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9 16:5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1、诵读课文,分类归纳文言文基础知识。
2、掌握这篇驳论文章的反驳方法及语言特色。
3、结合时代背景,学习作者不畏责难、矢志变法的精神。
学习目标:
解 题
答司马谏议书
答:答复
司马谏议:
司马光曾担任右谏议大夫
书:书信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文体知识】
谏官是言谏系统,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
御史是监察系统,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sù)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佑元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知人论世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熙宁七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或王荆公。
知人论世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首)、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苏轼、苏洵、苏辙、
王安石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
主要作品有《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散文名篇;诗歌《泊船瓜洲》
《登飞来峰》等。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存世。
背景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变法自熙宁二年开始,至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作为保守派的右谏议大夫司马光强烈反对,司马光多次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尤其第一封信《与王介甫书》,写了长达三千三百多字,对变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王安石读了司马光的第一封信,颇不高兴,出于礼节,只回了一封短信,没有作实质性答复。司马光又来信两次。王安石接信后,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这就是这篇流传千古的驳论文——《答司马谏议书》。
此文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创作背景
明确字音
强聒(guō) 卤莽(lǔ mǎng) 见恕(shù) 拒谏(jiàn)
怨谤(bàng) 不恤(xù)
盘庚(gēng) 胥怨(xū) 会晤(wù)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chǔ)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guō),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chóng)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lǔ)莽,故今具道所以,冀(jì)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pì)邪说,难(nàn)壬(rén)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xù)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liàng)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xū)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dù),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wù),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原文诵读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初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疏通文意
第一段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guō ,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古人在信稿上用“某”,代替自己的名。
我私下,谦词。
司马光
交往共事相互友好
常常
所坚持的政治主张
解说
动词前表被动
回信
chóng 又
对待
指书信往来
原谅我
我王安石说: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坚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向您)强作解释,(但)终究一定(是)不能蒙受(您)考虑(我的意见),所以(我)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再三考虑君实对我的重视厚遇,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1、《答司马谏议书》第一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思考问题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信?(找出原句)
交代写信缘由
疏通文意
第二段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翻译:
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注重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指读书人
主要
表假设
名义和实际
拿来
指教
侵犯官员的职权
与民争利
因而招致
名实之辩
名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和逻辑思想史上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和争论。
名正则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样事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
名:名称;形式 实:实际内容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名:司马光给新法冠上的罪名
实: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
司马光 王安石
增设新官,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
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生事扰民
设法生财,与民争利
朝中有反对的意见,拒不接受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对于司马光的指责
王安石如何辩驳?
名实之辩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wéi)生事;
翻译: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能算是侵夺官权;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这)不能算是制造事端;

认为
皇上
议定
修正
给,与
表判断,是
施行
形作名,有利的事业,有害的事情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nàn)壬(rén)人,不为(wéi)拒谏。至于怨诽(fěi)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翻译: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巧辩的坏人),这不是拒绝听取不同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先料想到它会这样的。
管理财物
批驳
不正确的言论
排斥,形作动
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
本来
预先
王安石如何一一反驳司马光的观点?
②先驳“侵官”:指出变法是 “受命于人主”,自己与大家在朝廷公开地议论修订,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推行,“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受——议——授”使新法从决策到、制定到推行名正言顺。
③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①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名实问题”,先立于高处,揭露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先问是不是,再说好与坏)
⑥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
⑤然后驳“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
④再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司马光的言辞攻击、
指责非难
王安石完美防守
守中有攻
第二段 主要内容
从“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出发,反驳司马光对变法的指责。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疏通文意
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翻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附和世俗之见以讨好众人当作好事。皇上却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不去估量反对的人有多少,愿意竭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众多的反对者怎会不对我(吵闹叫嚣)气势汹汹呢 商王盘庚迁都时,连百姓都埋怨,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罢了;
习惯
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

