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连通器原理(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连通器原理(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2-08 13:38:17

文档简介

连通器原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量筒和量杯是测量 _________ 的仪器,也可以用它来测量 _________ 的体积;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量筒内液面是下凹的,观察时视线应与凹面的 _________ 在同一 _________ 上.
2、如图描述的是生活中的两个情景,分别写出它们运用的物理知识.
甲 _________ .乙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图中描述的三个情景,其中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_________ 图;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_________ 图;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_________ 图.〔均选填“(a)”、“(b)”或“(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金字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要保证它不倒就需要把石条砌水平,古埃及人是如何做到的呢?有人猜想他们使用到了如图所示的工具﹣﹣水平仪,该工具的物理原理是 _________ .生活中有时工人师傅也用根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水平,当管中的水静止时,当塑料管的一端提高5cm,最终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 _________ cm.
5、请将与图中各事例所联系的主要物理知识填写在横线上:
(1)甲: _________ ;21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乙: _________ ;
(3)丙: _________ .
6、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 _________ .三峡大坝的船闸是 _________ 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7、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 _________ .三峡大坝的船闸是 _________ 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
8、今年,长江三峡大坝建成,蓄水的水位提高后,大坝将要经受更大考验.其中的一项是要承受水的 _________ 增大.轮船通过大坝要经过船闸,船闸是根据 _________ 原理制成的.
9、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 ;
(2)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 _________ ;深度增加,液体压强 _________ ;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_________ .
(3)液体压强公式: _________ .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有关,而跟其它因素无关.
(4)连通器的原理: _________ .
(5)帕斯卡原理(用式子表示): _________ .
10、连通器原理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证明.现在请你顺着下面的思路来试一试:如图所示的连通器是﹣个U形的玻璃管,里面注入水.设想(想像)在最低处取一个小液片AB,左支管中水柱高为h左,右支管中水柱高为h右,则:左支管中的水对液片的压强p左= _________ ,对液片的压力方向向 _________ ;右支管中的水对液片的压强p右= _________ ,对液片的压力方向向 _________ .讨论:如果h左>h右,则p左 _________ p右,液片会向 _________ 移动;如果h右>h左,则p左 _________ p右,液片会向 _________ 移动;如果液片不移动,则说明p左 _________ p右,从而有h左 _________ h右.
二、选择题(共10小题)
11、许多物理实验要求在水平面上进行,下列判断某直轨道是否水平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把盛满水的烧杯放在直轨道上,看是否有水溢出 B、把一光滑的小球放在直轨道上,看小球是否滚动
C、把一个连通器放在直轨道上,看水面是否相平 D、在轨道上方悬挂一重垂线,看重垂线是否与直轨道垂直
12、小欣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 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13、关于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坐垫设计成“马鞍形”,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小人与坐垫间的压强 B、甲图中的坐垫设计成“马鞍形”,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小人对坐垫的压力
C、乙图中工人确定等高点,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 D、乙图中工人确定等高点,利用的是阿基米德原理
14、关于下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B、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A、B、C三支竖管中水柱的高度不同 D、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小
15、同一容器中装有密度不同且不能混合的三种液体,甲、乙、丙三条有阀门的细管均与大气相通,如图所示.打开阀门后,管内液面高度正确的是(  )
A、甲管内液面与容器内液面相平 B、甲、乙、丙三条管内液面相平
C、甲管液面最低,丙管液面最高 D、甲管液面最高,丙管液面最低
16、如图是一个连通器,里面盛有水且水面相平.设想在左边的容器中放一个小塑料球,球浮在水面且水不溢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左右两容器中水面仍相平,但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 B、左边容器水面上升,右边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
C、水对左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对右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D、右边容器比较细,所以右边容器中水面上升得高些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105N B、三峡船闸是连通器
C、高速列车经过时,列车附近的压强会减小 D、在空气中只要物体振动,近旁的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8、如图所示,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二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完户内管道后,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气.有一种检测装置,在两端开口的透明U型管中装有水,当U型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检测时,关闭开关,用力向户内管道口Y内吹气,然后迅速将U型管的Y′一端与Y相连接,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继续观察U型管中水面的变化(  )
A、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 B、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
C、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有漏气 D、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
19、如图所示的四个容器,不是连通器的是(  )
A、 B、
C、 D、
20、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21、(1)某固体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所示:
①该物质 _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②图1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处于 _________ 状态;
③通过该图象,你还能得到的信息是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如图2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
①该现象可以用 _________ 来解释;
②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 __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滇西地区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如图3是最常见的茶壶,茶壶身和壶嘴利用了 _________ 的原理.
