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2-08 11:5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0张PPT。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 (1982)流光溢彩的深圳(2000年)老东门(1981) 新东门(2000)——深圳主要商业中心城市化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3、存在的问题4、解决的对策1、工业化和城市化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什么是工业化?怎样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思考:一、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自主梳理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
(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_____________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________占主导地位向以________占主导地位的转变。主导地位农业工业农业产值农业就业人数城镇人口思考 1.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因此有人说中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大国了,也有人说中国还不是一个工业大国。到底哪种说法正确?为什么?
【提示】 后一种说法正确。因为从农业产值指标看,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从更为重要的农业就业人数和城镇人口指标看,还远远达不到国际标准,中国的工业化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还不是一个工业大国。 衡量工业化的三个国际指标:我国的工业化水平15.4%50%36.2%三个指标是“且”而非“或”的关系。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畅所欲言:各位同学,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呢?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城市化的标志:(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哪个?温故知新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聚集是城市化的本质和内容2.城市化2.城市化
(1)概念:指居住在___________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即_____________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2)内涵:a.____________向城市集中;b.__________向城市地域转化;c.___________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城镇地区农业人口农村人口农村地域城市文明过渡:城市化指农业人口即第一产业人口转变为
城市人口即第二三产业人口。
工业化指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由
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二产业为主。 二者在内涵上有其相似的方面,那工业化和
城市化又有何联系呢?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相互影响
相互推动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变化过程图城市化高于工业化,但两者都较高工业化起步晚,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高于工业化,但两者都较低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
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明显地高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城市病”。城市化快于工业化城市化慢于工业化工业化起步早,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二、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畅游京杭大运河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
城市化的过程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跨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黄海。南部有依托上海。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万,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长江横穿东西, 京航运河纵贯南北, 长江把全省分隔为两部分。淮河附近为中国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夏季有梅雨和台风雨。全省河流纵横, 湖泊密布, 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省会南京市, 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1、概况徐州小探扬州寻访无锡漫步苏州小憩淮阳第一关徐州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徐州,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徐州。大家知道我是谁吗?大家来猜一下吧,我曾在叔父的辅导下读书、习武,是秦末反秦义军的重要领袖。 “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就是我说的。 在战败后,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对,我就是项羽。我曾建都于徐州,对徐州很熟,大家和我一起来。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和2570年的建城史。位置优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汉兵马俑龟山汉墓微山湖观荷深厚的文化底蕴 微山湖汉画像美不胜收的景色 燕 子 楼 公 园 诗画不离水扬州大家好,我是扬州站导游,你知道我是谁吗?我以骄奢淫逸闻名,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并曾三下扬州。根据我的作为,给我订的谥号为“炀”,这让我很伤心,大家知道我是谁了吗?是的,我就是隋炀帝,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地处江苏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下游北岸,南部濒临长江。扬州城区至今已有近 2500 年的建城史。扬州美景 扬州美食 扬州炒饭蟹粉狮子头 太湖明珠无锡大家能看出我是谁吗?知道大家要来,非常高兴,即使瞎了也要来迎接大家。我擅长二胡和琵琶,《二泉映月》是我的最爱。我就是华彦君,大家都喜欢叫我阿炳。无锡是我的老家。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部,北靠长江,南濒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无锡市经济发达,风景秀丽,是中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和十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又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凭借改革开放的活力,无锡人民创造了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辉煌,跨入了全国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的行列。 无锡文化之旅 太湖景致 吴文化公园徐霞客故居宜民山庄阳山生态桃源 人间天堂苏州大家好!不,我不是周星星。我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有“江南第一才子”的美称关于我“点秋香”的故事,现在可谓是家喻户晓了。我就是唐伯虎。苏州是我的老家,今天我就带大家到苏州到处走走。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邻中国最大的工业、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工艺之市”的美誉。苏州古典园林 拙政园留园江南丝竹 江苏省区域特征: 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 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 苏南平原广阔,河湖众多,雨热充足;水陆交通便捷;毗邻我国经济中心上海;科技发达,市场广阔等。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概况:位于长江、_______下游,黄海之滨,___________,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现状
(1)工业化进程_______、______________较高。
(2)总体上处于工业化________阶段,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3)城市化进程___________但城市化水平仍_____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淮河城市众多较快工业化水平中期不断加快低于三、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_________________认识不够全面。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___________。
(3)城市化________有待提高,城乡___________有待进一步完善,________________有待进一步改善。
城市化的内涵环境问题质量统筹发展思路城镇体系结构a._____________,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调整行政区划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1)前景:到2010年,城市化进程将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阶段;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_________。量质并重、稳步提高现代化(2)推进的主要措施导游设问2001年底,扬州共有获得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流通企业20家,自营生产企业179家,三资企业480家;各类外贸企业共完成进出口额123222万美元,其中出口66377万美元。这些乡镇企业分布在扬州的94个城镇中,由不同的地方政府领导。
请问:乡镇过多容易产生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乡镇企业发展分散行政区划调整近几年来,江苏省撤并了600多个乡镇,乡镇的平均人口由3.1万增加到4.5万,镇区面积增加45%。同时小城镇向中心镇聚集,原来222个省级重点镇调减为120个。b.“_________”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组团式乡镇规模扩大,城市规模缩小,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把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四个中心城市“做强、做大、做优、做媒”,在此基础上,构建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以区域群体强势,更好带动中小城市及城镇发展。苏州的乡镇工业萌发于50年代末,兴盛于8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奋斗,不仅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且已成为全市经济的台柱子。苏州乡镇工业不仅为创造“苏南模式”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成为乡镇企业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城乡物资交流的枢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请问:“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会给苏州乃至整个江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c.以____________促进小城镇建设。工业发展苏南农村的年轻人大部分走进了工厂。这是无锡新区一家外资企业的工人准备上夜班。这些农村的女孩子走出工厂后,再也不会走进农田了。 “苏南模式”苏州的乡镇工业萌发于50年代末,兴盛于8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奋斗,不仅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且已成为全市经济的台柱子。苏州乡镇工业不仅为创造“苏南模式”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而且以强化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服务城市、贡献国家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一支生力军。乡镇经济小区的成功开发,又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工业向集约化、区域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公寓里的老人在相互寻找逝去的岁月农民转变为市民后,失去了传统生活保障——耕地,不免会担心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打消农民的顾虑。土地征用费用多集中起来办企业、搞建设,并将土地征用费用先充实到进城农民的社保基金里。d.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_______和_______保证,______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体制政策农村e.广泛吸纳____________、盘活城市__________、将土地推向_______以得到增值。
