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重力(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重力(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2-08 13:54:25

文档简介

重力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进入九年级的你,对你自己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身高约16厘米
B、体重约50牛
C、体温约37℃
D、每秒步行约10米
2、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
A、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
B、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
C、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
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3、体育课上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但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重力
4、比较10kg和98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10kg=98N
B、10kg>98N
C、10kg<98N
D、无法比较
5、用天平和弹簧秤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结果是(  )
A、用天平称的结果相同,用弹簧称量得的结果不同
B、用天平称的结果不同,用弹簧秤称量的结果相同
C、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的结果都相同
D、用天平和弹簧称量结果都不同
6、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设想中国宇航员乘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地球上6kg的物体到达月球后,质量只有1kg
B、地球上600N重的人到达月球后,重量变为100N
C、一个能使弹簧伸长10cm的人,到达月球后能使同一弹簧伸长60cm
D、以上说法都不符合事实
7、假如没有重力,你认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
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8、如果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称量同一物体,把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再称量时,测量结果会(  )
A、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都变小
B、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都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天平的测量结果不变
D、天平的测量结果变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9、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的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
10、若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所有的物体都没有质量
B、人跳起来会离开地球
C、河水不会流动
D、树上的苹果无法自己落回地面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身处偏远海岛,按如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的淡水.阳光的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_________ ,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_________ 形成小水滴;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 _________ 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可得到淡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假期,爸爸带小红一起去沙漠地区旅游,途中他们设计了一个应急集水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涉及若干物理知识,请写出其中两个:
(1) _________ ;
(2) _________ .
13、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科学的说法,比如:①铁比棉花“重”;②将质量不同的钩码分别挂在已调平的杠杆两端,“重”的那端将下降.通过学习物理,我们知道:说法①中的“重”应改成 _________ ,说法②中的“重”应改成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质量是指物体 _________ ,重力则是由于 _________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5、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到的重力等于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将10kg的物体放在月球上,其质量是 _________ kg,重力是 _________ N.(结果保留整数)
16、如图所示是同一个宇航员在地球和月球上的称重比较,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谈谈图文信息是否符合科学道理?为什么? _________ .
17、在空气中称量铅块和铝块重力相等,已知铅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称量时,铅块比铝块 _________ ,将它们都置于真空中称量时,铅块比铝块 _________ .(填“轻”或“重”)
18、对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轻重的关系,历史上曾先后有过两种不同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而伽俐略认为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下面是三位同学在研究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轻重的关系后做作的交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的,小刚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_________ .
(2)导致小强和下丽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存在 _________ 的干扰.
19、重2 N的物体放在手掌中,对物体施力的物体有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手向上运动突然停止,物体被竖直上抛,此时物体受到 _________ 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为 _________ .(空气阻力不计)
20、如图所示是排球运动员击球时的情景.排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若忽略空气的作用,使它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__ ,这时排球受到 _________ 个力.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21、如图所示,是同一个宇航员在地球和月球上的称重比较,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谈谈图文信息是否符合科学道理?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在地球上提起一台50kg的仪器,会感到很费劲,但是把它带到月球上,宇航员却能不太费劲地把它提起来.有人说,这是因为仪器到了月球上质量变小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
铅球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水/ml
量筒内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ml
790
200
350
(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将小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铅粉,则整个铁球受到的重力是多大?(ρ铁=7.9×103㎏/m3,ρ铅=11.3×103㎏/m3,g取10N/Kg)
24、在学习测量固体与液体密度知识后,小明在实验室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1)取一块适当大小的橡皮泥,用细线系住,用弹簧秤测得它的重为G牛顿;
(2)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水面的示数为V1cm3;
(3)将橡皮泥捏成一团后,将它轻轻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示数为V2cm3.根据以上数据,小明可以求出:
A.橡皮泥的质量是m= _________ kg;
B.橡皮泥的体积是V= _________ m3;
C.橡皮泥的密度是ρ= _________ kg/m3.
25、在排球比赛中,大力扣球是进攻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刚同学在观看排球比赛时,看到有些扣球是运动员水平将球击向对方的.他观察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个物理问题:水平击出的排球落地时间t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呢?
(1)请你想象以上情景,猜想水平击出的排球落地时间t可能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写出你的猜想并用字母表示相应的物理量.