22、如图为输电线路中常用的油浸自冷式变压器.变压器内部的铁芯、线圈就浸没于变压器油(一种矿物油,也称导热油)中.变压器工作时,铁芯、线圈会发热.这些热量主要通过导热油并流经变压器外部的一根根金属管道散发到空气中,从而使铁芯、线圈的温度不会升高太多,以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请回答:
(1)变压器外部的散热器为什么做成管道状?
(2)变压器的上部有个油箱,其侧面有一个油量表.油量表就是一根上、下两端均开口并插入油箱中的玻璃管.电工通过观察玻璃管中油面的高度来判断油箱中油量的多少.请问:设计这一装置利用的主要物理知识是什么?
(3)从图我们发现:变压器外部的散热管道都是沿竖直方向而不是沿水平方向分布的,这是为什么?
(4)正常情况下,变压器油箱中的导热油是绝对不允许装得满满的,这是为什么?
23、如图描述的是生活中的两个情景,分别写出它们运用的物理知识.
甲 _________ ; 乙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4、如图为一种设计中的牲畜饮水用自动装置.底盖A平时顶住水箱的出水口,一旦饮水槽水位下降,浮子受到的浮力减小,水就从小箱流入饮水槽.设计中水箱水位最高为60厘米,水箱出水口直径是6厘米,底盖A及竖杆B的总质量是420克,浮子D的质量是580克,体积是2分米3,横杆C的质量可以忽略.通过计算说明,这个自动装置在水箱蓄满水时不能正常工作.
25、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O.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 _________ N.(g取10N/kg)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6、如图所示,为一个W形的玻璃管,竖直固定.从两边的开口处分别注 入不同的液体,ABC部分是水,DEF部分是油,CGD部分是被封闭的空气.已知h1=20cm,h2=23cm,h3=3cm,h4=4cm.若此时外界为1标准大气压,计算时g取10N/kg.求:
(1)CGD中封闭气体的压强;
(2)DEF部分油的密度.
27、粗细均匀的U型管内装有适量水,从右测管口倒入10厘米高的煤油(如图),左侧管内水面比未倒入煤油时上升多少?(ρ水=1×103千克/米3,ρ煤油=0.8×103千克/米3)
28、人们根据 _________ 的原理修建了三峡大坝船闸.干旱期间大坝开闸放水,水位降到145m时,坝底所受水的压强是 _________ Pa(g取10N/kg,ρ水=1.0×103kg/m3).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除了修建水库外,你还有什么合理的建议?请说出两点: _________ ;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9、甲乙两图所示容器中都装有水,但图中都只画出了左边容器中的水面,请在图中把未画出的水面的大致位置补画出来.
30、如图所示装置为小明的课外小制作,A是去除了瓶底、瓶口无盖的硬塑料瓶,B是两端开口的U形管,它的一端与塑料瓶内部相通,U形管内装入有颜色的水,两侧水面相平.当从左端瓶口向瓶内适度吹风时,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是否仍然相平?若不相平,哪侧水面高?请说明理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量筒和量杯是测量 液体体积 的仪器,也可以用它来测量 固体 的体积;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量筒内液面是下凹的,观察时视线应与凹面的 底部 在同一 水平线 上.
考点:惯性;连通器原理。
专题:应用题;简答题。
分析:根据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分析甲图;
根据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高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甲图:当锤柄撞击前,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受到障碍物作用,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因此紧套在锤柄上;故甲图运用的物理知识是:惯性;
乙图:因为工人师傅用水管装水后,利用水静止时,与空气接触的液面在同一高度来确定两点在同一水平面,因此乙图运用的物理知识是:连通器原理.
故答案为:惯性;连通器原理.
点评:理解惯性定义,认识惯性现象,并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识别连通器,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从而也就做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生活的理念.
