和相应的享受、短见、炫耀与奢侈消费动机,特别是对东方香料和奢侈品的高档需求增加,这些动机增强了当时人们对市场需求的强大动力。
——《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口数量多少是决定市场需求量的必要条件,西欧人口数量不断下降,但是活下来的人无偿占有了死者的财富,具备了购买能力,一夜暴富,导致社会上很多人产生了独享、占有、自豪与贪婪的社会动机和相应的享受、短见、炫耀与奢侈消费动机,特别是对东方香料和奢侈品的高档需求增加,这些动机增强了当时人们对市场需求的强大动力。
——《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促进文艺复兴运动,为探险提供内在精神动力。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货币短缺
寻金热
《放贷者和他的妻子》
梦寐以求—— 为何开辟全球航路
商品经济发展
贵金属匮乏
1493-1520年间,欧洲产银4.5万公斤,年产量只有1600公斤,在同东方贸易中,欧洲处于入超逆差,欧洲的贵金属极度匮乏,向外扩张寻求黄金是首要目的。
——《新全球史》
梦寐以求—— 为何开辟全球航路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史·中古部分》
奥斯曼
帝国
梦寐以求—— 为何开辟全球航路
阿拉伯帝国疆域
葡萄牙亨利王子:他远航事业最大的目的是找到传说中东方的基督教国家,从而与之夹击北非的穆斯林。
哥伦布登陆美洲的第一件事——树立十字架
西班牙在1492年收复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梦寐以求—— 为何开辟全球航路
尊敬的国王陛下:
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认为我们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是迫切而有必要的,因为……
而且现在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因为……
恳请国王陛下恩准并给予我们大力支持。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1492年3月15日
思考:为什么说“我们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是迫切而有必要的” ?
梦寐以求—— 为何开辟全球航路
精神内驱力——文艺复兴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
东方诱惑——马可波罗游记
直接原因——奥斯曼崛起阻断道路
宗教因素——基督教的传播
思考:为什么说“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航海势在必行,生命无可惋惜。 ——葡萄牙谚语
14世纪以来,早期民族国家应运而生,由于民族国家的建立是以王权加强作为前提的,而王权加强是以雄厚的财力和军力作为基础的,因此民族国家的建立其中一个条件就是:扩大财源,增加王室收入。
——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卷》
梦寐以求—— 为何开辟全球航路
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加纳利群岛等岛屿获取木材、粮食和糖等资源。
“波特兰”海图—15-16世纪航海中广泛应用
长期航海的丰富经验积累,季风、洋流等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尾舵(中国传入)、船帆、桅杆等先进船只装置的应用。
指南针的传入与改进使得航海家在海上能够准确测量和确定方位。
梦寐以求—— 为何开辟全球航路
地圆学说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487
迪亚士
1497-1498
达·伽马
1492
哥伦布
1519-1522
麦哲伦
圆梦之旅—— 如何开辟全球航路
前无古人 后有来者
其他航路的开辟
1.卡伯特→纽芬兰岛
2.卡蒂埃→拉布拉多半岛
3.巴伦支→北冰洋
4.哈德逊:北冰洋→亚洲
5.俄罗斯人:
北太平洋→北冰洋
6.德雷克→合恩角
7.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
逐梦之旅—— 如何开辟全球航路
1491年德国制图师亨利库斯·马特鲁斯绘制
1507年德国制图师马丁·瓦尔德泽米勒绘制
在15世纪据托勒密测绘成果绘制
1570年比利时人亚伯拉罕·奥特琉斯绘制
17世纪中期荷兰人琼·布劳
《圣经》宣扬的三叶草地图
余梦未了——全球航路开辟反思
问题探究:如何审视地理大发现?是噩梦还是美梦?是文明之梦还是野蛮之梦?
1493年,哥伦布回到西班牙,向国王和王后展示他在“新世界”掳获的印第安人和金银珠宝
对哥伦布的“通缉令”
如果再有一次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我们如何做到人类社会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不要再付出这样惨痛的代价?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余梦未了——全球航路开辟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