(2)若不考虑空气阻力,你研究水平击出的排球落地时间t与你提出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物理学方法是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请你在以下空白处,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h、m一定,t与v的关系
h、v一定,t与m的关系
m、v一定,t与h的关系
26、有人把1kg=9.8N,对吗?说出你的正确理解.
27、如图用刻度尺测量出物块的长度为 _________ c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_______ .用弹簧秤测出的小石块的重力为 _________ N.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8、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如图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1)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 _________ .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 _________ .
29、如图是一个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装置,其中有小砝码、小木片、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柱和弹性钢片.请你说出:在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整个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到的两个物理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填入下面的横线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例如:物理现象:小木片飞出后,小砝码在支柱上保持静止.物理知识:小砝码具有惯性.
(1)物理现象: _________ .物理知识: _________ .
(2)物理现象: _________ .物理知识: _________ .
30、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再次进行载人航天试验,五天后,搭载着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的神舟六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如图所示)
(1)飞船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使船体外表变成一团火球.但返回舱表面有一层叫“烧蚀层”的特殊物质在熔化和汽化时,能 _________ 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2)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完成数百个运行动作,它的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 _________ 能.它是利用向后喷出气流而使自身受力前进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 的道理.而太阳能电池翼展开是为 _________ .
(3) 神舟六号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下,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测力计测物重
(4)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我国航天员登上月球即将成为现实,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下列四种情况能做到的是(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用指南针定向 B.用天平称质量 C.举行露天演唱会 D.用电风扇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进入九年级的你,对你自己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身高约16厘米
B、体重约50牛
C、体温约37℃
D、每秒步行约10米
B、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B的说法是错误的;
C、人体正常体温是37℃,C的说法是正确的;
D、人步行的速度应该是1m/s,每秒步行约1米,D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 C.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
A、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
B、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
C、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
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天平的使用;重力。
专题:应用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但此时的质量却并不改变,只是质量的测量需要利用重力来进行,所以虽然物体有质量,却无法通过测量得出.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虽然宇宙飞船上物体的质量与地球上的质量一样大,但由于宇宙飞船上的所有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在运行的宇宙飞船中根本无法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故选D.
点评:测量质量需借助物体的重力来进行,有质量并不一定能测出来,而测不出来也并不表示没有,因此,深入理解质量的含义才不致于搞错.
3、体育课上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但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重力
D、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因为质量减小,所以重力也减小.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4、比较10kg和98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10kg=98N
B、10kg>98N
C、10kg<98N
D、无法比较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
而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是力.
重力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说:质量是10Kg的物体的重力是98N.故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和重力这两个物理量区别的了解和掌握.
5、用天平和弹簧秤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结果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用天平称的结果相同,用弹簧称量得的结果不同
B、用天平称的结果不同,用弹簧秤称量的结果相同
C、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的结果都相同
D、用天平和弹簧称量结果都不同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
分析:首先让学生明确天平是用来测物体的质量的,弹簧称是测物体的重力的,其次是明确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然后即可对各个选项做出判断.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天平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时,
由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用天平称的结果相同;
而弹簧称是测物体的重力的,当弹簧秤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时,
在月球上重力将是地球上的,所以用弹簧称量得的结果不同.
故选A.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质量及其特性和重力,不仅要记住质量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明确“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含义,还要明确天平和弹簧秤各用来测什么的仪器.
6、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设想中国宇航员乘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地球上6kg的物体到达月球后,质量只有1kg
B、地球上600N重的人到达月球后,重量变为100N
C、一个能使弹簧伸长10cm的人,到达月球后能使同一弹簧伸长60cm
D、以上说法都不符合事实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
分析:A、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跟位置无关,所以,不对.
B、地球上600N重的人到达月球后,重量变为100N,正确,因为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00N重的人到达月球后,重量变为100N
C、一个能使弹簧伸长10cm的人,到达月球后不一定能使同一弹簧伸长60cm,因为,到达月球后所受的引力变小了,但是弹力不变,所以,不对.
解答:解:A、地球上6kg的物体到达月球后,质量只有1kg,不对,因为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B、因为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00N重的人到达月球后,重量变为100N,正确.
C、一个能使弹簧伸长10cm的人,到达月球后一定不能使同一弹簧伸长60cm,因为,到达月球后所受的引力变小,所以,是错的.21世纪教育网
D、是错的.
故选B.
点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弹簧的弹力也跟位置无关,地球的引力和月球的引力是不同的.