3、图中描述的三个情景,其中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b) 图;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c) 图;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a) 图.〔均选填“(a)”、“(b)”或“(c)”〕
考点: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连通器原理。21世纪教育网
专题:应用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a)两个物体受到了相互作用的磁力,所以都会向中间靠拢;
(b)撞击锤柄,锤柄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就会紧套在锤柄上;21世纪教育网
(c)灌有水的透明软管就是一个连通器;连通器内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解答:解:(a)两块磁铁由于受到磁力的作用相互吸引,都向中间靠拢,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撞击锤柄,锤柄受力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就紧套在锤柄上;
(c)透明软管中灌入水,就形成了一个连通器,当水不流动时,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故答案为:(b);(c);(a).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惯性、力的相互作用性、连通器;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比较多的,我们要能够从生活现象中找出用到的物理知识.
4、金字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要保证它不倒就需要把石条砌水平,古埃及人是如何做到的呢?有人猜想他们使用到了如图所示的工具﹣﹣水平仪,该工具的物理原理是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生活中有时工人师傅也用根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水平,当管中的水静止时,当塑料管的一端提高5cm,最终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 0 cm.
考点:重力的方向;连通器原理。
专题:应用题。
分析:由图可知水平仪的原理,竖直线在重力作用下应竖直向下,故竖直线也应竖直向下;塑料管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由连通器的原理可知结果.
解答:解:当地面水平时,由于重力竖直向下,则铅垂线应与竖直杆重合,与水平杆垂直;故该工具利用的物理原理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用水平管检查是否水平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当管内水中无气泡时,两端的液面应是相平的,故可找到水平点;当塑料管提高后,管内的液面也应是水平的,故高度差为0cm.
故答案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0.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的方向及连通器的原理,通过本题应注意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5、请将与图中各事例所联系的主要物理知识填写在横线上:
(1)甲: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
(2)乙: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3)丙: 连通器中盛装同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连通器的原理) .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连通器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图析法。21世纪教育网
分析:(1)首先要知道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油、使两接触面分开这些.21世纪教育网
(2)乙图中从B管右端向管内吹气,会使A管上端的空气流速快;水面上升说明A管上端的压强小,该图涉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解答:解:(1)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的,
故答案为: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2)从B管右端向管内吹气时,A管上端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液体从烧杯中压入A管中,A管中的水会上升.
故答案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茶壶就是一个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连通器中盛装同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连通器的原理).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对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要熟练掌握.
6、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 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三峡大坝的船闸是 连通器 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连通器原理。
专题:应用题;简答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知识:(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进行通行的.
解答:解: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为了防止大坝被水压冲毁,拦河大坝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三峡大坝的船闸由上下两个阀门组成一个闸室,当上游阀门打开时,闸室与上游通过阀门组成连通器,使闸室内的水位与上游水位相平;故船闸的原理即为连通器的原理,即三峡大坝的船闸是连通器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故答案为: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连通器.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记液体压强的特点和了解船闸的通行原理.
7、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 增大 .三峡大坝的船闸是 连通器 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连通器原理。
专题:应用题。
分析:长江三峡大坝建成,蓄水的水位提高,水对大坝的压强增大,据此分析;
三峡大坝的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通器,它充分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解答:解: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长江三峡大坝建成,蓄水的水位提高后,水对大坝的压强增大,这就要求大坝承受的压强增大;
三峡大坝的船闸是连通器在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故答案为:压强,连通器.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连通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9、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液体有重力 ;
(2)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 底部 和 侧壁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 相等 ;深度增加,液体压强 增大 ;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越大 .
(3)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 深度 和 密度 有关,而跟其它因素无关.
(4)连通器的原理: 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
(5)帕斯卡原理(用式子表示): p1=p2 .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连通器原理;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分析:(1)液体之所以产生压强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
(2)液体和固体类似,都有重力,对容器底有压强;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对束缚液体流动的容器壁也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上各个方向压强相等,不同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公式这是基本知识,p=ρgh,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什么因素有关;
(4)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5)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帕斯卡定律.
解答:解:(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和固体类似,都有重力;
故答案为:液体有重力.
(2)因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又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对束缚液体流动的容器壁也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上各个方向压强相等,不同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底部;侧壁;相等;增大;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p=ρgh,g是常数,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21世纪教育网
故答案为:p=ρgh;深度;密度.21世纪教育网
(4)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而且下面是相通的,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故答案为: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5)密闭的液体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原理,用式子表示:p1=p2.
