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2-08 11:5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哎…哎… 嘿…嘿哟
我的家在东北 松花江上啊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
在那青山绿水旁
门前两棵大白杨
齐整整的篱笆院 一间小草房啊
森林里——名贵木材、榛子、木耳、草莓及各种水果,曾经看到的狍子…..
草地上——羊、牛遍地,芍药、百合、金针、马兰花盛开
平原上——黑土沃野,麦浪滚滚,棉花朵朵,大豆粒粒似珍珠
沼泽中——水丰草茂,丹顶鹤向大自然展示着美丽而修长的身躯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 中国东北地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地理位置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一)自然背景和自然条件1.地理条件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范围: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热量条件水分条件2.气候特点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多雨而短促。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西部高原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周围山地环绕
森林资源丰富地势平坦
降水较多
优质草原牧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三面山地环绕,
山地内侧为广阔的大平原。高原-----畜牧业
山地-----林业
平原-----种植业
地形类型多样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3.地形特点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土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面积:12.9%人口:9.2%①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人均耕地多。
②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势平坦,集中连片。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高;土地生产力水平高4.土壤特点为农业提供哪些条件?5.河流特点水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草地沼泽森林资源6、生物资源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多样,生物资源丰富。(一)自然背景和自然条件一、东北地区地理背景人口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交通条件(二)社会经济条件(二)社会经济条件 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小试牛刀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平原地区土壤是黑钙土,其有机质含量全国最高
B、山环水绕,平原相间分布,不利于农业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C、可耕荒地多,自然肥力高
D、人多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高小试牛刀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二、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根据东北地区的地形与气候条件,你认为应如何布局农、林、牧业?请分析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实行专业化生产的优点。试分析近年水稻种植在东北地区面积不断扩大,并已扩展到50°N以北的原因。农场机械化生产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二、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耕作业林业畜牧业木材、鹿茸、人参、苹果、柞蚕茧
松嫩、三江、辽河平原地区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但热量不足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山地丘陵面积广大,湿润、半湿润气候,低温病虫害少,林木生长慢西部高原、平原西部、山地草场地区羊、马、牛及乳肉产品有一定草原面积,但低温时间长,降水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天然畜牧业发展。东北商品粮基地分布玉米大豆水稻小麦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 案例阅读表4.2,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2、东北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水平高,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东北平原作物一年一熟
耕作粗放,农田基本建设差,投入低;
春旱、秋涝、低温冷寒等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普遍低且不稳定。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突破万亿斤大关,其中松嫩和三江大平原贡献最大,产粮达900亿斤,所提供商品粮超过660亿斤。但是辉煌背后却潜在许多问题。资料一: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在初垦时,黑土层有60~80厘米厚,最深可达1米,当时人们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然而仅过了50多年,这里的黑土层就几乎薄了一半,一些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个别地方甚至已成为遍布沙石的不毛之地。问题:土地肥力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三.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三.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森林覆盖率降低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搞好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加强耕地建设和保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为什么林区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要发展特色农林产品?四.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技术应用推广东北农业
可持续发展四.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三江平原的沼泽地试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简述湿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渡开发沼泽对环境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中国的生态农业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貂复合生态模式案例研究指出该模式出产的农、副产品有哪些?
这种经营方式对促进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哪些好处?中国的生态农业辽宁丹东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案例研究用箭头表示图中各部分的关系。
简要分析该模式是如何达到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中国的生态农业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案例研究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对西部草原环境保护和促进中、西部农业发展各带来哪些好处?保护西部生态环境中部粮食就地转化促进西部畜牧业发展形成中西密切联系的产业链为什么要推进农业向产业化发展?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变化是( )
A.逐渐变慢 B.逐渐加快
C.变化不明显 D.无法判断
考查内容:分析说明区域环境问题。
认知层次:Ⅲ
难易程度:易表1为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70—72题。对表格数据的解读和分析把握考试要求,注重能力培养2.表中显示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考查内容:分析说明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认知层次:Ⅲ 难易程度:易
3.为了控制强沙尘暴次数增多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C.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考查内容:说出区域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认知层次:Ⅰ 难易程度:中把握考试要求,注重能力培养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78—79题。
4.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查内容:分析湿地的开发利用。
认知层次:Ⅲ 难易程度:易
5.目前国家已下令禁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荒地,主要原因是
A.粮食大量过剩 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劳动力缺乏 D.转向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发
考查内容:说出湿地综合利用保护措施。
认知层次:Ⅰ 难易程度:易把握考试要求,注重能力培养Apple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