7、假如没有重力,你认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
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
专题:定性思想。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无论物体受不受重力,物体都具有质量.
若没有重力,则由于重力而产生的现象都会消失.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A、水总是往低处流,是因为到重力的作用;若没有重力,则水就会漂浮在空中,不会向下流动.说法正确.
B、由质量的概念可知,即使物体不受重力,物体仍有质量.原说法有误.
C、人跳起来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使人终落下来;若没有重力,则人跳起来由于不再受到重力作用就会离开地球.说法正确
D、水在重力作用下会进入嘴里,如果没有重力,水就倒不出来.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可参照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去推出若没有重力将出现的现象.
8、如果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称量同一物体,把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再称量时,测量结果会(  )
A、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都变小 B、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都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天平的测量结果不变
D、天平的测量结果变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21世纪教育网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
分析:天平测的是质量,弹簧测力计测的是重力,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空间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而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故物体在地球和月球上称时,其质量不改变.
而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弹簧测力计测得是其重力,故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要减小到原来的六分之一.故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的性质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天平测量的是质量,弹簧测力计测的是力的掌握.
9、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的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重力。
专题:归纳猜想题。
分析:A、根据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来判断即可;
B、人受到的重力与人的质量以及g有关,在月球上,g变化了,根据变化的多少即可判定B是否正确;
C、根据密度是物质的属性来判断即可;
D、根据拉力与重力无关即可判断是否正确.
解答:解:A、地球上6kg的物体到达月球后,质量只有1kg,不对,因为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B、因为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00N重的人到达月球后,重量变为100N,正确.
C、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于的位置无关;故C错误.
D、弹簧的弹力只与弹簧本身有关,与拉动时的环境无关;即拉力大小与重力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弹簧的弹力也跟位置无关,地球的引力和月球的引力是不同的.
10、若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所有的物体都没有质量
B、人跳起来会离开地球
C、河水不会流动
D、树上的苹果无法自己落回地面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
专题:参照思想。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无论物体受不受重力,物体都具有质量.
若没有重力,则由于重力而产生的现象都会消失.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A、由质量的概念可知,即使物体不受重力,物体仍有质量.如在太空中失重的宇航员仍然具有质量,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
B、人跳起来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使人最终落下来;若没有重力,则人跳起来由于不再受到重力作用就会离开地球,所以选项B的说法正确;
C、水总是往低处流,是因为到重力的作用;若没有重力,则水就会漂浮在空中,不会向下流动,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
D、树上的苹果落回地面,是因为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苹果的运动状态;若没有重力,则就没有力改变苹果的运动状态,苹果将静止不动,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可参照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去推出若没有重力将出现的现象.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身处偏远海岛,按如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的淡水.阳光的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汽化 ,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液化 形成小水滴;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 重 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可得到淡水.21世纪教育网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重.
点评:此题考查了汽化、液化的知识,以及重力,是一道学科综合题.
12、假期,爸爸带小红一起去沙漠地区旅游,途中他们设计了一个应急集水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涉及若干物理知识,请写出其中两个:
(1) 空气中的水蒸所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塑料布上 ;
(2) 水珠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高处流向低处,并从开口处流到桶里 .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重力。
专题:简答题;答案开放型;设计与制作题。
分析:分析图中装置,从水的来源(水蒸气液化变成水)和水滴落入桶内(重力作用)等方面分析的物理知识.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水的来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为小水滴;由于水滴受到重力作用,沿塑料布流到最低处,并落到桶内.
故答案是:(1)空气中的水蒸所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塑料布上;
(2)水珠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高处流向低处,并从开口处流到桶里.
点评:该题考查了从现象中分析物理知识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将所学物理应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13、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科学的说法,比如:①铁比棉花“重”;②将质量不同的钩码分别挂在已调平的杠杆两端,“重”的那端将下降.通过学习物理,我们知道:说法①中的“重”应改成 密度 ,说法②中的“重”应改成 重力 .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重力。
分析: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的重,有时候是指重力,有时候是指质量,有时候又是指密度.重力是一个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不同的地点重力有可能是不同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根据公式m=ρv,可知质量是与密度和体积有关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一种物质,密度大小是不变的,与体积无关.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①铁比棉花“重”,铁一定会比棉花重吗?很明显,如果只有很少的一块铁,怎么也不可能比一大车皮的棉花更重的.也就是说,这里的轻重与物体的体积有关.所以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只能是说密度.