故答案为:p1=p2.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连通器原理,帕斯卡原理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0、连通器原理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证明.现在请你顺着下面的思路来试一试:如图所示的连通器是﹣个U形的玻璃管,里面注入水.设想(想像)在最低处取一个小液片AB,左支管中水柱高为h左,右支管中水柱高为h右,则:左支管中的水对液片的压强p左= ρ水gh左 ,对液片的压力方向向 右 ;右支管中的水对液片的压强p右= ρ水gh右 ,对液片的压力方向向 左 .讨论:如果h左>h右,则p左 > p右,液片会向 右 移动;如果h右>h左,则p左 < p右,液片会向 左 移动;如果液片不移动,则说明p左 = p右,从而有h左 = h右.21世纪教育网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连通器原理。21世纪教育网
专题:推理法。
分析:连通器在只装一种液体的情况下,液体静止时连通器的各部分中液面总是相平的,也就是说,如果不相平,液体就会流动,流动的原因就是于各部分液体所产生的压强不一样.
解答:解:设在连通器的最低处有一个小液片AB,则左管中的水对液片的压强为P左=ρ水gh左,对液片的压力向右,要把液片往右推;
同样,右管中水对液片的压强为P右=ρ水gh右,对液片的压力向左,要把液片往左推.
即液片要受到左管水向右的压力,还要受到右管水向左的压力,方向刚好是相反的.
故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如果h左>h右,则P左>P右,液片向右移动;
②如果h右>h左,则p右>p左,液片会向左移动;
③只有当h左=h右,则P左=P右,液片不移动.
故本题答案:ρ水gh左;右;ρ水gh右;左;>;右;<;左;=;=.
点评:本题是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对连通器不仅要求掌握它的特点,还必需能分析液面相平的原因.
二、选择题(共10小题)
11、许多物理实验要求在水平面上进行,下列判断某直轨道是否水平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把盛满水的烧杯放在直轨道上,看是否有水溢出 B、把一光滑的小球放在直轨道上,看小球是否滚动
C、把一个连通器放在直轨道上,看水面是否相平 D、在轨道上方悬挂一重垂线,看重垂线是否与直轨道垂直21世纪教育网
考点:重力的方向;连通器原理。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可以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比如使用重锤线,看直轨道是否与重锤线垂直,若垂直则轨道是水平的,反之,则说明轨道不水平.
(2)可以利用连通器原理来做实验;当连通器内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将一U形管内装入适量的水,将其放到直轨道上,若水平与轨道平行,则说明轨道水平;反之,若不平行,则说明轨道不水平.
解答:解:(1)可以利用一丁字形支架,在竖直杆上挂一重锤线,将支架的水平面放到直的轨道上,如果垂线与杆子平行,则轨道是水平的,利用了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的原理;
(2)用以U形管内装入适量的水,将水平与被测垂直轨道对齐,如果水平一垂直轨道是平行的,则长直轨道是水平的,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内装有一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21世纪教育网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水平的方法,锻炼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宗旨.
12、小欣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 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连通器原理。
专题:应用题。21世纪教育网
分析:A、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B、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C、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D、高压锅通过增大锅内气压的办法来提高水的沸点,从而缩短煮饭时间.
解答:解:A、茶壶是一个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静止时水面相平,故A正确;
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正确;
C、刀刃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更容易将菜切断,故C错;
D、高压锅是通过增大锅内气体压强的办法来提高水的沸点,从而缩短加热时间的,故D正确.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专题:应用题。
分析:由p=可知,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据此分析AB的说法是否正确;
工人用的软管里面装的是水,属于“底部连通的容器”即连通器,据此分析CD的说法是否正确.
解答:解:(1)坐垫设计成“马鞍形”,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同一个人骑的情况下,
减小了压强(压力不会减小),所以A对、B错
(2)工人用软管里装入水,组成了连通器,当水静止时,两边的水位是相平的,
从而确定等高点,没有用到浮力知识,所以C对、D错
故选A、C.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和连通器原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擅于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从而为解答此类题积累经验.
14、关于下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B、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A、B、C三支竖管中水柱的高度不同 D、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小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连通器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应用题。
分析:此题中主要考查了液体内部压强、摩擦力与二力平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的大小等知识,对照知识点进行分析方可做出正确判断.
