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刻画生活细节、运用修辞等方法来把抽象的把时间写具体的。
3、感悟“匆匆”,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珍惜时间。
学习重点:
感受课文的语文美,学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刻画生活细节、运用修辞等方法来把抽象的把时间写具体的。
学习难点:
感悟“匆匆”,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悟匆匆
师:同学们,现在是十一点,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请同学们一会仔细观看。
视频已经播放完了,我看很多同学若有所思,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感受?(生纷纷谈自己的感受。)
师:的确是这样啊,一分钟的时间演绎了人的一生,可见人这一生时间短暂,转瞬即逝。这是我们从这个视频中得到的感受。有一位作家呢,他把他对于时光流逝的感受透过文字呈现给了我们,这位作家是——朱自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
二、声声有韵,读慨叹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散文是需要用心细心反复的诵读的,所以老师想课上我们一起配上音乐去朗读,去重温这篇优美的散文。
疑问;刚才我们已经读过或听过这篇文章了,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三、生生有心,品语言
请勾划出文中表现时间流逝的词句,说一说作者是如何展开描写的?
预设:(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生: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轮回更替现象。
师: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现象,比如:
生:可能会说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
师:可是偏偏只有时间是永远一去不复返的啊。正如有人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说说看,此刻朱自清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朱自清是伤心的。
师:你能试着读出他的伤心吗?
生:他也可能是无奈的。
师:那你能试着读出他的无奈吗?
评价:同学们真了不起,一段话读出了朱自清不同的感受
(二)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师:你觉得那个词语可以让你感受到时光匆匆?
生:八千多日子和溜。
师:同学们你们算一下8000多日子大约是多长时间?
生:20多年。
师:老师补充一下,朱自清生于1898年,这篇文章写于1922年,可见也就是24年。也就是说8000多日子与24师相等的关系,那干脆把他们互换了,你们觉得好吗?
生:原来数学的冲击感更让我们觉得原来时间竟然过去这么久了。
师:你真厉害,感谢这位同学的解答。
师:同学们你们看屏幕上的图片。
生:这是我们在2019年4月份举办的第一届运动会,2018年9月,我们走进中学门,真正成为了六中学子,转眼间8个月了,也就是240天啦,竟然240个日子从我们身边溜去了,时间过得真的好快,
师:初识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犹如昨天刚发生一般。你们是否也和老师一样感受到了时光的飞逝了呢?
师:老师继续改溜改成跑怎么样?(异口同声的说不好)谁能说一下理由?
生:做出了溜的动作。这位同学在做溜这个动作的时候微微低下身子,从桌下悄悄的溜出去了。
师:你为什么这样做溜这个动作?
生:溜更能感受出时间流逝的悄无声息。
师:朱自清其实谈到了时间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抓不住时间的作者,此刻是什么样子的感受呢?
生:头涔涔、泪潸潸。
师:对这两个词语,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偏旁都是三点水,头上的汗汗流不止,泪流满面。
师:作者为何会头涔涔而泪潸潸呢?
生:作者可能怅然若失,可能无奈,可能难过……
师:除此之外,我们再来看。
背景呈现:《匆匆》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24岁。“五四”运动后,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毁,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做出贡献,但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
师:想一下,抓不住时间的作者此刻的心情感受是什么?
生:痛心、惋惜、更为无奈和伤感了。
师:谁能带着他的感情再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呢?
(三)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生:这是我们生活的细节,时间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悄然逝去了。
师:你还能想出类似这样的细节吗?
生: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我们的笔尖划过……
师:其实就在刚才老师的提问中,同学们的回答中,时间就这样特别容易的从我们嘴边溜走了。
师:这些时间你们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也摸不着。
师:但是作者真的看到时间了,有那么几句话确实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就是看到见的,你能不能找到?
屏显: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对比朗读感受: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太阳射进了小屋里。太阳他有脚啊,从东边移动到西边;我也跟着旋转。
师:换成右边的句子怎样?
生:不好,右边的句子比较生硬。而朱自清过得文笔细腻,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师:怪不得朱自清的文章如此优美呢。
师:作者遮挽不住时光在叹息,而时间也同样就在叹息中又闪过了。想象一下你就是朱自清,你会怎样朗读这一部分呢?注意想象语言、神态和动作。
评价:假如朱自清还在世的话,你可能就是他的知音吧。
(四)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生:这句话我感受到了时间流逝的很快,也很容易流逝。
师:同样在第四段中,作者有自问自答,也有疑问,难道你就没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师:难道朱自清真的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吗?
生:《春》《荷塘月色》《欧游杂记》……
师:背景呈现
原来他只是为了给我们以警示啊。
师:正如作者在最后再次问道: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在发出疑问吗?
生:并不是,文章说道但不能平的。他只是想呼吁我们珍惜时间。
师:那让我们带着他的警示再来读这段吧。生生读,师生读
四、升升有情,听呼唤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古往今来,很多人对时间流逝发出了自己的慨叹。
-----从孔老夫子的话中我们感受到时间一直在不停歇的流逝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可是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啊,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在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里,我们定要惜时如金,莫让时间偷偷溜走啊。岳飞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五、总结与板书
一节课的时光匆匆而过,还记得上课时间吗?现在又是什么时候了?原来时间真的好快,而且一直在流逝着,就如林清玄先生的《和时间赛跑》所言: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快跑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但作用却很大很大。所以我们必须在我们有限的时间内,珍惜时间,努力和时间赛跑,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六、笔尖流淌,书感触
过去的日子,转瞬即逝,我们还来不及伸手遮挽,
我们还来不及再道珍重,就任由时间飞奔而过。静心回想那些逝去的时光,你有哪些感触呢?
请仿照课文《匆匆》,书写你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