②杠杆“重”的那端将下降,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可见,哪端能下降在于F的大小,也就是力,即重力.
故本题的答案为:①密度;②重力.
点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有些说法,是不够严谨的,虽然在科学上来说是错误的,但约定俗成,具体的意思却是大家都明白的.要分辨具体是哪个物理量,平时要多留心、多思考,具体在做题时需要与物理量的相关知识来逐一比较和区分.
本题在具体解题时,出错的往往是些不认真思考,只凭感觉做题的同学,因为本题考虑的本来就是生活中不严谨的说法,如果不认真思考,很容易被平时错误的感觉所诱骗.
14、质量是指物体 所含物质的多少 ,重力则是由于 地球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21世纪教育网
专题:简答题。
分析:根据质量的定义和重力的定义填空.
解答:解: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则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故答案为:所含物质的多少,地球吸引.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和重力的定义,属于识记内容,比较简单.
15、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到的重力等于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将10kg的物体放在月球上,其质量是 10 kg,重力是 16 N.(结果保留整数)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
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据此即可求得放在月球上的质量;
(2)根据公式G=mg进行计算即可求得该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解答:解:(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该物体带到月球上,位置变化,质量不变;21世纪教育网
故在月球上的质量为10kg.
(2)∵该物体的质量10kg;
∴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G=mg=10kg×9.8N/kg=98N;
又∵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G′=G=98N×=16N.
故答案为:10;16.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理解,难度不大.
16、如图所示是同一个宇航员在地球和月球上的称重比较,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谈谈图文信息是否符合科学道理?为什么? 图文信息显示宇航员质量是不随所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但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21世纪教育网
专题:简答题;图析法。
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不论在地球还是在月球,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会变的.
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星球吸引而产生的力.物体在月球上也会受到重力,不过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是地球上受到的.
解答:解:由图可知:宇航员在地球和月球上的质量是相等的,这符合了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的小,所以月球对宇航员的吸引力比地球对宇航员的吸引力小,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小,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是地球上受到的.95N是570N的,符合情况.21世纪教育网
故答案为:图文信息显示宇航员质量是不随所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但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点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重力是由于星球吸引使物体受到的一种力.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重力也只有地球上的.
17、在空气中称量铅块和铝块重力相等,已知铅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称量时,铅块比铝块 重 ,将它们都置于真空中称量时,铅块比铝块 轻 .(填“轻”或“重”)
气多,原先受到的空气浮力大,现在不受影响了自然会稍重一些.
故答案为:重,轻.
点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同质量时,密度大的体积会更小.而体积的大小会直接决定其排开空气或液体多少,也就是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则又会影响到对这一物体的称重结果.21世纪教育网
18、对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轻重的关系,历史上曾先后有过两种不同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而伽俐略认为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下面是三位同学在研究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轻重的关系后做作的交流:
(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的,小刚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错误的 .
(2)导致小强和下丽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存在 空气阻力 的干扰.21世纪教育网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
专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由于亚里士多德时代比较落后,没有实验能验证摩擦阻力的存在,只能从表面的现象去推断结论,导致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若没有阻力则伽利略的结论是正确的.
解答:解;(1)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的物体下落快,若他的结论正确,则小刚的实验:同样重的物体应下落一样快,但却有一个下落快,故是错的.
故答案为:错误的.
(2)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产生了根本的影响,小丽的实验小纸团阻力很小反而下落的快,小强的实验两纸片阻力对下落的影响基本相同,所以同时落地.21世纪教育网
故答案为:空气阻力.
点评:亚里士多德因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虽然在力与运动方面有一些现在看来错误的结论,但我们不能否定他在力与运动关系方面作出的贡献,正是因为他,才使牛顿在力与运动关系上进一步研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应该说,他与牛顿同样伟大.
19、重2 N的物体放在手掌中,对物体施力的物体有 地球 和 手掌 ,手向上运动突然停止,物体被竖直上抛,此时物体受到 一 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为 地球 .(空气阻力不计)
考点:力的概念;重力。
专题:简答题。
分析:物体放在手掌上,物体和手掌之间会产生力;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当物体离开手掌后,物体和手掌之间的力就会消失,但物体仍然会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
解答:解:放在手掌中的物体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手掌对它的支持力,另一个是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所以对物体施力的物体有手掌和地球.
当物体被竖直上抛以后,物体离开手掌,物体和手掌间的作用力就会消失,物体不再受到手掌的支持力,但物体仍然会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而最终落回地面,所以此时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地球,手掌,一,地球.