解答:解:A、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B、没有推动,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推力和摩擦力大小是相等的;
C、三支竖管底部的粗细不同,当水流过时,水的流速不同,根据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三只竖管中的水面高度是不同的,所以正确;
D、气泡的体积逐渐增大,排开的水也在增多,因此浮力在增大,故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C.21cnjy
点评:在同一个题目中,考查了多个知识点,对于此类问题我们最关键是要找准每一选项对应的知识,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15、同一容器中装有密度不同且不能混合的三种液体,甲、乙、丙三条有阀门的细管均与大气相通,如图所示.打开阀门后,管内液面高度正确的是(  )21cnjy
A、甲管内液面与容器内液面相平 B、甲、乙、丙三条管内液面相平
C、甲管液面最低,丙管液面最高 D、甲管液面最高,丙管液面最低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连通器原理。
专题:分割思想;等效替代法;图析法;模型法。
分析:根据连通器原理判断甲管内的液面和容器内液面相平.
由于打开阀门后,乙管和容器交界的液片AB2和丙管和容器交界的液片AB3都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向左和向右的压力相同,压强相同.
把乙管分成两部分,其中的h2B产生的压强和h'2产生的压强相等,h2A产生的压强和h1产生的压强相等,由于密度的不同,判断液体深度的大小.
把丙管分成三部分,其中的h3C产生的压强和h'3产生的压强相等,h3B产生的压强和h''2产生的压强相等,h3A产生的压强和h1、h'2产生的压强相等,由于密度的不同,判断液体深度的大小.
解答:解:由于三种液体不相混合,从图可知,ρ1<ρ2<ρ3,
当打开甲、乙、丙三个阀门时,21cnjy
甲管:甲管和容器上层形成一个连通器,甲管和容器的上层都装有ρ1,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
乙管:液体静止,乙管和容器交界的液片AB2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向左和向右的压力相同,向左和向右压强相同.
所以,ρ2gh2A+ρ2gh2B=ρ1gh1+ρ2gh'2,
因为h2B与h'2等高,所以ρ2gh2B=ρ2gh'2,
所以ρ2gh2A=ρ1gh1,
又因为ρ2>ρ1,
所以,h2A<h1,
所以,h2A+h2B<h1+h'2,
所以乙管液面低于甲管液面.
丙管:液体静止,丙管和容器交界的液片AB3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向左和向右的压力相同,向左和向右压强相同.21cnjy
所以,ρ3gh3A+ρ3gh3B+ρ3gh3C=ρ1gh1+ρ2gh2+ρ3gh'3,
因为h3C与h'3等高,﹣﹣①
所以ρ3gh3C=ρ3gh'3,所以,ρ3gh3A+ρ3gh3B=ρ1gh1+ρ2gh2,
把液体ρ2分成两段h'2和h''2,
ρ3gh3A+ρ3gh3B=ρ1gh1+ρ2g(h'2+h''2),
ρ3gh3A+ρ3gh3B=ρ1gh1+ρ2gh'2+ρ2gh''2,
假如h3B产生的压强和h''2产生的压强相等,即ρ3gh3B=ρ2gh''2,
因为ρ3>ρ2,所以,h3B<h''2,﹣﹣②
假如h3A产生的压强和h1、h'2产生的压强相等,即ρ3gh3A=ρ1gh1+ρ2gh'2,
又因为h1、h'2产生的压强和h2A、h2B相等,
所以,ρ3gh3A=ρ1gh1+ρ2gh'2=ρ2g(h2A+h2B),
因为,ρ3>ρ2,
所以,h3A<h2A+h2B,﹣﹣③
由①②③得,h3A+h3B+h3C<h2A+h2B+h''2+h'3.
所以,丙液面低于乙液面,乙液面低于甲液面21cnjy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通器的原理、二力平衡、液体压强,利用分割的方法、等效替代、控制变量法进行解题.