社会资金存量土地市场
(2)推进的主要措施
a._____________,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b.“_________”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c.以____________促进小城镇建设。
d.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_______和_______保证,______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e.广泛吸纳____________、盘活城市__________、将土地推向_______以得到增值。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思考 .江苏省的城市化与珠三角的城市化的推动力都是工业化,其发展基础是否一样?请说明原因。
【提示】 不一样。珠三角的城市化是在大量引进外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江苏省的城市化是以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基础的。 连连看1、我国苏南地区的乡村城镇发展很快,这 主要是因为( )
A.苏南近邻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这些大城市中的人口和企业大量迁 往苏南地区
B.这里人口密集、人口数量大
C.这里最新发现了大量矿产资源
D.这里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2、关于江苏省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题的叙述北部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B.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C.乡镇企业发展分散所产生的问题
D.知名的乡镇企业太少
Apple谢谢观赏! 思考 3.传统产业外迁是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些地区应如何应对?
【提示】 某一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应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就会出现产业的转移,迁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迁入高新技术产业。这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应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向欠发达地区。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知能层级突破知识精析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即伴随着工业化过程,城市数量逐渐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2.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及关系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进程,但各国各地区区域条件(特征)差异,导致发展特点存在异同,如下表所示:3.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模式 结合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城市特征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与产业密集,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
B.人口流动、职业变化十分活跃
C.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发达国家
D.城市化的本质是居民由从事第一、二产业转为从事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2)世界各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
A.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随后明显高于工业化
B.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随后明显高于工业化
C.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随后明显低于工业化
D.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已超过城市化,随后明显高于城市化【解析】 第(1)题,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它包括两层含义: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第(2)题,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但城市化往往高于工业化。
【答案】 (1)D (2)A学以致用
1.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回答(1)~(2)题。
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解析:(1)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2)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属于外资驱动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典型。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属于大城市扩散驱动型,在苏南地区比较典型。
答案:(1)D (2)A知识精析
1.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优势2.江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主要措施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处在快速发展中,政府通过行政和经济相结合的手段,大力推动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具体如下: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1)简述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
(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城市填图中代码,省份填简称)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形成以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香港、________两个特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b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地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省市,龙头城市上海市被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该城市群目前的特大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4)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5)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缓解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解析】 以鲁尔区优势区位条件分析作为借鉴,结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实际情况,充分分析珠三角和长三角区位优势,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迁移运用。
【答案】 (1)两区同处河流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优越,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三角洲地形平坦,水网密布,降水充沛,土壤比较肥沃。两区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2)A G F ⑤ ⑥ ⑧ 沪 苏 浙 ⑤ ⑥ ⑧ ③ ①
(3)位于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廉价丰富;地价低廉;著名侨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
(4)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基础明显削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
(5)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调配工程。学以致用
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示意图”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情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增长情况(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大致呈________关系。
(2)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
(4)如何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的城市问题?解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工业化释放了劳动力,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由于城市规模盲目扩大,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要避免这些问题,必须从加强城市规划等方面入手。
答案:(1)正相关
(2)①工业化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②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③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镇化。(3)①大量占用耕地;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滞后;③城市结构不合理,“城中村”问题突出;④城市间缺少分工合作,竞争力弱;⑤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⑥环境污染严重;⑦城市酸雨现象严重;⑧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4)①加强规划和管理;②加强城市间分工与合作;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④加强环境治理。教材深化透析1.图2-5-2 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
江苏省的人口密度和建制市2.图2-5-4 太湖水污染监测
图2-5-5 太湖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
生活污染、农业污水是太湖氮、磷的最大来源、氮、磷的增多,导致太湖的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鱼类死亡,水质变差,进而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存环境。
3.图2-5-6 江苏省城市群发展总体要求
在图中找出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四个中心城市和南京、苏锡常、徐州三个“都市圈”。读图理解徐州、南京、苏锡常三大“都市圈”的作用及功能。密歇根州的复苏
本案例以美国密歇根州为例,以制造业为主的地区在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复苏的措施。
读图2-5-8和2-5-9看“锈带”州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及范围,根据学过的美国工业区的知识,分析这个名称的由来。结合教材,密歇根州能够从一个处于困境的地区转变为一个高科技制造业中心,是因为采取的措施具体务实,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