点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分析时,要先确定研究对象,然后看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之间是否发生相互作用.
20、如图所示是排球运动员击球时的情景.排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若忽略空气的作用,使它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这时排球受到 1 个力.21世纪教育网
考点:力的概念;重力。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存在,排球在空中飞行,手对球的作用力已消失.21世纪教育网
(2)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由于重力作用物体都会落向地面.
解答:解: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排球在空中飞行,不空气阻力,只受重力作用,由于重力作用使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答案为:地球,1.
点评:考查了重力的概念,知道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21、如图所示,是同一个宇航员在地球和月球上的称重比较,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谈谈图文信息是否符合科学道理?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
专题:简答题;图析法。
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不论在地球还是在月球,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会变的.
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星球吸引而产生的力.物体在月球上也会受到重力,不过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是地球上受到的.
解答:解:由图可知:宇航员在地球和月球上的质量是相等的,这符合了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的小,所以月球对宇航员的吸引力比地球对宇航员的吸引力小,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小,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是地球上受到的.95N是570N的,符合情况.21世纪教育网
答:图文信息显示宇航员质量是不随所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但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点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重力是由于星球吸引使物体受到的一种力.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重力也只有地球上的.
22、在地球上提起一台50kg的仪器,会感到很费劲,但是把它带到月球上,宇航员却能不太费劲地把它提起来.有人说,这是因为仪器到了月球上质量变小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21世纪教育网
专题:简答题。
分析:质量在地球和月球上是不变的,而月球对物体的重力小于在地球上的重力.
解答:解:不对,物体的质量在月球和地球上都是不变的,而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为地球上的重力的六分之一,故宇航员却能不太费劲地把它提起来.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与重力的区别.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均无关,而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引起的,在月球上重力是由月球的吸引引起的.
23、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
铅球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水/ml
量筒内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ml
790
200
350
(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将小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铅粉,则整个铁球受到的重力是多大?(ρ铁=7.9×103㎏/m3,ρ铅=11.3×103㎏/m3,g取10N/Kg)
考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重力。
专题:计算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1)根据铁的质量和密度求出其体积,然后与实际体积(350﹣200)ml比较,如果等于其实际体积则为实,心如果大于其实际体积则为空心.
(2)用实际体积减去实心体积即为空心部分的体积.
(3)根据已经求出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变形m=ρV可求出铅的质量,再加上铁的质量即为总质量,然后即可求出整个铁球受到的重力.
解答:解:(1)由ρ=得V实心铁===100cm3,
而由表中数据可知V实际=350ml﹣200ml=150ml=150cm3,
因为V实际=150ml>V实心铁.所以该小铁球是空心的.
(2)V空=V实际﹣V实心铁=150cm3﹣100cm3=50cm3;
(3)由ρ=得m铅=ρ铅V空=11.3g/cm3×50cm3=565g,
m总=m铅+m铁=565g+790g=1355g=1.355kg
G=m总g=1.355kg×10N/Kg=13.55N.
答:(1)通过计算可知该小铁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是50cm3;
(3)整个铁球受到的重力是13.55N.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重力的计算,空心、混合物的密度计算等知识点,此题有一定的拔高难度,属于中档题.21cnjy
24、在学习测量固体与液体密度知识后,小明在实验室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1)取一块适当大小的橡皮泥,用细线系住,用弹簧秤测得它的重为G牛顿;
(2)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水面的示数为V1cm3;
(3)将橡皮泥捏成一团后,将它轻轻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示数为V2cm3.根据以上数据,小明可以求出:
A.橡皮泥的质量是m=  kg;
B.橡皮泥的体积是V= (V2﹣V1)×10﹣6 m3;
C.橡皮泥的密度是ρ=  kg/m3.
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量筒的使用;重力。
专题:实验题。
分析:(1)知道橡皮泥的重力,根据m=求出质量.
(2)橡皮泥的体积等于橡皮泥浸没前后水面到达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差.
(3)知道橡皮泥的质量、体积,根据ρ=计算橡皮泥的密度.
解答:解:A、橡皮泥的重力为GN,质量为:m=kg.
B、橡皮泥的体积为:V=V2cm3﹣V1cm3=(V2﹣V1)×10﹣6m3,
C、橡皮泥的密度:ρ==kg/m3.