16、如图是一个连通器,里面盛有水且水面相平.设想在左边的容器中放一个小塑料球,球浮在水面且水不溢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右两容器中水面仍相平,但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 B、左边容器水面上升,右边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
C、水对左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对右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D、右边容器比较细,所以右边容器中水面上升得高些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涉及到连通器原理,综合性强,属于难题.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105N B、三峡船闸是连通器
C、高速列车经过时,列车附近的压强会减小 D、在空气中只要物体振动,近旁的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考点:连通器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声音的产生。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大约是105Pa;
②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多,如:乳牛自动喂水器、锅炉水位计、自来水水塔、船闸等.
③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A、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大约是105Pa,而不是105N,故本选项错误;
B、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故本选项正确;
C、列车行驶过程中,列车的速度很大,人靠近列车时,使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故本选项正确;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近旁的人如果塞住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通器的实际应用,大气压的数值,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等,较全面地考查了物理知识的应用,揭示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物理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不仅是有趣的,还是有用的.
18、如图所示,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二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完户内管道后,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气.有一种检测装置,在两端开口的透明U型管中装有水,当U型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检测时,关闭开关,用力向户内管道口Y内吹气,然后迅速将U型管的Y′一端与Y相连接,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继续观察U型管中水面的变化(  )21cnjy
A、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 B、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
C、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有漏气 D、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
考点:连通器原理。21cnjy
专题:应用题。
分析:此题利用U形管的液柱高度差来判断两端压强的变化,首先明确U形管的左端压强始终是大气压,不会变化;当YY'连接后,如果管道漏气,则U形管右端的压强会逐渐变小,因此U形管的水面高度差会逐渐减小,据此分析.
解答:解: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说明U形管右端的压强增大,而无论是否漏气,右端压强都不会增大,故A不合题意;
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说明U形管右端的压强逐渐减小,即与U形管右端连接的用户管道内气压在逐渐降低,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用户管道有漏气现象,导致了管内的气压在逐渐降低,故B不合题意;
若水面高度差不变,说明U形管左右两端的压强都没有变化,即用户管道内的气压没有改变,由此可判断用户管道的密封良好,没有漏气现象,故C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知道液体传递的是压强,有压强变化,U型管内水的高度差就会随之变化,人们就是利用这个道理来检验煤气管道有无漏气情况.
19、(2010?长春)如图所示的四个容器,不是连通器的是(  )
A、 B、
C、 D、
考点:连通器原理;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锅炉水位计的本体实际上是一个小容器,其上、下两端分别与锅筒的蒸汽空间、水空间直接连接,因此水位计中水位与锅炉水位是一致的,水位计中的水位变化即为锅筒中水位的变化.
茶壶的壶嘴与壶身一样高,这样茶壶装满水就不会从壶嘴里溢出了,不然的话,茶壶里的水高出壶嘴水就流出来了.
U形管底部相连通,水面静止时保持相平.
橡皮膜向外突出是因为受到液体压强的原因.
解答:解:锅炉水位计、茶壶、U形管都是底部相连通,静止时液面相平,都是连通器的原理,橡皮膜是受到液体压强的原因向外突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是记住两点,一是底部相连通,二是静止时液面相平.
20、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考点:连通器原理;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21cnjy
专题:推理法。
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所装同一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图中,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当水静止时,两侧水深相同,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强相等、压力相等,故A正确、B错;
阀门B关闭,闸室和下游水道不连通,不能构成连通器,不符合题意,故C、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通器的实际应用,知道连通器的特点(所装同一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是关键.
三、解答题(共10小题)21cnjy
21、(1)某固体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所示:
①该物质 是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②图1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21cnjy
③通过该图象,你还能得到的信息是 该物质的熔点是48℃ .
(2)如图2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
①该现象可以用 光沿直线传播 来解释;
②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滇西地区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如图3是最常见的茶壶,茶壶身和壶嘴利用了 连通器 的原理.
知道小孔成像的大小与光屏到小孔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成的像越大.
并且要知道像距大于物距,则像大于物;否则像小于物.21cnjy
(3)知道连通器的概念.了解连通器的应用.
解答:解:(1)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其熔点为48℃.
BC段为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BC段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①是;②固液共存;③该物质的熔点是48℃.
(2)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图中若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所以成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①光沿直线传播;②变小.
(3)茶壶了连通器的原理.21cnjy
故答案为:连通器.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的特点,同时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特点及对图象的分析,并且还考查了连通器的原理,考查得非常全面.