顾念,忧虑
附和世俗
形作动,谄媚
当作好事,
思量
多少
对抗
相怨,这里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
不仅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翻译: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原来的计划,这是因为事先考虑到迁都合宜而后行动,认为是正确的就看不出有可以改悔的缘故了。如果您责备我因为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来使这些百姓普遍受到恩泽,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当—切事(不做)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作为,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因为
缘故,原因
计划
考虑
适宜
意动,认为正确
值得反悔的地方
名作动,施恩惠
应当
第一个“事”动词,做。
第二个“事”名词,事情
墨守
盘庚迁殷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bó,今河南商丘)。
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叔侄之间、兄弟之间等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盘庚就不得考虑迁都的问题。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
1、王安石在回信中也引用了盘庚迁殷的史实,他想表达什么内容?
王安石借“盘庚迁殷”表达变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以及自己施行变法的坚定决心。
人(一般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官员):“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皇帝) :“欲变此”
2、王安石认为出现“怨诽之多”的原因是什么?
在文中划出原句 。
3、这段文字还揭露了北宋官场什么问题?
揭露了士大夫不恤国事、专以向众人献媚取宠为能事的丑恶嘴脸。
按土地多少收税
内容
目的
青苗法
政府低息贷款
农田水利法
开垦荒地 兴修水利
免役法
以钱代役
方田均税法
措施
市易法
设市易务 稳定市场
均输法
就贱就近采购物资
1、为了改变积贫局面
2、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3、发展生产
4、根据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你觉得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激烈反对。
第三段 主要内容
指责保守派无所作为的思想,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表明坚持改革的决心。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古代书信的套语】
由:缘由
会晤:见面
不任:不胜
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翻译】没有缘由见面,
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驳论过程
1、中心论点:
反驳论敌指责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2、论据: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
①名实相符的原则
①新法的实际情况 ②盘庚迁殷
书信体 驳论文
效果:使反驳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原则基础之上
3、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 ②举例论证
【中心主旨】
本文逐条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王安石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思考: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胆略?
(1)“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改革前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非凡的胆略。
(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直斥当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一种直言不讳的勇气。
(3)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4)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使用“何为而不汹汹然?”之类的强烈反诘语气
第一个特点,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
第二个特点,反驳方法多样,直接反驳、举出根据进行反驳、举出史实进行反驳。
第三个特点,是气势磅礴,寓刚于柔。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并擅于排比、反语。
王安石的这篇驳论有何写作特色?
基 础 巩 固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一)词类活用
1、以膏泽斯民
2、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3、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施加恩惠
形容词作名词, 好事
名词活用为动词,做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二)一词多义
1.见
①终必不蒙见察
②冀君实或见恕也
③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④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看见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二)一词多义
2、而
①而议事每不合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③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④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表转折
表顺承
表递进
表顺承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二)一词多义
3、以
①以致天下怨谤也
②以授之于有司
③以兴除利弊
④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⑤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⑥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连词,表结果,因而
连词,表目的,来
连词,表目的,用来
介词,把

介词,表原因,因为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二)一词多义
4、为
①不为侵官
②为天下理财
③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④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⑤未能助上大有为
⑥守前所为而已
判断动词,是
介词,替,给
动词,当作
介词,因为
名词,作为
动词,做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二)一词多义
5、则
①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
②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③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连词,表转折,却
副词,表因果,就是
连词,表因果,那么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二)一词多义
6、于
①于反覆不宜卤莽
②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
③议法度于朝廷
④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三)通假字
①不复一一自辨
②故今具道所以
③于反覆不宜卤莽
“辨”通“辩”
“具”通“俱”
“卤”通“鲁”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四)古今异义
①故略上报
今义:向上级汇报
古意:
②于反覆不宜卤莽
今义:指主要由于内心无明确目标而无法取舍导致抉择不定的状况;
古义:
写回信
指书信往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四)古今异义
③则众为何而不汹汹然
今义: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
古义:
④、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今义:指小或少
古义:
大吵大闹
谦辞,用于自称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五)重点句子翻译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4、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5、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又想到承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鲁莽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注重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清楚了。
所持的治国方法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
批驳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
至于那么多的怨恨诽谤,那本来是我预先就知道会这样的。