故答案为:;(V2﹣V1)×10﹣6;.
点评:本题和以往的考题形式不同,以往是具体的数据,本题是用物理量的符号代替,增大了一些难度.21cnjy
本题还考查了单位的换算.
25、在排球比赛中,大力扣球是进攻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刚同学在观看排球比赛时,看到有些扣球是运动员水平将球击向对方的.他观察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个物理问题:水平击出的排球落地时间t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呢?
(1)请你想象以上情景,猜想水平击出的排球落地时间t可能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写出你的猜想并用字母表示相应的物理量.21cnjy
(2)若不考虑空气阻力,你研究水平击出的排球落地时间t与你提出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物理学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21cnjy
(3)请你在以下空白处,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h、m一定,t与v的关系
h、v一定,t与m的关系
m、v一定,t与h的关系
考点:物理学方法;重力。
专题:控制变量法。21cnjy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控制变量法这种研究方法.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解答:解:猜想水平击出的排球落地时间t可能与排球的高度h、排球的质量m(或排球受到的重力G)、排球击出时的速度v、空气阻力f等因素有关.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应该使用控制变量法.21cnjy
故答:
(1)排球的高度h、排球的质量m(或排球受到的重力G)、排球击出时的速度v、空气阻力f(评分说明:答出三个猜想即得).
(2)控制变量法
(3)
h、m一定,t与v的关系
h、v一定,t与m的关系
m、v一定,t与h的关系
考点: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重力。21cnjy
分析:使用刻度尺读数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线间的距离.
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也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解答:解:(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也就是1mm;测量是从刻度尺的4cm这个整刻线开始测起的,示数为1.45cm,最后一位是估计值;
(2)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指针在0.5N以下两格处,示数为0.7N.
故答案为:1.45;1毫米;0.7.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值的读数和力的测量.需要注意的是长度测量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1cnjy
28、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如图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1)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 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 .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 抛出物体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离开地球,绕地球旋转,做圆周运动 .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 人造地球卫星 .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21cnjy
专题:简答题;动态预测题。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的改变表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是对相同的力去改变同一物体运动方向时,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运动方向越不易改变,即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较小.
解答:解:牛顿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我们知道这是重力作用的效果,是石头的重力去改变石头运动方向,他从石头落回地面的距离不同,分析预测用相同的力去改变同一物体运动方向时,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运动方向越不易改变,即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较小,会落回离掷出点更远的地方.所以牛顿设想: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于是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抛出物体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离开地球,绕地球旋转,做圆周运动;现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制成了人造地球卫星.21cnjy
故答案为:(1)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
(2)抛出物体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离开地球,绕地球旋转,做圆周运动;人造地球卫星
点评:本题要求我们观察自然现象时,注意物体的物理变化规律,并会合理的设想和大胆的预测.
29、如图是一个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装置,其中有小砝码、小木片、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柱和弹性钢片.请你说出:在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整个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到的两个物理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例如:物理现象:小木片飞出后,小砝码在支柱上保持静止.物理知识:小砝码具有惯性.
(1)物理现象: 弹簧片被压弯 .物理知识: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2)物理现象: 被弹簧片打击后木片飞出去 .物理知识: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1cnjy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
专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
分析:这类题目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分析,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图示可知:
(1)看到的物理现象:弹簧片被压弯;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看到的物理现象:被弹簧片打击后木片飞出去;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1*cnjy*com
故分别填:(1)弹簧片被压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被弹簧片打击后木片飞出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和掌握.
30、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再次进行载人航天试验,五天后,搭载着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的神舟六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如图所示)
(1)飞船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使船体外表变成一团火球.但返回舱表面有一层叫“烧蚀层”的特殊物质在熔化和汽化时,能 吸热 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2)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完成数百个运行动作,它的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 机械 能.它是利用向后喷出气流而使自身受力前进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道理.而太阳能电池翼展开是为 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飞船使用 .
(3) 神舟六号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下,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 D )21*cnjy*com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测力计测物重
(4)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我国航天员登上月球即将成为现实,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下列四种情况能做到的是( B )
A.用指南针定向 B.用天平称质量 C.举行露天演唱会 D.用电风扇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天平的使用;重力。
专题:应用题;简答题;信息给予题。21*cnjy*com
分析:(1)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2)热机工作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太阳能电池工作时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如果失去重力,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是不能完成的.
(4)天平实质是等臂杠杆.只要有引力无论大小都可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