22、如图为输电线路中常用的油浸自冷式变压器.变压器内部的铁芯、线圈就浸没于变压器油(一种矿物油,也称导热油)中.变压器工作时,铁芯、线圈会发热.这些热量主要通过导热油并流经变压器外部的一根根金属管道散发到空气中,从而使铁芯、线圈的温度不会升高太多,以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请回答:
(1)变压器外部的散热器为什么做成管道状?
(2)变压器的上部有个油箱,其侧面有一个油量表.油量表就是一根上、下两端均开口并插入油箱中的玻璃管.电工通过观察玻璃管中油面的高度来判断油箱中油量的多少.请问:设计这一装置利用的主要物理知识是什么?
(3)从图我们发现:变压器外部的散热管道都是沿竖直方向而不是沿水平方向分布的,这是为什么?
(4)正常情况下,变压器油箱中的导热油是绝对不允许装得满满的,这是为什么?21cnjy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连通器原理;热传递。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决本题需掌握:①增大散热面积可加快降温.②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③液体对流的形成.④物体热胀冷缩的特点.
解答:解:①变压器外部的散热器做成管道状是为了增大对外散热面积,较快降温;
②利用大气压情况下,连通管中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③由于液体受热后密度变小而向上浮,做成管道做成竖直能够加快受热液体在管道中的运动,加快散热速度;
④由于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变压器油箱中的导热油装得满满的话,在受热情况下就会因为受热膨胀而溢出,造成浪费和污染.
故答案为:
(1)扩大散热面积(或与空气接触面积)
(2)连通器中的同样液体,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
(3)管道沿竖直方向便于变压器中的导热油形成对流,增强散热能力21cnjy
(4)若变压器油箱中的导热油装得满满的话,则发热膨胀的导热油会把变压器胀破,造成事故.
点评:本题利用生活中一实例,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不仅是有趣的,还是有用的.
23、如图描述的是生活中的两个情景,分别写出它们运用的物理知识.
甲 惯性 ; 乙 连通器 .21cnjy
考点:惯性;连通器原理。
专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甲: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惯性的概念,并且能利用惯性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乙: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连通器的原理,液体静止时,液面总保持相平.
解答:解:甲:撞击锤柄,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紧套在锤柄上.所以利用了惯性的知识.
乙:连通器内的液体在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所以用了连通器的知识.
故答案为:惯性;连通器.
点评:此题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从中找出所用的物理知识.在此题中,首先要掌握惯性的概念和连通器的原理,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4、如图为一种设计中的牲畜饮水用自动装置.底盖A平时顶住水箱的出水口,一旦饮水槽水位下降,浮子受到的浮力减小,水就从小箱流入饮水槽.设计中水箱水位最高为60厘米,水箱出水口直径是6厘米,底盖A及竖杆B的总质量是420克,浮子D的质量是580克,体积是2分米3,横杆C的质量可以忽略.通过计算说明,这个自动装置在水箱蓄满水时不能正常工作.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连通器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把底盖、竖杆和浮子当做一个整体,横杆C的质量可以忽略,通过计算比较浮子受到的浮力和向下的力的大小关系,如果向下的力大于受到的浮力,底盖将下移无法工作.
浮子浸没在水中,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子受到的浮力;
利用重力公式可求竖杆底盖的总重;21cnjy
利用F=ps=ρghs可求水对底盖的压力.
解答:解:如图所示,把底盖、竖杆和浮子当做一个整体,
受到向上的浮力:
F浮=ρ水Vg=1×103kg/m3×2×10﹣3m3×9.8N/kg=19.6N,
向下的总重力:
G总=(0.42kg+0.58kg)×9.8N/kg=9.8N,21cnjy
水箱的水向下的压力:
F压=ps=ρghs=1×103kg/m3×9.8N/kg×0.6m×3.14×(0.03m)2m2≈16.6N,
∵向下的力的总和:21cnjy
F向下=G总+F压=9.8N+16.6N=26.4N,
∴G总>F浮,底盖A将下移,装置无法正常工作.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要求灵活选用公式.
25、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O.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 240 N.(g取10N/kg)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连通器原理。21*cnjy*com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连通器原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1)知道外界为1标准大气压,ABC部分是水并且静止,据此可以列出一个关于压强的等式,计算出CGD中封闭气体的压强.
(2)知道CGD中封闭气体的压强和外界为1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据此可以列出一个关于压强的等式,计算出DEF部分油的密度.
解答:解:(1)ABC部分是水并且静止,外界为1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h1=20cm=0.2m,h4=4cm=0.04m,
由此可知,CGD部分气体的压强为:
P=P0+P水=P0+ρ水g(h1﹣h4)=1.01×105Pa+1.0×103kg/m3×10N/kg×(0.2m﹣0.04m)=102600Pa.
(2)∵P=102600Pa,外界为1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h2=23cm=0.23m,h3=3cm=0.03m,
设DEF部分油的密度为ρ1,
由此可知,CGD部分气体的压强为:
P=P0+P油=P0+ρ1g(h2﹣h3)=1.01×105Pa+ρ1×10N/kg×(0.23m﹣0.03m)=102600Pa,
∴ρ1=0.8×103kg/m3.
答:(1)CGD中封闭气体的压强为102600Pa.21*cnjy*com
(2)DEF部分油的密度为0.8×103kg/m3.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连通器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7、粗细均匀的U型管内装有适量水,从右测管口倒入10厘米高的煤油(如图),左侧管内水面比未倒入煤油时上升多少?(ρ水=1×103千克/米3,ρ煤油=0.8×103千克/米3)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连通器原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如图,从水和煤油分界处作一水平线,则U型管两侧水和煤油产生的压强相等,知道煤油柱的高度h煤油,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水柱高度h水.
解答:解:如图所示,从水和煤油分界处作一水平线,则U型管两侧水和煤油产生的压强相等:21*cnjy*com
p水=p油,
ρ水gh水=ρ油gh油,
即:1×103kg/m3×g×h水=0.8×103kg/m3×g×10cm,
解得:h水=0.08m,
水面上升的高度:△h=×0.08m=0.04m.21*cnjy*com
答:左侧管内水面比未倒入煤油时上升了0.04m.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做出过水和煤油分界处的水平线帮助解题是本题的关键.
28、(2011?莆田)人们根据 连通器 的原理修建了三峡大坝船闸.干旱期间大坝开闸放水,水位降到145m时,坝底所受水的压强是 1.45×106 Pa(g取10N/kg,ρ水=1.0×103kg/m3).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除了修建水库外,你还有什么合理的建议?请说出两点: 保护植被 ; 植树造林 .21*cnjy*com
考点:连通器原理;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简答题。
分析:三峡大坝的船闸是连通器在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计算出水位降到145m时,坝底所受水的压强;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除了修建水库外,还可以加强保护植被的管理,植树造林,做好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工作等.21*cnjy*com
解答:解:人们根据连通器的原理修建了三峡大坝船闸,三峡大坝的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通器.
当水位降到145m时,坝底所受水的压强为:P=ρ水gh=1.0×103kg/m3×10N/kg×145m=1.45×106Pa.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除了修建水库外,还可以加强保护植被的管理,植树造林,作为学生,可以做好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工作等.
故答案为:连通器,1.45×106,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连通器的应用,同时对学生进行节约水资源的教育,是一道好题.
29、(2010?恩施州)甲乙两图所示容器中都装有水,但图中都只画出了左边容器中的水面,请在图中把未画出的水面的大致位置补画出来.21*cnjy*com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能力,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运动物理知识,我们要学会使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改变现在的生活.
30如图所示装置为小明的课外小制作,A是去除了瓶底、瓶口无盖的硬塑料瓶,B是两端开口的U形管,它的一端与塑料瓶内部相通,U形管内装入有颜色的水,两侧水面相平.当从左端瓶口向瓶内适度吹风时,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是否仍然相平?若不相平,哪侧水面高?请说明理由.
考点:连通器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简答题。
分析:吹气前,U形管两边气压相同,属于连通器;当吹气时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U形管左边压强变化,进而分析两边液面变化情况.
解答:解:不吹气,U形管两边气压相同,水面相平;21*cnjy*com
当向瓶内吹风时,瓶内空气流速大,U形管左侧水面上方气压变小,U形管两侧气压不相等,使得左侧水面升高.
答: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不再相平,理由:当向瓶内吹风时,瓶内空气流速大,U形管左侧水面上方气压变小,使得左侧水面升高.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连通器的特点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要求平时学习多积累,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